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 联合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54.00 %,高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总生存平均时间为 (13.05 ± 2.15)个月,长于对照组的(8.78 ± 2.4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 皮疹、白细胞下降及转氨酶升高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 8.00 %,低于对照组的 2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 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总生存期,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 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72 例晚期胃癌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取化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疾病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 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KPS 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的疾病总缓解率为 91.67 %,高于对照组的 7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在临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方面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79 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40 例,对照 组 39 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化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式,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发 生率、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00 %,低于对照组的 35.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7.50 %,高于对照组的 30.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提高率为 90.00 %,高于对照组的 71.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 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抑制肿瘤转移或恶化,提高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控制 病情进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选取河南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 80 例,以先后入院时间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给予放疗+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 –2 (IL–2)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 IL–2、NK、LAK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 2.50 %, 低于对照组的 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放疗治疗晚期肺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期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2 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 例,顺铂)与观 察组(46 例,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期放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 76.09 %,高于对照组的 52.1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各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给予中 晚期宫颈癌患者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并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 TNF(多西他赛+奈达铂+氟尿嘧啶)、TPF(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两种诱导化疗方案, 联合顺铂每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17 年 8 月 至 2019 年 6 月确诊的 58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基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 8 版分期局部晚期鼻咽癌 (Ⅲ ~ Ⅳa 期)标准选取,随机分为 A 组(TNF 诱导化疗 2 期+顺铂每周同步放化疗)28 例和 B 组(TPF 诱导化疗 2 期+顺铂每周同步放化疗)30 例,放疗采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综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各 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 组的同 步化疗完成度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诱导化疗为 2 期时,TNF 及 TPF 两种诱导化疗 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但 TPF 组的同步顺铂化疗完成度更高,提示 TNF 诱导化疗存在更高风险、更远期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铜仁市人民医院自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9 月接诊的 80 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 给予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患者痰菌转阴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病灶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 疗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 SOX 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荣军医院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 83 例,其中 44 例给予阿帕替尼联合 SOX 方案为观察组,另 39 例给予 SOX 方案化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QLQ–STO 22)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 84.09 %,高于对照组的 58.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EGF 水平及 QLQ–STO 22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EGF 水平 及 QLQ–STO 22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帕替尼联合 SOX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 VEGF 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岑溪市人民医院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 5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使用多西他赛),观察组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脱发、贫血、恶心呕吐、腹泻)出现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0 %, 对照组为 6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时,选择培美曲塞可提高治疗效率, 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辅助三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62 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2 例,其 中对照组使用三线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 抗原(CA)199、CA125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帕替尼辅助三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讨比卡鲁胺联合放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对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5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外科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其中观察组 45 例,对照组 45 例,两组均按常规临床路径接受规范标准治疗,观察组给予比卡鲁胺联合放疗, 对照组给予放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代谢指标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 率为 73.33 %,对照组为 51.1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 1 个月、 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6 个月的血清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患者治 疗后 6 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总睾酮(TT)、 游离睾酮(F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两组患者的贫血、去势综合征、 肝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比卡鲁胺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前 列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但对代谢指标影响不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晚期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选取淇县朝阳仁爱医院 2017 年 10 月 至 2019 年 10 月间收治的 PD 晚期患者 103 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 52 例与对照组 51 例。对照组行多巴丝肼治疗, 观察组采用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6.15 %,对照组为 84.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 5.77 %,对照组为 21.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程度评分与抑郁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为 PD 晚期患者行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可改善其疾病症状,减轻抑郁程度,并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58 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每组 29 例,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 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 全血低切黏度(WBLSV)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显著,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究黄连阿胶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围绝经期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连阿胶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以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黄连阿胶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复方血压宁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浏阳市中医医院 2017 年 8 月 至 2018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 地平治疗的同时加以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0 %,低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中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 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不良反应。方法:将 2017 年 7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福州肺科医院治疗 的 8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使用 GP 方案化疗,观察组(40 例)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 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变化。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脱皮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皮肤瘙痒、皮肤干燥、 口腔炎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癌抗原 211(CA211)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效果显著,能增强对肿瘤的 抑制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 SOX 方案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SOX 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 SOX 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完成率、治疗效果、不良反 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化疗完成率为 92.50 %(37/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 %(32/40),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0.262,P < 0.05)。观察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10 %,低于对照组的 20.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 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0.275,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 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 SOX 方案治疗胃癌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12 月 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观察组给 予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6 %,高于对照组 的 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94 %,低于对照组的 14.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 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少。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对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予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来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 68 例晚期关节炎患者,依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4 例。 对照组接受关节镜下膝关节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膝关节功 能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安大略西部和麦克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88 %(2/3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9.41 %(10/34),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予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逐渐趋于正常,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比较分析两种化疗方案辅助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清远市妇幼保健院 2018 年 7 月 至2020年6月收治的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并借助随机颜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患者均为女性。 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患者则采用多柔比星脂质体+环磷酰胺联合紫杉 醇脂质体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接近,而在不良 反应的比较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成本 - 效果更优。 结论: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选用多柔比星脂质体+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能够在保证治疗 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该种方法的成本 - 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