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9例中,男性77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2岁,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源性心脏病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加味五味子汤:五味子15~30g 麦冬10g红花9g(另包) 潞参30g 黄芪30g 炙麻黄9~15g 杏仁15g 陈皮12g 茯苓30g 半夏10g丹参30g 当归12g 熟地15g 山药20g 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加减:大便秘者加火麻仁15g;大便溏、次数多者加焦术15g;胸闷者加枳壳12g、桔梗12g;痰热盛者加黄连6g、  相似文献   

2.
本组68例,男56例,女12例,年龄4~13岁66例,14岁以上2例。单侧腮腺肿胀者41例,两侧腮腺肿胀者27例。伴有发热者62例,体温37.6~40.1℃,颈部淋巴结肿大者57例;两侧扁桃体肿大Ⅰ°~Ⅱ°者22例;呕吐者24例。查血:白细胞总数(6.8~12.4)×10~9/L者53例,其中中性0.54~0.78,淋巴0.20~0.42;白细胞总数(4.0~6.7)×10~9/L者15例,其中中性0.43~0.58,淋巴0.40~0.54。 西医治疗:68例患者均用病毒唑(三氮唑核苷)10~15mg/kg·日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中,白细胞总数增高者,加用青霉素5~20万u/kg·日或林可霉素1万~2万u/k8·日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中医治疗;自拟清毒消肿汤:板蓝根12~18g、薄荷9~12g、牛蒡于6—9g、双花9~12g、连翘9~12g、浙贝6~9g、大青叶10~15g、僵蚕9~12g、桔梗10~12g、蝉衣6~9g、黄芩9~12g、生甘草3~6g,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共煎取500ml,分多次频服。  相似文献   

3.
30例患者均为女性 ,其中 2 0~ 30岁者 8例 ,30~ 4 0岁者 15例 ,4 0岁以上者 7例 ,病程半年 1年者17例 ,1~ 5年者 10例 ,5年以上者 3例。益肾止淋汤方药组成 :熟地 2 0 g,枸杞 2 0 g,牛膝 15g,菟丝子 2 0 g,金钱草 2 0 g,瞿麦 10 g,蓄 10 g,蒲公英 15g,滑石 2 0 g,生甘草 6 g。偏阴虚者加阿胶 15g,白芍 15g,白茅根30 g;偏阳虚者加故纸 10 g,巴戟 10 g,淫羊藿 10 g;气虚者加党参 2 0 g,北芪 2 5g,升麻 6 g。每日 1剂 ,水煎2次温服 ,10天为 1个疗程 ,观察 2~ 5个疗程。并嘱慎饮食、免过劳、远房帏并注意房室、经期卫生 ,病情好转或痊愈后…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符合第三版《内科学》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其中以结肠镜检查为主要依据,6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20岁,平均40岁。病程5个月~5年20例,5年~10年25例,10年~20年10例,20年以上5例。 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苦参30g,黄芩12g,黄连12g,薏苡仁10g,山药10g,便下赤多加白芨10g,腹痛重加白芍30g,甘草6g,里急后重加木香10g,槟榔10g,白多加陈皮12g。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15ml,每日1次灌肠,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主要为临床症状疗效标准),着重观察5项症状(腹痛、腹泻、粘液或脓血便、里急  相似文献   

5.
一、一般资料:治疗组38例,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26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岁。另设对照组30例,心肌梗塞10例,心绞痛2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岁。 二、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维生素C2.0g、肌苷0.4g、辅酶A100单位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中14例加用阿斯匹林0.3g,每日1次;16例加服潘生丁20mg,每日3次,15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滴黄芪注射液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6 9例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心律失常 6 9例中 ,男 5 1例 ,女 18例。年龄2 5~ 85岁。病程 3天至 2 5年。其中冠心病 2 5例 ,肺心病2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12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0例。 6 9例心律失常中频发室性早搏 31例 ,频发房性早搏 19例 ,心房纤维颤动 13例 ,窦性心动过速 6例。1 2方法 本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静滴 ,每日 1次 ,首次从10ml开始 ,无不良反应者将用量加至每日 2 0ml,疗程 15天 ,个别病例可延长 2 0~ 30天 ,观察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前做 12导…  相似文献   

