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患者,男性,28岁,因突发咽喉部疼痛1 h来院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小时在家休息中,自觉无诱因突发咽喉部持续性难以忍受样疼痛,于2010年11月4日来医院就诊.发病前1周内及发病后无发热,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2.
总结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意向,探讨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就诊延迟对脑卒中患者造成的不良结局,以提高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就诊和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及早就诊提供指导,为临床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征,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对其梗死部位、临床症状、发病至就诊时间、镇痛剂的使用,危险因素及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①年轻人AMI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以胸痛多见,前壁梗死多于下壁,就诊早.②危险因素以吸烟、高血脂及冠心病家族史多见.③心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结论:年轻人AMI发病症状及并发症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性,诊治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3-01~2006-06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17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3例,女73例,年龄31~85岁.>75岁38例,其中女性26例.就诊时间最早为发病0.5 h,最迟为发病后1周.发病24 h内就诊者124例,超过24 h者52例.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发病早期,而发病后能否得到及时救治是决定死亡、残疾的关键[1-3].因此,建立完善的急诊救治体系已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不同就诊模式对心脑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发病早期,而发病后能否得到及时救治是决定死亡、残疾的关键[1-3].因此,建立完善的急诊救治体系已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不同就诊模式对心脑血管事件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股疝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股疝的总发病率居腹外疝的第2位,由于发病者多为老年女性,患病后不愿意及时就诊,或就诊时不愿意主动提供外阴附近的病变情况,易误诊和漏诊[1].我院199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股疝60例,其中15例误诊,误诊率25.0%.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1995-01~2005-12睾丸扭转2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2~37(平均16)岁,<18岁19例;左侧12例,右侧10例.发病至就诊时间,<5 h 10例,10~24 h 7例,>24 h 5例.13例在睡眠中或晨起时突然发病,5例有阴囊部轻微外伤史,4例运动后发病.  相似文献   

9.
胡明霞  杨艺 《疾病监测》2008,23(1):14-16
目的 了解杭州市区居民冬季流感样及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与就诊等情况.方法 在杭州市区拥有家庭电话的家庭中随机抽取300户家庭,对其各个家庭成员近一个月来感冒发病情况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流感佯病例发病率为0.60%,急性上呼吸道病例的发病率为12.39%.10岁以下年龄组流感或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发病后大多选择自己服药,去医院就诊选择最多的为社区/乡镇级医院,感冒期间几乎无人戴口罩,2006年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9.42%,而60岁~年龄组和慢性病患者接种率分别仅为1.92%、3.03%.结论 该调查阶段杭州市区流感疫情尚未见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3岁,因胸骨后疼痛36小时,于2000年12月18日收住我院.其发病于12月17日中午12时.午饭后骑自行车时,突发胸骨后闷痛.伴大汗、恶心,且呕吐1次,持续不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早.  相似文献   

11.
总结261例阴囊急症患儿的发病原因、就诊时间及护理措施.本组患儿中94例行睾丸切除,其中睾丸扭转患儿7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在8 h之内的患儿,睾丸切除率最低,为18.5%.患儿入院后立即行禁食等术前准备,为挽救睾丸争取时间;术前集中各项操作,术后采用镇痛泵、垫高阴囊等措施缓解患儿疼痛;指导患儿阴囊睾丸急性疼痛一定要及早告知家长,已切除一侧睾丸的患儿更需特别警惕;注重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安抚紧张、焦虑情绪,注意尊重并保护患儿的隐私.本组患儿及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8 岁,因"咳嗽气短2 d,加重伴呼吸困难10 h"就诊.患者2 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无痰、伴有气短,发病后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止咳等对症治疗.10 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意识模糊,同时,右侧颈部出现淤血且逐渐增大,立即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2017 年行下斜坡肿瘤切除术,余体健.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7岁,因"月经淋漓不净1个月余"收治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发病前2年曾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发病以来,其曾至妇科专科医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宫内膜回声不均;后就诊于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B超检查提  相似文献   

14.
去年夏天,我们试用黄连素注射止泻穴,治疗60例急性肠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一般情况 60例急性肠炎患者,1~7岁45人,其中男21人,女24人;19~60岁15人,其中男5人,女10人。有41人发病后立即就诊,10人发病后第二天就诊,9人发病后第三、四天就诊。60例中均无其他慢性胃肠病。限于合作医疗站的条件,这60例病人除9例在鞍山市某医院作过大便检查外,其余皆以临床表现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2岁,荷兰籍.2010年4月20日开始,患者说话时语无伦次,认为自己身在荷兰(其实人在北京).患者发病2 d时常一人独坐,发呆,并伴有步态不稳,偏执,一直认为自己护照有问题要求身边同事为其更换.发病2 d后,患者右眼突发视物不全,其同事以办护照为由将患者带至我院国际医疗部急诊就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7岁,于4个多月前情绪激动时出现头晕、步态不稳等不适,以右侧枕部为著,无规律或多出现于用力时,伴左眼视力下降,无恶心、呕吐,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病后在外院就诊头颅CT提示: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遂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一步就诊.入院体格检查示:双眼视力下降,左眼颞侧视野有缺损,左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3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感心悸、气短1年余"入院.患者幼时因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未行治疗.近一年来感活动后,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偶感心悸,气短,无明显胸闷及呼吸困难,不伴畏寒发热,无咳嗽、胸痛,发病以来体重明显降低并乏力,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8.
周倩宜  杨文杰 《临床荟萃》2011,26(14):1264-1264,F0003
患者,男,51岁.因"发热20天"于2010年4月23日入住我院.既往体健.发病后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间断输液消炎治疗,效果不佳,仍发热,并于发病第5天出现右眼疼痛、视物模糊,于发病第15天于眼科医院确诊为双眼眼内炎,于发病第20天收入我科,入院前查血象高、血糖高,胸片及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入院查体:体温37.9℃,脉搏87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和干预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和病情发展,对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就诊时的血压(BP)检测结果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脑卒中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临床依据,从而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96例脑卒中患者就诊后5 min内测定其血压值,并记录发病类型、性别、年龄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发病类型:SAH占总数的6.70%,脑出血占47.21%,脑梗塞占46.09%;发病性别:男性占57.14%,女性占42.86%.男:女比为1.33:1;发病年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60岁和61~75岁,分别占38.28%和41.74%,其中SAH高发段为46~60岁,脑出血高发段为46~60岁和61~75岁,脑梗塞高发段为61~75岁;就诊时血压:BP正常占14.73%,BP升高占85.27%,3类脑卒中之间正常BP与BP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复发,血压增高者均占较高比例,因此,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危险的因素,也是脑卒中急性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加强急性期血压监测与调控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6岁,右利手,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5min"急诊入院,就诊当日上午仰头打哈欠后突然感觉头昏,随之出现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当时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及肢体抽搐等,被急送至中南医院急诊科,就诊时距发病约25 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甘油三脂血症病史;否认糖尿病及心脏疾病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