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入放射学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阂新兴学科,以其微创、高效技术含量高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专业学科。按照工作需要,一个成熟的介入放射医师必须同时具备操作、临床、影像三类知识。由于医学院校尚未开设此类专业,因此目前介入放专业医师有以下来源:1、放科心血管影像医师;2、心血管内科或神经内外科医师;3、其他临床学科医师。  相似文献   

2.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词是Margulis在1967年提出来的,到了1976年,Wallace首先系统的解释并使用,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介入放射学是在Seldinger技术上发展起来的,Seldinger 1953年所创立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是现代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石,我国介入放射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刘子江教授以培训班的形式训练了100多位介入放射医生,这批学员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医院最早期的一批开展介入工作的骨干,吴恩惠教授风趣的形容介入放射学“无孔不入,无孔入也”。近20a来,其发展迅猛,普及速度之快和广泛令人惊异,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于1987年成立了介入治疗中心,并建立了自己的介入病房。  相似文献   

3.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材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新兴学科,因其微创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正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也吸引了广大年轻医师从事该领域的实践。青年医师刚开始学习介入放射学时往往兴趣很高,尤其对介入操作,但常忽视自身的职业防护。另外,以前所受的该方面教育较少、意识淡薄,以及初学者常顾此失彼也是重要因素。以下就辐射防护和损伤感染的预防两方面谈谈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介入放射学(IVR),自美国医生Dotter于1964年成功地实施首例血管成形术以来,已有38年的历史。我国起步较晚,以著名影像学专家,中国介入放射学的创始人之一,林贵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论文为标志,开创了我国介入放射学治疗的新纪元。历经23年,经过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断努力与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临床医学诊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使介入放射学治疗成为与内、外科三足鼎立的格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介入放射学治疗这一现代医学中的全新技术无论是医界还是社会大众,尚缺乏足够的了解,使部分患者得不到合理有效治疗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而招来患者及家属的抱怨,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介入放射学治疗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扼要的阐述。1.1 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基本条件 介入放射学治疗系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要求从事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医生,除具备有过硬的影像学技术以外,还要具有传统外科的基本技能,以及内科治疗中的基本常识。同时要有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DSA机),否则不得从事此项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介入放射医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放射科学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各家医院对此项诊疗技术相当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但由于介人放射专业医师的来源、组成,各医院不尽相同。因此对其培养造成一定困难,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我院从1988年开展介入诊疗技术,次年设立病房,1994年成立有独立建制的介入专业科室。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介入放射学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开展期、介入与临床渗透融合期、专业技术发展成熟期。每一期介入专业医师的培养重点均有所不同。只有经过三个时期的系统教育,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介入专业医师。 1、介入技术开展阶段医师的组成来源及培养: 介入放射是在先进影像设备的导引下,运用特殊的器械,在创伤小、痛苦少的情况下诊断治疗疾病。因此在开展创立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是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 1967年首先提出的,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介入放射技术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因而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介入放射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且已经分化形成了一些分支,如心脏介入放射学、神经介入放射学、肿瘤介入放射学等。在我国介入治疗工作开始的早期阶段,《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等先后刊…  相似文献   

7.
<正>由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主任吕维富教授主编的《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一书最近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是一部全面反映近年来国内外介入放射学发展水平和动态的学术著作。全书约170万字,1300余幅图片,参与编写的作者均为长期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的临床一线医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原理、操作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14日至16日,四川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学分会第四届年会暨肿瘤介入诊疗专委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举办。四川省医师协会秘书长濮永杰,我院副院长蔡力先后致辞,对大会的召开给予肯定。大会开幕式由我院介入中心谢坪主任主持,共约有300多位从事肿瘤学、放射学、肿瘤介入、血管介入和妇儿介入等相关学科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等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邀请到中华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副会长、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志教授,《介入放射学杂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医院协会介入中心管理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编委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承办的"2017广州介入论坛"定于2017年11月09~12日在广州希尔顿酒店举行。广东的介入医学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国内起步较早的省份。目前发展形势良好,形成了以泛珠三角地区为中  相似文献   

