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社区成人4类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调查作为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一部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乌鲁木齐市4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4类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782人完成调查,共调查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和进食障碍4类精神障碍患者,终生符合4类精神障碍任一诊断的病例数为87例,4类中任何一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1.41%,12月患病率为7.64%。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4.80,95%CI:1.57~14.69)、无工作(OR=13.13,95%CI:1.75~98.72)、罹患躯体疾病(OR=17.13,95%CI:4.28~73.42);心境障碍12月患病的危险因素有高收入水平(OR=5.32,95%CI:1.38~20.47)、罹患躯体疾病(OR=75.53,95%CI:1.23~999)。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初中(OR=19.37,95%CI:1.75~214.04)和大学及以上(OR=13.04,95%CI:1.48~114.85)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保定市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共10073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轴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对调查对象进行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状况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结果9021人完成调查,精神病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74%(95%CI=0.56%~0.92%),时点患病率为0.64%(95%CI=0.48%~0.81%);精神分裂症最常见,其终生及时点患病率分别为0.62%、0.54%。时点患病率:女性0.87%高于男性0.42%(P<0.01);20~59岁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分居/离婚、低收入及独居增加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危险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程度:轻度7.41%,中度35.19%,重度57.41%。精神病性障碍的精神科门诊就诊率为35.19%,住院率27.78%。结论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在女性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抑郁症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自治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使用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表3.0作为诊断工具,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两套诊断标准做出抑郁症的诊断。结果:12 315名调查对象完成访谈,抑郁症12月加权患病率为3.1%;拟合两水平零模型,组内相关系数为0.10,终模型结果显示,女性(OR=1.46,95%CI:1.03~2.08),未婚(OR=2.76,95%CI:1.35~5.67),分居或离婚(OR=2.98,95%CI:1.40~6.36),不工作(OR=2.50,95%CI:1.52~4.11),低收入户(OR=1.88,95%CI:1.21~2.91),几乎每天饮酒(OR=1.95,95%CI:1.03~3.69),慢性病(OR=4.47,95%CI:3.03~6.57)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65岁及以上(OR=0.39,95%CI:0.20~0.75)、初中(OR=0.47,95%CI:0.29~0.75)、高中或...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海省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18岁人群12001人,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不同比例的三组人群进行诊断检查。将计算出的患病率调整并推广至青海省370万成年人口。结果:11178人完成了调查。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8.04%,95%可信区间(95%CI)为15.99%~20.28%;患病率前三位的分别是酒精使用障碍(12.24%)、广泛性焦虑障碍(1.40%)和心境恶劣障碍(1.13%)。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及酒精使用障碍的现患率均明显高于女性[(27.92%vs.7.47%,23.39%vs.0.30%;OR(95%CI)=4.80(3.81~6.05),OR(95%CI)=100.22(35.07~286.38)];农村与城市居民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3%vs.17.08%,OR=1.09,95%CI:0.76~1.56)。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功能损害程度为中等到严重者占15.48%,但仅2.59%有精神障碍者曾经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仅0.94%曾在精神科就诊。结论:青海省酒精使用障碍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T1DM)风险的关联。方法:使用儿童肥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集为暴露因素,以单核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IVs),T1DM为结局变量,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评估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共选出了6个SNP,剔除rs10400700(MR keep:FALSE),剩余5个SNPs作为IVs。逆方差加权法支持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OR=1.20,95%CI:1.09-1.31);MR-Egger回归法不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OR=1.43,95%CI:0.63-2.23);简单中位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1.26,95%CI:1.11-1.41);加权中位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OR=1.26,95%CI:1.12-1.40);简单众数法和加权众数法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MR研究支持儿童肥胖与T1DM风险增加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赤峰市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赤峰市18岁及以上居民6376例,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 0-计算机版进行入户访谈,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诊断抑郁症。