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对立违抗障碍(ODD)男童的情绪调节过程特征,比较两者情绪调节过程的异同。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ADHD和ODD男童为研究组,对其情绪调节能力、行为表现、智能情况进行评估,并且与健康发育男童做比较。结果 以总智商为协变量,研究组在负性情绪认知重评,负性情绪表情抑制,负性情绪表情宣泄,正性情绪认知重评上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8、7.747、12.157、4.475,P<0.05或<0.01);单纯ODD组、ODD/ADHD组和单纯ADHD组的情绪调节能力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ADHD和ODD男童存在对负性情绪的调节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患儿行为与父母间冲突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Ⅳ版)》(DSM-Ⅳ)中ADHD和诊断标准的门诊儿童,ADHD伴ODD者33例(占总数的55%)为共患组,单纯ADHD者27例(占总数的45%)为ADHD组。由儿童填写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量表(Children's Perception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 Scale,CPIC),其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共患组在CPIC各因子及总分得分均显著高于ADHD组(P0.05),焦虑/抑郁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ADHD组(P0.05);2)相关分析发现,共患组儿童社交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外化性行为问题与感知到的婚姻冲突存在相关性;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保留在模型中的变量有自我归因(P=0.005,OR=1.489),应对效能(P=0.026,OR=1.329),冲突频率(P=0.019,OR=1.254)。结论共患组儿童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可能与父母婚姻间冲突有关,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中的自我归因、应对效能、冲突频率增加了ADHD共发ODD的危险,提示对共患有ODD、ADHD的儿童进行治疗时,不仅要注意调节其父母关系,更要引导儿童正确看待婚姻冲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不良情绪与冲动症状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1月-2007年7月就诊的187名(8~12岁)ADHD儿童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相当的126名为儿童对照组。2组儿童分别完成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结果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冲动组在除社交恐怖以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总分、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在学校恐怖和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P值均0.05);ADHD非冲动组的躯体/惊恐和分离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Bar-ratt冲动性量表的3个因子及总分与除社交恐怖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越强烈,冲动行为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焦虑障碍共患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共患病多见,近年ADHD伴焦虑障碍渐受国内学者重视,这类儿童社会功能损害比单纯ADHD更严重.在治疗上更困难,现就其共患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特点,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病因。方法60名ADHD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受试本人及家庭特征;应用SAS56.12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儿童有显著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偏食、咬指甲、母性格及父子关系为显著危险因素,即儿童存在偏食及咬指甲,母性格不开朗及父子关系不亲密时。患ADHD的危险性较大。结论 儿童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可促使ADHD的发生。矫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改变母亲恶劣性格及培养良好的父子关系可能减少ADH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学因素在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病因学中的作用,探讨了生物学因素与ODD的关系,就ODD有关的生物学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 (ADHD)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不集中 ,活动过多 ,情绪不稳定 ,部分儿童伴有知觉和认知的障碍。对ADHD儿童的干预有多种方法 ,如心理治疗、感觉统合治疗、中西药物治疗等 ,但疗效不确切或费时较长 ,也因药物的副反应使大部分家长抗拒药物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头针治疗ADHD儿童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符合ADHD评定标准[1 ] 儿童共 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6~ 14岁。1.2 方法1.2 .1 治疗 头针 +电针 +埋针 +舌针。启智九针取俞穴 :四神聪、承灵、上星、神庭、五处、曲差等。电针 :针灸… 相似文献
8.
