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枣汤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萧 《中国中医急症》1999,8(4):182-184
十枣汤出于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甘送、大戟、芫花、大枣四味组成。全方实为药精力显的逐水方剂。本文就十枣汤的用法、用量及其临床应用作一探讨,以供研究。1十枣汤的用量及用法十枣场的用量《伤寒论》中记载为“右三味,等分,分别揭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未,强人服一线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老,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在近代的临床观察中,十枣场大朝、芜花、甘逐三药的用量从0二5~3g不等,最大量可用至三药各7g以大枣Ic枚煎汤送股[‘j。大枣…  相似文献   

2.
处方药量大小之我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264100)孙经善刘桂华孙忠康关键词处方中药用量中医临床处方,用药量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秘诀之一。先贤对药量的看法各不相同。医圣张仲景的方剂中,除了鳖甲煎丸、薯蓣丸和升麻鳖甲汤等有限几个方子外,其他方剂均不超过1...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了解如意珍宝丸的配伍特点及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以为藏药方剂组方优化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如意珍宝丸处方药物的药“味”、“化味”、“性效”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通过查阅《四部医典》等藏医药典籍,筛选20种常用治疗白脉病的方剂,统计如意珍宝各成分药在20种方剂内单味药和药对频次。结果 如意珍宝丸处方药的药味以“甘味”、“辛味”、“苦味”为主,化味以“苦化味”、“甘化味”为主,药性以“温”、“凉”混合配伍,效能以“稀、钝、重、凉”为主。结论 如意珍宝丸是以调和“隆”、“赤巴”,能清热活血、醒脑开窍、通络疏脉的功效药配伍为主的组方,具有治疗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其核心组合成分为红花、肉豆蔻、麝香。  相似文献   

4.
齐教授信箱     
《新中医》1982,(11)
如何对待《伤寒论》方剂的药量《伤寒论》方剂堪称中医方剂之祖。一方面,伤寒方之疗效经得起千百年临床的检验,用之不衰;另一方面,伤寒方示后业以组方之法度,被效法不止。论中一百一十三方(一方缺)不仅有药物组成,而且每味药皆示用量。对伤寒方,熟记其药味组成外,是否要注意其药量?此为习伤寒方者必面临的问题,对此从两方面加以认识。(一)药物的绝对量方剂中每味药的具体用量称绝对量。对伤寒方中药物的绝对量应注意二个问题:1.计量单位。《伤寒论》以斤、两、株;方寸匕、钱匕;升、合;尺;枚、个等为单位。此为汉  相似文献   

5.
仲景制方特点可概为立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药味少,易掌握。然统观《金匮要略》一书中201首方剂(4首有方名而缺药者除外),除众所公认的制方特点外,不难发观亦有用“大方”者(即方剂之大者,表现为药力猛,药味多,药量重),如列入正文的鳖甲煎丸、候氏黑散、大黄(庶虫)虫丸、薯蓣丸等,虽仅占百分之二,却体现了仲景的辨治特色,兹浅探如下。 鳖甲煎丸见于《金匮·疟疾篇》,主治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停于胁下而成疟母。其方由25味药物组成,鳖甲为主药,软坚散结,遵“坚者软之”原则,重用软坚散结之鳖甲,以达祛淤  相似文献   