结果:4528人完成调查,抑郁症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4. 38%,加权12月患病率为1. 71%;抑郁症12月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 11%vs. 1. 23%,P 0. 05),50~64岁年龄组高于18~34岁年龄组(2. 72%vs. 0. 92%,P 0. 01),≥65岁年龄组高于18~34岁年龄组(2. 65%vs. 0. 92%,P 0. 05);抑郁症首发年龄中位数为40 (4,80)岁;抑郁症患者求助精神科医生的比例仅为2. 4%。结论:赤峰市抑郁症患病率低于国外同类研究而与国内研究接近,女性及50岁以上群体有较高的患病风险。抑郁症患者求助精神科医生的比例不高,原因和对策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北省自杀未遂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河北省精神障碍流调样本,以该样本为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共24000名,以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编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记录自杀未遂情况,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1)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为0.82%(95%CI:0.70~0.94);女性发生率为1.17%(95%CI:1.02~1.32),男性为0.47%(95%CI:0.38~0.5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30.45,P0.001);城市发生率为0.45%(95%CI:0.36~0.54),农村为0.88%(95%CI:0.75~1.00),农村明显高于城市(χ2=5.26,P0.05)。(2)服毒药及治疗药为自杀的主要方式(78.2%),使用的药物或工具来源主要是放在家里(73.5%),最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73.5%),41.8%的自杀行为属冲动性,自杀未遂者中精神疾病患病率为52.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2.19,95%CI:1.55~3.09)、小学教育程度(OR=1.88,95%CI:1.34~2.65)、年龄30~39岁(OR=1.66,95%CI:1.19~2.34)、离婚(OR=3.28,95%CI:1.57~6.89)、再婚(OR=4.57,95%CI:2.00~10.46)、精神疾病(OR=8.72,95%CI:6.37~11.95)。结论:加强农药及治疗药的管理、及时发现、治疗精神疾病对自杀未遂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应对自杀未遂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防止再次出现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并探讨抑郁复发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疾病访谈、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为工具,共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58例,其中首发529例(58.6%),复发329例(36.0%)。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在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上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探索复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抑郁症相对首发抑郁症更有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共病(OR=2.11,95%CI:1.00~4.44)、无法工作/学习/从事家务劳动的天数更多(OR=1.26,95%CI:1.01~1.56)、既往使用过1个月以上的精神科药物(OR=1.41,95%CI:1.02~1.97)、既往接受过电休克治疗(OR=3.23,95%CI:1.42~7.36)、腰臀比更大(OR=33.88,95%CI:2.88~399.32)。结论:复发性抑郁症与存在精神障碍共病、无法工作/学习/从事家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18岁及以上人群终生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特征,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2011年在天津市进行的精神障碍流行病调查样本,以18岁及以上且过去半年内在本地居住时间≥3个月的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被试进行筛查,并根据得分进行精神障碍危险等级划分,进行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及终生自杀未遂行为的评估,完成分布特征、危险因素等分析,最终共有4438人完成本次调查。结果:76人报告有终生自杀未遂行为,调整后发生率为0. 75%(95%CI:0. 49%~1. 00%)。自杀的方法主要是服用治疗药(31. 9%)和使用工具(24. 3%),自杀未遂者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68. 7%,其中以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49. 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精神障碍的诊断(OR=5. 38,95%CI=2. 44~11. 83)、主观睡眠质量差(OR=3. 79,95%CI=1. 72~8. 35)、有宗教信仰(OR=4. 51,95%CI=1. 95~10. 45)、主观家庭经济状况差(OR=2. 79,95%CI=1. 35~5. 75)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人群中自杀未遂行为较高,多种因素与自杀未遂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心理因素与门诊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和Kessler10量表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共调查威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11652人。占威海市总人口的4.72‰。(1)居民两周患病检出率为10.4%(其中农村地区为10.9%,城市地区为7.7%),两周就诊率平均为4.8%(其中农村地区为5.0%,城市地区为4.1%);63.6%的患者就诊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门诊服务利用的主要心理因素是K10分值,其高分组(30~50)的OR值=2.258(95%CI:1.265-4.032)。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差与两周就诊率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