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原因与防护措施。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某院2007--2008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认知态度及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年期间共发生68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19%,以护士为主(占80.88%),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86.76%),暴露源以血液为主(占94.11%),病原体以乙肝(48.53%)、梅毒(23.53%)、丙肝(14.71%)为主,发生原因以医务人员刺伤自己为主(87.76%),防护手套使用率为19.12%,均无使用防护眼镜。职业暴露发生后,有41.18%、22.06%的医务人员表示出害怕与无可奈何心理状态,95.59%的医护人员期望得到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结论:该院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较为淡簿,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健全安全防护组织网络体系,执行安全操作标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职业暴露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血液暴露,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方法收集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5月31日丽水市中心医院职工职业性血液暴露34例,发生率2.8%。对暴露者的职业分布、锐器种类、职业暴露污染情况、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职业暴露后追踪观察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暴露人员中暴露率最高者为护士,占64.7%;锐器的器具伤害率最高为注射器针头,占74.2%;职业暴露污染以HBV最多,占82.4%;职业暴露后处理达100%;职业暴露后追踪达100%。追踪结果:本院职业暴露的职工经处理后发现1例感染与病人血清学一致,感染率2.9%。结论职业性血液暴露应以预防为主,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加强管理,避免或尽量减少职业性血液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职业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以探讨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设计调查表,对20042013年在苏南某三级医院工作中被锐器伤和经黏膜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厦原因逐一登记填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出现锐器伤和经黏膜的职业暴露319人,包括锐器伤311人和黏膜暴露8人。人员构成中工龄〈6年占绝大部分,共226人,占70.85%,以护士最多,共206人,占64.6%,其次是医师81人,占25.4%和其他人员32人占10%。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主要是输液针头137例占42.95%,注射针刺伤104例占32.6%,主要发生在输液注射结束及整理使用后的器械时。所有职业暴露后人员均按医院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处理,追踪半年,发现一例感染案例。结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低年资的临床护士较常发生职业暴露。减少其职业暴露的关键在于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增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暴露后厦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58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55.18%,医师次之占25.86%;职业暴露地点主要以病房和手术室,分别占56.90%和34.48%;暴露方武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87.93%,处理针头、手术缝合分别占20.69%和18.97%,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以HBV、HCV为主,分别占60.35%和20.69%,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10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暴露过程、暴露物品、处理、追踪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52.73%、医生35.45%、工人6.36%;发生针刺伤62.73%,各种液体污染20.00%,玻璃伤4.55%,手术刀割伤2.73%,其他器械4.55%;暴露原因为治疗护理时占40.00%,手术及配合时占31.82%,处理器械用物时占18.18%;所有职业暴露者均作妥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杨翠云  崔秀红 《卫生软科学》2011,25(11):793-795
[目的]了解临沧市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方式、危险程度等情况,为进一步找出对策及防护措旋提供依据。[方法]对临沧市2005年~2009年45例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5名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男性9人,占20%;女陛36人,占80%。医生21人(外科12人、检验科4人、妇产科3人、门诊2人),占46.67%;护士24人(外科、妇产科、传染科分别为5人,检验科、急诊科、门诊内科分别为3人),占53.33%。暴露的原因主要是在手术、输液、采血、护理及销毁针具时不慎被针头刺伤,针刺伤34人,占75.56%,污染皮肤黏膜11人,占24.44%。暴露后立即进行处理的有28人,占62.22%;有39人服药,4小时以内服药的有30人,占66.67%。45例HIV职业暴露者均未彼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HIV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因此,制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学习,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接触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做最严格的防护,是减少和避免HIV职业暴露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监测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发生情况。结果2012年1-12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30人其中发生医疗锐器损伤121名、占93.08%,皮肤黏膜接触8人、占6.15%,离体残肢端刺伤1人、占0.77%;内外科病房和门诊输液厅是锐器伤主要发生场所;各种诊疗穿刺和注射、采血操作是常见的锐器伤环节;暴露源为乙型肝炎者占首位为33.06%;一级暴露7人、占5.79%,二级暴露114人、占94.21%。所有医疗锐器损伤的医务人员经追踪观察,无一人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结论医疗锐器伤是医疗操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遵守操作规程,重视自身的防护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中心医院传染科医护人员HBV职业暴露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瑞峰  彭元娥 《职业与健康》2008,24(10):939-941
