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汞合金粘结修复后充填体边缘微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辉  徐萍 《广东牙病防治》1999,7(3):175-177
目的 研究银汞合金粘结修复填体边缘的微漏情况,方法 将制备洞型后40颗离体牙随机分二组,一组采用BAR法充填银汞,另一组按常规充填银汞,所有标本均进行染料渗透试验,观测染料渗漏情况,并在SEM下测量充填体与牙体间的微逢隙宽度,结果 BAR组染料渗漏的例数少,程度轻,其微漏明显小于常规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AR组充填体边缘缝隙宽度明显小于常规组(P〈0.01),结论 银汞合金粘结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粘结技术对银汞合金充填体边缘微漏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洞型后的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二组,一组采用粘结技术法充填银汞。另一组按常规充填银汞,所有标本均进行染料渗透试验,观测染料渗漏情况,并在SEM下测量充填体与牙体间的微缝隙宽度。结果 粘结组染料渗漏的例数少、程度轻,其微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粘结组充填体边缘缝隙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粘结技术可以明显减少银汞合金充填体的边缘微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ALL-BOND2粘吉材料处理的窝洞内壁与银汞充填物间的密合情况进行观察,以评价其在充填治疗中的意义,应用染料渗入法和扫描来电镜技术,结果表明,实验组充填本边缘微漏率明显低于洞水处理的对照组(P〈0.01),结论:ALL-BOND粘结材料能够明显改善充填体这缘微漏。  相似文献   

4.
新型牙科充填材料--镓合金的边缘微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新型牙科充填材料-镓合金的体外充填以后的边缘微渗漏。方法 选择20颗离体牙,备洞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镓合金充填,对照组银汞合金充填。采用染料渗透实验,用测量显微镜测出染料渗入牙齿的深度。结果 实验组的染料渗入深度平均值为10.4微米,对照组的平均值为11.7微米。结论 镓合金与银汞合金的边缘微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一滴棒"用于银汞合金粘结效果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滴棒”用做银汞合金粘结剂来处理窝洞壁,对银汞合金充填体与牙体粘结的影响。方法:采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人新鲜恒前磨牙,按要求制成牙本质洞。实验组:“一滴棒”粘结材料处理窝洞壁后(其中A组用压缩空气吹干-干粘结法,B组用脱脂棉球擦干-湿粘结法),均在粘结材料未凝固前立即充填新鲜调制的银汞合金;对照组:窝洞壁未作特殊处理,直接银汞合金充填。扫描电镜观察银汞合金充填体-“一滴棒”粘结材料-牙体界面的形态,并测量充填体边缘缝隙宽度和粘结剂厚度。结果:实验组充填体边缘缝隙平均宽度(A组4.82μm,B组为0)显著小于对照组(11.33μm)(P<0.05),2实验组间粘结剂平均厚度无明显差异(A组62.66μm,B组59.54μm)(P>0.05)。结论:“一滴棒”粘结材料用于银汞合金粘结可显著改善银汞合金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干粘结和湿粘结法对粘结剂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几种新型牙科充填材料边缘微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择临床常用的银汞合金,国产CO-1玻璃离子粘固剂以及新研制的新型银-稀土汞齐合金、无汞银合金、银玻璃离子粘固剂、L-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作充填材料,采用染料逆扩散法测定牙齿浸出液中伊红含量,观察充填材料边缘微漏情况。结果表明,无汞银合金边缘微漏低于银汞合金,新型银-稀土汞齐合金较银汞合金大,银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国产CO-1玻璃离子粘固剂的微漏无区别,L-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微漏高于银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国产  相似文献   

