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胸部放疗患者放疗50Gy 血浆外泌体中miR-7-5p 与miR-17-5p 较放疗前表达的差异,探讨其预测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胸部放疗并发放射性肺炎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肿瘤治疗研究协作组(RTOG/EORTC)诊断分级标准,分为≥ 3 级RILI 患者组16 例和<3 级RILI 患者组64 例,检测患者放疗前和放疗50Gy 预留血浆外泌体差异,深度测序筛查出放疗50Gy 时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qRT-PCR 方法检测放疗前,放疗50Gy 血浆外泌体miR-7-5p 与miR-17-5p 表达量,利用ROC 曲线分析血浆外泌体 miR-7-5 与miR-17-5p 预测≥ 3 级RILI 的临床意义。结果 放疗50Gy 后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63 和TSG101 表达较放疗前明显升高,而Albumin 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714~20.159,均P < 0.05)。两组患者放疗50Gy 后,miR-7-5p 与miR-17-5p 表达丰度显著升高,且≥ 3 级RILI 组升高幅度高于<3 级RILI 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8.652~11.233,均P < 0.05)。miR-7-5p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05(95%置信区间:0.618~0.7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2 和0.681。miR-17-5p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95%置信区间:0.585~0.76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8,0.715。结论 放疗至50Gy,血浆外泌体中miR-7-5p 与miR-17-5p 高表达可能是预测与诊断严重RILI 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患者肠道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E≥2级与肠道剂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例(16.46%)患者发生≥2级ARE。营养不良、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ARE≥2级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调强放疗的患者(P <0.05);发生ARE≥2级的患者肠袋V5、V40和直肠V50高于ARE <2级的患者(P <0.05);ROC曲线显示肠袋V5和V40是ARE≥2级的显著预测因子(AUC> 0.7,P <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考虑肠袋V5和V40剂量,合理优化放疗计划,以期降低ARE≥2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对球囊主动扩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5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面麻醉组(表麻组)和无麻醉组(无麻组),表麻组患者进行球囊主动扩张前给予表面麻醉,无麻组患者进行球囊主动扩张前不给予表面麻醉;2组患者均同时辅以低频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后进行X线吞咽造影及吞咽自觉费力程度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咽启动延迟时间明显缩短、环咽肌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0.05),喉部前移和上抬幅度亦显著改善(P<0.05),自觉费力吞咽评分和无效吞咽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并且无麻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表麻组(P<0.05);另外治疗后无麻组患者误吸率(3.6%)较治疗前(57.1%)及对照组水平(38.5%)均显著降低(P<0.05),经口进食改善率(89.3%)较表麻组(61.5%)明显提高(P<0.05)。 结论球囊主动扩张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且治疗时不采用表面麻醉的疗效优于使用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放疗后患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6例肺癌放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于放疗疗程结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持续训练1个月。分别于入选时、放疗结束时及治疗1个月后评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 结果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均明显低于放疗前水平(P<0.05);放疗前、后2组患者FVC、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VC%)、FEV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呼吸训练后其FEV1[(1.12±0.03)L]较放疗后及对照组FEV1[分别为(1.05±0.05)L和(1.01±0.04)L]均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锻炼后其FVC、FVC%及FEV1%较放疗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经呼吸训练后其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83.4±10.3)分、(76.6±12.3)分和(79.6±9.1)分]均较放疗后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后其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放疗后生命质量,但对其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低体力活动水平代谢综合征(MS)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及心肺适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低体力活动水平M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保持原有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变,不给予任何特殊干预;观察组每天进行1~2次,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 min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等),运动速度不低于81 m/min,每天总运动步数>10000步,每周运动天数不少于5 d。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变化。 结果 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多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腰围(WC)、腰高比(WHtR)、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P)等]均明显改善(P<0.05);静息状态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 (P<0.05);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明显增加(P<0.05);CPET试验时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每千克体重摄氧量(PeakVO2/kg)、峰值氧脉搏(PeakVO2/HR)、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均明显增加(P<0.05),VE/VCO2斜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低体力活动水平MS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代谢状态及心肺适能水平,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运动耐量和通气效率的特点。 方法 根据胸外科数据库和电子病例资料筛选出合并T2DM的NSCLC患者(48例),使用倾向性评分法在病例中1∶1匹配出单纯肺癌患者(48例),据此分为合并T2DM组及未合并T2DM组,且所有患者行肺切除术前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另择同期行CPET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24例),对CPET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静态肺功能指标、CPET核心指标、运动耐量及心率恢复指标和通气效率及气体交换指标。