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家定 《现代保健》2013,(23):72-73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14例患者的MRI表现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幕上大脑半球较深部,呈等或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不规则团块状肿块或类圆形团块状肿块,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较大,未见明确钙化、囊变及出血,边缘尖角征6例、脐凹征4例,瘤周见轻、中度水肿带。结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少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认识其MRI表现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实施CT以及MRI检查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09月~2019年02月收治的2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160例患者实施MRI+增强检查;60例患者实施CT+增强检查,就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完成影像诊断后,均获得误诊结...  相似文献   

3.
万军平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52-1653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PCNSL)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颅内PCNSL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PCNSL可单发或多发,CT平扫多呈等或稍高密度影,呈圆形或类圆形;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呈"手握拳样"或"团状"。MRI平扫T1图像上均呈较低信号或等信号,T2图像上呈较高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实质部分均呈结节状、团块状、不规则团片状均匀明显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但大多数具有一定特征性,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情况.方法:搜集并整理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患者60例的临床完整病例资料,所有的患者展开M R I检查诊断方式,对于检查的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在60例患者中,通过MRI诊断以后,共有54例是符合病例,得到90.00%的符合率.全部病例属于单发性肿瘤,各部位的MRI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于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并且比较CT\MRI的诊断区别。方法将该院5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分成两组,经CT、MRI影像学表现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胆囊壁不规则的增厚,胆囊腔内结节和肿块明显持续强化。其他表现为合并胆囊结石,肝内外单管扩张,肝脏直接受侵,累及胃和十二指肠,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这些症状MRI均能显示,CT对于淋巴结转移或是肿大没法判断,对于胆囊结石也没有检测正确。结论对于胆囊癌的原发病灶,CT和MRI都能清楚的显示,并且能够对于胆囊癌的浸润程度或是扩散范围进行正确的评价,但是CT对于一些间接的病灶无法检测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8例患者共14个病灶,其中4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病灶部位包括额叶、颞叶、岛叶、枕叶、胼胝体、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脑室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小脑蚓部,且多位于幕上,仅1个位于幕下。MRI显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仅1例病灶合并出血、2例有囊变,均未见钙化,瘤周均有水肿,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掌握其MRI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581-158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选择我院PCNSL患者60例,进行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以及CT扫描,观察MRI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MRI平扫中T_1WI多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_2WI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MRI增强扫描可见卫星灶征、裂隙征、蝶翼征。MRI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 MRI增强扫描法及平扫法对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其确诊需结合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彭碧群 《现代保健》2011,(11):103-105
目的 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共选取15例,男7例,女8例,使用SIEMENS IMPACT 1.OT及SIEMENS Trio with Tim 3.0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结果 15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5例,随访证实10例.MRI诊断正确的11例,误诊4例,误诊率为26.67%.其中误诊为脑胶质瘤的1例,误诊为转移瘤的1例,误诊为脑炎的1例,误诊为脑膜瘤的1例.其中单发的6例,多发9例.发生在幕上14例,幕下1例.结论 要重视对MRI新成像方法 的应用,有利于避免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伍锦平 《现代保健》2011,(11):118-120
目的 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诊断20例进行分析.方法 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共20例,均使用Sytec-Synergy螺旋CT诊断.结果 20例平扫均为多发结节状略高密度影,其中2例幕上白质内和幕下小脑半球发现多发结节灶,最少为4个,最多9个,相对较均匀,大小在0.7~1.2 cm之间,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其周围水肿区均不十分明显,占位效应为病灶多的一侧明显,仅1例.增强扫描后,其中16例病灶明显强化,4例中度强化.结论 影像科医生应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尤其是当今法治日趋健全的时代,最终诊断应依靠病理或紧密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完原发性肝淋巴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病倒证实的5例原爱性肝淋巴瘤MRI表现,并对原发性肝淋巴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肝淋巴瘤MRI主要表现为:DW1为稍高信号,T1W1为低、等信号,T2W1信号种类较为复杂,存在等信号、等低信号以及中等信号等,偶尔存在低信号包膜。病灶动态增强表现为进行性轻度、中度延迟性强化,经增强后主要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表现为轻度以及中度均匀强化,部分患者呈边缘强化;结论:通过原发性肝淋巴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可区别于肝脓肿、肝癌、肝转移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11.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2例,多发3例。共18个病灶,其中幕上16个,幕下2个。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4个密度均匀,2个密度不均匀。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2个信号均匀,3个信号不均匀。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特点,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12.
肝淋巴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远较原发性常见,但二者影像学方面报道甚少,国内未见影像学专题报道[1,2].收集临床、病理证实并经CT检查的肝淋巴瘤14例,通过对该组病例影像学征象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T与MRI在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首先行CT检查,然后再进行MRI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对CT和MRI在PH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PHC,16例为巨块型,14例为弥散型、10例为结节型。40例患者经MRI检查均确诊为PHC,检出率为100.0%,经CT检查检出32例,检出率为80.0%,P<0.05。且MRI检查对巨块型、弥散型、结节型患者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对不同直径大小的肿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相比CT检查,MRI检查对PHC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尤其对较小病灶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作为PHC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在原发性肺淋巴瘤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该院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肺淋巴瘤,5例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其CT表现.结果 5例患者的CT表现中,1例为肿块型,3例为实变型,1例为小结节型.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但是确定其存在、范围、分期等的主要手段,提示原发性肺淋巴瘤可能的时候,要积极给予穿刺病理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分析术前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的MRI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性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脑干1例,小颅蚓部1例,大颅半球14例,基底节区1例,右侧丘颅1例。术前误诊4例(均诊断为颅内胶质瘤)。18例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病变均表现为占位性肿块,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无坏死病灶均呈较均匀显著强化,伴有坏死时,坏死区无强化。16例瘤周中度水肿,2例瘤周重度水肿。10例行DWI序列扫描病变呈均匀高信号表现。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综合分析可提高对本病诊断率。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一帆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4):72-72,76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生率占脑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为脑内型与脑外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常见于中颅窝底、鞍旁等部位,由于与硬膜关系密切,又称为"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1,2].笔者总结5例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和DSA的影像学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柏年 《智慧健康》2023,(25):13-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征象与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恶性组,选取同期来本院治疗的40例良性胆囊肿瘤患者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CT诊断资料完整,对比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CT诊断与病理诊断对原发性胆囊癌不同分型的检出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对于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CT诊断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发现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良性胆囊肿瘤,2例患者漏诊,CT诊断检出率与病理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特异度灵敏度与病理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且通过CT图像重建可明确原发性胆囊癌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8.
CT、MRI脑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不同成像技术获得的医学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不同的信息。图像融合技术可综合利用多模医学图像互像互补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诊断水平。本文对CT与MRI脑图像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应用效果和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就诊26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患者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分别对患者进行螺旋CT和MRI诊断,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检出率、诊断价值和诊断结果.结果:肿瘤直径1~3和<1cm时,MRI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P<0.05);肿瘤直径>3cm时,两种诊断方法具有相同检出率(P>0.05);MRI诊断价值高于螺旋CT诊断(P<0.05);MRI诊断结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MRI诊断,诊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检出率,对原发性肝癌边界、大小和范围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赵军志 《工企医刊》2014,27(5):1013-1014
目的 分析探讨CT对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淋巴瘤CT表现,并进行分析,找出特征性表现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结论 胃肠道淋巴瘤病变范围广,轻、中度强化,动脉瘤样扩张是胃肠道淋巴瘤特征性表现,具有可靠性,因此对临床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