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针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的消灭传染病三项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如扑杀病禽等主要由动物检疫部门负责,疫苗的研究即保护易感人群主要由科研院所负责,而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就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坚持依法防治禽流感,监督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控制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和控制禽流感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等方法,通过对2015年、2016年湖北省报告的2例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判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发病危险因素,总结前期防控工作实践经验.结果 2015年湖北省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带毒活禽感染致病,2016年首例病例为外省输入性病例.2013-2015年湖北省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相关监测点未监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活禽、野鸟,卫生部门、农业部门监测点外环境监测也为阴性.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危险因素是带毒动物及病例输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联防联控机构应早部署,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市级以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以有利于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相似文献   

3.
作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卫生检疫实验室在历次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席卷全球之时,检验检疫系统中具备病原体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很少,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充分发挥了自身强大的科技优势,成功地检出国境口岸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广东地区首例,全国第4例)。历经中东呼吸综合征、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热、黄热病、裂谷热疫情,检验检疫系统已逐渐形成由点到面、日益严密的口岸传染病检测体系,越来越多的口岸卫生检疫实验室检出了多种重要病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卫生检疫实验室应更专业化、规范化并突出严谨性,更好地为卫生检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肉品卫生》2005,(11):38-38
11月6日南京市召开高致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蒋宏坤市长要求防控禽流感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启动行政首长问责制,各区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指挥,逐级落实责任,落实人员,重点是完善监控、防控和防疫三大体系,严把市场主控关,对未经检疫、无检疫证明的家禽及其产品不予销售。建立健全疫情测报网络,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各检察站要实行24小时值班检查,严防外疫传入。落实防控资金和疫苗,确保家禽免疫力达到100%。南京防控禽流感启动行政首长问责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西省遂川县人禽流感发生1年后疫区居民对防控措施的评价.方法 采用以户为单位的系统抽样方法,在疫区抽取396名14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9.2%的疫区居民对政府在人禽流感发生后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感到满意;56.3%的居民认为将来不会再发生人禽流感疫情,且非疫点居民信心度低于疫点居民(P<0.001);77.2%的居民认为当前防控措施有效.结论 对政府在1年前的疫情处理,疫区居民基本上满意;对当前政府防控同类事件的措施和能力也有较好的评价,但对将来不会再发生人禽流感事件的信心显得不足,尤其是非疫点居民.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10月我国大陆发生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2](简称“人禽流感”)以来,疫情一直没有间断。各级党委政府、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3],卫生部多次下文要求各地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报告、核实、检测、筛查工作^[4,5],及时发现人禽流感可疑病例,消除疫情扩散的隐患。根据卫生部应急办指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于2006年5月对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甘肃中西部六省(区)地市级疾控机构共81家的人禽流感检测能力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技术,用于评估防控能力现状,查找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收集专家意见,选择能力评估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评估方法。结论该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数学处理和人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相结合,把人的主观因素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更好地克服了评价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体现出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评估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20 0 4年初发生禽流感疫情以来 ,我院认真贯彻和落实上级有关防治禽流感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按照危机管理的原则[1,2 ] ,采取了“快速反应、超前部署、积极应对、争取主动 ,突出重点、科学防控”等一系列预防措施 ,确保了“防控禽流感、防治非典和保持正常医疗工作”三落实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快速反应 ,超前部署 ,按照防治非典的原则做好禽流感的防控工作[3](一 )及早明确了相应的防治机构和预案 :在我国发生禽流感疫情之后 ,我院及时明确了将禽流感防治组织机构纳入到原有的“非典”防治体系 ,做到一套班子兼顾 3项任务 ,即防“非典”…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检验检疫机构卫生检疫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分析检验检疫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卫生检疫实验室的现状及其作用。(结果)目前检验检疫系统的卫生检疫实验室存在各直属局发展不平衡,各分支局情况不容乐观;数量上不少,但重点实验室少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口岸疫情发生后,检验检疫机制的快速反应能力。[结论]建立卫生检疫实验室网络很有必要,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卫生检疫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增强检验检疫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把握船舶检验检疫关键控制点,以提高海港口岸防控流感的能力。方法总结分析深圳大铲湾等海港口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结果探讨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船舶检验检疫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显著提高海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疫情、开展流感防控工作的能力。结论海港口岸流感防控工作中船舶检验检疫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对于指导海港口岸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把握船舶检验检疫关键控制点,以提高海港口岸防控流感的能力。方法总结分析深圳大铲湾等海港口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结果探讨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船舶检验检疫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显著提高海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疫情、开展流感防控工作的能力。