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6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作为新引进的理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疼痛的治疗,并用其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JDS)。探讨超激光对TMJDS的治疗效果显示其对首发、病程短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激光治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58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采用超激光治疗仪分别照射明显痛点,颞颌关节,双侧星状神经节7~10 min.针对患者个体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超激光治疗仪照射治疗58例TMJDS病人显效率66%,有效率25%,无效率10%,一年后复发率为10%,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超激光治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无侵袭性、安全性高患者无不适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超激光治疗疼痛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肯定,其治疗范围也不断地扩大。我院疼痛康复科于2001年3月引进日产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商品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用于治疗多种疼痛症,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为更加提高疗效,自去年年底起,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疼痛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Ⅰ组),单纯超激光照射组(Ⅱ组)和神经阻滞后加超激光照射组Ⅲ组。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Ⅰ组,超激光射治疗次数少于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是有效的,但如与神经阻滞合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GaAALAs半导体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TMJDS)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在青壮年中患病率相当高 [1],临床上多以对症保守治疗,效果都十分不理想,本文采用半导体激光对痛点及相关穴位照射,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147例患者都来源于本院口腔科门诊病人,并确诊为 TMJDS,其中男 63例,女 84例。年龄 18~ 72岁,平均年龄 38岁。患者主要症状: (1)开口和咀嚼运动时,颞颌关节区和关节周围的咀嚼肌或有关肌群疼痛。 (2)下颌运动异常。 (3)关节弹响。全部病例均具有上述症状中的 2项或 3项。 方法对 147例 TMJDS患者均采用北京三顿公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 H A-550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配合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对全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之后利用H A-550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配合阿昔洛韦对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除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外,还采用 H A-550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5~10 d ,对比两组患者受创面的愈合程度,以及患者疾病疼痛缓解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在止疱、结痂、疼痛消退及痊愈时间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用 H A-550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配合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能够快速促进患者的创面在最短时间愈合,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SUPER LIZER,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疼痛且口服抗生素无效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超激光组,只经会阴部照射超激光)和B组(超激光加服药组除与A组一样照射超激光外还口服抗生素).用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前列腺部位,体位为截石位,C探头,照射及间歇比为7:1,每次20min,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检查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SP)镜检白细胞,记录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结果:A组治疗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结果显示76%减少,12%无改变,12%增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1%、82%、81%.B组治疗前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比较结果为白细胞91%减少,3%无改变,3%增加;B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标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3%、97%、98%.A组与B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包括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VAS评分疗效比较及症状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有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SUPER LIZER,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疼痛且口服抗生素无效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超激光组,只经会阴部照射超激光)和B组(超激光加服药组除与A组一样照射超激光外还口服抗生素)。用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前列腺部位,体位为截石位,C探头,照射厦间歇比为7:1,每次20min,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检查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SP)镜检白细胞,记录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结果:A组治疗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结果显示76%减少,12%无改变,12%增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1%、82%、81%。B组治疗前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比较结果为白细胞91%减少,3%无改变,3%增加;B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标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3%、97%、98%。A组与B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包括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VAS评分疗效比较厦症状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有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超激光照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观察超激光照射对带状疱疹疼痛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影响。选43例带状疱疹患者超激光治疗,与同期紫外线照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使用VAS评估疼痛程度。超激光组与紫外线组治疗前VAS评分为(7.89±2.36),(7.91±2.42)分,治疗后为(3.31±0.25),(3.59±0.29)分,超激光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紫外线组(t=2.077,P均<0.05)。提示超激光和紫外线光治疗带状疱疹均有效,前者缓解疼痛作用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止痛药物加局部阻滞、理疗等。随着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治疗仪的应用,为这一类患者提供了新的疗法。现将超激光照射联合局部阻滞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建民 《临床医学》2009,29(1):23-25
目的采用醋酸强的松龙作关节上腔或关节下腔注射1~3次,针对治疗观察疼痛、弹响或杂音和开口障碍三大症状的疗效。方法86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TMJDS)中,关节上腔注射治疗Ⅰ类翼外肌亢进型的弹响开口过大症状22例,Ⅱ类关节囊松弛、盘突失调的可复性盘前移者40例,Ⅲ类关节窝、关节结节骨质改变者8例,关节下腔注射治疗Ⅲ类髁突骨质改变者16例。结果关节腔注射醋酸强的松龙对治疗TMJDS的Ⅰ、Ⅱ、Ⅲ类的弹响杂音有效治疗率分别为90%、87.5%、70.8%。对Ⅱ、Ⅲ类的疼痛不适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72.2%、75%;对Ⅰ、Ⅱ、Ⅲ类的开口障碍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4.4%、50%、46%。结论该疗法对TMJDS三类之弹响杂音症状的疗效较为满意,对三类之疼痛症状的疗效一般,对三类之开口障碍症状的疗效欠佳,提示对TMJDS患者以弹响杂音为主要症状的治疗首选此法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国内生产的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急慢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4-06/2005-03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急慢性疼痛患者315例,应用国产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CZ-660I型)对痛点及相应的神经和神经节进行照射治疗,针对不同疼痛性疾病选用相应型治疗头照射,照射量为70%~100%输出,照射周期为照射2s,停2s,照射时间为20min,1次/d,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1,2个月评估视觉模拟评分值(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以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的差值来评估其疗效(视觉模拟评分差值>6为显效;≤6,>3为有效;≤3为无效)。结果:315例全部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经过平均8.3次照射,显效132例,有效136例,无效为47例,总有效率为85.1%。②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显示,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照射效果较佳,而疼痛性疾病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损害者,特别是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者,其照射效果往往较差或无效。