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6月至1987年6月,我们对手术后及术后复发的8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经颈内动脉插管注入 BCNU 进行治疗。经临床和 CT 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一、病人:本组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9~60岁,平均50.2岁。8例中原发肿瘤2例,复发肿瘤6例。8例中实体肿瘤6例,瘤内有囊性变的2例。本组均在  相似文献   

2.
恶性胶质瘤化疗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我们对在恶性胶质瘤的药物治疗中药物耐受性、目前开展的化疗、给药方法的选择和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一、药物耐受性肿瘤对细胞毒性药物的耐受性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包括外在的耐受机制如血脑屏障 (BBB)、脑肿瘤屏障 (BTB)和药物代谢改变 ,还有内在的肿瘤耐受机制如多个特殊的药物耐受性通路和细胞凋亡耐受。1 .血 脑和脑 肿瘤屏障 :BBB和BTB对有效的细胞毒性治疗 ,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起到一层明显的屏障作用。药物可以通过改变一些物理特性 ,如脂溶性、较弱的蛋白结合和低离子化等来促进其跨过BBB和BT…  相似文献   

3.
苯丁酸钠诱导分化治疗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诱导分化剂苯丁酸钠与化疗药顺铂联合治疗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的剂量及疗效。方法 将低分化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9移植于裸小鼠,制作可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后,用不同剂量的苯丁酸钠单独或与顺铂联合治疗,观察实体瘤的体积、组织细胞形态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当苯丁酸钠增加至300mg·kg-1,每天2次腹腔注射时,肿瘤生长明显受抑(P<0.001),组织细胞形态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其分化程度增高,但与顺铂联用未显示出疗效的增加。结论 苯丁酸钠具有明显的促进人脑胶质瘤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恶性胶质瘤瘤内化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瘤内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应用现状,通过多种给药方式,将大剂量化疗药物注入瘤内以提高瘤内化疗药物浓度,杀死肿瘤细胞,改善脑恶性胶质瘤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类星形胶质瘤中转录因子(TF)的表达异常.方法用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人类正常大脑和星形胶质瘤中转录因子的表达.共3个标本标本1混合了3例三级星形胶质瘤,标本2混合了2例四级星形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标本3为对照,混合了4例正常大脑组织.33p标记的cDNA与带有14 000个cDNA片断的微阵列膜杂交,通过比较肿瘤标本和对照标本的光密度来分析各基因,相差2倍以上被认为表达有差异.结果普查了109个转录因子.GBM标本中转录因子的表达高于三级胶质瘤(表达比率为1.33±0.28和1.10±0.16,P<0.001).在2个肿瘤标本中共有13个异常表达的转录因子.在三级胶质瘤中有4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在GBM中有6个上调基因和5个下调基因.转录因子ⅡB在2个标本中均下调(三级胶质瘤中为0.21倍,GBM中为0.28倍).有2个因子在2个标本中均上调,它们为HMGI-C(分别为2.17倍和4.13倍),和基本转录因子2(BTF2)63kDa亚单位(分别为2.81倍和2.69倍).结论在三级胶质瘤和GBM中有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TFⅡB、HMGI-C、BTF2 63kDa亚单位是进一步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恶性脑胶质瘤个体化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胶质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化疗方案疗效不甚理想,原因主要是胶质瘤本身存在耐药性且有较强的个体化疗敏感性差异,故恶性脑胶质瘤需要个体化化疗。随着神经分子病理研究的发展,各种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个体化化疗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各种作用机制比较明确和以及仍处于研究阶段的恶性脑胶质瘤个体化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的治疗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动脉内化疗能延长恶性胶质瘤病人的存活时间,减轻化疗药物毒性作用。本文对近十年来恶性脑胶质瘤动脉内灌注化疗的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脑恶性胶质瘤仍为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等综合治疗,但预后仍不甚满意,平均生存期在6~8个月。化疗有助于改善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力图寻找多种给药方法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瘤内化疗可避开血脑屏障、降低全身血药浓度和减少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能获得化疗药在脑内更长时间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恶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外放疗+化疗23例;手术+外放疗21例;手术+内放疗17例;手术+化疗19例。比较各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手术+外放疗+化疗组的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其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6.33±3.36)周,手术+外放疗组为(45.72±3.74)周,手术+内放疗组为(46.83±4.55)周,手术十化疗组为(41.5±3.95)周。手术+外放疗+化疗组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62.27±3.19)周,手术+外放疗组为(56.33±3.74)周,手术+内放疗组为(54.19±4,80)周,手术+化疗组为(47.65±3.97)周。结论手术+外放疗+化疗是恶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胶质瘤治疗的发展历程已经告诉我们,单凭现有的手术和放化疗综合临床方案,尽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及/或延长了生存期,但尚不能实现治愈。生物治疗(包括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中曾被寄予厚望,有些在临床前研究中也明显有效,甚至在I期临床试验中也获证安全性,但却鲜能通过II期和III期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替莫唑胺联合精确放疗和单纯精确放疗对术后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3-05~2008-11收治的45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精确放疗同时采用替莫唑胺(TMZ)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TMZ巩固治疗2~4个周期;对照组仅行精确放疗。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6个月,对照组为7.8个月。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7个月,对照组为10.1个月;1、2 a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71.4%、38.1%,对照组分别为41.7%、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放射性脑病及胃肠道反应,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实验组为23.8%,对照组为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联合精确放疗提高了术后恶性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1、2 a生存率、毒副作用增加但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罂粟碱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动脉注药化疗恶性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对96例恶性胶质瘤病人经颈动脉穿刺注入罂粟碱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后,动脉注入卡莫司汀(BCNU)进行治疗,连续观察20~23年。