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合并T2DM和未合并T2DM组的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及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 均降低,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及最低值(VE/VCO2nadir)均上升(P<0.01);与未合并T2DM组相比,合并T2DM组VO2peak、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及最大功率(WRpeak)均降低,VE/VCO2slope、VE/VCO2nadir均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AT和峰值运动时,2组NSCLC患者的VO2和VCO2均下降(P<0.05),且峰值时合并T2DM组较未合并T2DM组更低(P<0.05)。热身和AT时,2组NSCLC患者的HR值较健康对照组高,与健康对照组和未合并T2DM组相比,合并T2DM组在恢复期1~3 min内心率下降减慢(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T和峰值时2组NSCLC患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上升(P<0.05);在热身和AT时,2组NSCLC患者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下降(P<0.05),合并T2DM组在峰值时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未合并T2DM组相比,合并T2DM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绝对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VV%,PEF%)、用力肺活量绝对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下降(P<0.05),且未合并T2DM组较健康对照组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健康人相比,NSCLC合并T2DM的运动耐量及运动时通气效率均下降,未合并T2DM组的运动耐量下降,通气效率大致正常;CPET可为NSCLC合并T2DM患者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将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临床指标结合以个体化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模型,使预测结果更加直观、可视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行VATS的肺癌患者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分析法找出PP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后绘制校准曲线,作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共纳入患者168例,其中并发症组45例(26.8%),非并发症组123例(73.2%)。单因素分析显示:PPCs的发生与年龄、肿瘤分期、吸烟史、术中出血量、冠心病、VO2peak、VE/VCO2 slope、AT、PetCO2显著相关(P<0.05),与其余因素无关(P>0.05),且并发症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超过非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OR=6.51,95%CI:1.89—22.45,P<0.05)、术中出血量(OR=5.16,95%CI:0.93—1.00,P<0.05)和VE/VCO2 slope(OR=0.96,95%CI:1.64—16.25,P<0.05)是PP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PPCs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后,再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结果示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1—0.87),对PPCs预测的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77.8%,区分能力较好。Hosmer-Lemeshow χ2=11.595,P=0.170,提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 结论:CPET与临床指标相结合,绘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可以更加直观、客观和个体化评估肺癌患者PPCs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对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整体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拟行放疗的肺癌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一天和放疗结束后1周均进行症状限制性CPET及静态肺功能一体化检查,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并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及恢复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呼吸指标及静态肺功能检查指标;通过SF-36、SAS和SDS量表评估患者放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患者放疗后峰值摄氧量、峰值负荷功率和递增功率运动时间较放疗前明显降低,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较放疗前显著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氧阈、峰值氧脉搏、摄氧量与功率比值、呼吸储备及代谢当量等值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放疗后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和极限状态、恢复状态下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放疗前显著升高(P0.05);氧脉搏在各个阶段变化不显著(P0.05)。静息、热身、无氧、极限以及恢复各个状态下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放疗前明显降低,热身和恢复状态下的氧通气当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潮气末氧分压、呼吸储备,以及呼吸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在各个阶段变化不显著(P0.05)。静态肺功能中,分钟通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段流速及最大通气量等指标较放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SF-36量表八个维度得分在放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放疗前、后生理职能得分始终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较放疗前显著减少(P0.05);焦虑量表得分较放疗前显著升高(P0.05),抑郁量表得分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后会出现整体功能的下降,主要是影响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呼吸处于相对代偿状态;CPET可用于患者放疗前后整体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营养状况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5%)明显优于对照组(65.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及MB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管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m、Vs及R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电针联合早期吞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见该联合疗法值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舌针联合舌运动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舌针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舌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舌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舌针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进行舌运动功能评估及舌肌肌力评测。