有关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立违抗性障碍是学龄期儿童极为常见的行为障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多而复杂。本文仅就其家庭因素(如: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精神状况、文化程度及社会经济状况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家庭情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特点,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病因。[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确定病例组儿童60名;按年龄、性别1:1匹配正常对照组儿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受试本人及家庭特征;应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Logistic比回归分析。[结果] ADHD偏食/挑食史、咬指甲、ADHD阳性家族史、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意见、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性格等12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儿童有显著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偏食、咬指甲、母性格及父子关系为显著危险因素,即儿童存在偏食及咬指甲,母性格不开朗及父子关系不亲密时,患ADHD的危险性较大。[结论] 儿童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可促使ADHD的发生。矫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改变母亲恶劣性格及培养良好的父子关系可能减少ADH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王惠梅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9,10(1):25-27
通过10余年来对前额叶回路的研究,认为回路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有着强化和抑制双重调节作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学基础与此相关。多巴胺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起积极作用,多巴胺的浓度在儿童两岁时达高峰,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多巴胺浓度可通过其代谢产物香草酸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而测定。多动水平与尾状核高浓度的香草酸有关,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应用可导致脑脊液中香草酸的降低,这可能与通过减少尼氏小体对多巴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伴和不伴对立违抗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和反应抑制功能特点,为证明ODD是否会加重ADHD认知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1月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ADHD+ODD)、单纯ADHD(ADHD)、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各30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第四版(WSIC-Ⅳ)对其进行智力测试,Stroop效应测试对其反应抑制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病例组在智力测试方面,言语理解、工作记忆、加工速度、认知效率指数、总智商方面均落后于对照组(F=3.663、5.761、5.436、9.468、6.412,P均<0.05);ADHD+ODD组的一般能力指数落后于正常对照组(F=2.751,P<0.05);两病例组在反应抑制功能测试中的字义干扰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10,P<0.05);两病例组之间智力及反应抑制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703、0.578,P均>0.05)。结论 ADHD儿童智力及反应抑制功能均落后于正常儿童,共病ODD会加重ADHD的儿童一般能力损害,但不会加重反应抑制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有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ADHD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31例ADHD儿童中,男女童之比为2∶1,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8~10岁;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父亲年龄、母亲年龄、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居室装修时间、儿童任性和孤独、儿童血锌和铁水平等;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儿童孤独、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和居室装修时间。【结论】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以ADHD儿童、家长、老师和医生为团队,开展儿童ADHD的控制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父母培训八步法结合利他林的联合治疗方案对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的ADHD的疗效,探索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符合DSM-IV中ADHD+ODD诊断标准的患儿,用父母培训法联合利他林治疗与单用利他林的药物治疗进行随机对照,治疗10周后撤除父母培训法,在第34周进行随访。共完成观察病例62例,32例利他林治疗,30例联合治疗。以破坏性行为障碍评定量表(DBDRS)、家长压力问卷(PSI)、临床总体印象(CGI)等评估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ADHD症状评分、ODD症状评分及CG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0周末及随访34周末均一致显示,两组ADHD症状改善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对ODD症状的改善和疗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和家长压力等方面优于单用利他林组(P<0.01);ODD症状的改善与注意缺陷症状的改善有正性相关(r=0.39,P<0.01)。结论父母培训结合利他林治疗共患ODD的ADHD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力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及其三个亚型与正常儿童智力结构的特征。【方法】采用WISC-CR,对110例三个亚型ADHD儿童和3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DHD组儿童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DHD组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之间的平衡性差,且注意缺陷为主型(PI组)和混合型(CT组)智力发展不平衡者明显高于多动或冲动为主型(HI组)。ADHD组儿童是随着年龄的增加,HI型比例下降,PI型比例上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DHD组儿童的智力水平较低.其言语和操作能力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社区儿童保健医生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知识培训后ADHD知晓情况的变化。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6个区的社区儿保医生进行研究,使用自编多动症知晓情况调查表,比较培训前后知晓率的差异。 结果 社区儿保医生在培训前后对ADHD的总体认识(2个条目)、治疗认识(11个条目)及病因认识(2个条目)方面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儿保医生比郊区和城郊结合儿保医生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更高。 结论 社区儿保医生对ADHD儿童的整体了解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ADHD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持续注意反应任务(SART)对100名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对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能力进行统计。 【结果】 总的来说,两组儿童在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SART中的漏按错误数(P=0.004)、误按数(P<0.001)上明显地多于对照组儿童,所需反应时(P<0.001)也更长,反应时变异(P=0.001)也更大。控制FIQ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男性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行为特点。【方法】对湖南省六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共9 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K-SADS-PL)和DSM-IV对ADHD筛查阳性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凡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由照管者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结果】①ADHD三种亚型CBCL各行为问题分项中仅在退缩、性问题、活动情况三个分项中没有组间差异,其余分项中均存在组间差异;②两两分析比较在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外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社交能力总分等8个分项表现为一致的组间差异,即三种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三种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其余分项则在三种亚型间分别显示出不同的组间差异。【结论】ADHD三种亚型儿童行为问题在CBCL各分项中的表现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智力特征。方法 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154例6~14岁ADHD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并与102名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ADHD儿童FIQ在70~129,其中智力超常0例(0.0%),高常6例(3.90%),平常112例(72.73%),边缘36例(23.37%);ADHD儿童的VIQ、PIQ和FIQ及Kaufman三个因子得分均较正常儿童低(P<0.01);在各分测验上ADHD儿童除“知识”外余10个测验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FIQ和PIQ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ADHD儿童|VIQ-PIQ|差值>15者比例与正常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Kaufman3个因子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不存在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以及智力结构不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