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胰腺癌根治术联合辅助放疗后局部复发与放疗靶区剂量的关系,为辅助放疗提供靶区范围及处方剂量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0年接受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的T_(1‐4)N_(0‐2)M_(0)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138例,分析其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局部复发部位与放射治疗靶区剂量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7.2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期29.9个月,5年OS率为27.4%,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3.9个月,局部复发24例(17.4%),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0例(7.2%)。其中可评估局部复发与放疗靶区剂量关系的共19例:首次局部复发位于腹主动脉旁、腹腔干旁和肠系膜上动脉旁的各有8、5和4例。单纯在PTV野内复发8例,其放疗剂量均在45 Gy以上。PTV野内、野外均复发8例,其中在剂量线40~52 Gy者3例,20~47.5 Gy者2例,0.5~52.5 Gy者3例。PTV野外者3例,均在剂量线0~20 Gy。结论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术联合放疗后局部复发率较低。少部分患者发生放射野内高剂量范围内复发以及区域内野外复发,需探索更合适的靶区剂量及范围。  相似文献   

2.
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直肠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规律以及放疗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接受放疗患者93例,分别为单纯放疗21例、放化疗56例、放疗结合手术和(或)化疗16例.放疗采用60Co或加速器X线,中位剂量59.4Gy,其中90例采用常规分割技术.68例患者放疗后接受了1~8个(中位数3个)疗程化疗,42例行同步放化疗,多为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16例患者在放疗后接受了复发灶切除术,其中RO切除7例,姑息性肿块切除9例.结果 全组共132处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直肠周围(31.8%)和骶前区(30.3%),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少见(1.5%和3.0%).总随访率为92%,随访满2、5年者分别为39、4例.有局部症状的84例患者中83%(70例)放疗后症状缓解.全组2、5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49%、22%,2、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灶最大径、无病间期、放疗后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顶后因素.结论 直肠周围区、骶前区、髂内淋巴结区是直肠癌主要复发部位;放疗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放疗联合手术和(或)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复发灶直径>5 cm、无病间期<2年、放疗后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 收治 2 6 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病人 ,均为鳞癌。 72 8% (193例 )的病人始于术后 8周以内。照射野包括双锁骨上区、纵隔、吻合口及胃左动脉淋巴结区。放疗剂量 4 5~ 5 5Gy。 94 %的病人放疗剂量为 5 0Gy ,放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结果  2 6 5例病人总的 1、2、3、4、5年生存率为 81 5 %、6 3 0 %、5 0 9%、4 6 1%、39 5 %。肿瘤外侵阳性病人预后较外侵阴性病人差 (P <0 0 1) ,但肿瘤外侵阳性病人 5年生存率仍达 35 3%。淋巴结阳性病人预后极差 ,5年生存率仅 9% ,与淋巴结阴性的病人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本组死亡 139例 ,其中血行转移 5 2例(肺转移 18例、肝转移 14例、骨转移 8例、其它 12例 )占 37 4 % ,纵隔食管瘤床复发 +纵隔淋巴结转移 2 9例占 2 0 9% ,腹腔淋巴结转移 16例占 11 5 %。结论 ①除淋巴结阳性病人外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可降低局部区域复发 ,提高远期生存。②对淋巴结阳性病人 ,术后放疗疗效差。③无论肿瘤外侵情况如何 ,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均有价值 ,但肿瘤外侵阳性病人预后相对较差。④放疗区域应包括肿瘤瘤床和淋巴引流区。⑤术后放疗剂量Dt5 0Gy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54例原发胃非何杰金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原发胃非何杰金淋巴瘤 (PG- NHL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结果及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 :1984年~ 1992年共收治 5 4例 PG- NHL ( 期 19例 , 期 2 3例 , 期 6例 , 期 6例 .4 5例作胃根治术 ,7例作探查术 .术后无辅助治疗 2例 ,4 3例作放疗、化疗或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结果 : ~ 期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4 .7%± 13.5 %、79.1%± 12 %、80 .0 %± 2 5 .3%和 16 .7%± 15 .2 % (生命表法μ检验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病理分期与术后辅助治疗的策略 ,其次是原发肿瘤的体积、单发或多发。结论 :肿瘤侵及粘膜层或浅肌层属于 期早 ,根治术后有 /无辅助治疗 ,其疗效相同。已侵及胃全层的 期晚和 期应作全腹放疗 , 期宜先放疗后化疗 , 期应先化疗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放疗腹部中平面剂量为 4 0~ 4 5 Gy,化疗常用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和强的松 (CHOP- BLM)的方案 ,4~ 6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66例经病理确诊的星形细胞瘤采用6MV X线进行术后放疗,常规分割,照射剂量(40~60)Gy/(20~30)F,4W~6W,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者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66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7%、66.1%、52.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对术后生存率有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手术切除方式、病理分级及靶区照射剂量.[结论]提高星形细胞瘤的生存率,应在不加重颅脑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肉眼全切肿瘤,术后尽早开始放疗,靶区剂量尽量达到(50~60)Gy,对于残留病变可采用三维立体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进行推量放疗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术后残留和复发病灶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术后残余癌的预后因素及探讨放疗的价值 (包括术后复发 18例 )。材料与方法 :196 5年 1月~ 1987年 12月间对 10 9例 (包括术后复发 18例 )甲状腺术后残余癌患者全部行放射治疗。