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科于1986年3月份对双沟中学899名和双沟小学813名学生,用直接涂片三张进行粪检,中学生蛔虫感染率34.82%、钩虫感染率9.68%;小学生蛔虫感染率61.13%、钩虫感染率3.64%。对两校粪检阳性者,采用湖北省沔阳制药厂生产的丙硫咪唑集体一次空腹服用。剂量为12岁以下200mg(2片),12岁以上400mg(4片)30天后对原粪检阳性者,再进行一次复查,蛔虫、钩虫阴转率分别为99.53和98.78%。服药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用药量小,效果很好,适用于学校集体服药驱虫。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城郊某小学学生的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痢疾健康带菌情况的调查分析,制定城乡结合部其特殊地理位置小学的相应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方案。方法收集7~13岁小学生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法进行寄生虫卵检测和粪便细菌培养检查痢疾杆菌。结果共检查小学生245人,寄生虫感染10人,感染率4.08%,其中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04%和1.63%,1例为蛔鞭混合感染,感染率0.41%。感染率较高的为8~9岁,10~11岁两个年龄段,感染率分别为7.81%、5.68%。痢疾带菌率为0.82%,其中10~11岁带菌率2.27%。结论加强城郊小学生健康知识教育,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度和痢疾杆菌带菌率,提高小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周口市人体肠道寄生虫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按照《河南省肠道寄生虫病驱治工作方案》实施细则规定方法和要求,2012年对全市2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服用"复方阿苯达唑"驱虫药,要求服药率在总人数的20%以上,2~7岁服1.5片,7岁以上服2片,一次性睡前顿服。结果通过10多年的服药驱治,到2012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下降到2.92%。不同性别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口市人体肠道寄生虫通过10多年积极预防感染率由原来的19.06%下降到2.92%,下降率达到84.62%。  相似文献   

4.
处方1:生石膏10份,甘草3份,朱砂1份。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均不能以火焙),装瓶待用。3~6岁每次服2克,7~9岁每次服3克,10~13岁每次服4克,13岁以上儿童服4.5克,每日3次,白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5.
双沟中、小学是我市的重点学校,1986年我们曾对两校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的调查,小学生感染率为61.13%,中学生为34.82%.对检出阳性的810名学生进行了服药驱虫.以后每年一次的全体服药,1991年再次粪检,小学生感染率为43.63%(324/778),中学生为30.26%(194/641),5年下降了10~30%.下降速度不快.1991年学习外地经验,改为一年两次服药.驱虫药为阿苯达唑(12岁以下为200mg,12岁以上为400mg,均为顿服),学校统一安排集体服药.同时确定每周一学时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宣传防治蛔虫感染的常识,提高学生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1998年底对石家庄市一所小学 1770名 7~ 12岁年龄组儿童的患龋情况进行调查。按《龋病 -牙周病全国统计调查表规定》,对小学生进行调查 ,凡恒牙龋、乳牙龋均作为龋齿计算 ,按统一表格填写。检查方法依照视诊和探诊 ,未做 X片检查。1770名小学生中患龋人数为 10 6 9名 ,患龋率为6 0 .36 % ,龋均为 1.73。 7~、8~、9~、10~、11~ 12岁儿童患龋率分别为 77.92 %、76 .73%、6 5 .93%、5 8.4 3%、38.0 5 % ,龋均分别为 3.0 4、2 .5 5、2 .0 4、1.2 8和 1.0 2 ,各年龄组间比较 ,7岁年龄组患龋率最高 (77.92 % ) ,龋均本身检验与其它各组有高…  相似文献   

7.
据市、区教育局指示精神,我校自1989~1991年连续3年组织全校学生集体服药驱除蛔虫.具体做法是;取复方甲苯咪唑片(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剂量为每人2片,早饭后,在校第一节课时由班主任老师组织服药.在服药后1星期内,统计学生排虫情况,并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验.结果1989至1991年学生的蛔虫感染率分别为13.8%、10.1%和9.6%,服药后排虫率分别为15.5%、14%和10.6%.1990年两次服药共4550人,无一人出现副反应.仅1989年服药后有3名女生出现头疼、头昏、恶心,经对症处理后很快痊愈.虽然集体驱虫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1988年3至4月,我们对市区三所小学122名学生做了粪检,同年5月、10月进行集体服药,药物选用阿苯哒唑(100mg/片)。12岁以上学生口服400mg;12岁以下学生剂量减半,一次顿服。5天后统计排虫率。三铁、长江和九村三所小学学生的肠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  相似文献   

