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床旁心肺联合超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住院治疗的60例疑似重症肺炎婴幼儿,均行胸部X线检查、床旁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将胸部CT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床旁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对于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效能,并与胸部X线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60例疑似重症肺炎患儿中最终确诊40例,其中6例重症肺炎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主动脉缩窄合并肺炎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肺炎1例,过渡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1例;其他病型包括心源性肺水肿、哮喘急性发作等。重症肺炎组肺部实质病变率、合并胸腔积液率高于非肺炎组,胸膜下病变数量、胸膜改变肋间数量多于非肺炎组(P<0.05)。CT实质病变组胸膜下病变数量、胸膜改变肋间数量少于CT非实质病变组(P<0.05)。床旁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高于胸部X线检查(P<0.05),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当(P>0.05)。结论 床旁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效能理想,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肺部超声指导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应用肺部超声指导撤机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撤机成功,40例)和失败组(撤机失败,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有显著差异的指...  相似文献   

5.
有创机械通气时,监测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自主呼吸试验和临床表现有助于判断脱机拔管。然而不同指标之间预测脱机拔管有所差异,寻找预测脱机拔管成功率更高的指标成为临床医师的目标。床旁超声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快速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操作、连续性检测等优点,已广泛被用于临床危重患者的救治。通过膈肌超声和肝脾移动度预测脱机拔管的研究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成功率。现将床旁超声在有创机械通气脱机拔管中的应用作以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6.
邓勇进  任卫红  周欢  赵妙玲  萧玉琼 《全科护理》2021,19(35):4978-4980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符合条件的机械通气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对照组采用盲插法鼻空肠管置管,记录两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或空肠的例数、一次性置入成功率、营养管置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后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到达空肠38例(76.00%)、十二指肠内8例(16.00%)、胃内4例(8.00%),一次性置入成功46例(92.00%);对照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到达空肠18例(36.00%)、十二指肠内21例(42.00%)、胃内11例(22.00%),一次性置入成功39例(78.00%);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位置位于空肠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位置位于胃内及十二指肠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置入过程中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应用于机械通气病人中能明显提升置管操作精准度与有效性,提升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降低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置管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探讨呼吸理疗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157例入住PICU的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的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7例)做常规拍背法,研究组(80例)根据评估患儿的肺部体征采用呼吸理疗。比较两组的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潮气量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肺部听诊和胸部X线摄片好转率有无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肺部听诊好转率,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潮气量(V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但ICU入住时间和胸部X线摄片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呼吸理疗在重症肺炎患儿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可有效的改善胸部体征、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改善肺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BAL)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机械通气期间每天进行肺泡灌洗,比较两组预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逗留时间。结果: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生存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逗留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泡灌洗术可改善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bedside lung ultrasound,BLU)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脱机评估的价值,尤其是动态监测MV治疗患者的肺部病变及膈肌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03~2016—09人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unit,ICU)符合纳入条件的28例MV患者。进入自主呼吸实验流程15min后,具有资质的ICU医师使用BLU评估患者肺部及膈肌功能等指标,以帮助指导脱机流程。结果①本研究的脱机成功率为89.29%(25/28)。3例患者因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造成脱机困难,其中2例因自动出院而死亡,1例患者经治疗后延时脱机。②膈肌功能(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率)与浅快呼吸指数、通气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与APACHEII评分、年龄等因素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MV时间长短与膈肌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可增加MV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时间和病死率。BLU与浅快呼吸指数等指标联合应用可有效指导重症MV患者脱机评估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膈肌功能评估脓毒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指导撤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被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浅快呼吸指数指导撤机,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床旁肺部超声膈肌功能评估指导撤机,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撤机的成功率、机械通气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3例重症肺炎患者按入科顺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机械通气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在机械通气3 d、15 d、25 d时监测患者潮气量、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心率,比较两组28 d预后.结果 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床旁超声对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ICU 救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由ICU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在超声检查后2h内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CT检查或手术探查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床旁超声与X线的检查时间、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对床旁超声的诊断效能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床旁超声与X线的检查时间分别为(4.1±1.5)min、(19.0±3.3)min,床旁超声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X线( P<0.05);120例患者经CT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了60例阳性患者,合并胸腔积液28例、肺挫伤12例、气胸10例、心包积液7例、创伤性膈疝3例;床旁超声对胸腔积液(92.86% vs 71.43%)、肺挫伤(83.33% vs 50.00%)、气胸(90.00% vs 50.00%)、心包积液(100.00% vs 14.29%)的正确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 P<0.05);床旁超声检查出54例阳性患者、66例阴性患者,X线检查出49例阳性患者、71例阴性患者,床旁超声的诊断结果一致性明显高于X线(P<0.05);床旁超声的敏感度(90.00% vs 76.67%)、准确度(95.00% vs 85.83%)、阴性预测值(90.91% vs 80.28%)均明显高于X线(P<0.05),假阴性率(10.00% vs 23.33%)明显低于X线(P<0.05);就诊时间>1h、多发脏器损伤、ICU医生工作年限>5年是影响床旁超声诊断效能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结论:ICU应用床旁超声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评分(LUS)与不同程度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89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为非危重症组(53例)、危重症组(86例)及极危重症组(50例),随访3个月,比较各组LU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4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V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NIV前后缺氧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及转归等。