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31例患者止血成功,占77.5%,9例患者病情恶化,占22.5%,其中1例患者为机体酸碱失衡,2例患者为肺性脑病,4例患者为肺内感染,2例患者为出血性休克。且9例病情恶化的患者中6例患者为男性,3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病程均较长,其年龄较大,且患者多伴有肺部感染现象。此外,多脏器衰竭、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等都导致消化道出血现象,从而造成患者死亡。结论及早诊断并及时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6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常规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pH值变化状况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奥美拉唑组治疗后胃液pH值显著高于常规组且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77.42% VS 51.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奥美拉唑效果较为理想,能显著提高患者胃液pH值,减少给患者胃黏膜带来的损伤,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环境,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8月治疗的75例慢性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方案,并做好统计工作.结果 75例患者有效治疗35例,恶化11例,死亡29例.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情非常危险,患者死亡率较高,且发病时候很容易伴随有并发症,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各项特征进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本院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成功止血62例,其中16例患者病情发生严重恶化,其中肺性脑病3例,出血性休克2例,机体酸碱失衡2例,肺内感染9例。结论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通过早期治疗能够提升存活几率。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除积极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并发症外,均给予各种止血措施,出血停止病情好转26例,死亡15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对照组中,病情好转35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在尽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等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发生糜烂、溃疡、出血。在病情稳定情况下能耐受检查胃镜者应早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给予对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3例,其中84例患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的未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机率比较大,本组研究的403例患者中,共有84例患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0.84%。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情比较危重,需要在基础治疗上尽量早期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1995~2002年间我院住院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死亡308例,其中猝死38例(12.3%),现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38例肺心病猝死者在猝死发生后5分钟内做了心电监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75例慢性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绀、呼吸困难;急性呼吸道与肺部感染是肺心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75例患者经治疗。好转出院34例,死亡3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0例;病死率为41.3%。结论慢性肺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伴发病及并发症多,出血不易控制,死亡率高,临床医师应熟悉掌握其病情特点,根据病情发展变化作出果断救治措施,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的30例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2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75%;有8例死亡,病死率为25%。死亡的8例患者中病程不到10年的有3例,病死率为10%;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死亡数为5例,病死率为16.7%。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中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24-282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平均患病率为0.4%-0.47%,易合并心律失常。现将我院2002年4月-2006年1月住院的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118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本院共收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肺心病 ) 72例 ,其中合并有冠心病者 15例。本文对这 1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总结了对该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同时符合 1980年全国第 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 和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 ] ,其中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4 2~ 81岁 ,平均 6 8 7岁。1 2 病史及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最长 4 2年 ,最短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接受平喘、镇咳、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H2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为(15.23±3.25)h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0.67±4.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乏力1例、腹泻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H2受体阻滞剂能够快速止血,改善预后,具有显著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两者伴发并非少见。但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临床上漏诊、误诊较多。多院收集我院1990年2001年10月间住院的慢性肺心病366例,其中合并冠心病36例,并对其诊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常并发低渗血症。回顾我院1996 ̄2004年收住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205例,其中出现低渗血症86例(占42.0%)。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5例肺心病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根据血浆渗透压水平分成低渗血症组(低渗组)与非低渗血症组(非低渗组)。低渗组86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53 ̄86岁,平均(64.01±12.68)岁。非低渗组119例,其中男76例,女43例;年龄55 ̄82岁,平均(63.80±11.21)岁。1.2血标本采集及各项生化指标测定均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自动血生化仪检测血K …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素芳 《河北医药》2010,32(15):2072-207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室功能衰竭的疾病。心律失常是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临床上以慢性居多,具有病情迁延、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等特点,晚期并发症多且常危及生命。笔者现就近年来本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00例诊治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花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37-33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5例患者好转52例,占80%;自动出院2例,占3.1%;死亡11例,病死率16.9%。死亡患者中呼吸衰竭者6例(9.2%),心力衰竭者3例(4.6%),全身衰竭者2例(3.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重视整体治疗,综合治疗观念,进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情况并分析。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12例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后,将患者进行收集资料的比较,观察并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前后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不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后患者出现心悸的情况(17.86%)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出现心悸的情况(1.79%)。并且治疗后的患者缺血性ST-T改变的情况(17.86%)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患者的缺血性ST-T改变的情况(1.79%),电轴左偏的情况(21.43%)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电轴左偏的情况(1.79%),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而言,加强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临床作用,为患者带来较大得益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特点,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 对78例70岁以下肺结核合并肺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和心电图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实验组);同时调查80例无肺结核且患有肺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和心电图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P波的改变、PaO2、PaCO2的变化较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临床上应根据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血清分析等进行综合评判,需要及时发现和规范诊治,提高其诊断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