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可应用于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临床研究,但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中药量效关系的特点.从临床的角度研究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实施的难度极大.基于中医和中药复方量效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临床研究方法,才能科学评价中药复方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方药量效关系是中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方药量效关系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包括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经方本原剂量考证、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研究、证-量-效关系研究、方剂结构与量效关系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随证施量原则研究,以及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经方本原剂量目前虽然不能得出最终结论,但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经方的本原剂量。方药量效关系是一种"证-量-效关系",所以对方药关系的理解,不可忽略证的因素。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由于经方本原剂量尚难确定,所以也不能确定历史上存在经方剂量大幅缩小的变化。大量的临床事实表明,中医方药具有较低的"剂量阈"和较宽的"治疗窗",这与临床病证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方药的反应性有密切关系。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  相似文献   

3.
方剂的量效关系是现代中医药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影响方剂的量效关系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方剂的组方中单味药剂量变化、组方中各药之间配伍比例变化、组方全方剂量的大小变化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其对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的选择用药剂量,确保疗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剂量效应关系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能够深化中药的整体疗效评价、证候的内在本质及辨证施治研究,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药量效关系理论及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确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其临床疗效主要是指所选方剂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效应。而决定所选方剂疗效的因素除了所包括的药物以外,还与药物的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量效关系1.1量效的基本概念用药量称为剂量,有两层定义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方化学成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近年来伤寒论方化学成分研究的概况。提出伤寒论方配伍过程中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可揭示其配伍规律。为改良处方,创制新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体外模拟法和体内研究法研究伤寒论方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明确影响复方疗效的环节和因素。对合理用方,制订给药方式,剂量及间歇时间等都十分重要;四谱结合色谱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及体内过程化学成分的定必一窍不通量的有效综合分析方法;化学成分的研究能够更本质地阐明主剂疗效的物质基础。发掘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体内分布代谢规律。  相似文献   

8.
方剂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作用于机体,通过影响和参与机体代谢来发挥药效。影响和参与机体代谢的物质基础是方剂的化学成分,机体代谢水平表达的是其内源性代谢物质水平的变化,其药效体现为机体异常状态的改善。建立方剂化学成分差异与机体整体代谢组改变的相关性数学模型即"谱-组关系"表征体系,理解复杂体系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方剂化学成分谱与机体代谢组的宏观整体关联和微观成分关联,从而在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科学阐述及配伍意义的现代研究方面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马垚  李伟 《中外医疗》2010,29(15):141-141
中药依据药物药性、病人病情、病人体质等选择用药剂量。单味中药剂量改变、整方剂量改变、整方中单味中药剂量改变皆会影响到临床疗效的发挥。中药量效关系客观存在,但维系中药量效关系的外部环境严格。并且因为中药临床疗效的多重性,在量效关系研究中,效应指标的选择很关键。在对效应指标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中药临床作用的时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6,(4):138-141
代谢组学是一种具有整体研究功能的组学研究方法,在针灸学机制研究中具有良好前景。随着针灸临床疗效机制研究与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的不断深入,寻求一种符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并兼顾针灸效应特点的研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近10年针灸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提出针灸临床疗效研究与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因自《伤寒杂病论》后古代医家著书立言,多列方药而隐剂量,以致后世医家用其方药而未收其功,故慨叹剂量之关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通过近30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实践,发现方药的确存在量效关系。笔者试从仝教授临床对益母草的运用一例,以观益母草的量效关系,从而可窥探所有药物存在的这种量效关系。若能展开对药物量效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弥补现今一些药物药源紧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药经验要素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中药药味、药性和功效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构建药味-药性-功效贝叶斯网络,阐明药味、药性和功效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部机制。方法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历代重要本草著作为信息源,从中选出药性、药味、功效描述详细的60种中药构建药味-药性-功效贝叶斯网络,并用该网络进行贝叶斯推断。结果所建网络稳定可靠,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推理,能够反映药味、药性和功效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于研究药味、药性、功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潜在关系,为推断古人认识中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方药剂量与量效关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将大大提高中医方药剂量与量效关系古今文献的使用效率,对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互联网在线访问平台,以MsAccess数据库系统建立与经典名方相关的基础研究历史文献数据库,对30首常用方剂(TOP30)和50种常用中药(TOP50)各年代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通过单机或internet的访问实现文献共享。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候标准化现代化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出发,提出中医证候标准化和现代化是中医学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代谢组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的阐述,认为代谢组学是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将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证候的现代化研究,能促进中医学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有助于揭示中医学的内在规律和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6.
17.
中医方药存在着与功效相关的量的规定性。在不同的组方配伍中,各个药物有不同的用量范围,共同发挥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与证候相关是中医方药别于化学药的特征表现,也是形成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的基础条件。方药临床疗效是方药效应成分群与机体相互作用表现出的整合效应。经典方剂存在量效关系,具有双相二时段基本特征(双相是指证候转归取效和疾病指证取效的双相性特征;二时段是指用药过程中表现出的与双相性效应相对应的两阶段时效性特征)和病证-结构-剂量-物质-功效五要素关联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方剂应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组成方剂的数味中药中,有些中药为常用药,值得被进一步研究,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别常用药与不常用药。本研究旨在明确方剂中的中药分布是否符合齐普夫定律,并根据中药信息齐普夫分布情况,获得常用中药的分界临界值。方法 共采集84,418首方剂信息。首先预处理方剂中的中药信息,其次分析了中药的分布是否符合齐普夫定律及齐普夫分布,最后进行了线性拟合实验进一步证明中药的频次与排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结果 方剂中的中药分布符合齐普夫定律及分布。本研究根据分布曲线获得了常用中药与不常用中药分界的临界值。结论 齐普夫定律适用于方剂信息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