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65例患者,男42例,女23例,年龄16~64岁。肾结石13例,上尿路结石18例,下尿路结石27例,膀胱结石7例。结石纵径<10mm,横径在0.2~1.6cm,其中轻度肾积水29例,中度肾积水9例。诊断标准:①X线尿路平片或造影证明为尿路结石者。②X线尿路平片未见阳性结石阴影,经治疗后结石排出者。③有典型尿路结石症状者。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之一者,即可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石韦散以石韦30g、车前子12g、金钱草30g、木通9g、海金砂15g、香附9g、川楝子15g、台乌药9g为基本方。气滞血瘀者加蒲黄、五灵脂,绞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尿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颈复汤加减治疗颈椎病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30例病人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本组病例全部经X线摄片确诊。治疗方法:颈复汤由丹参209、当归20g、川芎15g、葛根15g、伸筋草15g、片姜黄12g、鸡血藤15g、炮山甲10g、羌活15g、独活15g、地龙10g、丝瓜络10g、木瓜15g、甘草109组成,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9天为1个疗程。加减:气虚者加黄茂、党参;肩臂疼痛、上肢麻木者加枝枝、制乳没;头晕者加天麻、夏枯草。疗效标准:分为以下4项咱拟):①痊愈:诸症消失,颈部活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女性乳腺增生患者3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本组33例均经临床辨证为痰瘀交阻型,其中已婚者27例,未婚者6例。年龄23~30岁者11例;31~40岁者16例;41岁以上者6例。治疗方法:自拟活血化痰汤药物组成有丹参30g、赤芍12g、穿山甲10g、丝瓜络12g、清半夏18g、生牡蛎30g、昆布30g、海藻30g、夏枯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2次。20天为1个疗程。加减: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郁金;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香附。治疗结果:33例中,治愈3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笔者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之眩晕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8~17岁,其中30岁以下4例,31~40岁8例,41~ 50岁14例,51~60岁6例,61~70岁6例;诊为内耳眩晕症者8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者10 例,药物副作用所致眩晕者3例,高血压所致眩晕2例,不明原因所致眩晕者5例。 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中医诊断标准:1)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2)有反复发作史。3)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除眩晕外,尚有头重如蒙,胸闷身困,食少神疲,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舌苔白腻,脉儒滑或弦滑。 3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半夏16 g,陈皮18 g,茯苓20 g,枳实15 g,竹茹10 g,甘草6 g,生姜6 g,天麻12 g,石葛蒲18 g,大枣1 枚。伴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伴气血亏虚加黄芪、当归;伴肾精亏虚加黄精、枸杞子;伴失眠者加酸枣仁;伴心悸者加远志。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1周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77年~1994年间运用本验方加味治疗鼻衄4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10岁,其中35~58岁者20例,占57.4%;病史:3~10天者12例,11~15天者8例,6个月以上者5冽。治疗方法基本方剂组成:藕节30g、生地20g、炒黄芩15g、麦冬15g、牛膝10g、阿胶烊化10g、元参15g、炒桅子12g、甘草3g.随证加减:如属温热病久,明亏邪热者,可加白芍、丹皮,以助益明清热之力;久病阴亏孤阳独炽者,加龙骨、牡蛎、大小蓟以助滋阴潜阳,凉血止血之力;若见便秘者可加大黄、瓜笑通利腑气;口渴…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4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26例,女14例,年龄18~30岁16例,31~56岁24例,病程1天~6个月,全部病人均为单侧发病,首发者38例,复发者2例。针灸:取患侧地仓穴和颊车穴,配合人中穴针刺,地仓穴透颊车穴,各进针3~4寸,人中穴得气后止,每3分钟捻针1次,每次15~20分钟,3天1次,2次为1个疗程。内服中药牵正散加味:全蝎10g,僵蚕10g,白附子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黄芪10g,党参10g,甘草6g。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剂。风阻经络者重用白附子20g,气虚者重用黄芪50g,表虚自汗者重用桂枝15g,黄芪30g;病程超过50天者,加地龙15名,蜈蚣2条,…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31例均选自1992年至今服药半年以上的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对 SLE修订的11项标准中4项以上者。其中男4例,女27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40天,平均病程1.8年;其中服用激素者22例,未服用激素者9 例;盘状红斑狼疮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9例;有发热症状者9例,关节疼痛者15例,皮肤红斑者18例,肝脏损害者12例,肺脏损害者2例,肾脏损害者19例,心脏损害者5例。 2 治疗方法 31例患者均以滋阴清热为主治疗。方药:生地30 g,元参30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生石膏30 g,知母20 g,山药30 g,地骨皮 20 g,甘草 10 g。其中发热者加羚羊粉、大黄、大青叶等;关节疼痛者加防己、木瓜、透骨草、乌梢蛇;皮肤红斑者加紫草、青蒿、双花、山豆根;肝脏损害者加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肾脏损害者加山萸肉、白术、泽泻、龟版;肺脏损害者加百合、大贝、沙参、葶苈子;心脏损害者加党参、白术、云苓、桂枝。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相似文献   

