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发生糖尿病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共患现象,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5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5.1%,高于普通人群(P<0.01),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升高,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的发生与精神分裂症的诱因、发作类型、病程特征、年龄有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变化可能与此有关,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可评估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发病情况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体重、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在2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并发糖尿病者为22例,其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体重、血脂和阳性糖尿病家族史有相关性。结论精神病人群,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以及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糖尿病发病情况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园素.并观察体重、血糖的变化.[结果]在172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并发糖尿病者为21例(12.21%),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和阳性糖尿病家族史以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使用均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结果本组资料中,该68例患者分别采用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进行治疗,并对治疗6周前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进行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要对其体重、血脂以及血糖进一步加强测定,使其糖脂代谢异常的概率能够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女性精神分裂症妊娠期病情变化和应用抗精神病药的有关献,重点讨论了抗精神病药物的致畸性和对胎儿的毒副作用,并据此归纳了女性精神分裂症患妊娠期用药指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疾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氟哌啶醇均致患者的体重显著或十分显著增加,体重指数显著或十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体重增加幅度以氯氮平最大,氟哌啶醇最小;氯氮平、舒必利低效价药物及传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致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增加的幅度大于氟哌啶醇、利培酮高效价药物及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患者体重显著或十分显著增加,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增加的幅度不同。体重增加可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给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制定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患者体重增加的操作性、针对性均强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赛乐特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抗精神病药联合赛乐特治疗30例Ⅱ型精神分裂症,并与30例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的Ⅱ型精神分裂症对照。结果 联用组阴性症状的减分率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赛乐特联合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48例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人,采用舒血宁片合并原抗精神病药物12周的动态观察治疗,选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症状变化和副作用。结果 舒血宁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临床有效率为72.9%,BPRS总分,BPRS-ANEC分量表分,SANS总分,SANS五项总评以及CGI严重程度评分无明显下降,而且能减轻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结论 舒血宁片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研究思诺思对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33例患给予思诺思10mg每晚口服,28例患作为对照给予佳静安定0.8mg每晚口服,评定工具选用睡眠状况问卷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十天、二十天各评定一次,结果显示思诺思与佳静安定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无差异。结论:思诺思可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0.
以45例正在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全自动心血管功能诊断仪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病例组心血管功能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7%、22.2%,P<0.01,其影响顺度依次为心功能>血管功能>血液状况,从而为临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封闭病房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2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17例,女姓116例.结果:男、女患者精神药物使用频率居首的为氯氮平,居前五位的均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单一抗精神病药物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超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前五位抗精神病药物的日平均最大剂量女性高:精神药物联合治疗男性高于女性.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上及部分药物的日平均最大剂量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抗精神病药和安坦并用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在停用安坦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停用安坦后,60例患中有19例出现了锥体外系副作用(EPS),其中25例偏执型中有12例出现了EPS(48%)、31例非偏执型中有7例出现了EPS(20%),经统计学处理偏执型EPS发生率显地高于非偏执型(P<0.25)。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多数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的患确无必要长期地应用安坦之类的抗胆碱能药物。另外亦提示,偏执型与非偏执型患之间可能有着迥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20例精神分裂症患给予奥氮平(10例)与利培酮(1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两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障碍均有显的疗效。奥氮平起效时间早于利培酮,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更显。两药的副反应不同。结论 奥氮平是一种安全可靠、服用方便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9例,女63例;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59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73例)和9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男性、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女性组(P<0.05),而对照组男、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男性、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精神分裂症中明显升高,其中男性患者水平高于女性患者,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玉  陈新风  栗大顺  王金梅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74-1375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护理干预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护理干预组(研究组)及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4周,用简明症状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2组的BPRS评分下降显著(均P<0.01)而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2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护理干预,比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抑郁情绪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的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治疗前后PRL、GH水平的变化,以及利培酮对PRL、GH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末的PRL、GH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2名正常人对照,同时分为利培酮组32例和氯丙嗪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总样本的基础PRL、GH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PRL显升高(P<0.01),GH无显变化(P>0.05)。女性患治疗后PRL水平升高明显,为男性的2.3倍。利培酮治疗后6周末PRL水平为122.33±73.27μg/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较氯丙嗪组PRL水平(102.06±65.61μg/L )为高,但无显差异(P>0.05)。结论: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PRL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利培酮有明显的致PRL升高的作用,有较强的拮抗中枢多巴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明辉 《现代保健》2010,(19):22-23
目的 观察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和对照组26例(单纯抗精神病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相比,治疗8周及12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抽取服用非典型新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3例为治疗组,服用常规剂量的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停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各种非典型性精神病药物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服药时间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以及两组间心电图具体的改变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9.5%、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氯氮平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3.5%,利培酮为48.6%、齐拉西酮为45.5%、阿立哌唑为46.2%。短于1年的异常率为50%,1~2年为58.3%,2~3年为62.3%,3~4年为43.3%,超过4年的为71.9%。治疗组中窦性心动过速39例(25.5%),窦性心动过缓8例(5.2%),结性期前收缩1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ST段下移8例(5.2%),T波改变10例(6.5%),QT间期延长8例(5.2%);传导障碍11例(7.2%);心室肥厚12例(7.8%)。对照组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缓各1例,ST段下移及QT间期延长各1例,传导障碍1例。结论非典型新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有影响,应用时应及时监测心电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9月中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本组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都有呕吐表现,其中38例同时出现腹胀,90例同时出现腹痛;105例X线机检查显示肠腔存在积气,有液平面,另外23例X线机检查没有异常表现;患者应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安坦;全部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13例因为中途停药麻痹性肠梗阻平均治愈时间为(15.67±5.19)d,另外115例平均治愈时间为(5.26±2.06)d。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具体症状以呕吐为主,选择保守疗法治疗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期间联用低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女儿今年25岁,1995年,也就是她19岁那年不幸患了精神分裂症。经过两年系统的门诊治疗,病情基本缓解,因而于1997年7月停用药物。不料同年10月病情复发了,又重新开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每天服用舒必利400毫克,奋乃静16毫克。目前病情基本缓解,能在文体站做一些比较轻的工作。虽然我们全家对她百般呵护,但是她仍有悲观厌世情绪,有时不愿意吃饭也不爱和家人说话。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也非常焦急。现想请教几个问题: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副作用和依赖性吗?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有没有必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这种病能遗传吗?这类病人能否结婚、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