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蠊缨滴虫病原体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超鞭毛虫目、缨滴虫亚目、缨滴虫科、缨滴虫属的单细胞原虫,是一种寄生于白蚁、蟑螂(包括森林树木中的蟑螂)肠道的单细胞原虫。蠊缨滴虫病(lophomoniasis blattarum)是新发现的一种人体寄生虫病,20世纪末我国陆续有从人呼吸道检出蠊缨滴虫的报道,近年来该类病例报明显增多。蠊缨滴虫所致呼吸道感染可能是一种新发的、人们尚未完全认识的机会性感染寄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与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2例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报道的119例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中,1例无基础疾病,另1例为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2例均表现为发热伴咳嗽,胸部CT示肺部渗出、实变、结节及胸腔积液,2例经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镜检明确诊断,最终甲硝唑治疗有效;文献报道的病例症状轻重差异较大,可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影像学表现多样;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涂片检查是明确病原体的方法.结论 肺部蠊缨滴虫感染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镜检是明确诊断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插管及吸痰、肺泡灌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s,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喉镜引导下口腔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观察组给予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体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插管及吸痰、肺泡灌洗可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病症,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蠊缨滴虫(Lophomomas blattarum)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原虫,由其引起人体感染的案例之前偶有报道[1],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其流行规律、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在不足半年时间内,发现4例蠊缨滴虫引起的肺部感染,现结合文献,对案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本院ICU对6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153次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4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进行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吸痰、支气管清洗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吸入性肺炎经纤支镜治疗,5例痊愈,1例好转;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2例,经口气管插管1例,经口气管插管改为经鼻气管插管10例,均一次成功;另外,对6例气管插管易位、大气道阻塞、咯血患者的诊治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纤支镜在ICU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有重要价值,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福建省首例蠊缨滴虫(Lophomonias blattarum)感染病例。方法 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镜检。结果 患者“感冒”月余,首诊对症治疗无效;后到福建省某医院治疗,CT检查见双肺弥漫性病变、双肺门及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膜肥厚粘连,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镜检,见大量可活动虫体,送省CDC寄生虫病防治科鉴定,经直接涂片和瑞氏染色观察,诊断为蠊缨滴虫,并对蠊缨滴虫的形态进行描述。结论 对某些“感冒”治疗无效者应考虑蠊缨滴虫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诊断及致病机制认识水平。方法通过肺泡灌洗液镜检及1个肺蠊缨滴虫感染病例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对病例进行总结。结果肺蠊缨滴虫感染多发生在南方地区,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和气促;影像学表现各异,多依靠肺泡灌洗液光学显微镜及电镜检查确诊;甲硝唑治疗有效。结论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和发热病人,在治疗效果不佳、且以常见病难以解释时,要注意有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综合ICU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该院ICU对93例危重患者进行238例坎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43例重症肺炎患者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18例肺不张患者经纤支镜治疗后全部复张;31例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或口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行纤支镜引导经口插入胃管5例均成功.对人工气道梗阻、气管插管或套管易位、气管插管或套管顶端贴气管壁、咯血患者的诊治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另外,还可通过细纤支镜了解气管切开患者气囊上切开伤口内出血及肉芽形成情况及冲洗气囊上潴留物.[结论]纤支镜在综合ICU重症病人抢救及气道管理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便携式纤支镜通过两侧带槽的口咽通气道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病人的应用及意义。[方法]18例评估为困难气道的ICU病人,存在经鼻气管插管禁忌,使用两侧带槽的口咽通气道的辅助,由便携式纤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从开始置入纤支镜至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观察气管插管过程中SPO2变化。观察口腔损伤及喉痉挛、心跳骤停等情况。[结果]全组18例插管均一次成功,从开始置入纤支镜至完成气管插管时间为30s~4min,所有患者插管过程中SPO2均在90%~98%之间,无一例口腔损伤、喉痉挛、心跳骤停等发生。[结论]使用两侧带槽的口咽通气道,能减少便携式纤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时间,操作方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与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0例颈椎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组)和Ⅱ组(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组),每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和插管时Bp、HR、SpO2的变化,以及插管时间和重复插管例数等.