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右膈下动脉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显示正常人和肝细胞癌患者的右膈下动脉(RIPA),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提供有价值的解剖信息。方法对行腹部双期增强扫描的440例患者,包括133例肝细胞癌进行评价。采用16层螺旋CT(MSCT)对动脉期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重组,获得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薄层和MPR、MIP图像由2名CT室诊断医生评阅并对RIPA进行确认。结果所有440例患者的RIPA均能显示,显示率为100%。在218例(49.5%)起源于主动脉的RIPA中,140例发自主动脉右侧,56例发自主动脉前壁,22例发自主动脉左侧,36例RIPA于左侧膈下动脉共同起源。RIPA起源均在腹腔干动脉上下1cm水平。在138例起源于腹腔干动脉的RIPA中,95例为单独起源,10例与胃左动脉共同起源,33例与左膈下动脉共同起源。78例发自右肾动脉的RIPA均为独立发出,与左膈下动脉无关。133例肝细胞癌中,16例(12.0%)可见RIPA肝外供血,CT显示RIPA较左侧增粗,并供血至肿瘤内部。结论MSCT能很好地显示正常人和肝细胞癌患者的RIPA,可作为TACE术前、术后了解肝细胞癌肝外供血首选的非创性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30例位于膈下肝前区的肝细胞癌(HCC)病人进行双侧内乳动脉(IMA)造影以研究HCC与IMA的关系,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5~88岁。对HCC病人进行IMA选择性血管造影,根据有无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而分成IMA供血组(10例)和非IMA供血组(20例)。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肝细胞癌检出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DCT)行肝脏增强后多期扫描 ,评价对肝细胞癌 (HCC)的检出。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HCC的患者 40例 ,共 61个HCC病灶 ;其中男 3 4例 ,女 6例 ;年龄3 3~ 76岁 ,平均 49岁。采用MarconiMX80 0 0CT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 ,动脉早期的延迟时间为 2 0s ,动脉晚期延迟时间为 3 4s左右 ,门脉期为 80s ,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 ,并对瘤径≥ 1cm的病灶行肿瘤及其邻近肝实质的密度值测量 ,计算其差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61个病灶中 ,瘤径≥ 1cm的病灶 47个 ,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门脉期 ,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秩和检验 :χ2 =12 .0 7,P <0 .0 5)。在病灶检出率方面 ,61个病灶动脉早期检出率为 3 2 % ,动脉晚期检出率为 87% ,双动脉期检出率为 94% ,门脉期检出率为 82 %。经统计学分析 ,动脉早、晚期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动脉晚期加门脉期与动脉早期加门脉期之间对病灶检出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双动脉期加门脉期与动脉晚期加门脉期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采用MDCT行肝脏扫描 ,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 ,使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 ,提高了HCC病灶检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膈下动脉供血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膈下动脉侧支形成原因和膈下动脉供血病灶的分布范围,探讨膈下动脉供血在肝癌介入化疗加碘油栓塞(TACE)术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膈下动脉供血的肝癌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41-67岁,平均5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7例,结肠癌肝转移3例,乳腺癌肝转移1例,术前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术中发现膈下动脉供血后,行膈下动脉造影,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超选择至供血支,灌注化疗药,注入碘油,明胶海绵栓塞血管,并摄肝内碘油平片。结果:膈下动脉造显示接受膈下动脉供血的肝内病灶沿膈下动脉走行分布,供血以右膈下动脉为主,病灶多发,多数与其他动脉支同时供养肿瘤组织,注入碘油后,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结论:膈下动脉是供养肝肿瘤的重要侧支血管,原发于肝动脉的供血支闭塞是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兆云  马秦岭  曹士兵  蒋华平 《武警医学》2006,17(7):500-504,F000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关系,从影像学角度评价VEGF在HCC表达的意义与特点.方法 50例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HCC患者,术前均作肝脏的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依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为四型:动脉期强化型、门静脉期强化型、双期强化型及双期不强化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手术标本肿瘤边缘区、肿瘤中央区及肿瘤临界区的VEGF表达水平.