结果24例患者使用了机械通气,14例仅采用NIV,气体交换获得持久性改善,避免了气管插管,并最终存活出院。另10例先采用NIV,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均能较好耐受。NIV使用1h后,PaO2和平均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NIV可用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呼吸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缺氧,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应用于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镇静组(50例)及丙泊酚镇静组(5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有创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并予瑞芬太尼镇痛。在镇痛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镇静治疗。维持患者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评分在-2~0分之间。对于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两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住ICU时间,以及应用镇静药物前和应用镇静药物15 min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资料,其中应用镇静药物前后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谵妄、VAP发生情况以及30 d内死亡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CPIS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应用镇静药物前的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用药前比较,应用镇静药物15 min后两组患者的MAP、HR、RR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应用镇静药物15 min后丙泊酚组患者MAP、RR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与丙泊酚组比较,应用镇静药物15 min后HR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及住ICU时间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丙泊酚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谵妄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8月收治的60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俯卧位通气联合开放式吸痰,观察组给予俯卧位通气联合密闭式吸痰。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参数、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28 d全因病死率。结果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7天观察组PO 2,PO 2/FiO 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28 d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肺通气、氧合状态,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237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及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组,治疗前、治疗1周、2周分别测定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蛋白含量/血浆蛋白、中性粒细胞数目(N)及炎症因子IL-6浓度,监测血气分析氧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测定肺顺应性变化,评估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组患者治疗2周后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IL-6水平、中性粒细胞数目、白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均明显下降,肺顺应性提高,血气分析氧分压提高,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下降,肺功能改善,但均以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原因与强效抗感染、改善机体氧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郭燕梅  施鹏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55-2157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较小婴儿(〈6月)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6例重症肺炎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和氧驱动雾化吸入,连续3d监测两组雾化吸入前后呼吸、氧饱和度(SpO2)、刺激性咳嗽、喘憋、肺部罗音等改善情况观察。结果两组患儿雾化前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氧驱动雾化吸入组效果好。在咳嗽改善、喘憋改善、肺部哕音消失等临床效果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婴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少,有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Unlik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hose outcomes are markedly affected by their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it appears that the severity of the infection itself contributes to outcomes in younger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order to identif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younger patients under 60 years old, among such cases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at our hospital over a period of 18 years, those meeting the criteria for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s defined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er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and compared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Younger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ccounted for 12.9% of younger hospitalized patients.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pneumonia in younger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elderly patients, its severity may be underestimated by severity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guidelines. Thus, attention is required. Whil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Legionella species were important causative pathogens, atypical pathogens and viruses were also frequently detected. There were only 11 deaths over a period of 18 years. Based 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risk factors for aggravation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mong younger patients were age 50 years or older, diabetes mellitus,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Legionella pneumonia. Although the mortality rate from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s extremely low in previously healthy younger patients, outcomes might be poor for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diseases and those with rapid progression. Multimodal treatments including respiratory management may be appropriat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特征,探讨床旁超声诊断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急诊留院治疗的疑诊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chest x-rayCXR)、肺部超声检查及胸部CT检查;分析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与CXR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组出现肺实变的患者例数、有胸膜改变的肋间个数、胸膜下病变个数以及合并有胸腔积液的患者例数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9.5%,准确性为96.2%.与CXR比较,两者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床旁超声是诊断重症肺炎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优于CXR,广泛地开展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可以提高重症肺炎的快速诊断,确立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