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降低肌内注射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行肌内注射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120例采用旋转法注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法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痛觉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痛觉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Z=2.18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旋转法肌内注射较传统的注射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皮内进针角度进行青霉素皮试对病人产生的痛感、一次注射成功率及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0例住院病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150例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方法进行青霉素皮试,观察组150例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皮内注射法皮试,观察两组病人的疼痛反应、一次注射成功率及阳性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疼痛反应及一次注射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尖斜面向下皮试法明显优于常规皮试法,其疼痛反应轻且一次注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直空气皮下注射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皮下注射的患者按单双日分为斜刺进针法组(斜刺组)和垂直进针法组(垂直组)各注射300次。斜刺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垂直组采用垂直空气少量皮下注射法,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感觉及皮肤反应情况。结果垂直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皮肤反应明显低于斜刺组。结论垂直空气皮下注射法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皮肤不良反应,减少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4.
改进胰岛素注射方法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改进胰岛素注射方法。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分两组,一组垂直皮下注射;一组斜刺皮下注射。结果:垂直注射组疼痛感觉轻、中者分别为22.6%、70.1%,而斜刺注射组则分别为6.4%、38.7%,垂直注射组略高于斜刺注射组(P>0.05);而疼痛感觉重度者,垂直注射组6.4%,明显低于斜刺注射组54.8%(P<0.05)。结论:与斜刺注射法比较,垂直注射法可显著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腹部和上臂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疼痛观察,采用疼痛较轻的腹部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33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病毒性肝炎病人均应用腹部注射和上臂注射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交替进行,腹部注射法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上臂注射法采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观察腹部和上臂注射干扰素的疼痛程度、局部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的情况。结果腹部和上臂注射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腹部垂直皮下注射的疼痛感、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P〈0.01)。结论应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方法使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病人的依从性,方便病人自行注射,易于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徐芬  熊辉  邹树芳 《护理研究》2004,18(22):2041-2041
[目的 ]探讨减轻糖尿病病人皮下注射胰岛素疼痛及皮肤不良反应的方法。 [方法 ]随机将 8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垂直进针法、斜刺法注射胰岛素 ,比较两组的疗效、疼痛程度、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以及局部红肿、硬节、感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疼痛程度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垂直注射法可保证疗效 ,减轻局部疼痛的发生率 ,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皮内试验法有效缓解注射时疼痛的程度。方法:2002年3月—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2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9例采用传统法、改良组109例采用改良皮内试验法。分别用两种部位的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疼痛的程度。结果:改良皮内试验法在减轻注射对部位疼痛方面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8.
拔河式大角度改良皮试法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诗燕  夏桂兰  程慧珊  黄金萍 《护理研究》2009,23(25):2292-2294
[目的]观察拔河式大角度改良皮试法减轻肿瘤病人疼痛和一次注射成功的效果.[方法]将692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拔河式大角度改良法皮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皮试效果及病人的反应.[结果]两组疼痛程度、一次注射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试阳性反应和皮丘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拔河式大角度改良法皮试对皮试效果无影响,但可减轻肿瘤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苄星青霉素2种肌肉注射方法效果。方法 将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75例病人150例次采用自身对照法,同一位病人按传统注射法和改良注射法各注射1次,一次注射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改良法能明显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方法将200例苄星青霉素注射的病人分成2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常规法进行注射,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注射效果.结果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法明显提高了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一次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对患者局部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先后采用常规斜刺注射法和垂直进针法对80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并比较两种注射法的效果,包括局部疼痛程度和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结果采用垂直进针注射法患者轻、中度疼痛的比例为93.75%,重度疼痛的比例为6.25%;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轻、中度疼痛的比例为62.50%,重度疼痛的比例为37.50%;采用垂直进针注射法患者的局部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6,P〈0.05),且局部皮肤反应轻于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0.05)。结论采用垂直进针注射法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可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程度,效果优于常规斜刺进针注射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部痛点阻滞在治疗顽固性癌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56例顽固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深部痛点阻滞组及对照组,每组78例。深部痛点阻滞组根据疼痛部位,应用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找出相应压痛点,给予痛点深部阻滞治疗;对照组找出压痛点但仅按三阶梯用药原则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深部痛点阻滞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控制均较理想(深部痛点阻滞组VAS1.3,对照组VAS1.7),但是深部痛点阻滞组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吗啡日平用量深部痛点阻滞组为33.5mg,对照组为152.87mg)。便秘的发生率深部痛点阻滞组为53.84%,对照组为76.92%。结论:深部痛点阻滞能较好的控制顽固性癌痛,同时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副作用相对发生要少。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艳荣 《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20-21,1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减轻疼痛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垂直皮下注射)和对照组(斜刺皮下注射),每组各31例,每例注射6次,共注射372例次,2d后观察两种不同方式皮下注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皮肤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血糖值。结果与斜刺皮下注射比较,垂直皮下注射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较低(P〈0.01),治疗后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血糖无影响(P〉0.05)。结论垂直皮下注射胰岛素既可保证疗效,又可减轻注射时患者疼痛的程度,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魏永娟 《全科护理》2011,(3):191-192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维生素K3导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将60例注射维生素K3导致局部疼痛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常规注射法出现疼痛后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及红外线烤灯照射,连续3 d,每天2次;对照组常规注射法出现疼痛后采用观察局部情况,下次注射时更换部位,比较两组患儿疼痛减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减轻率为96.7%,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50%硫酸镁湿热敷及红外线烤灯照射减少注射维生素K3导致局部疼痛的效果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15.
杨美娣  冼少亮 《护理研究》2004,18(12):1098-1099
[目的 ]探讨缓解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局部疼痛的有效途径。 [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法 ,比较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作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溶媒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 [结果 ]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较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肌肉注射疼痛程度减轻 (P <0 .0 0 1)。 [结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采用生理盐水作溶媒 ,可减轻病人注射时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袖三角间隙注射结合常规康复技术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部分或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痛点注射组 43例和超声注射组43例(最终脱失7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痛点注射组加行肩关节局部痛点注射,超声注射组加行超声引导下肩袖三角间隙注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对患者进行肩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各分项评分及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中的自理能力评定,并比较3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3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痛点注射组和超声注射组较对照组评分均更低(均P<0.05),且超声注射组更低于痛点注射组(P<0.05);3组患者CMS各项评分和FIM的自理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痛点注射组和超声注射组较对照组上述评分均更高(均P<0.05),且超声注射组更高于痛点注射组(P<0.05);痛点注射组和超声注射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超声注射组总有效率更高于痛点注射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袖三角间隙注射结合常规康复技术较痛点注射结合常规康复技术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能更好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两种溶媒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寻找一种可减轻疼痛的有效溶媒.方法对两组患者肌内注射HCG时分别采用灭菌注射用水和0.9%氯化钠溶液作溶媒,用双盲法对患者注射后疼痛反应和局部反应进行观察.结果采用0.9%氯化钠溶液做溶媒比灭菌注射用水疼痛反应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0.9%氯化钠溶液做溶媒肌内注射HCG,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溶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眼部注射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80例结膜下注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常规组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2.5mg,2%盐酸利多卡因0.2ml;实验1组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2.5mg,2%盐酸利多卡因0.2ml,注射同时为患者播放音乐;实验2组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2.5mg,不加2%盐酸利多卡因0.2ml,注射同时为患者播放音乐。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结膜下注射后的疼痛评分常规组为(4.51±0.25)分,实验1组(3.50±0.30)分,实验2组(3.54±0.30)分,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8,-24.46;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膜下注射患者采用音乐疗法不加麻醉药的方法进行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紧张心理,缓解疼痛,减少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