结果 插管过程中SpO2维持正常,Ⅰ组和Ⅱ组插管时间[(3.12±0.52)min和(3.34±0.65)min]、重复插管例数(2例和1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Ⅱ组MAP、HR[(105.6±17.5)mmHg(1 mm Hg=0.133 kPa)、(95.4±10.8)次/min]比Ⅰ组[(83.7±19.6)mmHg、(78.5±10.2)次/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 纤支镜快速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优于纤支镜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局限性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镜下治疗对病变部位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肺部影像学证实为局限性肺不张的226例住院病人,分为纤支镜诊治组(18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纤支镜诊治组患儿临床资料及纤支镜检查结果予以分析,并与对照组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纤支镜诊治组189例患儿共行222例次纤支镜诊治术,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有支气管粘膜炎性病变,73例病变部位粘液痰栓形成,21例患儿不同程度气管或支气管软化,11例支气管开口异常或管腔狭窄,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3例支气管内新生肉芽形成,2例气管源性支气管,1例气管前壁血管瘤。出院时纤支镜诊治组患儿肺部局限性病变完全复张、部分复张、无明显改善例数分别为146例、27例和7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7例、14例、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支镜诊治组平均住院日(12.1±0.2)d,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6.2±0.4)d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支镜诊治组未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或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不良事件。结论纤支镜术能够明确肺不张病因,促进病变部位复张,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经济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高丽峰 《职业与健康》2003,19(2):159-160
目的:研究纤支镜直视下置放气管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护理要点,观察治疗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对采用纤支镜置放气管支架治疗的14例气管狭窄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4例患者在置入气管支架后呼吸困难立即缓解,管腔通畅。追踪观察3个月,其中1例因大咯血窒息,于术后50d死亡,1例因肺内感染,于术后70d死亡;余12例呼吸道无狭窄。结论:经纤支镜直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狭窄,方法简单,易行,较为安全,近期效果明显,不但可即刻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病因治疗创造了机会。术前加强心理护量,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监护下对107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OlympusP60)检查及治疗。结果对血氧饱和度下降(SaO2)、呼吸和心率不稳定、气道压力明显不稳定、血痰、肺不张、严重肺部感染等能查找出原因,并予相应的镜下治疗,效果显著;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换管及引导插胃管成功率高、效果好。结论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纤支镜在大咯血治疗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纤支镜对28例大咯血进行检查及治疗。观察大咯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块阻塞情况、向出血部位注入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溶液+凝血酶,并观察止血效果。结果25例明确出血部位,3例室息患者经吸引后呼吸好转,16例经纤支镜治疗后立即止血,7例经纤支镜治疗出血减少,5例患者无效,止血总有效率82.1%。结论急诊纤支镜在大咯血救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基层医院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纤支镜辅助下微波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易感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患者入院后及纤支镜检查前、后均留取痰液进行结核菌、细菌和真菌涂片及培养,并对纤支镜管等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微波辅助治疗EBTB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比同期医院住院患者明显偏高,P<0.01.结论必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掌握治疗时机、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纤支镜消毒等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吴格怡  彭敏  刘旺 《现代保健》2011,(22):34-35
目的 观察纤支镜对脑血管意外合并肺炎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98例脑血管意外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为47例,胸部CT明确肺炎后第2天对实验组予行纤支镜吸痰.在两者均使用广谱抗生菌基础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30例治愈,20例好转,1例加重,其中无窒息患者.对照组15例治愈,20例好转,10例加重,2例发生窒息.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引起肺炎胃内容物返流,发生误吸性肺炎,纤支镜吸痰对长期卧床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肺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哮喘并广泛小气道黏液栓或肺不张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中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2例危重哮喘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中,将纤支镜从连接于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回路管之间的三通接头的吸痰孔插入气道,经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结果共操作16例次,每次历时长达1 h,均术程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中及术后血气分析及相应时间点心率、血压分别与术前比较,术中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显著好转(P<0.05).结论危重哮喘患者有急需纤支镜诊疗指征时,及时在有创机械通气支持下行纤支镜诊治术,具有良好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纤支镜是当前支气管镜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查及治疗手段.一旦患者发生支气管异物堵塞,及时、成功的取出异物是诊治的关键.在异物存留支气管期间,极容易导致患者缺氧、气道炎症,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患者适应度低等情况,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气道痉挛.在这一背景下,采用纤支镜技术在诊治气管异物堵塞方面极具优势,尤其是对有异物吸入史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87例急慢性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协助治疗的效果。结果表明,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能快速、安全、高效地建立人工气道。应用纤支镜进行肺泡灌洗,能非常高效地协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5~1986年通过纤支镜检出2例原发性呼吸道淀粉样变,其中2例用高频电刀—纤支镜治疗近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例1:女,50岁。轻咳声嘶一年,纤支镜检查,发现气管下段前壁及右外侧壁粘膜水肿充血,表面粗糙,气管环部分消失,支气管树余处皆正常。全身其它脏器未发现病变。纤支镜活检息处病理为粘膜下淀粉样变性。对此例,仅行消炎、对症治疗。例2:女,32岁。因咳嗽9月余,气喘胸痛6个月血丝痰4个月内出现4天,于1985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