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检测骨代谢标志在骨质疏松、糖尿病(DM)、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89例骨质疏松患者,DM、甲亢及RA患者各50例和6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尿中骨吸收指标尿脱氧吡啶酚(DPd)。结果 骨质疏松男性患者组骨形成标志BGP、B-ALP、PIC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骨吸收指标DPd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绝经女性组BGP、B—ALP、PICP及DPd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未绝经女性组仅DP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DM患者的BGP检测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DPd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ALP及PICP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RA患者DP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甲亢患者BGP、B-ALP、PICP及DP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检测骨代谢标志在上述4种疾病中可早期发现骨代谢紊乱,其中男性骨质疏松及RA患者均以骨吸收改变为主,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及甲亢患者又以骨丢失为主。4项标志的组合检测能反映骨代谢的整体状况,如仅用一项标志易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骨代谢指标,探讨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49例以甲亢患者为甲亢组,3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和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结果甲亢组血清PICP、ICTP、BGP、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T3、TT4与PICP、ICTP、BGP、ALT均呈正相关。结论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参与骨代谢,甲亢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造成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对4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和40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FT3、FT4测定.结果表明甲亢患者血清PICP、ICTP、BGP、ALP均明显增高(P<0.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FT3、FT4与PICP、ICTP、BGP、ALT均呈正相关.结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骨代谢,且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造成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代谢标志物用于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代谢异常的价值.方法 选择40例RA患者(RA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浆中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检测并进行比较,同时分别检测尿中骨吸收指标尿脱氧吡啶啉(DPD),并计算DPD/Cr.结果 RA组血浆BAP[(31.64±10.28)U/L]、BGP[(11.35±1.27)μg/L]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4.75±9.83)U/L、(16.74±1.59)μg/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尿液DPD/Cr排泄率[(5.86±2.14)nmol/mmol]较健康对照组[(3.07±1.38)nmol/mmol]升高(P<0.01).结论 血浆BAP、BGP和尿液DPD/Cr排泄率能很好地反映RA患者骨代谢状态,防止RA患者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对判断疗效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对4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和40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TP)、FT3、FT4测定。结果;表明甲亢患者血清PICP、ICTP、BGP、ALP均明显增高(P<0.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FT3、FT4与PICP、ICTP、BGP、ALT均呈正相关。结论 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骨代谢,且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造成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6.
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四项骨代谢酶免疫生化指标:血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I型 前胶原羧基肽(CICP)、尿呲啶酚(PYD)及传统的Ca/Cr及HOP/Cr比值对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高骨转换及骨量减少的诊断意义。并了解上述哪些指标对绝经引起的雌激素缺乏更敏感。方法:测定51名绝经前妇女(I组),42名绝经后妇女(II组),和53例双侧卵巢切除术(OVX)患者(III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同时对各项生化指标间作相关分析。并与超声骨密度值(BMD)作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后组与卵巢切除术组的大部分酶免疫骨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绝经前组,与BMD的下降变化一致。但传统的HOP/Cr及Ca/Cr各组间无差异。相关性:所有病例中,BGP、BAP、CICP、PYD间均有相关性,尽管r值较低,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BGP与BAP,BGP与PYD/Cr间相关性较好。BMD与BGP、BAP、CICP及PYD呈明显负相关。Ca/Cr及HOP/Cr与所有其他指标无相关。结论:BGP、BAP、CICP、PYD等骨代谢生化指标是反映绝经后(自然绝经及手术后绝经)妇女由于雌激素降低导致的高骨转换及骨量减少的敏感指标,在妇科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传统的Ca/Cr、HOP/Cr测定由于方法的不敏感、不特异而在妇科临床中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鉴于对2型糖尿病(NIDDM )骨生化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很不一致,本研究排除了受试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并发症、经济条件等因素,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特征。一、材料和方法1 .对象 (1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4 9名,平均年龄5 1岁,体检合格,BMI 2 5 .2±0 .3;(2 )NIDDM组:4 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 985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平均年龄5 3岁,BMI 2 5 .0±0 .6 ,病程5~7年,尿白蛋白排泄量≤30mg/L ,当前血糖水平控制较好,排除其他疾病。2 .