结论海港口岸流感防控工作中船舶检验检疫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对于指导海港口岸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入冬以来,东南亚地区及我国部分省份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同时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个案报道,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政府和国家卫生部高度重视禽流感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安徽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为今后禽流感疫情实验室检测和防控提供有效参照。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反应检测疑似病例和外环境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对NA基因片段采用一步法普通RT-PCR技术进行扩增。将阳性外环境标本和疑似病例标本送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参比中心实验室复核。结果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经实验室检测为H5N6亚型流感病毒。在13份农贸市场标本中,有2份H5N6和H9N2亚型混合标本和1份H5N6标本,5份H9N2亚型标本,1份H7亚型标本,1份H7和H9N2混合标本。其他标本均阴性。结论经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国家流感中心一致鉴定,该患者为安徽省首例人感染H5N6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辽宁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辽宁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和就诊经过、可能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并排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医学观察,同时开展外环境采样检测和疫点消毒。结果辽宁省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本地感染病例为67岁男性城市居民,6月8日因咳嗽、咳痰前往医院就诊,询问病史发现有病死鸡接触史,采集病例下呼吸道痰液开展核酸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省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阳性;于发病17 d后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19名密切接触者实施为期7 d的医学健康观察,未出现健康异常;外环境和活禽监测H7N9禽流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辽宁省H7N9禽流感防控形势严峻,涉禽外环境可能存在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应加强城市散养家禽和活禽市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的成效。方法依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进行的疑似流感样本监测工作情况的结果数据材料,分防控工作和样本监测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积极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全市17个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及卫生防疫站共采、送流感监测样本588份,鉴定可疑阳性标本9份,编制报送流感监测周报17期,圆满完成了全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防控阶段性工作。结论通过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严密部署、加大投入、检查督导,积极开展疫情发生后的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在早期监测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的感染和流行,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卫生局自2003年以来以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将传染病防控作为实验室网络建设的推动力;二是将完善组织机构作为实验室网络建设的关键;三是将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作为实验室网络发展的保证;四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创造实验室网络发展的条件;五是将培训、演练和督导作为加强网络内涵建设的有效手段.其效果使北京市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功能在奥运会医疗保障、重大疫情处理等项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医疗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SinoMed全部人禽流感文献,试图从文献学角度描述人禽流感相关研究在时间、机构、地区、期刊和作者等项目间的分布情况,为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信息支撑。方法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SinoMed的人禽流感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最早文献发表于1994年,2003年以前发表文献较少,1994-2003年仅9篇,2004年以后发文量激增,高峰出现在2006和2007年分别为328和326篇,以后呈总体下降趋势。共发文1 603篇,基金资助253篇(15.8%);北京、广东、山东为地区发文前3名,合计428篇(35.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机构发文前3名;中国动物检疫、畜牧兽医科技信息、传染病网络动态等24种杂志为核心期刊,发文570篇(35.6%);依据普赖斯公式,作者数和发文数占比分别是11.86%和23.31%。结论 SinoMed的人禽流感文献与人禽流感实际流行趋势相关,发文较多的单位为疾病预防机构和动物防病机构,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卫生局自2003年以来以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将传染病防控作为实验室网络建设的推动力;二是将完善组织机构作为实验室网络建设的关键;三是将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作为实验室网络发展的保证;四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创造实验室网络发展的条件;五是将培训、演练和督导作为加强网络内涵建设的有效手段.其效果使北京市传染病实验室网络功能在奥运会医疗保障、重大疫情处理等项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医疗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相关信息的需求,为石景山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抽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选择中小学生家长、中学生和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在石景山区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问卷,数据采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问卷调查1529人。在禽流感相关知识的问题中,知晓率前3位的题目是"发热是禽流感发病早期最主要症状之一"、"我国目前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和"减少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病死禽畜是防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大多数人采用少食用禽类食品、多洗手和关注疫情来应对禽流感;民众对政府采取的各项举措比较满意;对于禽流感疫情的紧张情绪适当;最希望获取最新疫情动态、个人预防措施和政府防控举措方面的信息。结论石景山区居民对禽流感疫情知晓率较高,能够自觉采用适当有效的方法防控禽流感,但缺乏全面的知识,应继续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病例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 对2013年3月25日~5月5日期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卡信息,采用自定义指标,对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3月25日~5月5日,全国10省(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个案卡129张,报告无重复或主要逻辑错误,未见假期效应.发病-诊断间隔中位数为8d,发病-报告间隔中位数为7d.首次诊断即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诊断-报告间隔中位数为1.05h;订正诊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其首次报告-订正诊断间隔中位数为23.62 h.报告-审核间隔中位数为0.18h.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诊断及时性较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所提高.诊疗、防控方案印发及网络直报系统增设报告病种“人感染H7N9禽流感”前后,发病-诊断间隔、发病-报告间隔明显缩短.结论 借助已运行成熟的网络直报平台进行个案报告,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起到了及时、准确报告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