7.
牛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1,17(11):37-38
笔者门诊治疗 10 0例 ,其中 7个月以前 2 0例 ,7~ 12个月65例 ,12个月以后 15例 ,病程最长的 15天 ,最短的 3天。用药最少的 2剂 ,最多的 6剂。方药组成 :黄连 1~ 3 g ,生苡仁 5~ 10g ,灯芯草 1~ 3 g。随症加减 :伤食加焦三仙 (炒山楂 6~ 9g ,炒麦芽 6~ 9g ,神曲 6~ 9g) ;易惊者加钩藤 3~ 6g ,蝉衣 3~ 6g ;大便干、腹胀者加大黄 1.5~ 6g ,莱菔子 1~ 3g。采用中药放入瓷缸 ,加入适量水 ,药煮沸后用微火再煮 4~ 5分钟 ,每日 3次 ,1次 3~ 6汤匙 ,连续 3天为 1疗程 ,不能间断。西药随机抽取 60例 ,静滴青霉素或肌注青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女性乳腺增生患者3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本组33例均经临床辨证为痰瘀交阻型,其中已婚者27例,未婚者6例。年龄23~30岁者11例;31~40岁者16例;41岁以上者6例。治疗方法:自拟活血化痰汤药物组成有丹参30g、赤芍12g、穿山甲10g、丝瓜络12g、清半夏18g、生牡蛎30g、昆布30g、海藻30g、夏枯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2次。20天为1个疗程。加减: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郁金;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香附。治疗结果:33例中,治愈3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采用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小续命汤加味治疗颜面神经麻痹10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桂枝10g、附子5g、川芎10g、天麻12g、麻黄6g、白芍15g、人参6g、杏仁10g、防风10g、黄芩10g、生石膏20g、防己9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口臭、苔黄者去附子,加重石膏用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12g、芒硝6g(冲服)、天花粉12g、生地6g、寸冬6g;牙龈肿痛者去附子,加公英15g、连翘15g;口眼歪斜者加全虫10g、天虫15g;久病难愈者加鸡血藤30g、当归15g、赤芍15g、蜈蚣1~2条。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资料与疗效:本组106例病人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0岁。服药最少者3  相似文献   

10.
疏理气机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本法治疗 2 0例 ,2 0例均有慢性前列腺炎明显临床症状 ,前列腺 B超检查 ,前列腺液检验 ,证实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方法 :2 0例均内服自拟疏理气机方。处方 :沉香 7g,小茴香 4 g,乌药 10 g,王不留行 10 g,菟丝子10 g,蒲公英 15g,丹参 12 g,车前子 15g,党参 10 g,北芪 2 0 g,木通 10 g,泽泻 12 g。大便不畅加大黄 8g。1天1剂 ,水煎 2次 ,饭前空服 ,日服 2次 ,每日 1剂。 1个疗程定为 10天 ,服药 10剂。 2 0例中经 1个疗程者 8例 ,2个疗程者 9例 ,3个疗程者 3例。治疗结果 :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14例 ;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或接近正常 3例 ;好…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者62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9天。2诊断标准贝《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①起病突然;③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3治疗方法基本方:白附子10g,白僵蚕10g,防风10g,鸡血藤30g,络石藤15g,钩藤15g,丹参30g,赤、白芍各12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6天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伴面部抽搐者加全蝎10g,蜈蚣3条;伴肝阳上亢者加石块明30g。本组16例患者中除1例配合肌…  相似文献   

12.
运用自拟三参龙牡汤配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6例,获得较满意效果。药物组成:北沙参30g,麦冬15g,苦参15g,赤芍30g,玄参15g,淮小麦3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桂枝5g,红枣20g,五味子5g,炙甘草15g 每日1剂,1日3次煎服,1个月为1疗程。同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16ml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部分患者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 结果: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5%,平均疗程27.5天。  相似文献   