结果 ①HCC肿块边缘区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中央区和临界区(P<0.01).②VEGF的表达水平与HCC分级存在正相关性(P<0.01).③HCC分型与VEGF表达水平相关(P<0.05).4、HCC动脉期肿块强化CT值与VEGF表达水平正相关(P<0.01).5、HCC肿块的大小与VEGF表达水平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病例其VEGF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无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病例.(P<0.01,P<0.05).结论 HCC肿瘤动脉期强化值与VEGF表达水平均值呈线性相关(r=0.713),且VEGF表达水平与HCC分型、分级、肿瘤的强化方式及肿瘤是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右膈下动脉MDCT的血管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DCT)显示正常和肝癌患者右膈下动脉(RIPA)显示情况.方法 选择经16层螺旋CT动脉期扫描的4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46例正常肝脏检查者,所有图像经过MPR、VR和MIP重组并纪录.结果 所有病例RIPA均得到显示(敏感性100%),RIPA起源于腹主动脉占42%,而起源于腹腔干者37%,右肾动脉起源者15%,起自胃左动脉3%,起源于肝固有动脉者2%.就RIPA不同重组方法图像质量而言,MPR和MIP优于VR,而显示RIPA的起源,MPR和VR优于MIP.正常组和肿瘤组RIPA的直径比较,肿瘤组明显大于正常组.结论 MDCT可以良好地评价RIPA,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前方案的制订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膈下动脉(IPA)参与供血的大咯血患者的动脉造影表现及急诊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IPA参与供血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选用明胶海绵条、聚乙烯醇(poly vinylal cohol,PVA)颗粒及弹簧圈选择性栓塞供血的IPA,对动脉造影的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及评价。结果选择性IPA造影显示为IPA增粗,分支增多、紊乱及新生血管形成。IPA供血区对比剂外溢10例,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3例,IPA与肺动脉分流2例。本组患者均行供血的IPA栓塞术,同时栓塞支气管动脉5支、肋问动脉4支,胸廓内动脉4支,栓塞术后咯血停止。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无再次咯血。结论IPA可参与大咯血的供血,漏栓IPA是栓塞治疗大咯血失败或复发大咯血的原因之一,行急诊IPA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CT表现及ARSA的临床意义。方法经多层螺旋CT (MSCT)增强扫描确诊的 ARSA 45例,收集相应的临床资料。记录 ARSA 起始位置,走行,测定 ARSA 起始部位直径及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atio,R)。结果45例病例中39例(86.7%)为 CT 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6例(13.3%)因有吞咽困难,胸痛、气喘等症状前来就诊。45例 ARSA 均横跨食管后方,其中35例(77.7%)起始位置位于 T4椎体层面,10例(22.3%)位于 T3椎体层面。45例 ARSA起始部位平均直径为13.5 mm,其中4例 ARSA 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 R≥1,定义为 Kommerell 憩室,占总人数8.9%。结论认识 ARSA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SCT 增强扫描是诊断 ARSA 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癌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目的 用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BA—MSCTA和PA—MSCT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肺癌血供。方法 对1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BA—DSA和PA—DSA)后,留置导管行PA—MSCTA和BA—MSCTA,判定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对肺癌的血供。结果 PA—MSCTA和PA-DSA上均未见明确的肺动脉供应肿瘤,也未见肿瘤内部和边缘有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BA—DSA和BA—MSCTA上均可见肿瘤内部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以及对比剂进入肿块内部。PA—MSCTA清晰显示肿块内部及其与肺动脉的关系。BA—MSCTA上5例可见肿瘤内血管和对比剂部分缺损,7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染色,其中BA-DSA上有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染色的4例中,3例染色的淋巴结个数增多。结论 MSCTA是研究肺癌血供的较好方法,该研究再次证明肺动脉不参与原发性肺癌的血供,但应注意多支体循环供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多排探测器螺旋CT的动脉双期扫描技术能否提高对富血供肝细胞癌 (HCC)的检出率。方法 :作者对共有 96个HCC病灶的 5 1例患者进行全肝的对比剂增强动脉双期成像。以 5ml/s的流量静脉内注射对比剂约 2ml/kg体重。一次屏气 ,间隔 5s依次采集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图像。所使用的探测器构型为 2 .5mm× 4mm ,螺距为 6 ,每一期扫描时间为 10 .5s ,每一期获得 40个 5mm厚的重建图像 ,每一套图像分别由 3位读片者分析 ,以找出富血供HCC病灶。这些读片者均对患者肝内有无肿瘤的情况一无所知。分别并总体计算动…  相似文献   

11.
