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概述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上腹胀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临床症状。经经验排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状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临床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众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广州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近半数。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2.
1概述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上腹胀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临床症状。经经验排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状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vspepsia,FD)。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临床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众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广州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近半数。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的1/3以上[1].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2002-01~2003-10,本组应用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2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修忠庆 《中国保健》2008,16(4):143-1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类病因不明,症状明显,但相应辅助检查阳性率低的常见临床症侯群,约占消化科门诊病人55%左右,患者中50%左右伴有焦虑、忧郁、失眠及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在情绪及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前瞻性研究,对就诊于临夏州人民医院消化科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评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结果研究共收集了839名患者平均年龄(49.6±15.8)岁,55.7%为女性,其中472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占56.3%,367例诊断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占43.7%;与OD患者相比,FD组较多发生中/重度焦虑,但二者在抑郁的发生率上没有显著的差异;FD组在SCL-90得分较OD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和O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和维度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以FD患者为主,应进一步明确其他社会心理因素对F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的1/3以上。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2002—01~2003—10,本组应用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2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和上腹胀的症状,常在餐后加重,并伴有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这些症状主要是以胃为主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按病因划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前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也包括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和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而FD患者经内镜等检查未能显示有结构上的明显异常,或难以用这些表现来解释其症状.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病因复杂,部分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有关.FD的发病率高达16%~28%.笔者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给予莫沙必利与小剂量多虑平(每晚25 mg)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患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等。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急性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造成的患者腹痛、呕吐在临床中很常见,其患病率甚高。铝碳酸镁咀嚼片有全面的黏膜保护作用,能显著增强胃黏膜防御修复因子。且使用方便,方法简单。本研究观察铝碳酸镁咀嚼片对FD患者上腹痛和(或)烧灼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董克姝 《中国校医》2012,26(12):91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近年来,中医对该病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就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学成 《现代保健》2010,(15):168-169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表现为慢性复发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饱胀、早饱、暖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指具有上述慢性、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持续至少4周以上,而各种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本病十分常见,估计在社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0%-30%。通常表现为慢性上腹疼痛、痞胀、早饱、暖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时间超过12周,客观检查无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种病因不明、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状群,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笔者于1998~2001年对120例FD患者给予达喜和小剂量舒必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一组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腹血清GLP-1水平变化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临床亚型及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0例FD患者按罗马Ⅲ标准分为上腹不适综合征、上腹痛综合征两组;按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用受试者血清GLP-1的含量,判断血清GLP-1水平变化与FD发病、不同临床亚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FD患者空腹血清GLP-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DS组及EPS组患者空腹血清GL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轻、中、重三组两两比较患者空腹血清GL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空腹血浆GLP-1水平降低,空腹血清GLP-1可能参与FD的发病,但与FD不同临床亚型及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简称FD)是具有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痛或不适,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等.病程超过12周以上而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祖国医学中无FD病名,将其归属为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相似文献   

18.
李珊 《家庭医学》2005,20(1):21-21
消化不良很常见,主要表现为上腹胀、腹痛、嗳气、纳差,甚至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凡是由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溃疡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属于器质性疾病的部分症状;而另一类则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国内某医院调查,FD占该院胃肠病专科门诊病人的多数以上。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n,FD)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消化功能系统症候群。中医称其为“胃痞”,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门诊总数的20%。2004年1月-2009年3月我科应用自拟枳朴六君子汤随证加减治疗50例FD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高,占消化科门诊就医患者总数的20%~40%[1]。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往往大而持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对FD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坚信脑肠轴在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我们采用伊托必利联合乌灵胶囊治疗FD,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