目的对南阳市中心医院传染科医护人员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职业暴露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护对策,降低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眭。方法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传染科近3年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进行职业暴露分级判断和危险度评估和随访。结果传染科医务人员为21人,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人次数15例,其中护师1人,护士14人。3年累计职业暴露率为71.43%,年平均职业暴露率为23.81%,职业暴露后感染率0%。结论早期、规范处理职业暴露者伤口,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魏卫 《职业与健康》2014,(19):2816-2817
目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为HIV职业暴露的预防以及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信阳市2005—2013年发生的33例HIV职业暴露的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3例HIV职业暴露者中,护士最多见(15例,占45.46%);暴露方式以针刺伤最多(18例,占54.54%),其次为咬伤和抓伤(8例,占24.24%);暴露分级以二级暴露最多(17例,占51.52%);暴露源类型以1级最多见(15例,占45.45%,);暴露人员年龄以20-29岁最多(24人,占72.73%)。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对所有职业暴露者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及时、规范地对HIV职业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正确评估其暴露级别和危险度,尽早、全程预防性用药,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者HIV感染风险的关键。要加强暴露源正确管理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女性的特征,分析导致人流的诸因素,探讨降低人流率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20例人流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人流女性年龄约20~31岁居多(78.9%),最小年龄17岁;职业以商业、服务业及无业者居多(55%);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初中以下者居多(52%);已婚者占69.2%,未婚者占30.8%;本次人流以妊娠3次者居多(33.1%),以人流2次者居多(46.1%);未产妇占51%,经产妇占49%。(2)本次妊娠原因以未采用避孕措施者居多(57.5%),无措施的首位原因是不懂避孕知识(49.8%);避孕失败者为42.5%,失败的原因首位是避孕套(33.3%)。(3)本次人流原因中,已婚计划外妊娠占55.8%,未婚先孕者占30.8%,优生及其他原因者占13.4%。结论基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知识缺乏,避孕方法需要改进;避孕率低和避孕措施不当是导致人流率高的主要原因,未婚先孕是重要原因;应加强对基层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及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并改进技术服务,以减少意外妊娠,降低人流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的特点,探讨职业暴露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4月-2013年12月开展的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观察、比较自2008—2013年开展职业防护培训前后HIV感染剖宫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类型差异等。结果282例HIV感染剖宫产术中有6例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2.13%。开展HIV感染剖宫产职业防护培训前(2008年以前)职业暴露发生率13.16%(5/38),明显高于职业防护培训后(2008年1月-2013年12月)0.41%(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4例为针刺伤引起、2例为无保护接触引起。结论本研究HIV感染剖宫产发生职业暴露更易在未经职业防护培训的早期发生,且以针刺伤为主。经职业防护培训后,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减慢手术速度、严格执行普遍性防护措施等可减少HIV感染剖宫产术中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杭州市卫浴洁具制造业苯乙烯接触工人的职业防护与职业危害知识进行调查,为强化劳动者职业危害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提供依据。方法对暴露苯乙烯的工人采用自制《职业卫生毒物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名工人平均年龄(36.4±5.7)岁,男性(39.8±4.8)岁,女性(35.3±5.6)岁。平均暴露工龄2.1年。小学及以下占67.71%。中型企业工人对毒物成分的知晓率(87.50%)明显高于小型和微型企业(55.00%和54.17%)(P〈0.01);中小型企业职业防护知晓率(100.00%)明显高于微型企业(62.50%)(P〈0.01)。结论工人文化程度偏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小型与微型企业是职业监督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部分企业工人职业伤害发生情况,为今后制订有针对性地预防职业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8~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随机抽取10家企业,对全部2544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544人,过去1年内发生职业伤害的307例,年发生率为12.07%。职业伤害发生率,男性为16.04%,女性为10.06%(P〈0.01);16~25岁为21.63%,26~30岁为4.55%,31~35岁为2.70%,36~40岁为3.68%,41~49岁为0%(P〈0.01);工龄不足5年者为17.30%,5~9年者为0.61%,10~23年者为2.37%(P〈0.01)。307例职业伤害中,上肢损伤占74.92%,下肢损伤占14.33%,头面部损伤占7.17%,躯干损伤占3.58%;前3位伤害类型为机械伤害(占45.93%)、烫伤(占16.61%)、物体打击伤害(占15.64%);受伤原因最多的是操作不熟练(占18.57%),违反操作规程(占16.29%),注意力不集中(占15.64%)。