13.
1.处方:射干15g,水煎后加入白糖适量,日3次,或制成剂丸,每次4g,日3次,饭后服,10天一疗程。病程较长者可酌加川芎9g,赤芍12g;乳糜血尿者,可加生地15g,仙鹤草15g。疗效:治疗104例中,痊愈94例,占90.4%,无效10例,占9.6%。其中9例治愈1~6个月无复发;只有1例轻度腹泻,但无其他不良反应。 (中医杂志5:44,1981) 2.处方:阿胶9g(冲服),云苓12g,泽泻12g,滑石12g,猪苓12g,每日1剂,水煎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作者运用中药内服和外涂,配合西药转移因子治疗扁平疣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门诊病人。男9例,女25例;年龄5~15岁8例,6~30岁19例,31~46岁7例,病程2周~4年。一般在半年左右,经其它中西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 治疗 (1)中药治疗:病人全部内服消疣方(自拟),方剂组成:板兰根30g,木贼草15g,紫草12g,生苡仁30g,苦参15g,桃仁9g,红花9g,炮山甲9g,生牡蛎30g。初起瘙痒甚者加白癣皮,马齿苋,疣体较硬者加昆布,海藻,夏枯草;病程长者加黄芪,党参,川芎。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另取其药渣涂擦疣体,每次15分钟。(2)西药治疗:所有病人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注射转移因子,隔日肌肉注射一次,每次3单位/2ml。中西药结合治疗二周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门诊病人30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经3次以上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的被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4~50岁,病程3个月~4天。治疗方法:针灸主穴以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墟为主,留针,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服,6次为1个疗程,共治4个疗程。①湿热内蕴型:随症加减:主穴加曲池、合谷,手法以泻为主,两穴相配泻手阳明经气,共达泻热目的。中药:黄柏12g,秦艽12g,苍术9g,泽泻12g,当归9g,槟榔9g,马齿苋30g,甘草9g。②肝脾不和型:主穴加肝俞、…  相似文献   

16.
本组 96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例。男 4 1例 ,女 55例 ;年龄 15~ 6 2岁 ,病程 2~ 30年 ,一侧头痛者 6 4例 ,双侧头痛者 32例 ,发作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有家族史 10例 ,颅脑占位性病变 2例。方药组成 :葛根 30~ 6 0 g,白芍 30~ 6 0 g,甘草10 g,川芎 10~ 2 0 g,白芷 15g,柴胡 9g,石决明 30 g,地龙 2 0 g,菊花 10 g,牛膝 2 0 g,钩藤 15g(后下 ) ,全虫2~ 6 g(研末冲 )。上述药物煎 2料 ,混合分 2次 ,早晚饭后服用 ,日 1剂 ,10天为 1疗程。疗效评定标准为 :1痊愈 :经治 2疗程 ,头痛消失 ,半年内无复发。 2显效 :2疗程后 ,头痛消失 ,半年内复发…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5例,年龄45~56岁,平均48.6岁。病程2~6个月,平均3.6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周期紊乱,阴道长期不规则流血等。经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方药组成:党参30g,黄芪30g,炒白术15g,山药15g,益母草30g,黑荆芥15g,仙鹤草30g,茜草炭15g,桃仁10g,红花炭10g,贯众炭60g,川断10g,杜仲10g,陈皮6g,炙甘草6g,阿胶10g(烊化)。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后分为2份,早晚各服1份。加减:伴有寒象者,加炮姜治疗方法讨论炭10g;伴有热象者,加黄柏炭10g。服用本方3剂内血止者37例(56.9%);服用6剂内血止者16例(24.6%);服用9剂内血止者2例(3.1%);…  相似文献   

18.
三明钢厂医院中医学组自拟通淋Ⅰ号治疗尿路感染58例,治愈55例,治愈率95%。疗程最短3天,最长9天。 方剂:车前子9g,连翘9g,六一散9g,黄柏6g,扁蓄12g,瞿麦12g,蒲公英15g。上药先用凉水浸泡10min,再用文火煎2次,每次煎10~15min。将头煎药液和二煎药液混合后,匀2次服用,一日一剂。 加减法:小腹胀时加乌药,尿浊加草藓,气虚  相似文献   

19.
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2~38岁,病程1~3年,其中全秃6例,斑秃12例,18例均经过其他治疗而收效甚微.治疗方法:当归20g、首乌25g、熟地20g、女贞子15g、黄芪15g、黑豆30g、桑椹子15g、甘草6g.消化不良者加山药、麦芽,睡眠不佳者加枣仁,每日1剂,服12~15剂后加枸杞子、丹参,再服20天左右(此时新发一般开始生长)后,改以外治为主,加服六味地黄丸或二至丸.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9年3月~2002年4月应用柴桂汤治疗半身出汗17例,取得显效。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7~65岁,病程1~13年,左半身出汗者12例,右半身出汗者5例,其分界线自鼻中线至人中、下颌、胸骨、腹中线、耻骨联合中线及右下肢。右半身出汗,左半身无汗;左半身出汗者,右半身无汗,其分界十分清楚。多次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经中西医药治疗无效来院求治,给柴桂汤治疗。处方:柴胡6~10g,黄芩12~15g,半夏10~12g,桂枝3~6g,白芍10~12g,红糖30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6剂1疗程。2个疗程治愈2例;3个疗程治愈5例;4个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