③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照射部位轻度红斑,1d后自行消褪。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安全而有效,但对神经性疼痛效果差,应适时并用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乳腺癌术后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化学性静脉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A、B组。A组(73例)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组(75例)采用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减低明显高于A组[(4.83±0.45)、(6.15±0.28)分,t=311.26、P〈0.01];总有效率B组明显高于A组(69.33%与50.68%,x2=5.4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SGB术治疗效果优于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性静脉炎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效果:315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国内生产的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急慢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4-06/2005-03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急慢性疼痛患者315例,应用国产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CZ-660I型)对痛点及相应的神经和神经节进行照射治疗,针对不同疼痛性疾病选用相应型治疗头照射,照射量为70%-100%输出,照射周期为照射2s,停2s,照射时间为20min,1次/d,7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1,2个月评估视觉模拟评分值(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以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的差值来评估其疗效(视觉模拟评分差值〉6为显效;≤6,〉3为有效;≤3为无效)。结果:315例全部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经过平均8.3次照射,显效132例,有效136例,无效为47例,总有效率为85.1%。②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显示,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照射效果较佳,而疼痛性疾病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损害者,特别是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者,其照射效果往往较差或无效。③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照射部位轻度红斑,1d后自行消褪。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安全而有效,但对神经性疼痛效果差,应适时并用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治疗组(60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观察治疗1个疗程前后VAS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恢复情况以及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有效率,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神经阻滞治疗组的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75%,93%。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98%。1年后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7%。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神经阻滞治疗组,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可靠而且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6.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晖  徐萍  王多友  宋品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63-8063,8081
目的研究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治疗组(60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观察治疗1个疗程前后vAS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恢复情况以及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有效率,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神经阻滞治疗组的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75%,93%。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98%。1年后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7%。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神经阻滞治疗组,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可靠而且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7.
背景:老年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易转化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且治疗效果欠佳,而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已用于很多疼痛的治疗。目的:观察超激光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15d的疗效。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象: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2006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30例,均接受常规皮肤科药物治疗,年龄>60岁,目测类比评分>7,且经口服或肌注镇痛剂后疼痛仍非常剧烈者。将30例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超激光组、芬太尼组及超激光 芬太尼组3组,每组10例。方法:①超激光组:采用超激光(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仪SUPER LASER HA-550,日本东京医研株式会社产品)照射治疗,1次/d,疗程15d。②芬太尼组:单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商品名多瑞吉,美国强生公司)治疗15d,剂量为2.5mg,每3d更换1次。③超激光 芬太尼组:在超激光组的基础上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15d。主要观察指标:①疼痛程度:治疗3,15d及停止治疗7d以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得分越高疼痛越重)。②疗效:治疗15d后评估,显效:目测类比评分改善度≥70%;有效:30%≤评分改善度<70%;无效:评分改善度<30%。③不良反应。结果: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治疗3d后,芬太尼组及超激光 芬太尼组得分低于超激光组(2.35±1.43,2.23±1.35,7.00±0.82,P<0.05);治疗15d后,3组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停止治疗7d后,超激光组及超激光 芬太尼组得分低于芬太尼组(3.01±1.20,2.36±1.49,6.70±0.67,P<0.05)。②疗效:治疗15d后,超激光 芬太尼组显效率较超激光组高(80%,60%,70%,P<0.05)。③不良反应: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的患者仅出现轻度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且在1周内消失;使用超激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激光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可明显提高老年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的显效率,既发挥了芬太尼透皮贴剂长效、强效快速镇痛、使用方便的长处,又发挥了超激光作用确切、不易复发及安全性高无损伤的优势,是一种短程、高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密集型热银质针松解术联合超激光超短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早期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和超短波治疗仪对患者镇痛、消炎,中后期采用密集型热银质针缓解肌痉挛、促进微循环和增加股骨头供血;对照组采用超激光和超短波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81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32例,好转30例,无效0例;对照组81例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37例,好转26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密集型热银质针松解术联合超激光超短波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激光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复合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神经阻滞组为组Ⅰ30例,单纯超激光照射为组Ⅱ30例,神经阻滞后加超激光照射为组Ⅲ30例,3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后组Ⅰ与组Ⅱ的VAS值及下降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Ⅲ与组Ⅰ、组Ⅱ相比VAS值及下降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组Ⅲ的神经阻滞治疗疗效少于组Ⅰ、组Ⅱ相比VAS值及下降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组Ⅲ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组Ⅰ,组Ⅲ的超激光照射治疗次数少于组Ⅱ,而复发率明显低于组Ⅰ、组Ⅱ(P<0.05)。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性疼痛是有效的,但如与神经阻滞复合应用效果更好,且不易复发,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尹莹  裴文娅  王钏  张虹 《中国康复》2012,27(5):333-334
目的:观察电针加温和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的临床疗效。方法:TMJDS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VAS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CM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76.67%,P<0.05)。结论:电针加温和灸治疗TMJDS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