结果 :其 5 ,10 ,15 ,2 0 ,2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3.6 %、91.7%、88.7%、87.6 %、87.6 % ;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0 .8%、89.8%、85 .6 %、84 .1%、84 .1%。影响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的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放射剂量均影响预后。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如有残留需补充放疗 ,不但能增加局部肿瘤的控制率且能提高生存率。最佳剂量为 4 5~ 6 5 Gy。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转移瘤采用伽玛刀加体外照射 (SRS +R)及单纯放疗 (R)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 ,38例脑转移瘤患者行SRS +R治疗 ,中心剂量 5 0~ 6 0Gy ,周边剂量 2 0~ 2 5Gy ,全脑外照射 30~ 4 0Gy/ 3~ 4周。 4 6例R治疗 ,全脑照射同前 ,缩野追加至 4 0~ 6 0Gy。 结果 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肿瘤局部控制率 ,SRS +R组分别为 10月、6 0 .5 %及 92 .1% ;R组分别为 5 .3月、17.4 %及 2 1.7% (P <0 .0 1)。结论 SRS +R治疗脑转移瘤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及肿瘤局部控制率明显优于R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对各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以求得到合理的预测性指标.方法:100例首程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全组处方剂量56~70 Gy,中位处方剂量64 Gy,2 Gy/次,1次/d,5次/周.观察其疗效,对患者的一般临床因素和肿瘤局部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64例(65%),部分缓解(PR)34例(34%),无缓解(NR)2例,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98%.1、2和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49%、55.21%和42.77%,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25%、48.09%和43.39%,中位生存期2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处方剂量、近期疗效、≥2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肿瘤T和N分期、GTV长度、最大横径及GTV体积为食管癌患者放疗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GTV体积、≥2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和近期疗效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处方剂量≤64 Gy组与>64 Gy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6.75%、56.75%、28.37%和52.94%、24.06%、24.06%,x2=0.15,P=0.696 4.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肿瘤局部因素对其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性,GTV体积、≥2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和近期疗效是独立的影响因素,对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不宜强行追求高剂量照射.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58-6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剂量学因素关系,探讨低剂量区体积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5-2008年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食管癌患者共161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局部晚期NSCLC患者53例,处方剂量60 Gy分30~34次,均行长春瑞滨+顺铂同期化疗;食管癌患者108例,处方剂量58~70 Gy分29~35次,单纯放疗46例,余62例接受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同期化疗.对急性放射性肺炎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ogistic因素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全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57.8%(93例),其中NSCLC组为94%(50例,4、5级各1例),食管癌组为39.8%(43例,无≥4级病例).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r=0.19,P=0.016)、大体肿瘤体积(r=0.52,P=0.000))、平均肺剂量(r=0.33,P=0.000)、肺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r=0.30,P=0.000)、接受5、10、15、20、25、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肺V5~V30,r=0.21~0.29,P=0.000~0.027)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V5(X2=7.07,P=0.008)、大体肿瘤体积(X2=10.21,P=0.001)是预测≥2级放射性肺炎最有价值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84,P=0.000;曲线界值为V5=55%.肺V5≥55%组与<55%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6/84)和18%(14/77).结论 平均肺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V5~V30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其中V5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预测性指标.当V5>55%时≥2级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制定治疗计划时除平均肺剂量、V20、V30外,还应将低剂量区体积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肺腺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肺叶切除肺腺癌病例,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统计学差异,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30%、58.00%、51.50%、44.90%,总的中位无瘤生存期为3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x2=9.951,P=0.002)、临床类型(χ2=8.460,P=0.004)、肿瘤分化程度(χ2=4.807,P=0.028)、淋巴结转移情况(χ2=40.516,P=0.000)、病理分期(x2 =38.769,P=0.000)是影响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OR=1.943,95% CI为1.091~3.463,x2 =5.082,P=0.024)、肿瘤分化程度(OR =2.570,95% CI为1.451~4.552,x2=10.467,P=0.001)、淋巴结转移情况(OR=3.196,95% CI为1.037~9.849,x2 =4.096,P=0.043)是影响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肺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