6.
方寸匕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在調剂上,对散药常用“方寸匕”来作剂量的单位,如伤寒論中的“五苓散”,便是用白飲和服方寸匕。总之,伤寒论、金匱耍略、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典医籍中,用“方寸匕”作剂量单位的处方,是不胜枚举的。从这些文献中,不仅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方寸匕”是一个调剂上的用具,而且还可以体现出它是古代调剂上一个专用量器。这个量器究竟形状若何?以及1方寸匕在现代应当用多少?尤其是后者,为我們运用古方时必須具有的知識,故今着重就后者作如下探討: 陶弘景在公元500年卽南齐永元2年左右所著的“本草經集注”一書的序例中說:“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此外陶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 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结果 共纳入82首方剂,频次≥37的有5首方剂,以清热止痛、干黄水、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类方剂为主;频次≥8的高频藏药34味,以活血、消肿、止痛类药物为主。方剂药性中以苦、甘、辛等药味为主,三化味中以苦化味为主;药味的药性值中凉、钝、重为最高,分别对应治疗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等特性。择时用药规律中十三味鹏鸟丸、二十五味儿茶丸、十八味党参丸、三十五味沉香丸是4个时段常用组合方剂。方剂关联组合均以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鹏鸟丸、十八味党参丸等三种方剂为轴心进行加减方剂配伍;药物关联规则以清热凉血、干黄水、调和气血的药物为主。药物聚类分析较有别于关联规则的结果,反应了生胃火、解毒的用药规律。因子分析共得到8个公因子,反应了清热消肿、祛瘟解毒的治法特点。结论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真布”病以干黄水类药为主、清热止痛类药为辅、并注重隆的调节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俗云“医家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可见中医处方药量之大小 (或轻重 )是临床疗效高低的关键之一。笔者从事中药调剂工作近 2 0年 ,在众多的处方中 ,大多数药物的用量还是遵从一般规律 ,但不循常规 ,惊人之量也时有所见。询问病人煎煮、服用之切身感受 ,就教医生处方遣药之心得体会 ,对药量大小之利弊略有心得 ,浅议如下。药量大小 ,古人亦各不相同 ,《内经》里总的原则是“有故无殒 ,亦无殒也。”《伤寒杂病论》中除鳖甲煎丸 ,薯蓣丸等方药味稍多 ,总量略重外 ,一般方药味少 ,药量小 ,且一味药在不同的方剂 ,取不同的用意时药量大小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方剂计量指标的运用,尝试从药物剂量方面揭示全国名老中医何复东临证遣药药量特点。方法:建立何复东处方数据库后,随机抽取处方200张,计算方剂用药总量、方剂用药总量均值、方剂用药总量标准差、最大方剂用药量、最小方剂用药量、方剂平均单药剂量均值、方剂平均单药剂量标准差、单药最大相对药量、单药最小相对药量、单药相对药量均值、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标准差、20味常用药物最大用药量、20味常用药物最小用药量、20味常用药物用药量均值、20味常用药物用药量标准差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200张处方方剂用药总量为69878.88g,方剂用药均值为349.39g,标准差为128.25g。其中用药量最大的方剂用药剂量为956g,用药剂量最小的方剂为28g,极差为928g。方剂平均单药剂量均值21.53g,标准差7.97g。使用频次最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这20味药物用药频率占所有药物频率的47.58%。对照药典的药物剂量进行了20味药物相对药量分析,单药最大相对药量除何首乌小于药典剂量上限、石决明为药典剂量上限1.33倍以外,其余18味药用量均在药典最大用量的两倍以上,紫河车最大用药剂量高达药典最大用药剂量的11.11倍,钩藤为7.5倍,土元、川芎、黄连在4.0~5.0倍,桂枝、黄芩、鹿茸、补骨脂、甘草、当归、知母、天麻、葛根、巴戟天、淫羊藿、锁阳、仙茅在2.0~3.9倍。从单药最小相对药量来看紫河车最小用药剂量高达药典最小用药剂量的8.89倍,淫羊藿、锁阳、仙茅、何首乌最小剂量低于药典剂量下限,其余15味药物均在1.0~2.5倍之间。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显示除何首乌单药相对药量均值小于药典用量均值外,其余均高于药典均值,在1.0~1.9倍的有知母、巴戟天、淫羊藿、锁阳、石决明等5味药物,其余14味药物均在药典用量均值2倍以上,其中紫河车达8.91倍。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标准差分布在0~2.85。结论:何老临证用药具有剂量偏大、喜用重剂、超出常规、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东医寿世保元》对韩国朝鲜末期医家李济马临床方药用量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李济马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中的新定方剂处方,统计处方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及四象体质(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各类方中药物频次、方剂组成药味数、每服剂量及药物用量。结果共计60首新定方的100味药物纳入分析。出现频次前5位药物依次为大枣、炙甘草、白芍、陈皮、生姜,每味药平均用量分别为2枚、1钱、1.53钱、1钱、3片;少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大枣、炙甘草、白芍,少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防风、荆芥、泽泻,太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桔梗、黄芩、麦冬,太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芦根、木瓜、葡萄根。60首方剂药味组成以6~10味最多共43首,占71.67%;每服剂量6~20钱,平均为12.22钱,以10~15钱最多共34首,占56.67%。结论李济马临床组方用药特点为药味少、用量小、毎服剂量小,其组方用药至今仍为韩国医家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11.
软肝胶囊系根据临床治疗肝脾肿大、肝硬化的有效方剂大黄虫丸及鳖甲地黄汤加减而成。取大黄虫丸之大黄、土鳖虫、虻虫、水蛭、桃仁、生地、白芍等 7味 ,去苦杏仁后桃仁加倍量 ,其余均按原方用药比例。取鳖甲地黄汤之鳖甲、柴胡、当归、白术等 4味 ,人参改黄芪 ,用量加倍 ,其余亦按原方用药比例。本院近年来用软肝胶囊治疗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取得了明显疗效。1 处方及工艺1.1 处方组成鳖甲 (醋制 ) 15 0 g,熟大黄 15 0 g,土鳖虫 15 g,虻虫 30 g,水蛭 30 g,桃仁 12 0 g,黄芪 15 0 g,白术 15 0 g,柴胡 15 0g,生地 15…  相似文献   

12.
一、按主药命名法:是以方剂中的主药命名方剂的方法。主药有一味、二味,甚至三味者。按一味主药命名的,如桂枝汤、麻黄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等;按二味主药命名的,如竹叶石膏汤、大黄附子汤、当归芍药散、青蒿鳖甲散等:按三味主药命名的,如参苓白术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三仁汤  相似文献   

