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嗜人按蚊分布区不同灭蚊措施的疟疾防制效果。方法比较分析2.5%溴氰菊酯(15mg/m^2)浸帐,结合用5%氯氰菊酯(25mg/m^2)对畜房、人群活动场所、卧室作滞留喷洒灭蚊措施与仅采用2.5%溴氰菊酯(15mg/m^2)浸帐灭蚊措施对控制嗜人按蚊密度和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效果。结果浸帐加喷洒措施区,人帐、半通宵、牛栏、猪栏嗜人按蚊密度平均下降率83.77%,叮人率下降98.46%,疟疾发病率下降100.00%。单一浸帐措施区各场所嗜人按蚊密度平均下降49.89%,叮人率下降92.00%,疟疾发病率下降90.91%,经统计学处理,2种措施对降低疟疾发病率和嗜人按蚊叮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86~0.9962,P〉0.05)。结论浸帐灭蚊措施比浸帐加喷洒措施经济,且降低嗜人按蚊叮人率和疟疾发病率效果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广东嗜人按蚊的分布范围及其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方法:人、牛饵诱捕及现场调查。结果:该蚊在广东分布局限,呈点、片状,以低山丘陵区为主,并喜分布于酸性土质;水体丰富,遮阴良好的沟溪、甘蔗地和香蕉地是其主要滋生地;气候以温暖湿润、阳光充沛为特点。流行区居民人均收入低,经济状况不佳;主要耕种双季稻、甘蔗、香蕉等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大,结论:该蚊的滋生地已由水稻改变为经济作物田及遮阴良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及防制对策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广东省疟疾流行区嗜人按蚊分布,生态习性及其传疟作用,研究该蚊分布区防制蚊媒和控制疟疾并能替代室内滞留喷洒的有效措施。方法:蚊媒调查方法。结果:我省12个市县发现嗜人按蚊,高峰季节为7-9月,与疟疾发病高峰相一致;子孢子感染率为0.35%-0.54%;用3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平均为0.084,0.665,0.215,亦即在工棚平均居住1.5-11.9d,短者1.1d,长者21.3d,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东省疟疾流行区嗜人按蚊分布、生态习性及其传疟作用 ,研究该蚊分布区防制蚊媒和控制疟疾并能替代室内滞留喷洒的有效措施。方法 :蚊媒调查方法。结果 :我省 12个市县发现嗜人按蚊 ,高峰季节为 7~ 9月 ,与疟疾发病高峰相一致 ;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 0 .35 %~ 0 .5 4% ;用 3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平均为 0 .0 84、0 .665、0 .2 15 ,亦即在工棚平均居住 1.5~ 11.9d ,短者 1.1d ,长者 2 1.3d就可能感染疟疾。采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防制蚊媒 ,可降低疟疾发病率 64 .7%~ 92 .7%。目前全国有 12个省采用此方法防制媒介及控制疟疾传播 ,与室内滞留喷洒比较 ,每年可节约 10 0 0多万元 ,受保护人口近千万人。结论 :嗜人按蚊是一种偏吸人血的偏家栖蚊种 ,在本省分布广泛 ,传疟作用比其它蚊媒尤甚。溴氰菊酯等杀虫剂浸泡蚊帐对媒介按蚊具有高毒效、长持效、兴奋驱避、减少吸血率和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 ,是替代室内滞留喷洒的有效抗疟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实验室评价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对嗜人按蚊的毒杀作用。方法 棉纱蚊帐浸泡拟除虫菊酯药液后,按照WHO的实验室生物测试方法,每月对嗜人按蚊进行实验室生物持效测试和KT50及LT50生物测试。结果 二氯苯醚菊酯250和500mga.i/m^2浸帐对嗜人按蚊的持效分别可达10和13个月,毒杀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3.7%和77.0%;500mga.i/m^2二氯苯醚菊酯浸帐后180~305d测试,对嗜人按蚊的KT50平均为16.9min;LT50平均为22.1min。KT50与LT50的比值为1:1.3。氯氟氰菊酯20mga.i/m^2浸泡蚊帐后1年内对嗜人按蚊的毒杀平均死亡率为79.8%,在10mga.i/m^2剂量下,毒杀平均死亡率为73.5%。氟氯氰菊酯40mga.i/m^2浸泡蚊帐后8个月内对嗜人按蚊的毒杀平均死亡率为78.1%;在20mga.i/m^2剂量下,浸帐后6个月内对嗜人按蚊的毒杀平均死亡率为73.2%。结论 500mga.i/m^2二氯苯醚菊酯、20mga.i/m^2氯氟氰菊酯、40mga.i/m^2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嗜人按蚊均有较好的持效和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6.
鄂中江汉平原结合部嗜人按蚊延伸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嗜人按蚊向江汉平原区延伸的范围。方法:以浅丘平原结合部嗜人按蚊村点为起点向江汉平原腹地垂直定点、定距离调查,捕捉人房及帐内按蚊,按照蚊卵及成蚊形态鉴定蚊种。结果:共调查24个村点,捕按蚊2988只,除在原嗜人按蚊村点发现嗜人按蚊外,相距嗜人按蚊村点2~40km、面积约260km2内均未发现该蚊。结论:浅丘与平原结合部的嗜人按蚊未向江汉平原腹地延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嗜人按蚊分布区灭蚊防疟对策。方法 用溴氰菊酯处理蚊帐及溴氰菊酯处理蚊帐加DDT喷洒畜房。结果 晨间蚊帐内按蚊密度、牛房按蚊密度、室内叮人率、室外半通宵人饵帐诱按蚊密度等 ,两灭蚊区均低于对照区。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结果 ,溴氰菊酯处理蚊帐加DDT喷洒畜房灭蚊区 ,由灭蚊前的 8.5 7%降为 0 ,单用溴氰菊酯灭蚊区由 4.13 %降为 0 .67% ,下降 83 .78%。发病情况 ,前者由 40 .3 /万降为 0 ,后者由 48.0 2 /万降为 3 .0 4/万 ,下降93 .67%。结论 两种灭蚊方法均能迅速控制媒介按蚊 ,降低发病率 ,阻断传播。用溴氰菊酯处理蚊帐加DDT喷洒畜房的灭蚊效果优于单用溴氰菊酯处理蚊帐。  相似文献   

8.
