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在正常情况下有准确、快捷、重现性好等优点,在检验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仪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只能识别颗粒的大小而不能区别颗粒的性质,若劝此缺乏认识,则最终影响到报告的准确性。目前临床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不稳定反应较大,许多文献也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报道,但报道的多为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高的影响因素,对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则报道甚少,本文通过日常工作所遇到的病例以及查阅文献对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作一探讨。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8岁,学生,因出现紫绀18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造成假性减少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仪器法,分别在不同的待测时间对200例静脉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其数值变化;结合直方图,以手工法作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结果:200份标本的仪器测定结果中,171例测定结果血小板直方图出现电子拟合曲线,0、15分钟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30、60、120分钟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仪器法0、15、120分钟与30、60分钟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29例标本的测定结果未出现拟合曲线,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时,最佳测定时间为采血后30~60分钟,最多不超过120分钟;未出现拟合曲线的标本需手工法复查,以降低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10)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共136例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患者。均实施手工稀释计数血小板、血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1组、2组的全自动分析仪与手工稀释计数的血小板计数不存在较大差距(P> 0.05);3组、4组与5组血小板计数存在一定差距(P <0.05)。2组的全自动分析仪和手工稀释计数与涂片染色镜相符率不存在较大差距(P> 0.05);3组、4组、5组全自动分析仪和手工稀释计数与涂片染色镜结果相符率较低(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中,有128例血小板真性减少,有8例为假性减少,其中2例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降低,3例为采血不当,2例为冷凝集,1例为大血小板标本。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情况,对异常样本应实施手工稀释计数、血涂片染色镜检,从而提升血小板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在体内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在止血、血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目前,血细胞分析仪以其操作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准确性高能同时提供血小板多项指标而广泛使用。由于仪器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以及血小板体积较小容易受到干扰发生黏附、聚集、变性的特点,另外血细胞分析仪还不能完全排除非血小板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碎片或杂物)的干扰,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检测异常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在检测前从标本的采集、试剂、溶血剂、抗凝剂等因素进行分析,引起重视,避免产生异常结果,提高检测精确度。故当测定血小板数量明显异常时,必须综合分析血小板异常的因素,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PLT特征不同分组,对比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结果。结果:PLT直方图分布正常且在20fl以内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LT直方图分布在24fl以上或采血不顺利时仪器计数结果偏低;PLT低于50×109/L时随PLT数量减少两法差异增大;MCV<70fl或标本放置时间偏长,仪器PLT结果假性偏高。结论:PLT直方图分布在24fl以上、PLT<50×109/L、MCV<70fl、标本未及时检验或采血不顺时仪器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观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6月期间住院患者在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对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计数复检,比较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符合率。结果 179例患者经手工血细胞计数法检测平均血小板计数为(145.41±55.98)×109/L,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出现假性降低102例,平均血小板计数(59.05±25.68)×109/L,假性增高77例,平均血小板计数(220.33±60.07)×109/L,均较手工法检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计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判断假性增高和减少原因,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方法使用迈瑞BS-3000血细胞分析仪以及手工血小板计数法,对西平县中医院80例就诊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正常标本20例,脂血标本20例,溶血标本20例,MCV〈70fl的小红细胞标本20例。结果经两种方法对比发现:正常标本两种方法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脂血、溶血、MCV〈70fl的小红细胞标本可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两种方法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脂血、溶血、小红细胞等标本在做血细胞分析时,要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来校正血小板数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ST-2000i与镜检法中检测时间长短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对87例健康静脉血(EDTA-K2抗凝)在0 min、10 min、40 min、60 min 4个时间点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法立即检测及10 min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小板计数 (BPC)和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的变化。方法 :选择27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 )和76例冠脉造影结果未见异常的正常人群做对照组 ,用COULTERJT_IR型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BPC和MPV。结果 :ACS组BPC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 ,MPV较对照组显著增大 (P<0.05)。结论 :ACS患者MPV增大而血小板数量减少 ,可能与本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失误的关系。方法 采用瑞典产medonic—CA620白细胞分析仪,采手指血,预先稀释后计数。手工计数与自动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84例与对照组40例作二种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区别。结论 当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出现异常时要应用显微镜复查染血片或镜下白细胞分类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6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43例,重度窒息23例)作为2个窒息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以及第7天的血清hs—CRP和WBC数。结果24小时内hs—CRP,轻度窒息组的为(2.98±0.96)mg/L,重度窒息组的为(7.18±1.46)mg/L;轻度窒息组的WBC为(17.65±4.22)×10^9/L,重度窒息组的为(25.12±6.51)×10^9/L。2个窒息组血清hs—CRP和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hs—CRP在3组问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WB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hs—CRP和WBC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程度判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凝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凝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连续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50mg·kg-1)或空白溶媒(0.9%NaCI)30d,测定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DP诱导的血小板5min最大聚集率(MAR)。结果与高脂饲料组比较,饲高脂饲料大鼠在连续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50mg·kg-1)30d后,大鼠血浆TG含量平均下降27%,Tc含量平均下降21%,LDL-C含量平均下降39%,HDL.C含量平均增加24%;MDA降低,SOD升高,血浆PT、APTT显著延长、MAR降低(尸〈0.05)。结论葛根素不但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而且可能通过防止脂质过氧化而有效改善动物血凝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并探究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我站首次单采血小板120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献血者组内比较,护理后献血者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献血者组间比较,观察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献血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增加献血者的热情,可以在献血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Pegylated and nonpegylated cetyl alcohol/polysorbate nanoparticles (E78 NPs) are being tested as drug carriers for specific
tumor and brain targeting. Because these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s are designed for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test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se lipid-based NPs with blood and blood cells.
Methods The hemocompatibility of E78 NPs was evaluated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emolytic activity, platelet function, and blood
coagulation. Human red blood cell lysis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hemoglobin release.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human
platele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flow cytometry and aggregometry,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whole blood clotting time was
measured using human blood.
Results E78 NPs did not cause in vitro red blood cell lysis at concentrations up to 1 mg/mL. In addition, under conditions tested, E78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PEG)-coated
E78 NPs (PEG-E78 NPs) did not activate platelets. In fact, both NP formulations very rapidly inhibited agonist-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dditionally, E78 NP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in vitro whole blood clotting time at a concentration of 500 μg/mL or greater.
Conclus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PEG-coated and nonpegylated E78 NPs have potential blood compatibility at clinically relevant doses.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nanoparticle-to-platelet ratio, the concentration at which E78 NPs could potentially affect platelet
function in vivo was approximately 1 m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细胞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34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33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和86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元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元进行检测,并测定3组人群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血浆凝血酶元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FIB明显增高(P〈0.01);其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均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高(P〈0.05)。结论: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及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对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用电子阻抗法检测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PUF和MPV,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PLT在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4与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在S0、S1、S2、S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4与S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PV在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4与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在S0、S1、S2、S3、S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降低,肝组织炎症活动重,肝纤维化程度高;MPV升高,肝组织炎症活动重,与肝纤维化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