7.
三种牙体充填材料边缘封闭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牙体充填材料体外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程度。方法选择完整离体磨牙,清洁备洞后,充填不同牙科材料,模拟口腔温度进行贮存,采用染料渗透实验,用测量显微镜观测染料渗入牙齿的程度及电镜测量充填体边缘的缝隙宽度。结果三组充填物边缘均有染料渗入,程度不等,银汞合金胶囊>光固化充填树脂(非酸蚀型)>光固化充填树脂(酸蚀型)。充填物与牙体间的缝隙宽度平均值为:银汞合佥胶囊15.78±11.55微米;光固化充填树脂(非酸蚀型)12.09±9.13微米;光固化充填树脂(酸蚀型)9.61±4.13微米。结论充填物边缘密合性以光固化充填树脂(酸蚀型)为最佳。经统计分析,与其他二组充填材料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四种充填材料修复根面龋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四种充填材料修复根面龋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将制备洞型后的44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个牙,备洞后分别采用复合体(3M F2000,简称Co组)、粘结银汞合金(黏结剂为3M Adper Prompt,简称Ad组)、银汞合金(杭州银亚新高铜球形银汞胶囊,简称Am组)和玻璃离子(3M Ketac,简称Ke组)材料充填,进行染料渗透试验。在Olympus GM型暗视野实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次甲基兰渗漏深入的部位,取根面龋离体牙20个,采用4种临床常用材料分别充填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材料和牙齿密合度并拍摄照片。结果使用复合体充填产生的微渗漏最小(0.03-0.76mm),其次为黏结银汞(0.44- 0.82mm)和银汞(0.89-1.59mm),玻璃离子产生的微渗漏最大(1.73-2.58mm)。结论复合体充填材料能够更好地预防继发龋和充填物脱落。  相似文献   

9.
银汞合金充填体与牙齿之间的微漏是临床修复中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染料逆扩散法,研究了两种类型的银汞合金(普通屑形及高铜球形银汞合金)在应用与不应用粘结剂(Clearifil)的条件下的边缘微漏。结果表明,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之前,应用有机粘结剂有效地减小充填体的边缘微漏,涂一层与涂两层粘结剂,其减小微漏的程度无显著差别。高铜球形与普通屑形银汞合银,在应用与不应用粘结剂情况下,边缘微漏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核材料修复后的牙齿经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边缘微渗漏的情况。方法:将90个大小相似的完好前磨牙,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对离体牙进行铸造金属全冠及固定尺寸的Ⅱ类洞牙体预备后,分别用3种不同的核材料(树脂、银汞合金、铸造合金)充填窝洞。常规方法铸造镍铬合金全冠,用3种不同的粘结材料(聚羧酸锌、玻璃离子、树脂C&B)进行粘固。温度循环、染色、包埋后,标本片切,镜下观察冠边缘及核下微漏情况。结果:银汞核与树脂核下微漏小于铸造核(P〈0.05),树脂粘结剂抗微漏性能优于聚羧酸锌水门汀和玻璃离子粘结剂(P〈0.05)。结论:树脂粘接剂抗微漏性能优于玻璃离子与聚羧酸锌粘结剂。树脂核在预先对粘结面处理后,其抗微漏性能与银汞核近似,优于铸造合金核。  相似文献   

11.
(纸尖法定量研究镓合金的倒封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根尖倒封闭材料镓合金的密封性能。方法 将标准纸尖法和染料渗法相结合定量分析78颗完整离休平时管牙根尖倒一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镓合金组根尖充填二28天时的微渗情况明显 地GK高铜银汞合金组,差异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镓合金GK高铜银汞合金具有更好的根尖倒封闭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 银汞合金是口腔充填修复的主要材料。由于银汞合金本身不具有粘结性,银汞修复的一个问题是银汞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结合界面上的微小间隙。它容易导致口腔液体和致病菌的微渗漏,而银汞与牙体组织结合界面的微漏不可避免地造成继发龋坏和牙髓病变,最终导致修复失败。随着复合树脂修复技术的发展,各种粘结剂被用来增进复合树脂对牙体组织、合金等材料的粘结。本研究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3.
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根汞合金的微渗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萍  周杰 《广东牙病防治》2001,9(3):186-187
目的:通过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和银汞合金粘接剂用于银汞合金粘接修复对微渗漏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替代银汞粘接剂的可能性。方法:染料渗入试验。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能明显降低银汞修复体的边缘渗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与银汞粘接剂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银汞合金微渗漏小,可替代银汞粘接剂。  相似文献   