仪器与试剂 血清钙(Ca)、磷(Pi)、碱性磷酸酶(ALP)…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治疗前和治疗早期骨矿物质代谢的变化,探讨其对骨代谢参数改变的影响机制。方法 选择42例甲亢治疗前和治疗早期患,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甲状旁腺素(PTH—M)及相关生化指标,并与32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治疗前血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均值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血AKP、BGP显下降(P<0.001)其均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ICT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BGP与ICTP正相关,血TT3与BGP、AKP、ICTP呈正相关,血sTSH与BGP、ICTP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治疗前过量甲状腺激素加速骨转换,以破骨细胞活动占优势,使骨吸收显大于骨形成,是甲亢骨病主要原因,甲亢治疗早期,骨吸收快速降低,骨形成仍高,以成骨细胞活动占优势,有利于骨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早期骨矿物质代谢的变化,探讨其对骨代谢参数改变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42例甲亢治疗前和治疗早期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甲状旁腺素(PTH-M)及相关生化指标,并与3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治疗前血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血AKP、BGP显著下降(P<0.001)其均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ICT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BGP与ICTP正相关,血TT3与BGP、AKP、ICTP呈正相关,血sTSH与BGP、ICTP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治疗前过量甲状腺激素加速骨转换,以破骨细胞活动占优势,使骨吸收显著大于骨形成,是甲亢骨病主要原因,甲亢治疗早期,骨吸收快速降低,骨形成仍高,以成骨细胞活动占优势,有利于骨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specific sequences,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N-terminal-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MID)片段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70例RA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股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TPINP、β-CTx和N-MID的浓度。比较两组间OP发生率、三项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差异以及RA患者组中RA并非OP 组与RA 并OP 组之间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RA 患者OP 发生率(37.1%)高于对照组(11.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P<0.05)。 RA患者中TPINP明显低于对照组(t=2.47,P<0.05);N-MID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5.26,P<0.05),而β-CTx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 TPINP和N-MID在RA并非OP组与RA并OP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t=0.58,P均>0.05),而β-CTx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5)。结论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RA和RA继发OP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骨代谢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5例RA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OP发病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对比RA合并OP及单纯RA患者的TPⅠNP、β-CTx和N-MID、AOPP、SO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的OP发病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RA组患者的TPⅠNP、N-MID、SOD显著降低,β-CTx、AOP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RA组对比,RA合并OP组患者的SOD水平显著降低,β-CTx和AOPP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OPP与SOD呈显著负相关(r=-0.503,P<0.01),与β-CTx及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314,P=0.01;r=0.52,P<0.01)。结论 RA患者OP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氧化应激反应与骨量减少存在显著相关性。检测氧化应激和骨代谢水平的变化对诊断和治疗RA合并O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度拉糖肽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糖代谢、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口服维生素D3、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度拉糖肽皮下注射,0.75 mg,每周1次。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FPG、2hPG、HbA1c)、骨质疏松相关因子(BMD、OC、P1NP、β-CTX)及骨代谢指标(ALP、BAP、OPG),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相关因子均得到了改善,且观察组的BMD、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β-CTX、P1N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度拉糖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血糖,并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情况,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25-羟维生素D3(25-OH-VD3)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0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血清195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的TRAP5b、25-OHVD3水平进行检测,各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组中血清TRAP5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5-OH-VD3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骨质疏松组中,血清TRAP5b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25-OH-VD3的水平,女性显著低于男性(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TRAP5b、25-OH-VD3水平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不同年龄组中,61~70岁组血清TRAP5b水平显著低于51~60、71~80和81~90(P<0.05);61~70岁组血清25-OH-VD3水平显著高于51~60、71~80和81~90岁组(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TRAP5b水平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D3水平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TRAP5b与25-OH-VD3相关性分析,两指标呈负相关(r=-0.961,P<0.05)。