9.
一起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3月 3日~ 4月 14日 ,山东省巨野县龙固小学发生一起小学生麻疹暴发 ,共发病 189例 ,其中学生 16 3例 ,罹患率 15 6 %。1 流行情况 巨野县龙固小学位于龙固乡龙固村 ,覆盖 10个自然村 ,各自然村紧密相连 ,居住密集 ,该小学有 5个年级 ,10 4 2名学生。3月 3日出现首例病人 ,随后有少量病例陆续发生 ,3月 2 0~ 2 7日达高峰 ,共发病 12 0例 ,占总病例数的 6 3 5% ,其后发病逐渐减少 ,4月 14日流行终止。发病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33岁 ,<7岁 19例 ,7~ 13岁 16 3例 (占 86 2 % ) ,>13岁 7例。接种过 1针次麻疹疫苗 (MV )的只有 …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广泛应用阿苯哒唑(Albendazole,丙硫咪唑)驱除蛔虫,常用两片(即400mg)作为一次治疗量,有的以12岁为界,小于12岁用200mg,大于12岁用400mg,2岁以内减半,等等。笔者在本校防治学生蛔虫感染工作中,采用不同剂量给小学生一次性服药,观察其排出率,试图选择一种适合7~12岁小学生服用的药物剂量。结果报告如下,供同道研究探讨。1 观察对象与方法1.1 全校1~6年级学生1,859名,观察资料完整者1.717人(占92.36%),其中粪检905人(清益阳地区防疫站采用三片直接涂片法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市城乡小学生蛔虫感染的情况,我们于1990年10~11月用直接涂片法对本市3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共检查1872名小学生,查见蛔虫感染者238例,其感染率为12.7%,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11%(106/967)和14.6%(13/905),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5.5323,P<t0.05)。6~7、8~10、11~13岁3个年龄组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9%(42/472)、12.47%(118/946)和1人18%(78八54)。3者间有显著性差异(X2=14.40,P<0.05),城市哈萨克族与汉族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2.28%(10/438)和3.12%(17/54…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为大面积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1991年开展中小学生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部分学校学生,采用3张徐片及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粪检,作为小试点观察.而在全市学校中,开展大面积防治蛔虫感染工作,即给中小学生普服阿本达叹(100mg/片),中学生顿服4片,小学生顿服2片.结果:1989至1991年抽取城市学生粪检的蛔虫感染率依次为10.5%(3O5/2898)、8.9%(78/880)和7.1%(60/850);表明城市学生蛔虫感染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x2=9.7499,P<0.05).农村学生的依次为46.8%(2808/6…  相似文献   

