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止带汤内服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进行基础治疗后进行巩固治疗,对照组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清热除湿止带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疗效、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6.00%,对照组复发率为56.0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3个月及停药后6个月阴道清洁度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1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湿止带汤内服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pH值、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81.4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72%,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pH值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阴道、外阴环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止带汤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带下病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带下病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止带汤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15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痊愈病例3个月后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带汤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能有效改善带下病带下过多患者的症状,并能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止带方治疗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利夫康洗剂外洗联合甲硝唑内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止带方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阴道局部症状评分(带下量、带下色、带下味、带下质、外阴瘙痒)、阴道清洁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临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3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带下量、带下色、带下味、带下质、外阴瘙痒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阴道清洁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0%(3/51),对照组为47.1%(8/1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毒副反应。结论健脾止带方能够有效改善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患者阴道局部症状和整体脾虚证症状,改善阴道清洁度,降低临床复发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柴黄汤治疗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湿热下注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湿热下注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加味柴黄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0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8.34±2.42)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1.64±3.12)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为(7.24±0.39)pg/ml。对照组TNF-α(7.61±0.42)pg/ml。治疗组TNF-α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PV转阴率为81.25%。对照组HPV转阴率为53.75%。治疗组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腹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轻度腹泻,发生率为2.50%。停药后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黄汤治疗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湿热下注型的临床效果显著,HPV转阴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清热利湿之剂治疗湿热下注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药清热利湿之剂口服,对照组予以中成药银花泌炎灵片口服,观察主要症状消除时间、尿常规、血沉及免疫球蛋白等相关化验指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的消除时间比较,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血沉、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清热利湿之剂治疗湿热下注型尿路感染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孙氏清带汤坐浴治疗带下病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皮肤康洗液坐浴治疗,治疗组采用孙氏清带汤坐浴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局部症状积分、SF-36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局部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孙氏清带汤坐浴治疗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探究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特点。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实施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观察组60例(实施甲硝唑阴道凝胶+止带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和中医证候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3.33%)(χ~2=13.245,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12.2±3.6)分,低于对照组(25.3±4.0)分(t=9.763,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6.67%)(χ~2=15.395,P 0.05)。观察组各级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止带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可有效提高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的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膏治疗湿热体质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湿热体质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利湿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体质转化分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1.43%(25/3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血尿酸水平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体质转化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体质转化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清热利湿膏治疗湿热体质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祛湿方在湿热下注型支原体、衣原体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政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70 例湿热下注型支原体、衣原体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排序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按照自拟清热祛湿方+常规西医进 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带下异常、小便短赤、阴部不适改善及支原体、衣原体转阴用时均短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对湿热下注型支原体、 衣原体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按照自拟清热祛湿方进行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各方面症状,降低患者中医证 候积分,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