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中对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各 45 例。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行三 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单孔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即刻、12 h、24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术后切口美容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阑尾炎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三孔腹 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均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优点,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更好地维护形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前壁切除和子宫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粤北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 100 例,依据双盲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子宫前壁切除和子宫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失 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输血量、住院费用、新生儿 Apgar 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量、总失血量、 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1 ± 0.68)分, 观察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为(9.03 ± 0.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及产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子宫前壁切除和子宫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中,可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与输血量。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PCSD)的疗效。 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 PCSD 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 各 30 例。A 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B 组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C 组患者采取经阴道手术治疗,比较三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前后月经期和生存质量。结果:C 组术中出血量、手 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 A 组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 均短于术前,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经期恢复和术后子宫憩室修复 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经阴道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 PCSD 均可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其中经阴道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卫生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6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 例,传统阑 尾切除术)与观察组(33 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 72 h 相关炎症因子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平 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 %)低于对照组(21.2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单孔充气式纵膈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和单腔管二氧化碳气胸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 术中的临床麻醉配合要点、可行性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8 年 11 月收治的 36 例 老年食管癌患者,其中 18 例采用单孔充气式纵膈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为纵膈气肿麻醉组,18 例采用单腔管二氧化 碳气胸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为气胸麻醉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 24 h 疼痛评分、 术后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纵膈气肿麻醉组患者术中耐受二氧化碳压力较气胸麻醉组高,术后 24 h 疼痛评分较气 胸麻醉组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气胸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 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人采用单孔充气式纵膈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 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更少、术后 24 h 疼痛评分更低,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用单孔胸腔镜手术(SPVATS)进行胸部外伤治疗,探讨 SPVATS 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间开展的胸外伤疾病 52 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SPVATS) 26 例和对照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26 例,评价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 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52 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无重症或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 24 h、72 h 疼痛分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的术后 1 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诊疗二次创伤程度更低, 恢复更快,术后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清除淋巴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12 月至 2022 年 6 月 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胃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行腹 腔镜胃癌根治术,给予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 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 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清除淋巴结 286 枚,每例患者平均清除数目为 11 ~ 22 枚,平均清除(19.0 ± 2.7)枚。对照组患者清除淋 巴结 298 枚,每例患者平均清除数目为 13 ~ 24 枚,平均清除(19.8 ± 2.2)枚,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据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患者临床特征相似前提下,腹腔镜胃癌根除术与传 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效果无较大差异,但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 于开腹手术,患者整体满意度高,故基于治疗综合层面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S–VATS)与经侧胸肋间入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I–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收治的 143 例患有纵隔肿物的患者,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有 128 例,按照观察性 研究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3 例采用 S–VATS 切除纵隔肿物,对照组 75 例采用 I–VATS 切除纵隔肿物。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临床观察指标〔手术后引流管的留置时间、 胸腔的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24 h 疼痛评分、是否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 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重症肌无力史和高血压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 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后胸腔的引流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 24 h 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S–VATS 切除纵隔肿物有更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手术安全性,与 I–VATS 相比,在手术切口疼痛 和住院费用方面占有优势,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手术后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 对照组(30 例,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观察组(30 例,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 两组患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6、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2 h 观察组患者皮质醇、白 细胞介素 6、C 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 CD3+、CD4+、CD4+ /CD8+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2 h 观察组患者 CD3+、CD4+、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黏膜 下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术中不同操作对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纳选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0 月于 佛冈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的 82 例患者,计算机 1:1 随机数列分布分设对照组(残腔烧灼术)和观察组 (残腔带蒂脂肪填塞)各 41 例。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 6 个月、12 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 0.00 %,较对照组的 12.20 % 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术中囊肿残腔用带蒂脂肪填充可有效缩短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于预防肾囊 肿复发有显著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 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0 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 100 例临床资料,依据 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延期 LC,观察组采用早期 LC,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结果、 相关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术后第 6 天,两组患者的尿淀粉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 LC 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于凤城市中心医院实施治疗的 120 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 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以及肿瘤恶性潜能 Fletcher 分级。 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分级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 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肿瘤恶性潜能 Fletcher 分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内黄县中医 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开 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纪录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 出血量、切口大小、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 创伤小、修复速度快、治疗效果优等优点,且患者对于腹腔镜手术的接受度、耐受性更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也能有 效清扫胃癌患者的淋巴结,与开腹手术效果相近,因此,临床上治疗胃癌可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但远期疗效仍需作 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缓解普外科全麻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 2019–2020 年期间 收治的 200 例行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两组 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 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耳穴压豆的预防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干预 效果,能够有效缩短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 22 日至 2020 年 8 月 22 日 雷州骨科医院收治的粗隆间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 75 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受伤至手术时间划分为 A 组(< 24 h) 24 例、B 组(24 ~ 48 h)25 例、C 组(> 48 h)26 例。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结果:手术后 1 个月 及 6 个月,A、B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各评分均比 C 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B 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比 C 组短,并发症发生率均比 C 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与 B 组患者的 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以积极评估患者手术耐受为基准,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受伤 48 h 内开展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保护其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全子宫切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 择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 116 例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腹 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 素 –6(IL–6)和 IL–2 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疤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 痛有 31 例(53.45 %),与对照组的 28 例(48.2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 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 24 h 后两组患者的 CRP、IL–6 均有不 同程度升高,IL–2 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手术 24 h 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IL–6 低于对照组,IL–2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45 %,低于对照组的 13.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治疗全子宫切除患者时,相比较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对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 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更为安全可靠,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对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合全胃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7 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31,开腹全胃切除术)与观察组(n = 36,腹 腔镜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 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 发生率为 8.33 % 低于对照组的 29.0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胃癌患者治疗中,腹腔镜全胃切除 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手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切口胸腔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 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患者 92 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剑突下入路 组 52 例及经侧胸入路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 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经剑突下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侧胸入路组,术后 24 h VAS 评分 低于经侧胸入路组,但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经侧胸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 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经剑突下切口胸腔 境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但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比较基于腔内激光术与其改良剥脱术的综合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 75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结果,患者均为 1 侧肢体手术,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 24 例患者开展基于腔内激光术的综合治疗,对照组 51 例患者开展基于改良抽剥术的 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 1 年后复发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基于腔内激光术的综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与基于改良抽剥术的综合治疗相似,但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及切口数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效果更加优良的手 术方法。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到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 60 例,采取随机对 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手术指标(手术时间、腹壁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状况(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离 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壁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安全性高,术中切口较小, 手术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