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愈疡汤、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惠娟 《四川中医》2007,25(7):63-63
目的:观察愈疡汤、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护理配合及其临床疗效。方法:5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我科验方愈疡汤和西药奥美拉唑治疗,配合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疗程4周。结果:临床治愈23例(46%),显效11例(22%),有效13例(26%),无效3例(6%),溃疡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和94%。结论:从本组疗效可以看出,护理配合愈疡汤、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OME)联合雷尼替丁(RAN)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院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88例,随机分入2治疗组,A组43例,OME 20 mg每天2次;B组45例,联合方案,OME 20 mg,RAN 150 mg睡前口服。结果:B组十二指肠溃疡4周愈合率94.3%,HP清除率85.7%,年累积复发率11%;A组十二指肠溃疡4周愈合率75.8%,HP清除率33.3%,年累积溃疡复发率40%。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周愈合率、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单用奥美拉唑组,年累积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结合法莫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内科诊断治疗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单纯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90.2%、不良反应发生率4.8%,对照组总有效率78.5%、不良反应发生率19.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结合法莫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105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泮托拉唑组40例、兰索拉唑组40例及奥美拉唑组25例。泮托拉唑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予以奥美拉唑。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腹痛、厌食、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连续用药7d后,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雷贝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荆花胃康胶囊与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荆花胃康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病,近年来笔者采用健脾益气、解毒活血之中药配合奥美拉唑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18~55岁;溃疡大小(7.2±4.3)mm(以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0例本院自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治疗组(n=40),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溃疡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溃疡疼痛程度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头痛等不良反应,均有效处理后,不良反应全部消失,不影响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后者,且炎性因子水平前者较优,可在治疗中发挥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拟抗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消化性溃疡、HP阳性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胃溃疡23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 ,应用抗溃疡散 ;对照组45例(胃溃疡20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 ,应用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治疗。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情况以及HP根除情况。结果 :两组在疗效、疼痛消失时间、HP根除率、副作用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 05)。结论 :自拟抗溃疡散疗效与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无显著性差异 ,是一种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月~2001年10月,我院用抗幽门螺杆菌免疫抗体口服液、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7例,并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5例均经我院电子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HP检查为阳性,年龄为18~80岁,性别不限,溃疡长径>3mm,单发,无并发症,无严重疾病。治疗前1个月未用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以上患者72例完成验证,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具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750mg、抗HP免疫抗体口服液60ml(用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连蒲汤加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5年复发率。方法:治疗组用参芪连蒲汤(党参、黄芪、川黄连、蒲公英、白芨、元胡、枳壳、白芍、甘草)加奥美拉唑口服4周,用补中益气汤巩固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庆大霉素、甲硝唑4周,用奥美拉唑巩固治疗4周,治愈病例观察跟踪5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复发率11.5%;对照组总有效率89.2%,复发率41%。(P<0.01)。结论:参芪连蒲汤加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根除HP菌,促使溃疡愈合作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增强体质,有效防止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12.
吗丁啉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年6月开始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常规应用吗丁啉(多潘立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经内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均经黏膜组织活检证实幽门螺杆菌阳性。男30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44.3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6例,胃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周均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第2周均予奥美拉唑治疗;而治疗组从开始治疗即常规加用吗丁啉口服。1·3疗效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丽珠胃三联加奥美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 1 0 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给予口服丽珠胃三联、奥美拉唑治疗 1周 ,治疗完成 4周后复查胃镜及做Hp检查。结果  1 0 0例中Hp转阴 94例 ,Hp根除率为 94% ;溃疡愈合 98例 ,溃疡愈合率为 98%。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丽珠胃三联加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奥美拉唑联用黄芪建中汤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近期疗效对比。方法 :6 7例经内镜证实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 ,进行短程治疗后胃镜复查。研究组奥美拉唑每日 1次 ,每次 2 0mg ,中药黄芪建中汤每日 1剂 ,分 2次水煎服。对照组单用奥拉唑每日 1次 ,每次 2 0mg。结果 :两组愈合率分别为 94 .2 %、75 .1% (P <0 .0 5 ) ,症状改善率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奥美拉唑联用黄芪建中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消化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0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20mg,2次/d。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0mg,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半年后复发率及3d内疼痛率。两组都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愈合率为92.0%,对照组为9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奥美拉唑短时间内疼痛缓解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综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2008年3月共收治的溃疡急性穿孔32例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无出血、幽门梗阻、再次穿孔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加上术后应用抗溃疡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愈率,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 1998年 1月~ 1998年 12月应用赛霉安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6例 ,并与雷尼替丁做对照 ,旨在探讨赛霉安的临床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 :1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无应激情况或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史 ;3治疗前一周内未用过影响溃疡愈合的药物。 6 6例中胃溃疡 4 0例 ,十二指肠溃疡 36例 ,赛霉安治疗组 36例 ,雷尼替丁对照组 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溃疡部位和大小及病程诸方面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福建省泉州亚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赛霉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含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方案分别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及效果。方法:选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三联疗法。观察组中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4d。评定两组疗效,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成本分别为34.16元和129.08元。观察组成本效果为36.93;对照组成本效果为135.87。结论:含奥美拉唑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但疗效显著,且治疗成本较雷贝拉唑方案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经内镜明确诊断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86例,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肠胃舒胶囊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38岁;病程3个月~23年,均因近期上腹部疼痛或伴黑便就诊,其中有5例便潜血阳性。1.2治疗和观察方法:奥美拉唑胶囊20mg/d,每日晨口服,克拉霉素1.5g/d,分3次口服,肠胃舒胶囊9粒/d,分3次口服,疗程14天,治疗3天后复查便潜血,治疗14天后停药,做内镜检查,并取胃窦部组织做快速尿素酶试验。1.3疗效判断:愈合:溃疡消失;好转:溃疡缩小一半以上;无效:溃疡大小无变化或缩小不到50%。2结果治疗2周后,82例愈合,溃疡愈合率95.3%,疼痛消失率为100%,便潜血均为阴性。治疗前幽门螺旋杆菌(HP)均为阳性,治疗后73例阴转,HP阴转率84.9%。3讨论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基础病因是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胃液的消化作用增强,导致对局部黏膜的侵蚀作用,从而产生溃疡。HP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溃疡发生上可能起重要作用[1]。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薏苡利浊清毒方合并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组、对照2组,治疗组用薏苡利浊清毒方合并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对照1组用三联杀菌药物1周后单独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对照2组单纯服用薏苡利浊清毒方,每日2次,各组均治疗4周。观察各组胃镜、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及溃疡复发率等,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作用及Hp根除作用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复发溃疡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薏苡利浊清毒方合并奥美拉唑对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少于三联杀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