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徽省恙虫病的流行状况和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病例定义,采用《恙虫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175例恙虫病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结果 175例病例中,男女比1.08∶1,年龄最小2岁,最大82岁,平均(46.15±18.06)岁;病例以农民为主,129例(73.7%);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1月;22例(12.6%)有外出史,117例(66.9%)有田间作业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75例(100.0%)、溃疡/焦痂115例(65.7%)、头痛148例(84.6%)、皮疹141例(80.6%)和淋巴结肿大56例(32.0%)等。结论安徽省恙虫病流行于秋收季节,以田间作业农民发病为主;多急性起病,有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是东方立克次体通过恙螨幼虫为媒介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易感人群广泛,而小儿恙虫病则往往易被误诊。我院自1995年~1998年以来,共收治小儿恙虫病误诊病例1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被误诊恙虫病的患儿均来自农村疫源区,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7个月~11岁;误诊时间为4~10天;其中2例拟诊发热待查,6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误诊为肾炎。回顾病史,该10例误诊患儿有野外草地活动及螨幼虫接触史;骤起持续发热,使用多种抗生素发热不退;体检有典型的焦痂,焦痂附近区域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恙虫病典型与特殊临床表现,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恙虫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除发热、特异性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肝损害等典型表现外,特殊表现包括肺炎16例(53.3%)、心肌炎10例(33.3%)、肾损害9例(30.0%)、脑膜炎2例(6.7%)、胰腺炎1例(3.3%);确诊恙虫病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感染1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全面查体、完善检验是减少误诊关键。采取灭鼠、灭恙螨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某医院2011~2012年期间就诊的7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珠海地区恙虫病流行季节为4月~12月。有明确野外接触史42例,占60%;有发热症状63例,占90%;有焦痂59例,占84%;溃疡4例,占6%;有皮疹15例,占21%。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参考范围值正常44例,占62%,其余升高和降低各13例,各占19%。外斐氏试验—恙虫病抗体阳性(1:160以上)4例,阳性率为8%。70例经四环素或氯霉素抗立克次体病原体治疗后,治愈率达100%。结论:患者大都具有明确的野外接触史,以发热、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外斐氏试验阳性率低且不具有特异性;四环素、氯霉素抗病原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恙虫病东方体(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死亡。恙虫病在我国呈广泛分布,大部分省份都曾有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被叮咬部位出现特异性焦痂和溃疡是该病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没有焦痂和溃疡的患者往往很难识别。本文报告1例54岁男性患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多个脏器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无特征性焦痂,且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给诊疗带来困难。病例标本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明确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换用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很快好转,最终痊愈出院。mNGS已被证明比传统培养方法更敏感,在早期诊断恙虫病方面优于传统临床方法,尤其是对于没有典型焦痂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到云南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的恙虫病4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均有发热,起病急骤在1d内达高峰者20例;起病稍缓27 d为26例,体温多在39~40℃,典型特征表现为皮肤有焦病或溃疡,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其临床表现最易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伤寒等常见病.结论 对急诊发热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详细体检、尤其注意皮肤隐蔽、潮湿部位有无焦病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皮肤损害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发热、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常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由于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常隐藏在湿润、身体隐蔽的部位,且临床医师对本病典型皮肤损害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通过对浙江衢州、金华地区三家医院2004-2007年83例恙虫病出现皮肤损害的住院患者进行皮肤损害特征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象与方法1对象83例恙虫病出现皮肤损害者,男性46例,女性37例;年龄15~74岁,<20岁8例,20~40岁28例,40~60岁37例,>60岁10例;农民51例,学生7例,其他25例。2诊断标准(1)野外活动史;(2)突发性高热并出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3)淋巴结肿大、皮疹;(4)神经系统症状;(5)外裴反映(OXK)≥1:80;(6)采用氯霉素进行诊断性治疗在24h内退热。具备上述3项即可确症。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发病前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病程3~25d。发病月份:5月8例,6月21例,7月27例,8月15例,9月6例,10月5例,11月1例。2皮肤损害的特征2·1溃疡与焦痂105例恙虫病患者中出现焦痂和溃疡75例(71·4%),单发者...