电子束CT流动检查评价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电子束CT(EBCT)流动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癌的时间-密度曲线特点与因供和病理的对应关系,以期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31例肝脏肿块者均行EBCT流动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80 ̄100ml,速度为6 ̄8ml/s,病灶区扫描6层,每层扫描13次,需时120秒。画出时间-密度曲线及测量各参数值。结果 31例肝癌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强。小于5cm的肝癌与大于5cm肝癌和弥漫型肝癌其增强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动脉早期扫描CT血管造影 (MSCTA)在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临床确诊的中晚期肝癌病例 ,用TriggerBolus对比剂示踪软件行自动触发全肝动脉早、晚期 (一次屏气完成 )和门脉期扫描 ,动脉早期图像数据经后处理获得肝脏CT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肝脏及癌肿血供系统MSCTA表现 ,以及静脉癌栓、动静脉瘘的MSCTA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扫描MSCTA能完整显示中晚期肝癌肝脏及癌肿供血动脉起源、形态、数目 ,显示动静脉瘘征象优于标准肝脏双期扫描。结论 :动脉早期扫描MSCTA在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可作为中晚期肝癌治疗前进行综合评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demonstr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righ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RIPA) on CT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 We assessed the biphasic helical CT scans using 10 mm collimation in 16 patients with arteriographically proven HCCs supplied by the RIPAs. Size of the right and left inferior phrenic arteries and origin of the RIPA were evalu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arteriographic images. RESULTS: Helical CT showed dilated RIPAs on the right diaphragmatic crus as foci of high attenuation on arterial-phase images in all patients. Diameter of the RIPA (average 3.3 mm)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eft inferior phrenic artery (average 1.5 mm). The origin of the RIPAs was correctly predicted in 13 of 16 (celiac artery 6, abdominal aorta 5, right renal artery 2) patients. CONCLUSION: Asymmetric dilatation of the RIPA as an indicator of extrahepatic collateral of HCC can be demonstrated on the right diaphragmatic crus with arteriographic images of biphasic helical CT.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肝双期扫描在外生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对外生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外生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的CT表现。结果:7例外生性肝癌与肝脏相连,3例有明显蒂部,2例肝右叶外生性肝癌向下至右侧盆腔内,6例其内可见CT“密度更低区”,3例压迫胃体及胃窦。螺旋CT肝动脉期6例肿瘤内可见不规则纡曲强化血管影。5例门静脉期肿瘤呈低密度;2例门静脉期部分肿瘤组织强化,密度增高。结论:螺旋CT肝双期扫描对外生性肝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时间窗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CT征象在不同时相显示的最早时间和最丰富的时间,以便提出一个在时间窗上优化的扫描程序。材料与方法 41例确诊为肝细胞癌病例,应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A螺旋CT设备,采用100ml对比剂,3ml/s注射速度,于肿瘤靶平面进行动脉期(延迟14~21s)同层面动脉扫描,然后行全肝门脉期(延迟80~85s)扫描和肿瘤靶平面平衡期(延迟170~285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PHCC)的血供方式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盲法下观察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CC病例的螺旋CT强化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将PHCC的血供分为4型。并将PHCC血供类型与癌细胞分化程度(Edmonson分类法)和组织学类型(WHO分类法)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PHCC中,肝动脉供血型共36例,占72%;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共6例,占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的双时相螺旋CT扫描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描述肝细胞癌的双时相螺旋CT的特征,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9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了双时相螺旋CT扫描。记录病变增强形态、特征,并与病理和血管造影对照。由两位放射科医生以双盲法观察诊断。结果:74%的肝细胞癌在动脉期呈高密度,76%在门静脉期呈低密度。10例门静脉期等密度的病灶在动脉期均呈高密度。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肝细胞癌的检出率为91%和81%。结论:双时相螺旋CT能显示肝细胞癌的增强特点,并提高病变检出率。可在肝细胞癌的检查中作为常规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检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triple-phase helical CT,THCT)在小肝癌(SHC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分析100例SHCC患者的CT图像。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扫描参数为:层厚5mm,螺距3;增强3期扫描(以下简称3期扫描(分别为平扫、注射对比剂后20-25s动脉期扫描、45-50s门静脉期扫描、3min延迟期扫描,120kV,270-300mA。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ml/s(剂量为1.2-1.5ml/kg)。通过放射科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分析SHCC的CT图像,确定肿瘤强化特点。分析SHCC强化特点与其组织学分类和分级间的关系。统计学分析CMH 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SHCC在3期扫描上81例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低密度或等密度;19例为非典型表现。SHCC3期扫描检出率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值为211.953,P=0.001),以延迟期检出率最高。SHCC中以梁型较多,与其他分类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604)。SHCC在病理组织分级上差异无显著意义(X^2值为2.133,P=0.144)。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3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延迟期检出率最高,薄层THCT扫描能提高SHCC检出率,综合3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对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病灶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均行常规肝脏平扫及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其中动脉期图像由双能量扫描方式获得.采用2种方法观察,A法观察常规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B法观察虚拟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评价2种方法对栓塞病灶内部及其周围肝组织内强化信息的判断.以DSA结果为参照标准,计算A、B2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27例TACE术后复查患者中共检出63个病变,DSA明确其中39个病变有强化,24个病变无强化.B法的敏感性为94.9%( 37/39),高于A法的74.4%( 29/39;x2=6.303,P<0.05);B法的特异性为95.8%( 23/24),与A法的83.3% (2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09,P>0.05).结论 以动脉期双能量扫描代替常规CT平扫与动脉期增强扫描,与常规CT动态增强相比,对TACE术后肝癌病灶的评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