结论血清TRAP5b与25-OH-VD3的联合检测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腰椎正位、前臂、股骨粗隆及股骨颈骨)、骨代谢[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的变化、不良反应(头痛、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7.35±1.45)分降至(1.58±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76±0.5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正位、前臂、股骨粗隆及股骨颈骨密度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GP、OPG、NBA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x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6%、15.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异常,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性及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13例RA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组股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s-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详细记录RA患者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对RA患者双手X线进行Sharp评分。结果 (1)RA组各部位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其OP发生率为31.9%,明显高于对照组(13.3%)(χ2=19.405,P<0.0001)。(2)RA组较正常组外周血s-CTX水平明显升高(Z=2.423,P<0.0015)、s-PINP水平明显降低(Z=2.264,P=0.024),s-CTX/s-PINP比值明显升高(Z=2.654,P=0.008);且重度活动组RA(78例)外周血s-CTX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活动组(22例)(Z=2.375,P=0.03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外周血s-CTX水平与CRP和ESR呈正相关(P<0.05);s-CTX/s-PINP比值与关节肿胀指数和CRP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和健康状况问卷(HAQ)与Sharp评分呈正相关(R2=0.559,F=22.791,P<0.0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TX/s-PINP(OR=1.497,P=0.021,95%CI:1.061~2.113)和Sharp评分(OR=1.026,P<0.0001,95%CI:1.012~1.040)为RA患者股骨区发生OP的危险因素;年龄(OR=1.079,P=0.015,95%CI:1.015~1.148)和Sharp评分(OR=1.010,P=0.035,95%CI:1.001~1.020)为腰椎区发生OP的危险因素。结论 RA患者OP发生率显著升高,其外周血中s-PINP明显降低,s-CTX明显升高,提示骨代谢活跃;且外周血s-CTX水平、s-CTX/s-PINP比值与RA患者病情活动性和O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骨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骨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N-MID)在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RA)与骨性关节炎(O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绝经后RA(RA组)、OA患者(OA组)各50例,分别测定血清骨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及骨密度,对比2组各指标差异,分析组内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血清β-Crosslaps、CRP及ESR显著高于OA组(P0.05或P0.01),且β-Crosslaps与CRP、ESR呈显著正相关(P0.01),PⅠNP与N-MID之间仍保持良好的相关性(P0.01);CRP与ESR密切相关(P0.01)。OA组血清β-Crosslaps与PⅠNP、N-MID呈显著正相关(P0.01);骨密度与β-Crosslaps、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清β-Crosslaps可能受RA骨质破坏影响,有望成为检测RA骨破坏程度并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男性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骨密度( BMD)的变化与骨质疏松( OP)的发生情况和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24例住院的RA患者(男60例,女264例)和158例正常对照组(男60例,女98例),采用DEXA法测定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总股骨区和腰椎2~4部位BMD。结果(1)60例男性RA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明显低于正常男性对照组( P<0.05)。男性RA患者总体OP发生率31.67%(19/60)明显高于正常男性(8.33%,5/60)(χ2=11.637,P=0.003)。除了大转子区BMD表现为男性RA明显高于女性RA外[(0.77±0.20)g/cm2 vs.(0.66±0.18)g/cm2,t=3.902,P<0.0001],男性和女性RA间其余各部位BMD均无明显差别( P>0.05),男性和女性RA间总的OP发生率无明显差别[(31.67%,19/60) vs.(37.88%,100/264)(P=0.651)]。(2)男性RA患者中无OP组和OP患者组间仅在体质指数(BMI)[(22.58±2.94)kg/m2 vs.(20.09±3.47)kg/m2,t=2.835,P=0.006]和AKP[75.00(30.00)U/L vs.95.50(59.00)U/L,Z=2.920,P=0.003]上有明显不同。(3)男性RA患者中服用糖皮质激素组OP发生率为38.7%(12/31),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组OP发生率24.14%(7/29),组间比较无差别(P=0.225);但男性RA患者中服用糖皮质激素组和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组在双手Sharp评分上有明显不同[31.00(113.50)vs.8.50(15.25),Z=2.725,P=0.006]。(4)Logistic Regression 分析发现年龄(OR=1.076,P<0.0001,95% CI:1.045~1.109)、Sharp评分( OR=1.013,P<0.0001,95% CI:1.007~1.019)为女性RA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BMI( OR=0.866,P=0.007,95%CI:0.779~0.962)为女性RA患者发生OP的保护因素;BMI ( OR=0.766,P=0.023,95%CI:0.608~0.964)也是男性RA患者发生OP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RA患者各部位BMD明显降低,其OP发生率是正常对照组的4倍,更值得临床重视。其临床影响因素与女性RA明显不同,BMI是男性、女性RA患者OP共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