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临床少见疾病,在国内外仅有少数报告[1],其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2%[2],占乳房良性疾病的5%左右,有的在临床上与乳腺癌极难鉴别,常导致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989年1月至1999年8月,我院收治6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58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44.5岁。6例均有乳房包块,左乳5例,双侧1例;包块5例在乳晕附近,1例在外上象限;乳头溢液3例;乳头凹陷2例;乳房疼痛5例。手术4例,其中2例行乳房肿块(区段)切除,1例行乳管+瘘管切除术,1例为简化乳癌根治术,均由病理确诊并…  相似文献   

2.
余生林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0):619-620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38例病人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以乳腺肿块、乳头滥液为主,术前不易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 病理检查是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主要依据。术前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治疗应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3.
张晓红  杜红  王桂羚 《四川医学》2002,23(11):1221-1221
乳腺导管扩张的病名繁多。 196 3年由Haargensen首次将此病名确定下来[1] 。其发病率约占良性乳腺疾患 4 5 % [2 ] 。由于本症病因不确切 ,体征多种多样 ,故临床上应与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认真鉴别 ,以求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我院 1980年 1月至1995年 11月将本病误诊为乳腺癌 6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女 5例 ,男 1例 ,年龄 15~ 6 5岁 ,平均 4 0 5岁。病程 5月至 36月 ,平均 19 6月。除 1例为未婚少女 ,1例老年男性外 ,其余 4例均系已婚非哺乳期妇女。既往有急性乳腺炎者 3…  相似文献   

4.
对7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进行了病理观察。主要病理变化是;乳腺集合管明显扩张,腔内大量类脂质物质郁积,大量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及管周纤维组织增生。并对其病理类型,临床病理特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杨勇  高宏  王崇萍 《黑龙江医学》2006,30(8):635-636
乳腺导管扩张症比较少见,约占乳腺疾病的5%.亦称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不清,此病发病率低,又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难以与其他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相鉴别,极易导致误诊.现将2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扩张症1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症状、体征复杂多变 ,容易误诊。我院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 12 7例 ,现就其临床诊治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为非哺乳期妇女。年龄 2 5~ 5 9岁 ,平均 36 .2岁。经产妇 10 6例 ,其中有先天性乳头凹陷、乳头畸形和小乳头 74例 ,38例勉强哺乳史。肿块位置 :乳晕处 6 3例 ,乳晕周围区 34例 ,伴有肿块处红肿和高热 34例 ,肿块大小 1.0~6 .0cm不等。形成瘘管和瘢痕 19例 ,乳晕周围区可触及条索状如绳样物 12例。 98例有乳头溢液 (棕黄色、淡黄色 ,脓性或血性 )或有溢液病史。 6 5例伴有同侧腋下触痛性…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变的乳腺疾病,多发生于经产非哺乳期的妇女。该病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容易发生误诊误治。本文分析了我们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并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92例均为女性,年龄23~61岁,平均36.8岁。病变位于右乳47例,左乳45例,双侧同时发生的2例。无分娩史的9例。症状与体征:本组首次就诊的症状为肿块和乳头溢液。乳房肿块多位于中央区,肿块最小直径为0.6cm,最大为11.5cm。单纯乳房肿块为41例,单纯乳头溢液18例,乳房肿块伴乳头内陷14例…  相似文献   

