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红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3):124-124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压疮0例、感染0例、发热1例)、护理工作满意度(95.22±3.11)分、生活质量满意度(96.11±3.22)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情况,从中分析舒适护理方法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情况分别为22.64±1.28、23.67±0.8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舒适护理模式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5月—2014年05月股骨颈骨折患者13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设为B1组(观察组66例)与B2组(对照组66例)。B2组:常规护理;B1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且在预防并发症出现效果方面,B1组优于B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舒适护理模式给予临床护理,除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之外,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应用及其疗效观察.方法 将我科收治52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11.53%,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30.76%.观察组满意度92.30%,对照组满意度为6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股骨颈骨折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舒适护理运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58例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各79例,对两种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7.59%vs.27.85%];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3.67%vs.73.42%],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减少其并发症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褥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褥疮病程缩短,压疮也得到有效预防。结论:舒适护理在褥疮护理工作中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椎体骨折患者,在对其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椎体骨折患者18例,通过抽签法将所有椎体骨折患者分为C1组(观察组10例)与C2组(对照组8例)。针对C2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针对C1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C1组与C2组椎体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结果:C1组与C2组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在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两个方面,C1组少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极其显著(P>0.05)。结论:针对椎体骨折患者,在对其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了极其显著的提高,成功缩短了患者完成手术后的康复进程,凸显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5.3±0.6)分、(3.6±0.5)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0%,低于观察组的1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远小于对照组的30.0%.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介入治疗食道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49±1.41),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0.59±2.29),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1/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3/1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67%(11/12),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9/12),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治疗食道癌患者临床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玲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1):53-5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护理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随机选取其中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其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有并发症1例,对照组并发症15例,经χ2处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骨折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门诊静脉输液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对门诊输液治疗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和对门诊输液患者的调查,患者满意率高达99%.结果:经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满意率高达99%.结论:在门诊输液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112例剖宫产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剖宫产初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6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初产妇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干预组产后第三天的泌乳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57,P<0.05);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前一天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21%,常规护理组的为85.71%,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χ2=5.920,P=0.015);在抑郁评分方面,护理干预组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51,P=0.000)。结论舒适护理对提高剖腹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的质量,有着显著地效果,所以应完善舒适护理模式在剖腹产中应用体系,以期能够实现更多初产妇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6.
《社区医学杂志》2016,(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连续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连续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分别为(42.54±5.38)、(43.52±6.79)、(7.65±4.3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45±8.84)、(56.74±9.53)、(13.73±5.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连续血液透析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不良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期间实施的效果.方法:将66 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从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住院环境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意识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未进行有意识的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期间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中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8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开始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在下肢静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提供常规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改善护患关系均有显著性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入院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采取舒适护理的干预组及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每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与干预组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