8.
1987年开始,我们以自拟痹证汤为主,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4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2一般资料本组148例,其中男54例,女9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0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3个月。2治疗方法痹证汤药物组成川牛膝30g,生甘草9g,苍术6g,生麻黄10g,制乳设各9g,全虫9g,白僵蚕12g,制马钱子1g,制川乌6g,每日1剂,分3次服。加减:寒盛加制草乌6g;热盛加生石膏30g,知母20g,防风12g;气血两虚加黄芪30g,白芍30g,鸡血藤20g,当归20g;肝肾两亏加…  相似文献   

9.
补肾健脾为主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89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血液学会议(洛阳,1984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属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男性38例,女性51例;年龄5~67岁,平均2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0个月。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最低值8.0X109/L,最高值61X109/L,平均42.1X109/L。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治疗方法:给予补肾健脾为主的中药,基本方为:补骨脂、骨碎补、菟丝子、白术、茯苓各12g,党参、黄芪、地黄各20g,当归15g。鼻衄、齿衄加仙鹤草15~30g,皮肤紫斑加丹参10~15g;月经过多加乌梅10~12g,川断12~15g;纳谷不馨,舌苔腻者加…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笔者自拟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症4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22例,女20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5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全部病例经X线摄片或CT检查,其中有腰骶部脊柱裂者10例。2治疗方法止遗方处方:益智仁9g,复盆子9g,桑螵蛸12g,台乌药6g,党参9g,茯苓10g,菖蒲6g,远志6g,生龙骨15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2次服。小儿兼有多汗,面色晃白或萎黄,精神差等气血虚弱症状者,加黄芪12g,当归8g;兼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加神曲氏麦芽6g,鸡内金6g。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  相似文献   

11.
骶髂关节错缝,又称骰骼关节半脱位。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及下肢痛。笔者采用粗银针温针灸加推拿整复治疗该病患者10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3岁;20~30岁33例,31~40岁45例,41—50岁24例,50岁以上6例;左侧错缝者45例,右侧者63例;向前错缝者65例,向后错缝者43例。2诊断标准①大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即党腰骰部疼痛,或伴有患侧臀部及下肢的放射痛。②活动受限,患侧下肢抬举困难,坐立位及上床姿势异常。③检查可见:患侧骶髂关节…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笔者自1987年以来用自拟“蔓芎汤”,治疗60例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病例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0~58岁。病程2个月至12年。药物组成:蔓荆子12g、川芎15~20g、白芷15g、羌活12g、防风9g、细辛5g、半夏6g、薄荷6g、升麻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若肝火偏盛,加龙明草、振子;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痰多可加陈皮、胆南星;久痛人络加桃仁、赤芍。疗效标准分为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后1年复查无复发者;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半年后复发者;好转:头痛及伴…  相似文献   

13.
我自1991年始用加味当归补血场治疗虚证崩漏下血3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本组30例,全部门诊病人,年龄15~59岁,发病时间3~70天,属功能性子宫出血者24例,子宫肌瘤出血3例,子宫内膜息肉出血2例,子宫内股癌出血1例,部门患者治疗前曾服中药,卵巢激素,治疗性刮宫等法。基本方及其加减:黄茂309、当归309(酒洗)、桑叶309、生地309、三六末gg(药汁送服)。气虚症状明显者加重黄茂至459,另加白术109、党参15g;血虚症状明显者加阿胶12g(烊化);经血挟血块伴腹痛者加桃仁,红花各三ig;腰痛甚者加杜仲129,寄生209。水煎2次分服…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男34例,女6例,年龄34~76岁,50岁占70%,其中脑血栓形成38例,脑栓塞2例,本组轻型9例,中型25例,变型6例,住院天数平均27.5天,病程最短10h,最长1周。 治疗方法:①补阳还伍汤加减:黄芪30~100g,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2g。有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g冲服。舌红干少苔者加生地24g,玄参15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痰多失语加菖蒲9g,郁金9g,竹沥30g,天竺黄9g,舌胖加仙脾15g,巴吉天15g。每日1剂,煎水分2次服。每10剂1个疗程。 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il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1次静滴,10天为1个疗程。 重症病人吸氧,加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丙静滴,有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加用速尿或20%甘霹醇,合并感染者加用抗菌素等。  相似文献   