8.
9.
4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治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莉  杜伟生 《铁道医学》1997,25(6):356-357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手术治疗及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4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症因,病理特点,临床各期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极易误诊及误治,本组行术前化疗1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8例。结论充分了解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因,病理及各期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困难时,坚持术中冰冻以明确病理性质。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46例,本文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尤其是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6例均为女性。年龄27~68岁,平均为38.9岁,其中30岁~40岁21例(45.7%)。绝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40例,41.67%),脓肿(26例,27.08%),乳头内陷(64例,66.67%),乳头溢液(25例,26.04%),乳瘘(30例,31.25%).术前误诊率为46.88%(45/96),其中22例(22.97%)误诊为乳癌.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4.79%(91/96).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彻底切除或切开病变的乳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株(Ca759,Ca761,Ca763)可移植性乳腺癌带瘤小鼠的双侧腋下与腹股沟区淋巴结、脾脏、胸腺及肿瘤周围间质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进行比较观察,认为此三组带瘤小鼠免疫形态学的共同变化是;1.淋巴结副皮质区缩小(开始时间各有早晚);2.淋巴结髓质增宽,表现为髓索浆细胞增多,窦组织细胞增生及窦扩张;3.脾红髓增生致脾进行性增大;4.晚期胸腺萎缩。而在三株带瘤宿主中由形态学改变所反映的免疫功能损害各有差别。早期副皮质增生见于Ca759组,不见于Ca761与Ca763组;副皮质区缩小,髓质增宽在Ca761组出现最早,进展最剧,晚期脾白髓萎缩见于Ca761与Ca763组,而不见于Ca759组;胸腺萎缩在Ca761组出现最早,程度显著,而在Ca759组则直到濒死前才发生。本文并分析了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形态学改变与外周血和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增减的相关程度及肿瘤本身性质对宿主免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Ca759是1975年9月将615系经产雌鼠的一自发B型乳腺癌经同系移植而建立的一个新瘤株,迄今已传201代,其移植成功率均为100%,皮下移植瘤的潜伏期为5.0±0.3天,存活期为26.9±3.6天。Ca759于常规移植后,局部肿瘤的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缓慢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即使到晚期局部肿瘤十分巨大,也很少发生溃破,而带瘤宿主也无明显的恶液质表现,转移罕见。随着肿瘤的增长,脾脏也进行性增大,瘤系数与脾系数也均不断增大,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 Ca759对临床常用十种抗癌药中有8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特别是环磷酰胺对Ca759的抑瘤率达到100%,对氨甲碟呤、三尖杉酯碱也敏感,这就为抗癌药物的筛选及抗肿瘤作用原理的研究提供有一个较敏感而又有特点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用 PA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84例乳腺癌和2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石蜡切片中 CEA 的存在情况及其分布形式。结果表明:乳腺癌69例为阳性,阳性率为82.1%,导管浸润癌比特殊类型癌 CEA 阳性率为高(P<0.01).CEA 的分布呈两种形式,一种为胞质为主型,多见于导管特殊类型癌,另一种为胞膜为主型,多见于特殊类型癌。8例伴有导管上皮增生的乳腺结构不良症,增生性导管上皮全部为 CEA 阳性,其余良性乳腺疾病均为 CEA阴性。乳腺癌 CEA 阳性与患者年龄、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学分级以及组织在蜡块中的保存年限(26年内)无明显关系.乳腺癌间质弹力纤维增生组比无弹力纤维增生组 CEA 阳性率为高(P<0.01),但与弹力纤维增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26例正常人和35例乳腺包块~(99m)Tc-葡聚糖乳内淋巴显像的结果。正常人绝大多数双侧淋巴结数和(或)显影浓淡不对称,并发现左右交叉引流和先天性单链各2例;乳癌乳内淋巴转移者双侧或单侧淋巴链不显影,或一侧淋巴链仅低位淋巴结显影而高位缺如。本法判断淋巴受累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5.2%,准确性为88.6%,假阳性为14.8%,假阴性为零。  相似文献   

16.
100对615系种鼠,常规饲养繁殖,观察33个月(终生),其乳腺癌发病率为5.5%(11例全部发生于经产雌鼠),低于肺腺癌(11%,22例,雌雄各半)而居第二位,故615系小鼠仍属低乳癌品系。对615系小鼠的46例自发乳腺癌进行了病理形态学检查分析:瘤细胞可分为小、中、大三类。组织分型属A型者18例,多由小细胞及少量中细胞构成;属B型者28例,除小细胞外往往可见较多的中细胞甚或主要由大细胞与中细胞构成。B型乳腺癌的分化程度似较A型者为低。转移主要发生于肺部。7例经镜检证实属乳腺癌的肺转移瘤,其原代瘤属A型者1例,属B型者6例。肺转移瘤的组织像与原发瘤基本相同者4例;而细胞变大,呈实心排列,显示分化程度低于原发瘤者3例。  相似文献   

17.
Ca761是将615系小鼠的一自发A型乳腺癌,经同系移植而建立的一个新的小鼠乳腺癌模型。经11年190多代的移植,生长特性已基本稳定:它是615系小鼠的一个同基因型瘤株,在615系小鼠中移植成功率为100%,无自然消退,宿主平均存活时间为17.6±4.6天;基本不受615系小鼠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无论是用埋块法或悬液法接种,或经液氮冷冻,复苏,其生长特性均保持稳定。 Ca761有明显的转移倾向;并已建成其腹水型及体外细胞系;它对所试12种常用抗癌药中的7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这与乳癌的临床化疗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故Ca761对肿瘤和乳腺癌的防治研究可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测细胞DNA含量及维多利亚兰和HE复合染色法染血管,对乳腺癌病人进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异倍体肿瘤其血管浸润的阳性率和术后复发都较二倍体肿瘤高。乳腺癌病人血管浸润的阳性率为48%,术后复发病人血管浸润阳性率为67%。直径在2.0cm以下的肿瘤,肿瘤直径与血管浸润呈正相关,超过2.0cm的肿瘤血管浸润的阳性率不再增加。淋巴结转称程度加重,血管浸润阳性年增加,n1β期以上的肿瘤可作为血管浸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乳腺富脂质性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是细胞浆内出现脂滴空泡。本病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发生淋巴结及远位转移,预后较差。本文报告7例,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0.28%,2年内死亡3例。早期发现,积极的综合治疗可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我院1979~1986年收治的6例眼眶神经鞘瘤,均有手术病理诊断。其中良、恶性各3例。结合文献复习,重点描述了该肿瘤的X线表现。在X线表现上,作者建议将该肿瘤分为三型,即锥内型、锥外型、外侵型。并指出锥外型有比较特征性的X线表现,外侵型为恶性征象。文中还讨论了本病的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