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统计,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138万,约有46万患者死于乳腺癌〔1〕。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临床上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是预后最差的一型乳腺癌。TNBC老年患者和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具有特殊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该文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免疫组化标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约占乳腺癌人群的12%17%〔1〕。此类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复发早、进展快、预后差,除手术外,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TNBC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现就TNBC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TNBC概念的由来〔2,3〕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肿块强化与非肿块强化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乳腺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肿块强化组(57例)和非肿块强化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结果 与肿块强化组比较,非肿块强化组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0.95±0.19) vs (0.85±0.17),P=0.034],病变边界清晰率下降(15.79% vs 63.16%,P=0.00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表达率显著降低(0.00% vs 26.32%,P=0.013)。两组患者MRI早期强化率、增强平台、病灶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抗原(Ki-67)、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侵及皮肤或胸壁率、病理类型、淋巴细胞浸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肿块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HER-2阴性表达率更低,且病灶ADC值更高,肿块边界不清晰概率更大,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贾岩  佟仲生 《山东医药》2022,62(2):112-115
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表达的一类乳腺癌.化疗是TNBC主要的治疗手段,晚期TNBC的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化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不断问世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成为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常见的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861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三阴性乳腺癌组68例,其中,临床分期Ⅲ~Ⅳ期35例(51.5%),肿瘤直径>2 cm 48例(70.6%),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的20.1%(159/793)和51.5%(408/793)(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随访至2011年10月,两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65.0%和79.5%,三阴性组明显低于非三阴性组(P<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块直径较大、临床分期晚,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蛋白水平及增殖细胞的相关抗原Ki67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140例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NBC病人100例(TNBC组),非TNBC病人40例(非TNBC组).比...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及女性健康及生命[1]。目前,该病诊治进展大有提高,但如何准确评估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仍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可引起基因转录,对细胞增殖形成刺激;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是雌激素结合其受体生成的产物,当孕激素存在时,PR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及肿瘤细胞浸润、转移[2]。另有资料显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与乳腺癌关系密切的原癌基因;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表达下降时,癌细胞易脱落并发生浸润、转移[3]。以上提示ER、PR、HER-2、E-Cad与肿瘤预后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癌组织中ER、PR、HER-2、E-Ca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靶向药物,具有抗体选择性强和药物活性高的优势。近年来,通过选择不同的靶点和小分子毒性物质,再加上连接方式的改进,有效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不断研发上市,代表着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3种抗体偶联药物获批治疗乳腺癌,除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T-DM1)和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T-DXd,DS-8201)外,还有可使三阴性乳腺癌(TNBC)获益的戈沙妥珠单抗(SG,IMMU-132)。该文就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国内外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HER-2阳性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HER-2阴性(P<0.05).提示HER-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