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32例患者的抢救过程,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预防措施及抢救流程。结果因护理发现及时,保持有效静脉通路,拔管时医护密切配合,重视拔管时患者精神状态,针对高危人群提前备好抢救用药等措施,3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重在预防,及早发现,加强拔除鞘管时的医护配合,有助于降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介入手术已成为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但在术后拔除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可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虽然少见,但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等.本文探讨了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并对其预防及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入手术已成为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手段。但在术后拔除鞘管和压迫止血时 ,可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虽然少见 ,但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等。本文探讨了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 ,并对其预防及处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病人 75 1例 ,发生心血管迷走反射 8例 ,约占 1 .1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35~ 6 8岁 ,平均 4 8岁。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 ) 5例 ,射频消融术 2例 ,其他手术 1例。2 结果全部患者均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PCI术后拔除动脉鞘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418-3418
目的:探讨PCI术后拔除动脉鞘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09-11因PCI术后拔除动脉鞘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护理经验。结果:对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立即采取将头部放平或取头低足高位,快速补充血容量,吸氧,给予阿托品、多巴胺静脉推注等急救措施,所有病例症状于5~10 min内缓解,生命体征于30 min内恢复正常,无1例死亡。结论:极早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抢救处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探讨具体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3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血容量相对不足及空腔脏器的强烈刺激均为引起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减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彭蕾 《当代护士》2010,(5):52-53
总结19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心血管介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拔鞘前做好预防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全身一般情况,及时识别并处理血管迷走反射.认为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cardiovascular vagal reactions,CVVRS)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438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根据拔鞘管前是否给予处理分为2组:预防组234例和对照组204例。预防组拔鞘管前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300mL,拔鞘管时用2%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周围行局部麻醉;对照组未经处理直接拔鞘管。结果预防组CVVRS发生2例(0.85%),对照组发生CVVRS13例(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拔鞘管前应常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并在拔鞘管时用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周围行局部麻醉,恰当的心理护理,消除焦虑紧张情绪,有助于降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血管迷走反射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经验,制定预防措施及抢救流程卡,并应用流程卡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抢救能力的培训。结果表明,应用流程卡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显著下降,同时护士病情观察、应急反应能力及病情判断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云兵  吴屹  罗彩东  赵亮  王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103-103,135
目的 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177;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177;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17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177;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177;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177;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177;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177;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 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王艳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157-1158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常发生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及术后拔出血管鞘及压迫止血(股动脉)时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般为良性过程,积极处理多可迅速恢复。分析本院在心脏介入诊疗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为疼痛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血管迷走反射的认识,可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拔除鞘管时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临床原因及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288例经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拔管时是否给予预防及护理,分为干预组(148例)和对照组(140例),干预组拔管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同时给予心理辅导,让患者放松情绪;对照组未经上述处理,直接拔管。结果:干预组心血管迷走反射发生3例(2.03%),对照组发生12例(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前滴注生理盐水,拔管过程中安慰患者,放松情绪,可以很好地避免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心脏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君  马玲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102-2102
在介入治疗术后拔除动静脉鞘管时,有少数病人会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增高的反应,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拔管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介入器械也逐渐成熟。既往在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检查和治疗中 ,常规保留动脉鞘管 ,术后易因肝素化或按压不当造成局部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 ,影响病人的肢体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2 0 0 3年 3~ 8月 ,我院在经股动脉径路接受冠脉造影 (CAG)和血管成形术 (PTCA)的患者中 ,选择放置Angioseal血管闭合器[1] ,有效地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避免了拔除动脉鞘管时的迷走反射。现将临床应用 4 2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2例中 ,男 2 9例 ,女 13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拔鞘管后血管迷走反射(VVRS)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发生VVRS的13例患者的特点及处理.结果 患者发生VVRS后经大量补液,静脉应用多巴胺和阿托品后症状消失.结论 拔管前、后正确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VVRS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提出:术前实行完善的术前宣教,预防血容量不足,避免空腔器官的刺激等;术中及拔管配合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急救药品的备用等及术后监护措施,并改进拔管方法,可显著减少甚至消除冠脉介入术拔除鞘管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术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介入术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行介入术中均发生不同程度心律失常及血压下降,心脏骤停5例,心室颤动9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频发室早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立即实施心外按压、心脏除颤、血管活性药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并给予精心护理,其中2例因严重心血管事件未实施支架置入手术,死亡1例,抢救成功17例。结论:介入术中严重心血管事件危害大,可危及患者生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精心护理能提高介入术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及徒手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两组行PCI后的患者,分别在4-6小时和1小时内拔除鞘管,手工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30分钟以上(A组)和不超过10分钟(B组)。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并发症。 结果 354例中,血管并发症共12例,A组7例,B组5例,包括再发出血、股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迷走反射,无假性动脉瘤发生。经χ2检验,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股动脉鞘管可在PCI术后1小时内拔除,同时徒手压迫止血时间不超过10分钟即可。  相似文献   

19.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芳  黄霞 《护理学报》2001,8(5):20-21
探讨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护理。回顾性分析了50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此反射好发于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及拔除动静脉鞘管过程中。年老体弱、精神紧张、术前禁食时间长、术后补液量少为其主要诱发因素。此反射发生迅速、进展快、危险大,须针对发病特点、诱发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心血管介入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 ,但在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反应是危险的急性并发症 ,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现将我所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术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 998年以来 ,共开展心脏介入手术 6 0 0余例 ,发生低血压反应 6例 ,5例发生在拔除鞘管过程中 ,1例发生在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的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或较快出现胸闷、恶心 ,血压迅速下降 ,面色苍白 ,全身大汗 ,四肢发冷等症状 ,但意识清晰 ,问话可答。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护士密切观察、巡视病房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