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探讨输血前检测受血Rh血型的意义及对Rh(D)阴性能及时输用同型血或采用自体输血的可能性。对近5年来住院治疗首次申请输血的病人共2168例,在输血前1天进行Rh(D)血型抗原的检测,应用BASO公司生产的IgM抗—D血清,采用试管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168例病人中检测出Rh(D)阴性7例,Rh(D)阴性率占0.32%,其中2例采用自体输血,2例输用ABO同型的Rh(D)阴性血液,3例未输血。结论:输血前检测Rh(D)血型能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如果病人是Rh(D)阴性,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可采用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h(D)血型检测在外科患者临床输血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玻片法检测该院2009~2010年手术备血患者Rh(D)血型.结果 3 516例手术备血患者中,1.2%(42/3 516)为Rh(D)阴性,98.8%(3 474/3 516)为Rh(D)阳性.结论 术前Rh(D)血型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Rh(D)阴性患者;对于Rh(D)阴性患者,有必要与医生和血液中心联系,制定合理的输血计划.  相似文献   

3.
RhO(D)阴性冷冻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细胞的体外长期冷冻保存对解决稀有血型输血和自身输血有着重要价值 ,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各级医院已对受血者 Rh O( D)血型开展了普查 ,使得临床对 Rh O( D)阴性血液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4℃保存的血液有一定的效期 ,不能满足临床对Rh O( D)阴性血液的需求。笔者自 2 0 0 0年 1 2月起对 1 3例 Rh O( D)阴性患者进行了 31个单位 Rh O( D)阴性冷冻红细胞输注 ,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住院 Rh O( D)阴性需输血患者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2~ 71岁 ,平均年龄 45岁。其中手术病人 1 0例 ,血液病人 1例 ,…  相似文献   

4.
海南地区Rh(D)阴性血型资料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当Rh(D)阴性患者经初次免疫产生抗-D后。再次输注Rh(D)阳性血即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Rh(D)阴性患者为保障输血安全,需输注ABO同型Rh(D)阴性血液。目前本中心已筛选Rh(D)阴性献血者521名,我们将本中心如何科学管理Rh(D)阴性血液,有目的、有计划利用Rh(D)阴性血液资源,保障输血安全及Rh(D)阴性血液临床应用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患者提供血型抗原尽量相同的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方法 用微柱凝胶法检测14,549名输血患者Rh血型系统D、C、E抗原.结果 Rh(D)抗原、Rh(C)抗原、Rh(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9.50%、88.29%、52.91%.Rh(D)抗原阳性和Rh(D)抗原阴性组中C、E抗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将Rh血型系统D、C、E抗原的检测纳入输血前的常规检验,输血时尽量提供主要抗原同型输注,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例Rh血型系统D抗原血清学检测呈现混合视野凝集的患者进行基因分型,以明确患者的Rh D表型,确定血型后给予Rh D同型红细胞输注,探讨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输血方案的选择。方法分别采用血型血清学和基因检测试剂盒对患者Rh血型系统D抗原进行检测,血型确认后多次输血观察输血后反应。结果患者Rh D抗原检测,微柱凝胶卡式初检及确认试验均为双群表现,IgM抗-D试管法为1+混合视野凝集,基因分型确认为正常D抗原,多次输注Rh D阳性红细胞,无抗-D产生。结论白血病常引起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当血清学试验不能确认时可进一步进行基因分型鉴定,一旦血型确认,可以输注同型血液。  相似文献   

7.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当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者配合型输血”的要求,有些临床医生和输血科工作人员误认为“Rh(D)阴性血液只能输给Rh(D)阴性患者,Rh(D)阴性患者只能输Rh(D)阴性血液,否则就会产生输血反应”。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Rh(D)阴性血液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输血后产生抗E抗体引起溶血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益琴  王惠姣  章丽琴 《检验医学》2009,24(10):768-769
临床上出现的溶血反应除ABO血型不合之外,少部分为Rh(D)血型不合所致,即由Rh(D)抗原阴性患者输入Rh(D)抗原阳性的血液后产生抗Rh(D)抗体所致。此类报道已不少见。由Rh血型其他抗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各地虽均有报道,但金华地区报道少。我院最近遇到1例Rh(D)阴性患者(表型为CcDee),当输入含E抗原血液后,导致输血后溶血反应,因临床少见,为避免出现漏诊、误诊,提高临床输血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特报道。  相似文献   