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前伸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舌针组患者治疗后的舌前伸范围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左右和上下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压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舌针组患者治疗后的舌压为(10.46±3.74)kPa,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89±1.78)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舌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联合舌针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舌的运动范围,还可增强其舌肌肌力。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低强度组(n=20)、中等强度组(n=20)、高强度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40%WRpeak(峰值功率)、60%WRpeak和80%WRpeak不同强度的四肢联动训练共12周,每周5天,每次时间40min。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通过CPET检测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WR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呼吸储备(BR)、峰值氧脉搏(VO2/HRpeak)指标变化,同时采用mMRC、BODE、COPD-QOL量表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指标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效果逐步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MRC、BODE、COPD-QOL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mMRC、BODE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降低逐步显著,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COPD-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升高逐渐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CPET指导下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效果明显,其中中等强度及高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在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增强呼吸储备,减轻呼吸困难,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偏瘫病程>6个月,且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2~4级)]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偏瘫病程>6个月,且FAC评级为2~4级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包括平衡仪、平衡板和木板上一字形步行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FAC评级、Berg平衡量表(BBS)、跌倒指数(FI)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平地45m最大步行速度(MWS)、上下24阶楼梯、上下50米斜坡及模拟上下公交车阶梯计时评测。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BBS评分、MWS、GTUP和上下楼梯所用时间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BBS评分、FI跌倒指数和MWS、GTUP、上下楼梯、上下斜坡以及模拟上下公交所用时间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达到5级,对照组仅5例患者达到5级,组间改善情况比较,以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步行平衡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肺功能正常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并探讨运动耐力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肺功能正常的AIS患者术前CPET结果,分析侧凸部位、侧凸程度对CPET结果的影响,并探讨肺功能、体重指数(BMI)、年龄与运动耐力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病例46例,其中单胸弯组17例,单胸腰弯组11例,胸弯+胸腰弯组18例。①46例患者中10例(21.74%)患者运动耐力正常,轻、中、重度运动耐力减退者分别有24例(52.17%)、11例(23.92%)、1例(2.17%)。②单胸弯组峰值每分钟通气量(peak VE)为[(43.11±8.47)L/min],显著低于单胸腰弯组的[(50.81±10.11)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弯+胸腰弯组无氧阈值公斤摄氧量(VO2AT/kg)显著低于单胸弯组和单胸腰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胸弯患者中,中度侧凸7例(中度胸弯组)、重度侧凸10例(重度胸弯组),2组CPET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eakVO2%pred与肺功能各指标、年龄均无相关性(P均>0.05),与BMI呈负相关(r=-0.326,P=0.027)。 结论 肺功能正常的AIS患者普遍存在运动耐力下降;胸弯同胸腰弯患者相较,peak VE下降;胸弯+胸腰弯者同单胸弯、单胸腰弯者相较,VO2AT/kg下降;运动耐力同侧凸程度、肺功能、年龄无关,而与BMI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不完全性SC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ASI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及徒手肌力检查法(MMT)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入选时2组患者BBS评分、下肢ASIA评分、FAC分级及下肢MMT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评分、下肢ASIA评分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BBS评分[(36.2±9.8)分]、下肢ASIA评分[(40.4±4.6)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2组患者FAC分级≥3级人数、下肢MMT分级≥3级人数均较入选时明显增加(P<0.05),并且均以观察组患者增加人数(分别增加25例、26例)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进一步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给予全程营养管理干预后,对围放疗期间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有放射治疗指征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60例,均采用精确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或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分为常规营养组(n=79)、营养干预组(n=81)。在放疗开始时、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1个月分别测量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浓度及评分营养评估量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比较两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营养干预组的Hb、Alb、PAB高于常规营养组(P<0.05),体质量、BMI、NRS-2002、PG-SGA评分优于常规营养组(P<0.05),平均住院日短于常规营养组(P<0.05)。