13.
冯青  徐大基  陈丽名  马浔  傅延龄 《中草药》2014,45(3):443-446
通过对555首香港中医师临床处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伤寒杂病论》方剂中出现频次排列在前50味的药物(Top 50)在香港地区临床的用量情况,包括用药频次、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平均用量。分析表明香港中医师使用频次排列前50味的药物有26味与Top 50相同。香港中医师临床处方中超过58%药物的平均剂量在10~20 g/d;70%的药物最小剂量在2~6 g/d;90%的药物最大使用剂量≥15 g/d;超过50%的药物剂量差值≥15 g/d。  相似文献   

14.
藏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十味黑冰片丸、十一味诃子丸、破瘤月晶三药均为藏医的传统方剂,三药合用具有清热化石、疏肝利胆、破痞瘤的作用,用以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早服十味黑冰片丸,午服十一味诃子丸,晚服破瘤月晶,疗程1~3个月,经52例观察,结果:痊愈23例,好转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初步了解二十五味松石丸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肝病的核心组合成分,以期为藏药方剂组方的优化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四部医典》、《新修晶珠本草》等藏医药典籍,概括二十五味松石丸中所含25味药的“味”、“性效”并分析二十五味松石丸的药“味”、“性效”的配伍特点,整理出21种常用治疗肝病的藏药方剂,统计二十五味松石丸的各成分药在21种常用治疗肝病藏药方剂中单味药的使用频次和药对配伍频次,并进行分析。结论:结果表明,二十五味松石丸是以清热药配伍为主的组方,主要治疗热性肝病,其核心组合成分为西红花和牛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剂量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阳长明  林丹  郑天骄  王玲玲  顾杰  宋菊  李慧  唐溱 《中草药》2019,50(16):3741-3746
中成药剂量是决定其临床有效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中成药剂量的分析研究较少。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919个中成药及其药味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药典收载中成药处方中大部分药味日服饮片量小于药典单味饮片用量,且无论是其处方中单味药的日服剂量还是处方日服总剂量,均远小于中医临床汤剂常用剂量。对中药有效方剂成药化过程中影响中成药剂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由临床有效方剂转化为中成药的新药研究中,应充分重视临床有效方剂的药味剂量,注重量效关系研究,以"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研制高质量中成药,以体现、发挥原有方剂的疗效。如何在原临床有效剂量的基础上制定新药剂量,是中药临床有效方剂成药化研究中需关注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鳖血柴胡是一种有地区习惯炮制的中药,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方的中医处方“鳖血柴”,药柜是有药可付的。柴胡的炮制法,历代本草仅载用酒、醋、蜜、童小便等,未见提到用鳖血制的。其性味、功能尤少见有鳖血柴胡的记载。柴胡为什么要用鳖血炮制?查阅一百二十多有柴胡配鳖甲的古方和验方,如柴胡散、汤、丸、饮等十几方有鳖甲;而鳖甲散、汤、丸、煎及活鳖煎、全鳖丸、团鱼丸等近四十方有柴胡;还有柴胡鳖甲汤、丸等。可见柴胡与鳖甲及全鳖的配伍关系极为密切。有些医家顾虑柴胡劫肝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韩医713首处方的数据研究,探讨了经方常用50味药物(Top50)在韩医临床的用量情况,包括用药频次,药物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结果表明:韩医用药频次位于前15味的药物与张仲景使用频次最高15味药物有9味相同,与明代医生使用频次最高前15位药物有14味相同。Top50在韩医临床的平均剂量范围有80%的药物在3g/日~6g/日之间;83%的药物最小量不超过2g/日;85%药物的最大量不超过30g/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统计治疗消渴病方剂中具有养阴和清热功效的单味药及高频药物组。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消渴方共计933首。利用Excel 2010 SQl Server插件对方药进行数据处理、频次统计、药对数据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消渴方单味药统计频次前10名中有清热药6个、养阴药5个。养阴清热药物组前10名药对:栀子-甘草-连翘、芦根-白茅根、鳖甲-柴胡-秦艽、柴胡-地骨皮-秦艽、柴胡-地骨皮-鳖甲、丹皮-五味子-磁石、胡黄连-龙胆草、柴胡-知母-鳖甲、柴胡-人参-鳖甲、天冬-麦冬-枇杷叶,涉及19味药物,其中柴胡出现5次;19味药物中,有养阴清热单味药前10名中的4味。除栀子-甘草-连翘和胡黄连-龙胆草两组药为纯清热药物组配外,其余组合均为养阴和清热功效兼备的组合。结论目前临床治疗消渴病以清热养阴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关联、功效、性味、聚类处方及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07首,包含药物285种,其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使用频次位于前3位的中药药对,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对使用频次前24位的中药聚类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中医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