15.
本组46例,男33例,女13例,年龄21~48岁,平均31.5岁,病程5天至7年,以上全部经肾盂造影或B超确诊;结石<1cm,伴肾盂积水。治疗方法:处方:金钱草40~60g,海金沙30g,鸡内金15g,滑石20g,石韦12g,霍麦12g,篇蓄12g,木通10g,牛膝109,生地159,甘草3g。加减:肾绞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元胡;腰痛加川断、杜仲;小腹痛加乌药、元胡、郁金;尿热加银花、公英;尿病加乌药、元胡;尿血加三七;阴虚加麦冬、玉竹、玄参;气虚加黄茂、党参、鹿角胶。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3次,每次取4OOInl,共120Oml,并每日饮水100ed以上。治愈:…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总病例25例,男18例,女7例,40~59岁17例,60~69岁例;痊愈19例,占76%;有效2例,占8%;好转4例,占16%。治疗方法:自拟活血化瘀方外用熏洗患肢,10天为1个疗程。组方:伸筋草30g,扦扦活30g,川桂枝10g,红花6g,透骨草30g,羌独活各15g,三棱15g,虎杖15g,宣木瓜20g,徐长卿20g莪术15g。如果溃疡严重,有感染者,加紫地丁、败酱草、锦红藤各30g;有瘙痒者加地肤子30g,蛇床子15g,鹤蚤15g。上方用开水泡开,熏洗患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治疗标准:①痊愈:伤口逐渐愈合,皮肤变薄,颜色部分恢复正常。②有效:伤口逐渐愈合,皮肤仍厚,颜色部分恢复。③…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4年以来,运用中药加结肠宁膏剂,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0例,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对例,女对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7岁,病程最长10年,短者半年,均经乙状结肠镜检查后证实。1.2治疗与方法1.2.l中药治疗:以病泻要方为基本方:白术15g、白芍20g,陈皮、防风、柴胡、机壳、炙草各10g;热盛者加黄连10g,葛根15g;腹痛重者加川柿子、元胡各10g;气虚者加北茂30g,升麻6g;肾阳虚者加制附子10g,肉桂6g;久泻不止加五味子、粟壳各6g。1.2.2灌肠治疗:结肠宁膏剂主要成份:蒲黄、丁香…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5月至199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5~12岁13例.13~20岁10例.20岁以上7例;发生在胫骨8例,股骨3例,骼骨2例,足部7例,手都5例,防骨3例.尺枕骨2例。有轻微外伤史考8例,有明显感染病灶者4例,无明显原因者18例。2治疗方法2.巨制动用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2.2中医中药应用基本方为:金银花209、连翘15g、黄军159、黄连10g、蒲公英309地丁309、鱼腥草60、透骨草209。若体弱气虚者加当归159、黄连15g,疼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6岁。均为患感冒、支气管炎经治疗后已无明显发热但继续咳嗽者。其中最短者3天,最长者半年,以10~60天为多。方药组成及服法黄芪6~15g,沙参、百部、麦冬、白术各10~15g,紫菀、款冬花、枳壳各10g,射干、防风各6~10g,生甘草3g。伴流清涕者加羌活、板蓝根,发热者加贯众、板蓝根,咳嗽在1个月以上者加五味子,痰中带血加仙鹤草。每日煎服1剂,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33例中老年患者应用胸腺肽后.肌体抵抗力增强。使长期、反复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治愈,减轻了肝炎、肿瘤等疾病的症状,缩短了病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56-58岁。病程最E30年、最短1年。病种:顽固性咽炎10例;经常感冒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肝硬化2例;肝炎1例;恶性肿瘤3例;糖尿病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用药方法:胸腺肽粉针剂15mg隔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用90天,或每日肌往连用15天。严重者30mg每日一次静点30天。结果疗效标准:显效:用药后症状体征消失一年以上未复发;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