9.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仅占0.14%,属稀有血型,由于Rh(D)阴性血液供应紧张,冰冻保存Rh(D)阴性红细胞价格昂贵,解冻冰冻红细胞需要一定时间,解冻后必须6h输注,所以,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问题一直是临床输血中的难题.Rh(D)阴性手术患者常因输不上血而延误治疗.近年来自体输血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当血源紧张或稀有血型的患者在等待手术而一时又难以找同型血源的情况下开展储存式自体输血更具有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丹  蔡紫珍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3-955
目的探讨非抗-D致新生儿Rh溶血病(Rh HDN)的实验室诊断和输血治疗的血液选择。方法对6名非抗-D Rh HDN患儿采取相应检测和治疗:1)Rh 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Rh血型、ABO血型、IgG抗体及抗体效价鉴定;2)对其中2名严重贫血患儿做输血治疗,对其中3名严重黄疸患儿给予换血治疗。结果 6例病例中确诊为RhE HDN 4例,Rhe HDN 1例,Rhc HDN 1例。1名未选择Rh血型与母亲相同的血液换血治疗的患儿连续2次换血,其余4名需用血的重症患儿在实验室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血液输注,2名患儿各换血1次(RBC 800ml/次),2名患儿7次输血(RBC 40ml×4和80ml×3)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完备的Rh HDN确诊检测能避免发生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输血后溶血,减少换血次数,降低Rh DHN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40例Rh(D)阴性无关献血者Del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血型系统是继 ABO血型之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血型系统 ,也是较复杂的血型系统。有研究表明黄种人与白种人 Rh(D) (- )个体不完全相同 [1 ] ,一些 Rh(D) (- )个体用吸收放散方法仍能检测到 D抗原 ,称为 D洗脱阳性 (Del)。笔者对本站 136 5 8名献血者进行了 D抗原检测和 Del筛查 ,并追踪供血史 ,调查 Rh(D)阴性患者输用 Del血后的情况。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  136 5 8名献血者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 ,均进行 Rh(D)检查 ,将检查出的 4 0例 Rh(D) (- )个体再进行Del筛查 ,对输用 Del血液的 3例 Rh(D) (- )患者进行抗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Rh(D)阴性孕妇在预计预产期前1~3周贮存自体血液,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结果:40例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3 d血常规主要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数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9例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回输后血常规与回输前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对母婴安全不会造成危险,认为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妊娠晚期孕妇是安全的、有效的输血方式,有利于将Rh(D)阴性血液科学、安全用于临床,是可行且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RhD阴性血采供血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科学组合应急供血模式,以有效提高RhD阴性血输血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框架,制定RhD阴性血的采供血应急预案,以稀有血型库储存Rh阴性冰冻红细胞,建立临床使用Rh阴性红细胞的预警机制,对62名Rh阴性临床急诊患者开展自身输血、组合输血等应急采供血模式救治。结果 62名患者输注Rh阴性红细胞252.5 U(2.0~16U,中位数3.0 U),其中53人输注库存Rh阴性冰冻红细胞160 U(1.5~12.0 U,中位数2.0U),11例输自体血28.0U;无一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愈后良好。结论 Rh阴性血采供血预案的制定及配套应急采供血模式的组合,保障了Rh阴性血型患者尤其是其急诊临床输血的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妇中,检出d/d基因型97例,Del型20例,弱D15型1例,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例,DⅥⅢ型1例。在97名RhD阴性(d/d)孕妇中,有38例产生抗-D;20名Del血型孕妇均未检出抗-D;3名RhD-CE(2—9)-D/d中有2例产生抗-D;1名弱D15型的孕妇未检出抗-D;1名DⅥⅢ型孕妇抗-D检出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孕妇的妊娠次数以及外周血中检出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抗-D的产生有相关性,这可以成为Rh阴性孕妇被D抗原免疫的证据。结论不同D亚型的个体可能会对D抗原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我们认为在中国Del血型的受者可以接收D阳性血液。建立有区别的输血规则可以节约有限的Rh阴性血资源和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Rh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的主要类型,仅次于ABO系统[1]。当人的红细胞表面存在一种D抗原时,称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即为Rh阴性。其中Rh阳性血型多见,Rh阴性的中国汉族人群只占0.3%~0.5%[2]。Rh血型基因的遗传多态性非常复杂,D抗原存在多种变异型,包括弱D、部分D和D放散型[3],Rh血型的变异应引起输血检验工作者重视。现报道我们发现的1例  相似文献   