[结论]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职业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增强检验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3名检验科医务人员中正确洗手的仅占13.9%;正确应用擦手工具9.3%;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72.1%,〉30次27.9%;皮肤被利器刺伤过95.3%;被利器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69.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41.9%;认为有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93.0%。结论:构建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重视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情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医生在工作中发生暴露的相关情况。结果共收到106名医生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血液或体液溅污20人,锐器伤86人。最常见的暴露物为血液。外科医生发生锐器伤的比率最高,达67.44%,暴露多发生在医生使用缝合针、穿刺针或刀片进行手术时。暴露源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最多见(51.89%),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患者(16.98%),抗HIV阳性患者2例。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生及时进行相关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相关操作时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暴露后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201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63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8.25%,多集中在20~25岁低年资职工占42.86%,职业暴露科室多见于外科占36.51%,科室以病房居首位占49.21%,主要以锐器刺伤为主占79.37%,拔针、手术缝合和抽血分别占26.98%、17.46%、15.87%),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34例,占53.97%,以乙型肝炎为主(25例),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 通过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教育与培训,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组织职工年度体检及预防接种,能有效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其伤害.  相似文献   

17.
某三级传染病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某三级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且上报登记的81例职业暴露者的职业分布、暴露源、途径和程度、暴露后处理及随访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62.96%)和医生(30.86%)为主;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暴露总人数的79.01%;暴露途径以输液过程针刺伤(45.68%)和手术过程锐器伤(29.63%)为主;暴露后均及时进行检测和预防用药,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加强对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预防体系,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暴露行为及培训现况。方法2013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96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96人,7道艾滋病基础知识题目全部答对的占16.22%,各项艾滋病基础知识正确率为39.53%~96.28%,8道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全部答对的占0.34%,各项职业暴露知识正确率为15.54%~69.26%。有72.97%的人曾发生过职业暴露,其中18.24%的人明确知道自己曾经接触过HIV阳性病人。发生职业暴露时刺破(伤)皮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和静脉采血针,占74.2l%;职业暴露部位主要是手上破损皮肤和眼睛黏膜,占9l_18%;职业暴露发生的环节主要是处置废物时、采血时和回套针帽时,占74.84%;41.22%的医务人员曾经接受过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培训,97.97%的人希望得到相关培训。结论医务人员存在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防护知识缺乏,培训需求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询问调查、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83人,职业暴露地点以手术室居首位,主要以锐器伤(75人,占90.36﹪)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手指(69人,占83.13﹪),手术缝合和拔针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54例(65.02﹪),职业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现象,有效防护率达100﹪。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人群分布特征和风险环节,为制定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12月该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锐器伤者的职业类别、暴露地点及环节、暴露源等情况。结果2014年1-12月共监测医务人员2 643名,发生锐器伤61名,其中护士43名(占70.49%),医生13名(占21.31%)。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科室主要为骨科(9名,占14.75%),致伤锐器主要为输液针(33名,占54.10%),发生的主要操作环节为拔针(21名,占34.43%);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共36例(占59.01%);34名(占55.74%)锐器伤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均未戴手套。锐器伤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者54名(占88.52%),进行药物治疗(含预防用药)者仅18名(占29.51%);追踪随访43名(占70.49%),均未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锐器伤职业暴露监控体系,加强对发生锐器伤高危人群的培训,强化标准预防,对风险环节进行监控和干预,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