结论 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改善消化道相关肿瘤放、化疗患者基础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放疗依从性,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功率自行车训练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功率自行车训练,每次运动时先以10~15W功率运动5~10min充分热身,然后再取无氧阈时功率的50%~80%作为负荷进行有氧运动30~45min,每日1次,每周3~5次,共训练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CPET)、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肺功能检测等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的监测峰值功率(Peak WR)、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二氧化碳排出量(Peak VCO2)、峰值通气量(Peak VE)等CPET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eak WR[(98.9±12.6)W]、Peak VO2[(1752.3±391.7)ml/min]、Peak VO2/kg[(29.1±3.9)ml/(min?kg)]、Peak VCO2[(1993.2±241.7)ml/min]、Peak VE[(39.9±8.7)L/min]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较同期对照组[(77.1±14.2)W、(1413.2±215.1)ml/min、(20.4±5.1)ml/(min?kg)、(1473.0±213.3)ml/min、(33.9±6.9)L/min]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AC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CT得分[(24.19±2.43)分]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16.31±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8.72±1.90)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2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79.3±11.2)%]、FEV1/FVC[(68.4±4.9)%]与组内治疗前的[(72.2±12.7)%、(65.6±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77.4±14.3)%和(66.4±6.7)%]比较,改善亦不明显(P>0.05)。 结论功率自行车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房颤(AF)的运动病理生理学特征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阜外医院就诊,签署知情同意后完成规范化CPET极限运动的AF患者137例,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近的正常人35例为对照组。将AF患者的CPET核心指标按照标准方法分析计算,与正常人比较,进行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将AF患者按是否存在心衰分为两个亚组,比较各组CPET核心指标的组间差异(正常组35例,AF无心衰组41例,AF伴心衰组96例)。 结果:①AF患者CPET峰值摄氧量(peakVO2)为(57.18±18.00)%pred, 无氧阈值摄氧量(AT)为(73.24±16.95)%pred,峰值氧脉搏(peakVO2/HR)为(65.11±20.05)%pred, 摄氧通气有效峰值平台(OUEP)为(90.76±17.82)%pred,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均<0.001);而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比值最低值(lowest VE/VCO2)为(121.71±27.07)%pred,排出通气斜率(VE/VCO2 slope)为(129.83±50.03)%pred,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均<0.001)。②在静息、热身、AT、峰值及恢复2min等时期,各CPET核心指标均表现为先缓后陡的上升趋势,并在恢复期快速下降;AF组上升趋势均低于正常组,且下降缓慢。AF患者在峰值期的VO2、HR、VO2/HR、SBP、VE和VT均显著低于正常人。③AF非心衰组的peakVO2、peakVO2/HR、AT和OUEP均显著高于AF伴心衰组(P<0.01); Lowest VE/VCO2和VE/VCO2 slope均显著低于AF伴心衰组(P<0.001)。④相关性分析显示peakVO2和AT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r=﹣0.722,P<0.0001);(r=﹣0.528,P<0.0001)]; VE/VCO2 slope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581,P<0.01)。 结论:CPET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AF患者的运动生理学反应显著异常;主要体现在运动中反映呼吸循环系统和整体功能的各项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肥胖与非肥胖患者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变化。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18±64岁,ASAⅡ级;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O组,BMI≥28 kg·m-2)20例和非肥胖组(N组,BMI<28 kg·m-2)20例。术中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使用超声测量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记录诱导前即刻(T0)、切皮前即刻(T1)、气腹后30 min(T2)、气腹后1 h(T3)、放气后10 min(T4)、出手术室前即刻(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ONSD,T1—T4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后1 d恶心呕吐、头痛发生情况。结果 2组各时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2组T2—T5时点ONSD值均明显增大(P<0.05);与T1时点比较,2组T2—T4时点PETCO2以及T2—T3时点Ppeak均明显升高(P<0.05)。与N组比较,O组T2—T5时点ONSD均明显增大(P<0.05),T2—T3时点Ppeak亦明显增大(P<0.05)。2组术后1 d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肥胖患者比较,肥胖患者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视神经鞘直径的增加更显著,存在一定颅脑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面肺康复治疗对中9-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GOLD)分级为B至C级COPD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肺康复治疗,包括训练前准备运动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呼吸肌训练、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营养干预等。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气促指数评分、静息心率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进行评测。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仅FEV1、FEV1/FVC、PaO2、PaCO2和SaO2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改善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除静息心率[(82.6±5.9)次/min]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中9-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0.
奥克喷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2~12月应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前即在照射野喷奥克喷,对照组放疗前照射野皮肤按常规不采用任何保护。结果:当放射剂量≥50Gy时治疗组发生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为40%(12/30),对照组为90%(27/30);治疗组至放疗结束仅发生轻度(1~2级)放射性皮炎,而对照组有40%(12/30)的患者发生了中重度(3~4级)放射性皮炎。结论:奥克喷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