结果 96例中5年生存率25%,10年生存率11.45%,20年生存率10.4%。目前仍有10例生存,最长23年多。结论罂粟碱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动脉注药化疗恶性胶质瘤可作为术后化疗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脑恶性胶质瘤的局部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恶性胶质瘤单靠手术无法根治,国内外许多学对其他局部治疗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局部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方法具有全身治疗不具备的优点,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足,需不断地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追加剂量治疗恶性胶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追加剂量治疗恶性胶质瘤马晓东张纪王迎选一、概述Leksel很早就认为直线加速器是有潜力的放射源,Winston突出地发展了这项技术,运用了立体定向设备,发展了精确度的测量,于1986年2月在美国首次用于临床。经十年的发展,该技术已日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接受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与只接受伽玛刀治疗患者的近期肿瘤控制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差别。方法总结2012~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83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40例(联合组),接受伽玛刀治疗43例(伽玛刀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比较近期疾病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及生存率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42个月,随访率100%,联合组和伽玛刀组治疗中的患者6个月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2.5%和74.4%(P0.05)、74.2%和32.1%(P0.05)、56.4%和12.4%(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小剂量贝伐单抗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后近期肿瘤控制、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具有无限增生的特点,现有的手术及放化疗对其治疗效果有限。纳米载体系统可以负载药物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有缓释控释药物的作用,并能联合化疗、放疗、热疗、基因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因而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研究的前沿热点,其中集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的多功能纳米载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动脉化疗后恶性胶质瘤病人长期生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98 8年 9月至 1992年 9月经动脉化疗的 96例恶性胶质瘤病人进行连续 10~ 14年的观察。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8例 ,女 38例。年龄 12~ 72岁 ,平均 4 3 72岁。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胶质母细胞瘤 5 4例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4 2例。肿瘤在肉眼下全切除 5 7例 ,次全切除 6例 ,大部分切除 31例 ,部分切除 2例。全部病人均经颈动脉穿刺注入罂粟碱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后 ,动脉注入BCNU进行治疗[1] ,共注药 2 16次 ,每例 1~ 9次不等 ,平均2 2 5次。结  果  随访 :96例病人均得到随访 ,96例中平均生存期 4 1 38(3972 / 96 )个月 ,5年生存率 …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胶质瘤的基因异常与治疗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胶质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癌基因的激活、过表达或扩增以及抑癌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失活,均可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节通路的异常。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越高,累积的分子遗传学改变也越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胶囊(TMZ)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一个单位30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且使用TMZ化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近期治疗反应、生存期,并分析常规病理和分子病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TMZ治疗结束时,30例患者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3%和80.0%,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对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的近期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间共有12例患者死亡,生存期为0.7~3.7年,中位生存期为1.5年。MGMT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年和1.5年,无明显差异(P:0.31)。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型星形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年和2.0年,亦无明显差异(P=0.28)。不良反应包括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11例(36.7%),白细胞减少3例(10.0%),假性进展2例(6.7%)。结论TMZ对恶性胶质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治疗方案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恶性胶质瘤术后辅助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长期生存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治疗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长期生存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以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方法对26例生存期达5年以上的脑恶性胶质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26例均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全组病例行肿瘤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神经内镜等先进仪器辅助切除肿瘤。术后病人全部行放疗或X刀与γ-刀治疗,并均经颈动脉注药或静脉给予宁得朗进行化疗。结果全部病人都得到随访,时间5.5~13年,其中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42.3%。结论最大程度手术切除脑恶性胶质瘤是获得良效的首要条件,也是争取进一步治疗的前提;术后严格随访和放疗与化疗是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