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发热、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常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由于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常隐藏在湿润、身体隐蔽的部位,且临床医师对本病典型皮肤损害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们对浙江衢州、金华地区3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05例恙虫病患者中出现皮肤损害的8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皮肤损害特征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洪芳 《工企医刊》2010,23(5):65-66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该病并发症多,但中毒性肝炎少见。对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9例恙虫病并发中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焦痂恙虫病的误诊原因,为无焦痂恙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无特异性焦痂恙虫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如无特异性焦痂,临床上极易误诊。该组病例误诊时间为5-15 d。最后均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诊断性用药和恙虫病外斐反应检查确诊恙虫病,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结论无特异性焦痂恙虫病易误诊,外斐反应是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恙虫病疫源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恙虫病东方体通过恙螨幼虫叮咬而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恙虫病主要分布亚太地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为传播媒介。恙虫病的临床表现为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皮疹,这些非特异症状极易导致误诊。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大量应用于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沂源县恙虫病发生规律,减少恙虫病漏诊误诊,提高预防控制水平。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4-2017年沂源县恙虫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沂源县恙虫病男性患者占62.8%,女性患者占37.2%;36.45岁为恙虫病高发年龄段,占41.0%;10月份发病最多,占45.5%。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均有发热症状;90.4%的患者有特异性皮肤焦痂或溃疡;81.4%的患者表现淋巴结肿大。结论做好秋季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加强青壮年人群野外活动的防护,提高临床医师对恙虫病鉴别诊断,是沂源县恙虫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2005年1月下旬,周宁县发现首例恙虫病患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据疫情资料统计,我县1986和1987两年发生了360例恙虫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38~41℃,稽留热型;发热3~5天全身出现充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虫咬溃疡或焦痂附近为甚;虫咬溃疡或焦痂。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酸痛,嗜睡,个别病人肝脾肿大等症状。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县恙虫病流行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云南省怒江地区恙虫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怒江州人民医院儿科2016-2018年收治的212例恙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地区恙虫病以1岁以上儿童为主(85. 9%);7~9月为高发季节(82. 5%);所有患儿均有焦痂或溃疡;全部病例均表现出发热,并发肺炎39例(18. 4%),行呼吸机支持治疗1例(0. 5%);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84例(39. 6%),血小板减少62例(29. 2%),乳酸脱氢酶升高178例(84%),肝功能异常119例(56. 1%),低蛋白血症72例(34%)。给予阿奇霉素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恙虫病以发热、皮肤焦痂或溃疡为特征,常合并多个脏器功能损害,在疫区的流行季节对发热病人需高度警惕本病,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持续高热、全身性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典型的焦痂等四大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使病情缠绵、久治不愈.迄今为止氯霉素是治疗恙虫病的常用药物,但因疗效不甚理想,复发率高,特别是用药后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导致白细胞数骤降而被迫停药无法坚持治疗者屡有报道.作者等试用白霉素治疗恙虫病用以探索新的治疗途径,获得极为满意的效果,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西南部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山西南部发生恙虫病流行,至1995年流行范围已由1个村扩展到2个县4个乡17个村。收治的35例病人中具有发热、焦痂者均为100%,同时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者占60%。8例10月分血清用IF法检查,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IgM、IgG均为阳性;2例恢复期IgG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最高者达1∶5120;住院病例外斐氏反应OXk阳性率为37%,流行区正常人群抽样调查阳性率为10%。病人静脉血接种小白鼠腹腔,分离到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SXH-951、SXH-952)。从而证实了位于长江以北的内陆地区也出现了恙虫病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恙虫病东方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引起的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恙虫病流行原仅限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但自1986年以来,秋冬型恙虫病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于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