16.
Rh(D)阴性患者自身输血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琦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281-281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属稀有血型 ,阴性率 0 .4 % [1] ,故Rh(D)阴性人在临床输血中不多见。本院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5月 ,对 3名Rh(D)阴性需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自身输血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 1,女 ,2 7岁 ,未婚 ,诊断为垂体腺瘤 ,住脑外科 ,待择期手术。需要备血 6 0 0ml手术中用 ,术前常规采血样定血型、交叉配血 ,确定为O型Rh(D)阴性后 ,建议其自身输血。首次采血 2 0 0ml,3d后先回输 2 0 0ml,再采血 4 0 0ml,如此循环 ,手术时备齐自体血 6 0 0ml。每袋血标明患者姓名、病房、床号、采血日期及血型 ,存放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Rh血型抗原(C、c、D、E、e)鉴定,有条件地配合性输血,解决患者因不完全抗体导致的配血和输血难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有输血史、妊娠史、需要多次输血及血型抗体筛查阳性或Rh(D)阴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Rh血型抗原鉴定、不完全抗体筛查。选择Rh血型抗原相同或高频高原(D、E、C)相合的血液相容性输注。结果 3 547例患者Rh血型抗原检出12种表型,以CCDee(40.18%)和CcDEe(34.96%)表型居多,其次为CcDee(7.87%)、ccDEE(6.71%)、Cc DEE(4.17%)、cc DEe(3.58%)表型,少见ccdEe(0.03%)表型。不完全抗体检测阳性180例,其中抗-D 23例、抗-E 56例、抗-C 44例、抗-c28例、抗-e 20例,有9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Rh系统的抗体。结论患者输血前应常规鉴定Rh血型抗原,尽量选择Rh血型抗原配合的红细胞制品输注,以免产生Rh抗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多民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规律,为合理储备血液及招募Rh(D)阴性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对临沧市2001~2015年81 039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Rh(D)血型初筛阴性标本送云南省昆明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行确认,对ABO、Rh血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81 039名无偿献血者中,Rh(D)阳性和阴性血型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均为AOBAB;Rh(D)阴性献血者占总献血人群的0.17%,不同民族Rh(D)阴性的比例不同;Rh血型表型特征为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根据不同人群的血型分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筛查和招募,对合理储存血液及扩大Rh(D)阴性献血队伍、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Rh阴性血型患者输Rh阳性血浆有无不良反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输血,对我科收治的6例Rh阴性患者每日或隔日输注ABO同型Rh阳性血浆1次,200~400ml/次。6例患者未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亦未产生抗D抗体。提示Rh阴性血型患者输Rh阳性血浆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程环 《临床医学》2020,40(4):50-51
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与聚凝胺法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检验的输血患者584例,均进行聚凝胺法检验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ABO及Rh(D)血型的鉴定准确率。结果在584例输血患者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出21例阳性,阳性率为3. 60%(21/584),聚凝胺法检出10例阳性,阳性率为1. 71%(10/584),卡式微柱凝胶技术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聚凝胺法检验ABO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7. 77%、Rh(D)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7. 9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ABO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9. 66%、Rh(D)血型鉴定准确率为99. 83%。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相较聚凝胺法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灵敏度较高,判断血型准确率较高,加强不规则抗体筛选,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效果较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