14.
BISCO复合材料与银汞合金的粘结——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萍 《口腔医学》1999,19(4):177-178
目的为了观察BISCO复合材料处理窝洞壁对银汞合金充填体边缘密合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下颌智齿按一定要求制成牙本质洞实验组BISCO复合材料处理洞壁后在其未凝固之前立即充填银汞合金对照组洞壁未作特殊处理直接银充扫描电镜SEM观察充填体-BISCO复合材料-牙体界面形态并测量充填体边缘缝隙宽度结果实验组充填体边缘缝隙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BISCO复合材料与银汞合金间结合紧密可以改善充填体边缘密合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窝洞处理剂对银汞合金充填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减少银汞合金充填后边缘微渗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无龋的离体磨牙48个,随机分为4组,每个牙分别制面洞、颊面颈1/3洞。比较几种窝洞洞壁处理后对微渗漏的影响。结果:银汞合金充填1个月后,10%EDTA处理窝洞组、10%EDTA加护洞漆组与空白组之间的边缘微渗漏无明显差异,而含3%FeCl3的10%枸橼酸(10-3液)处理加银汞合金粘结剂组则明显减少微渗漏。结论:离体牙实验证明银汞合金粘结修复可明显减少银汞合金充填术后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16.
MTA根尖倒封闭边缘微渗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MTA与银汞合金,Super—EBA根尖倒封闭的性能。方法:用染料渗透法分析离体牙根尖倒封闭术后不同时间的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染料渗透30d时MTA组边缘微渗漏情况明显优于银汞合金组(P〈0.001)与Super—EBA组相当。60d时,MTA组明显优于Super—EBA组(P〈0.05)和银汞合金组(P〈0.001)。结论:MTA比银汞合金、Super—EBA具有更好的根尖倒封闭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牙本质表面处理后树脂一牙本质界面的超微结构和微漏程度。方法:于8颗人离体磨牙颊、舌面牙颈部制备箱型V类洞,根据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随机分为磷酸酸蚀组和无机改性组(n=8)。分别涂布粘结剂,复合树脂充填。染料渗入法检测充填体边缘的微漏程度,并观察粘结界面的微观形貌。结果:不同粘结处理方法对微渗漏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根方渗漏程度显著高于冠方(p〈0.05);无机改性处理后界面可见混合层形成,树脂突可见大量侧枝伸出。结论:无机改性对牙本质粘结的边缘微漏无显著影响;微机械嵌合作用是无机改性牙本质粘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充填剂对根面龋治疗的微渗漏影响.方法:选择30个离体磨牙,用Dyract复合体,银汞合金,FujiII玻璃离子水门汀对根面龋进行充填治疗随机分为三组,对样本进行冷热循环、染液渗透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充填体与牙体边缘微渗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ujiⅡ玻璃离子水门汀组(29.94-35.90)的缝隙宽度大于其它两组,银汞合金组(4.35-5.64)的缝隙宽度大于Dyract复合体组(1.91-4.91).结论:Dyract复合体充填材料的微渗漏较小,能更好地预防继发龋和充填物的脱落,是治疗根面龋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银汞舍金、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三类常用牙体充填材料在体外充填后的微渗漏情况.比较材料的边缘封闭性.方法 选取新鲜无龋前磨牙,备洞,充填材料,37℃水浴条件下0.1%罗丹明B荧光染料浸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荧光剂渗入深度,定量评价微渗漏程度.结果 三类材料与牙体界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染料渗入,渗漏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玻璃离子(23.63±3.06μm)、银汞合金(31.68±10.97μm)、复合树脂(32.86±11.67μm).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相比有显著差异,在亚组中,使用玻璃离子预处理与银汞直接充填有显著差异,自酸蚀与全酸蚀粘结树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三类材料中玻璃离子与牙体界面的微渗漏最小;使用玻璃离子预处理后获得的边缘封闭性优于银汞直接充填;全酸蚀复合树脂与牙体的密合性较自酸蚀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和银汞合金粘接剂用于银汞合金粘接修复时对微渗漏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替代银汞粘接剂的可能性.方法染料渗入试验.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能明显降低银汞修复体的边缘渗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与银汞粘接剂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银汞合金微渗漏小,可替代银汞粘接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