13.
服用甲苯咪唑引起不良反应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6月10日本市某乡镇发生一起中小学生普服甲苯咪哩引起不良反应的事件。我们对发生不良反应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1基本情况某乡镇一所中学、23所小学3300名中小学生于1993年6月10日上午9:00服甲苯咪哩咀嚼片(上海第十八制药厂生产,批号为921035),服药率为90.73%,剂量每人一片(200mg)。服药后40分钟,发生的首例不良反应者为一名13岁女生,表现为两上肢抽搐、腹痛、头晕、头痛等症状。以后在一周时间内相继有959名中小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占服药人数的29.06%,对症状比较严重的93人留院观察,其中转院治…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南召县两起水痘爆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2月 17日至 2 0 0 3年 1月 4日 ,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辖区的两所村级小学先后发生水痘 43例。发病的学校是该乡所在地东南部的曹店村和西南部的罗汉村小学。曹店村小学生 2 0 0名发病 17例 ,罹病率 8.50 % ;1、2、4年级学生罹病率分别为 7.4% ( 2 2 7)、56.0 % ( 14 2 5)、2 .7% ( 1 3 7) ,3、5年级无发病 ;性别分布为男性 11例 ,女性 6例 ;年龄分布为 6岁 2例 ,7岁 14例 ,9岁 1例。罗汉村小学生 156人发病 2 6例 ,罹病率 16.67% ;1~ 6年级学生罹患率分别为2 0 .83 % ( 5 2 4)、48.3 9% ( 15 3 1)、6.67% ( 1 15)、4.55% ( 1 …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寄生虫感染情况,采取整群抽样用加藤法对江西省靖安县13所农村5~17岁的中小学学生进行粪检,用自测比色法测定血色素,并用询问法调查学生的卫生与生活习惯。13所学校应查人数为3153人.实查3078人.受检率为97.6%;本次查见奇生虫感染者2059例,其感染率为66.9%,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63.4%(1071/1689)和71.1%(988/1389)。经X2检验.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X2=20.5119.P<0.005)。5~、7~、9~、11~、13~、15~和17岁以上年龄的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61.1%(27/44)、66.4%(303/456)、…  相似文献   

16.
降低农村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蛔虫感染是农村学生中的常见病之一 ,对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 ,我市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达 5 4.9%。为此 ,从 1986年开始 ,在全市农村中小学生中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集体服药驱蛔 ,经过连续 10年的防治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有力地保障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盐城市农村中小学全体在校学生。1.2 防治方案 :每年在全市农村中小学生中 ,进行一次集体服药驱蛔。以学生班级为单位 ,由医生分别在当日下午和次日上午将丙硫咪唑 (阿苯哒唑 )片剂发给学生 ,当面看服。其中 7~12岁学生每次药量 2…  相似文献   

17.
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的研究 I.免疫程序的改进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现行免疫程序的改进观察血清学结果。对已服完3次疫苗的18~24月龄儿童加服一次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应答。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由85%提高到96%,Ⅱ型由84%提高到100%,Ⅲ型由91%提高到100%,3个型的抗体GMT都有大幅度增长。18~24月龄加服一次疫苗对消除服完3次疫苗儿童发病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在当前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中推荐各地对已服完3次疫苗18~24月龄的儿童集中普服。新生儿出生后服苗,80%可从肠道排毒,对日后3次常规服苗阳转率似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中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小学生受忽视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国9个省/直辖市抽取农村6~11岁(一~六年级)小学生7 887名,采用“中国农村6~8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及“中国农村9~U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制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岁组(一~三年级)留守儿童占34.1%(1 301/3 819名),9~11岁组(四~六年级)中留守儿童占40.5%(1646/4 068名);6~8岁组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48.5%和35.7%,忽视度分别为(47.64±9.44)和(45.34±8.53)(P值均<0.01);男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8.08±9.53)和(45.52±8.32),女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7.21±9.34)和(45.15±8.75)(P值均<0.01).9~11岁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49.7%和37.4%,忽视度分别为(46.61±10.58)和(43.59±10.15)(P值均<0.01),男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7.33±9.96)和(44.38±10.04),女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5.90±11.10)和(42.81±10.21)(P值均<0.01).结论 中国农村小学生的忽视问题非常严重,留守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某镇小学生HBsAg检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学生人群的乙肝感染状况,早发现、早诊断乙肝患者,指导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方法 采用快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全血试纸检测.结果 小学生人群的HBsAg阳性检出率为5.76%,男生感染率6.80%女生4.74%.6~7岁组感染率分别为2.10%和3.93%,8~13岁组感染率为5.87%~7.96%.结论 开展乙肝疾病的健康教育,阻断医源性传播,普及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城乡结合部6~13岁儿童龋病现状,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15年8月-2016年4月抽取广州市天河区城乡结合部728名6~13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按年龄分为3组,6~8岁组238名;9~10岁组286名;11~13岁组204名。结果6~8岁组乳牙患龋率最高,为78.15%;11~13岁组组恒牙患龋率组最高,为37.75%;6~8岁中8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最高,为18.92%。结论广州市天河区城乡结合部6~13岁儿童乳、恒牙患龋情况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