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六味地黄:群雄逐鹿谁胜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古方名药,适应中医学的阴虚症候,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心烦失眠、耳鸣口干、手足心热等。其制剂分为汤剂、小蜜丸、大蜜丸、口服液、浓缩丸、硬胶囊与软胶囊。六味地黄丸自古有“三补三泻”之说,它在选药组方上,并不一味堆积滋阴之品,而是在用三个滋阴药的基础上,又用三个“泻”药兼制之,不是滥补、腻补、傻补,而是攻补兼施,阴中求阳,中药中可谓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
廖宇霞  易长胜 《中国医药》2010,5(10):967-968
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降血糖、改善肾功能等作用。近年来,随着六味地黄丸(汤)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药理学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培补脾肾、养血补肝,益先天而生后天、补后天而资先天的功效.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鸡血藤、何首乌、女贞子等滋阴养阴药后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1 临床应用 1.1 调节免疫功能祖国医学以肾为先天之本,根据中医理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为指导,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出自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又名六味丸、地黄丸。本方可上溯至东汉张仲景之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丸。六味地黄丸即金匮肾气丸去桂枝、附子而成。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呜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舌燥咽干、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症。方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辅以山茱萸肉滋养肝肾而固肾气,山药健脾益胃以助运化,共为臣药;三药相伍,滋养肝肾脾,为“三补”,其中重用熟地黄以补肾阴为主,是以补其不足而固其本之故。  相似文献   

5.
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改进安徽省药品检验所合肥230061金斌王立强湛叶志*六味地黄丸为一种常用中成药,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肾阴亏损等症.中国药典1985、1990、1995年连续三版,都对其主药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采用薄层扫...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很多人都知道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中药,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其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方中六味药合用,三补三泻,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补为主,滋养  相似文献   

7.
正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等六味药组成,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不少人把它当成"补肾秘方"和"保健品"长期服用,容易"越补越虚",一些症状越来越重,甚者还会出现肠胃问题。六味地黄丸主要适合肾阴虚或肝肾阴虚(肝阴虚与肾阴虚并存)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潮热、盗汗、手脚热、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起源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决笺正》,是以《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用以治疗补肾专药,其方剂由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组成,是治疗肾阴虚基本方,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以补肾阴为主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性以治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相辅相成,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昧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成为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它的配方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此方,熟地滋补肾水,泽泻泻肾浊又济之;山茱萸温涩肝经,牡丹清泻肝火以佐之;山药收摄脾经,茯苓淡渗脾湿以和之;为三补三泻之剂,滋阴补肾之方。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呜、手脚心发热、  相似文献   

10.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药监和药检职能的不断完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确立日益增多,特别是西药的不良反应(ADR)报道趋于上升,例如我区附属医院今年统计就达20%之多,这时有人就崇尚中药制剂“回归自然”、“纯天然药物”就等于形成了使用中药“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例如当今有一些女性,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水,“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斑来达到美容保健作用,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六味地黄丸长期服用滋腻而使脾胃气滞不畅,龙胆泻肝丸里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对肾小管功能有障碍。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的常用中成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其处方组成简练、科学,口感宜人,深受患者欢迎,生产厂家也较多。制法中有水蜜丸、小蜜丸、大蜜丸三种类型。我们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水蜜丸和小蜜丸的牡丹皮含量测定的取样量偏高,导致与其丹皮酚限度要求相对应的紫外吸  相似文献   

12.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中医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和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  相似文献   

13.
<正>地黄类中成药是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剂,以补肝肾扶正固本为主,治疗肾虚的一大类中成药,其中包括: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十补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药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临床上可根据肾阴虚、肾阳  相似文献   

14.
邱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9):797-797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 ,方中用熟地滋肾填精为主 ,辅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 ,山药补益脾肾而固精 ,又配茯苓淡渗脾湿 ,以助山药益脾 ,泽泻清泄肾火 ,并防熟地之滋腻 ,丹皮清泄肝火 ,并制山萸肉之湿。所谓组方严谨 ,三补三泻 ,滋补而不留邪 ,降泄而不伤正 ,是通补开合的代表方。随着医学的发展 ,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 ,现将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药理作用1 1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生理基本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功能紊乱可引起多种疾病。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中药扶正…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首载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对于上述剂量,有人总结的"地八山山四,茯苓丹皮泽泻三"很方便从业者记忆。六味地黄丸,不仅仅在中医药领域,在普通民众的日常保健里,其也可以称得上如雷贯耳。在知名度和服用人次方面,六味地黄丸可谓一骑绝尘,其他中成药都难以望其项背。源流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是钱乙将张仲景《金匮要  相似文献   

16.
地黄是常用中药,以此为主制成的多种地黄丸家族庞大,而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滋阴补肾的代表方之一。同为“地黄丸”,但药物成分略有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以免误用。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不足典型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口渴,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牙齿动摇,足跟作痛等。  相似文献   

17.
左归丸是张介宾从《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加减衍化而成。本方为纯补无泻、阳中求阴之名方。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方中有大量滋补肾阴,加少量壮阳药物。上海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蔡小荪教授认为。左归丸乃培补肾元、阴阳双补,而不至太过刚燥的要药,临床应用甚广。在妇科中常常用于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丸老方加减成新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成药。由于它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故临床常用于因肾阴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近年来,也用于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肺结核、神经衰弱、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属于阴虚证候者。  相似文献   

19.
六味地黄丸免疫调节作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博 《医药导报》2010,29(8):1051-1053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经典代表名方,广泛运用于临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对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为其治疗免疫系统或免疫功能失调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单位男同事经常会吃“六味地黄丸”.听他说中年男人吃这个不仅强身还能壮阳。请问有这样的说若吗? 很多中年男性很注意补肾。很多人把六味地黄丸当作壮阳补肾的常备保健药。六味地黄丸主要适用于肾阴亏虚的患者。适应范围比较广。而所谓“壮阳”补的是肾阳虚,六味地黄丸对此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