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代医集跷脉的循行路线记载《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已对跷脉的循行有所描述,但并不详细,如《灵枢·脉度第十七》.[1]中记载:"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毗,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文中之跷脉为阴跷,少阴经之别支,上行人目内眦后,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蹻脉并行.《灵枢·寒热》云:"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腩者,……,人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针刺跷脉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 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 例,对照组采取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康复治疗等现代医学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柔肝通络汤联合针刺跷脉治疗。2 组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 评定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平衡功能[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6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肌张力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肌张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FMA、BB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联合针刺跷脉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肌张力和神经缺损严重程度,提升下肢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3.
跷脉辨证三则250200山东省章丘市中医院针灸科范庆花阴阳跷脉隶属于奇经八脉,循行上归属于足少阴、足太阳,为足少阴、足太阳支脉。临床上根据跷脉特点,运用跷脉辨证治疗部分病证效果颇佳。下肢抽搐:张福,男,50岁,就诊日期:94年10月5日。患者因“中风...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中医典籍,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病名、病位进行探源溯流,分类整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古代名称有瘫风、偏枯、拘挛、挛急等,现代名称"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简便起见,可简称为"中风痉挛"。中风痉挛的病位在于筋、肝以及肝之经、阳明经、机关等,以筋与肝为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近20年有关跷脉的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分析和总结出目前临床应用跷脉理论主要治疗失眠、中风后异常运动模式、眼疾等。对于针刺跷脉治疗失眠的机制研究比较深入,针刺跷脉相关腧穴对机体的昼夜生物节律具有明显地调整作用,已经涉及到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电生理以及神经分子生物学等领域。针刺跷脉穴治疗失眠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相比常规针刺、西药等治疗都有优势,且取穴少而精。但针刺跷脉治疗失眠的研究大多以补照海、泻申脉为主,对于其他跷脉腧穴治疗失眠的研究比较少,且研究的空白对照设置不合理。针刺跷脉可以改善中风后异常运动模式,临床主要应用于中风后足内翻、下肢平衡障碍,证明跷脉系统与人体的平衡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利用跷脉理论治疗精神情志类脑病、运动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的研究比较少,这为以后研究跷脉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刺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取穴方法多样。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实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讨中,为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理论支撑。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方法以及机理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平调阴阳跷脉治疗中风后遗症足内外翻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调阴阳跷脉治疗中风后遗症足内外翻110例临床观察273100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桂清民主题词跷脉,足内外翻,针刺疗法足内外翻是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纠正足内外翻症状,有利于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早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古代书籍及现代文献中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艾灸治疗应用规律的研究,从病机、机理、操作方法、选穴、操作时长等方面整理分析,认为艾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有积极意义。同时对现代临床实验中应用艾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方案进行客观总结,希望能有益于拓展今后中风的针灸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反射性脊髓活跃增强而引起的一种异常运动模式,是中风后的主要后遗症.推拿可有效缓解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的推拿疗法较多,主要有循经推拿、通督推拿、点穴推拿、拮抗肌推拿及单式推拿等.因此,本研究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推拿疗法进行了整理,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中风最主要的功能障碍是中风性"软瘫"又称迟缓性瘫痪和中风性"硬瘫"又称痉挛性瘫痪,从治疗上说,"硬瘫"因其患侧肢体肌张力相对"软瘫"较高而使治疗难度增大,然而脑中风的恢复过程中的必然会出现"硬瘫"这一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临床治疗进行综述性总结,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临证治疗参考。本研究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药治疗和推拿治疗入手,系统研究中医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临床治疗进行客观评价,各个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治疗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为临床中医临症时缩短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方案的决策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中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通过查阅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针灸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其中综合疗法研究最多见,而以单纯针刺或灸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研究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2.
前阴为肾所主,又为肝经所过及经筋所结之处,肝、肾及其经脉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而心脾损抑、命门火衰、湿热下注则是阳痿不起的主因。 奇经八脉在阳痿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八脉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八脉隶乎肝肾”(《临证指南医案》),他说:“下元之损,必累八脉”。肝肾同属下焦,从经络理论来看应是以肾为主体,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肾下、胞中”,这是下焦的重要部位。督脉与足太阳、足少阴相通而络于肾,带脉当十四椎处从足少阴经别分出;阳跷、阳维与足太阳相通;任、冲、阴跷、阴维均与足少阴相…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病机,不外阴阳失调,故以调和阴阳之法治之。本文查阅文献资料,探讨调和阴阳针刺疗法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任建宁 《中国针灸》2013,33(2):168-170
探讨胃病则阳跷穴满导致失眠的机制以及以跷脉穴为主治疗失眠的临床运用.从经络学上看,通过承泣等胃经腧穴使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跷脉对于寤寐之所主,主要是由于它与目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而相连.由于足阳明胃经在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又与阴阳跷脉在目下及口角之旁分别交会,所以,一旦胃的功能失调,胃失和降,就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使阳跷脉气机失调而导致失眠.同时举例说明选择相应的胃经及阳跷脉穴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蜡疗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踝关节活动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蜡疗组各50例,考察2种护理方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程度、关节恢复功能位、站立时负重的程度等蜡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蜡疗组为98%,常规组为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踝关节活动障碍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6.
谢乐  伍大华  曹思佳  刘涵 《中医药导报》2021,27(1):163-166,170
目的:分析历代中医文献中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历代中医文献中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方药,对收集到的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20.0对用药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历代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最常用的药物为发散风寒药、息风止痉药、温里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等,常用治法有祛风散寒、益气养血、温阳祛风、息风通络、养血活血等。结论:历代医家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以发散风寒药为主,辅以息风止痉药、温里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侧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予以针刺健侧手少阳三焦经的巨刺法治疗。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95.56%。结论:巨刺疗法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上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燔针劫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痉挛性瘫痪一直是困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难题,笔者通过以往临床经验和大量文献查阅,为燔针劫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临床研究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收集整理明清时期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方药,采用SPSS 20.0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最常用的药物是发散风寒药、祛风寒湿药、温里药、祛风湿热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等,常用治法有祛风散寒,养血祛风,温阳养血,养血活血,化痰活血等。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机认识并没有像中风病那样形成由“外风”向“内风”学说的演变,而是由“外风”学说逐渐演变为“外风兼血虚”的认识,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严重阻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使用的中西医疗法临床疗效都不令人满意。本文根据中医古籍中历代医家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探讨"邪气恶血住留"是中风病痉挛性瘫痪的关键病因病机,刺络拔罐法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