溴氰菊酯是1974年合成的第三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残效长和广谱杀虫作用。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偏家栖、嗜吸人血,其传播能量20倍于中华按蚊,是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之一。斯氏按蚊是东南亚等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为实验最常用的蚊种之一。迄今,尚未见有溴氰菊酯对这两种按蚊的毒性测定的报道。为此,进行了本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部,1990年该县的疟疾发病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fry以下,并经省卫生厅考核,确认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但是,1995年以来,该县南部沿桐柏山区的马振扶和权仪两个乡的部分村庄出现疟疾发病回升,个别村还出现了暴发流行。为了查清该?..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嗜人按蚊和广东省嗜人按蚊的实验室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辽宁省嗜人按蚊、广东省嗜人按蚊进行人工驯化 ,使之达到能在实验室自然交配、大量繁殖。方法 控制实验条件 ,采用人工强迫交配的方法结合实验室常规饲养。结果 历时 3 .5个月和 5个月 ,对广东省嗜人按蚊和辽宁省嗜人按蚊分别进行了 3代和 4代的人工交配 ,此后 ,两种按蚊均能达到蚊笼内自然交配 ,种群数量逐渐增多 ,现已连续养育至第 12代。结论 辽宁省嗜人按蚊和广东省嗜人按蚊人工驯化成功。  相似文献   

11.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吸血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珍开发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吸血习性。方法:清晨搜捕全部人房和蚊帐内外以及牛房内的吸血按蚊;半通宵人牛诱捕;通宵人诱捕蚊。结果: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都嗜牛血兼嗜人血,整夜都有吸血活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夜间吸血高峰值同在下半夜。结论:防蚊措施的采用,特别在下半夜,是疟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我国嗜人按蚊是否存在不同的种型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PD)技术获取四川、云南、江苏3个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DNA指纹图谱,比较嗜人按蚊不同地区基因组DNA的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分布区嗜人按蚊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之间的DNA片段在绝大部分相同的情况下存在差异,3个不同地区基本上具有共同的扩增片段,反映了各地理区域基因组DNA的同源性;同时各个地区所特有的片段及条带亮度(扩增片段强度)又有差别。[结论]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在DNA水平绝大部分相同的前提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发现将为鉴定形态学上无法区分的嗜人按蚊地理种型提供分子水平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嗜人按蚊在云南省昭通地区的分布和防制后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了解云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嗜人按蚊的分布范围、种群密度和传病关系;在5个乡12个村调查了解该蚊的分布特征;选择2个监测点开展防制后的种群密度监测。结果嗜人按蚊分布于全省35个县,但主要在滇东北8个县起传疟作用,其影响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嗜人按蚊防制后的平均密度为0.2只/人工小时,比防制前下降了99.5%~99.3%;平均50顶蚊帐的密度为0.08只;半通宵叮人率为0.13只/(人·夜)。8个嗜人按蚊传播县防制后期有5个继续发现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亦由1980年的10.32/万下降到1997年的1.01/万。结论采用DDT滞留喷洒和菊酯类浸泡蚊帐效果显著,经控制后的嗜人按蚊分布范围、密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嗜人按蚊为主媒介疟区发病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嗜人按蚊为主媒介疟区的疟疾发病情况。方法:从疟疾疫情报告中收集疟疾有关疫情情况。结果:湖北省嗜人按蚊为主的复合媒介疟区在鄂北大洪山丘陵地带呈点状或片状分布,疟 疾发病率高,是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区的2.1-25.9倍(平均13.8倍),占全省人口的10.14%-25.28%的地区疟疾例占全省总病例的16.51%-85.94%(平均67.8%),结论:经抗疟措施的干扰后,其发病下降较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 区为慢,其疟疾季节发病高峰较单纯中华按蚊媒介疟 区为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有效地控制嗜人按蚊密度和降低疟疾发病率的措施。方法 选择自然条件、疟疾发病率、人口数基本相同的3个区。各区在控制传染源的基础上,其中一区连续两年采用2.5%溴氰菊酯(15mg/m2)浸帐灭蚊;另一区在浸帐同时对畜房、人群活动场所采用5%氯氰菊酯(25mg/m2)滞留喷洒灭蚊。各区观察病原学和昆虫学各项指标。结果 浸帐喷洒区人房、室外人帐诱、牛栏、猪栏等嗜人按蚊密度年平均分别下降100.00%、71.96%、94.01%、67.42%;单—浸帐区除室外人诱密度上升12.38%外,其他场所依次下降99.63%、18.71%、69.44%。嗜人按蚊叮人率浸帐喷洒区为0.1111,浸帐区为0.2222,对照区为1.1688。浸帐喷洒区、单一浸帐区、对照区疟疾发病率年平均分别下降73.12%、57.71%、65.71%。结论 单一浸帐和浸帐喷洒灭蚊均能降低人房内嗜人按蚊密度,后者各场所密度比前者降低的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主要媒介按蚊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为继续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控制媒介按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使用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测试蚊虫死亡数,计算校正死亡率。结果 嗜人按蚊的校正死亡率平均为100%,中华按蚊的校正死亡率平均为90.86%。结论 四川省仍可采用澳氰菊酯处理蚊帐灭蚊防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