10.
急诊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急性创伤、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出血性、缺血性疾病在临床急诊或危重病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其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介入放射学已在临床各学科中广泛应用,其中部分技术也已在急诊中得到应用。它同时发挥着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具有快速、简便、微创、有效等优点,使一些急诊、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因此,大力开展急诊介入放射学技术对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急诊介入放射学技术及临床适应证介入放射学可概括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大技术。下列技术和方法常常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诊…  相似文献   

11.
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影像设备(X线、超声、CT和MRI等)监视下,用特殊导管或穿刺针对疾病进行诊断或治疗的医学。介入放射学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已被临床各科医生广泛接受,有学者将其列为与内科学和外科学并列的第三临床学科。中医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将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高科技的介入放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使中医中药在肿瘤的防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中药抗癌机理,中医中药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以及直接应用中药进行瘤内注射和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和栓塞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  相似文献   

12.
消息     
《介入神经放射学》已出版由Robert W.Hurst等主编、李佑祥、吕明翻译的《介入神经放射学》已于2011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介入神经放射学涵盖了神经外科学、神经放射学和神经病学等多个专业,它通过整合先进的神经影像和血管内技术,指导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借助于先进影像模式和微型器械输送的结合,神经介入技术目前已成为对多种最常见的神经科疾病的创新性治疗手段。这些进展为以往只能应用开放性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非侵袭性治疗途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肝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能帮助肝癌患者正确认识介入治疗,提高肝癌介入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除传统 X 线诊断设备不断更新和进步外,CT 和超声在国内已相当普及;核医学、DSA 和 MRI 也在逐步发展中;与此同时,作为影像医学一门新分支的介入放射学,也在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创了影像科医师担当起介入治疗的主角的历史。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广大影像学工作者无论在传统 X 线诊断方面,还是在各种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介入放射学在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中的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介入放射学课堂形式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下半年,在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介入放射学相关课程教学。课程内容分为总论、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栓塞术)、非血管介入治疗(穿刺引流术、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肿瘤综合介入(肿瘤的消融治疗、粒子植入近程放疗技术等)四部分。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闭卷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程改进的建议。结果:考核结果提示,学生对总论及非血管介入治疗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对血管性介入治疗内容掌握程度一般,主要体现在对人体血管解剖、出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掌握不牢固。结论:在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介入放射学课程,并改革介入放射学的授课形式十分必要,能让更多临床专业本科生初识介入放射学,有助于其临床思维的拓展,促进这些未来医师的临床技能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医学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全面培训介入神经放射学专业人才,我院与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联合成立培训中心,旨在学习、研究、发展介入神经放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CT影像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像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医学图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简称PACS (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 ,是现代放射学中继医学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以后 ,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放射学是诊断 ,介入放射学是治疗 ,而PACS系统是存放和传输通讯的设备 ,它不是成像装置。CT影像管理系统是PACS系统中的一个部分。通常 ,CT影像的诊断 ,一般都是由专门医师在专用的CT机上或者通过医用胶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实施的。CT影像管理系统是以windows作为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需途径,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1]。我国的住培体系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涉及诸多亚专业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采用特殊器材,以微创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治的一项重要临床手段,是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病种复杂[2]。介入放射学对影像医学的依赖性更广泛、比影像学研究更深入,且频繁地参与临床多学科诊治过程(MDT),  相似文献   

19.
介入性化疗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护理探讨630014重庆市急救中心陈敏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利用先进的检查器械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疗的介入医学应运而生。其中多数是在X光导引下进行,称为介入放射学。近十年来,介入放射学发展甚快,其中利用这一方法对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由李麟荪、贺能树两位教授联合主编,吴恩惠、刘子江两位教授主审,并由刘玉清院士亲自作序的《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一书最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内第一部非血管方面的介入放射学专著,详细地叙述目前正在开展的非血管性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全书9章,按系统分别介绍不同部位与疾病的介入器械、方法、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并对疗效作了评价。28位从事临床实践与医学影像介入放射学与科研的教授、专家参与撰写。共55万字,262幅图,是从事介入放射学及其它临床科医师的一本实用、又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