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某些沙门氏菌株感染已成为腹泻常见病因之一,但婴儿沙门氏菌(S.infantis)在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中引起感染的报告尚少见。我院自1985年7月至1987年12月,从115例住院和门诊腹泻患儿807份粪便中,分离出婴儿沙门氏菌236株,  相似文献   

2.
张宝昌 《天津医药》1989,17(11):647-649
本文报告天津市儿童医院707例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型分布及流行病学分析。发病年龄以新生儿居多,占56.5%。从住院和门诊患儿粪便、血液、脑脊液、脓液、腹水和咽拭等标本分离培养,共获非伤寒沙门氏菌1353株,分属于4个血清群,8个血清型,其中43.1%为国内近年新发现的婴儿血清型。本组病例证实非伤寒沙门氏菌除可成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重要病原菌外,还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甚至还可导致肺炎、化脓性感染等。并首次报告沙门氏菌婴儿血清型和山夫顿堡血清型所致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3.
周媛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8):641-641
我院产婴室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导致37例新生儿因感染发病、死亡5例的严重后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发病情况:首发病例出生后五天在产婴室开始腹泻(其母产前检查在北京某医院,因鼠伤寒流行被关闭而回柳州分娩),继之第二、三天婴儿室暴发惑染,腹泻增多,重症转入新生儿病房,因新生儿病房未隔离,原有5例患儿3例交叉感染患病,经大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流行期间产科出生新生儿95例,腹泻37例,占同期出生新生儿38.9%,死亡5例,病死率13.3%。1.2 一般资料:3…  相似文献   

4.
婴儿室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22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李美源,刘晓燕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研究室陈发林,陈骏扬我院于1991年7月12~13日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现将两天内22例新生儿全部染病的情况作一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2...  相似文献   

5.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婴幼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全年均可发病 ,以秋季最多 ,常造成院内感染。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每次流行虽有少数敏感的药物可供选用 ,但其价格昂贵 ,加之菌株的耐药性产生较快 ,而使治疗不理想 ,已成为医学抗菌治疗的一个棘手难题。为此 ,我们对 1989~ 1991、1998~ 1999年两次流行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株进行检测及药敏 ,从而了解婴幼儿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及耐药性变迁。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①菌株来源 :标本菌株均来源于我院诊治的儿科腹泻病人 ,其中 1989年 1月~ 1999年 12月分离出来 182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两起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聚集性爆发流行中所分离到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基因分型,探讨恩施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传统方法对11株伤寒沙门氏菌菌株进行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对确认的伤寒沙门氏菌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电泳酶切指纹图谱。结果 11株伤寒沙门菌经PFGE,根据其条带的差异可分为3个PFGE型别。结论两起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为不同亚型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34株肠道菌的鉴定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加以分析。在105株沙门氏菌中,包括A—E群的10个菌型,以伤寒和鼠伤寒所占的比例最高;首次分出了阿哥纳、曼哈顿、伦敦3型沙门氏菌;在分出的24株鼠伤寒中,有16株广谱耐药,并在住院婴儿中,引起了本省第一次医院内鼠伤寒流行。志贺氏菌属中,检出14株A群E型,此型在本市多年未见,此次再现,导致了部份地区菌痢流行。本文并对在我省首次应用分属噬菌体及药敏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沙门氏菌型繁多,分型主要依赖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本文报告我院发现的1例少见的菌种——山大顿堡沙门氏菌引起的新生儿腹泻,其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常在儿科病室新生儿中流行。我院于1982年3至5月在传染科、儿科病房发现因麻疹肺炎、支气管肺炎及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中发生腹泻的颇多。为了查明腹泻的原因,我们对220例此类患者的粪  相似文献   

10.
沙门氏菌肠炎76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近年来北京地区非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SS琼脂及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培养阳性的沙门氏菌,采用血清凝集法鉴定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沙门氏菌肠炎主要是由肠炎血清型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所引起,幼儿发病比率较高,与不洁饮食有一定关系。春、秋季为该病新的发病高峰。该病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76株非伤寒沙门氏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喹喏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非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是临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近年该菌在流行病学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患者临床表现仍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应加强其对喹喏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2年11月1日接F医院婴儿室发生不少腹泻病儿并引起死亡的通知后,立即派人员前往调查,并取45例病儿粪便标本作病原菌培养。结果有39例培养出鼠伤寒杆菌,阳性率为79.5%。证实了此次婴儿腹泻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暴发流行。一、流行特点 1、流行过程。婴儿室首例病儿发生于10月14日,最后一例发生于11月3日。流行持续21天。在这21天中,先后有137个婴儿住院。住院婴儿中不断发现鼠伤寒患儿,总数达65例。发病率为47.45%。死亡12例,病死率为18.4%。 2、发病年龄和性别。最小年龄为1天,最大年龄11天,平均年龄3.9天,比国内外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年来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逐年增多,尤以小婴儿及新生儿发病率为高。多数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而以斯址利血清型为主的感染报道不多,我院儿科于86年8—9月一个月内出现39例斯坦利菌感染,多数为原发病基础上的交叉感染,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7例、女2例,最小为出生26小时,最大10个月,4例由院外感染5例,在新生儿内交叉感染,原发病为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红细胞增多症、颅内出血。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9例均有发热,体温38°—40℃,其中高热(39—40℃)4例,中度发热(38—39℃)5例。热程最短3天,最长15天。9例均有轻重不等腹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基线,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分析流行因素,掌握我市在腹泻病人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株的血清型别、分布、耐药性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8—2009年惠州市监测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氏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两年共监测腹泻患者430例,检出沙门氏菌19例,阳性率为4.42%。19株沙门氏菌分布于5个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分别占47.37%和26.32%。大多数沙门菌对常用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结论沙门氏菌是重要的肠道病原菌,病菌经口进人体内而致病,应加强相应的食品卫生监督与健康教育,宣传个人卫生防护知识,切实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环境采样标本进行病原学分离培养和鉴定,测定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同源性,为控制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临床及环境采集标本中分离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耐药性测定,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明确其同源性。结果:除7号菌株外,另6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为多重耐药菌,且PFGE分析具有同源性。结论:NICU病房临床分离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6株具有同源性,证实是一次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环境污染和接触传播是造成此次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人和畜禽寒沙门氏菌病最常见的菌型。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妇产科、婴儿室和儿科病房在2 0世纪70年代就有本病发生和流行的报告。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由于医院管理上的问题,国内有许多医院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我省也发生两起医院内感染。从人到人的传播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医院内引起暴发流行的十分突出的例子。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以往的报告中约占沙门氏菌的2 0 70 % ,在人源菌株中占19 19% ,仅次于伤寒沙门氏菌位居第二,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儿科及医院内感染的严重问题。70年代初西北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菌病)在医院内较为普遍,尤其在新生儿或儿科病房易引起爆发流行。国内已有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报导,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63~67年医院感染统计和68~74年与77年沙门氏菌监测资料表明,鼠伤寒菌病均占第一位。我国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收集八省市63~75年初沙门氏菌株分析,鼠伤寒菌占30%,也是首位。我市以往未发现本病流行,87年2~3月,7~8月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Eschcrichia Coli简称EIEC)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十余年来研究认为EIEC具有侵入上皮细胞并在其中发育繁殖从而引起痢疾样腹泻。为探讨EIEC在我省流行情况,我们将214例腹泻患者粪便分离出1084株艾希氏大肠杆菌进行了EIEC的检测,经系统鉴定,共检出5株EIEC,在我省为首次发现,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被检菌株:1984年4月——1985年3月从某学院采集214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1084株艾希氏大肠杆菌。2.标准菌株:EIEC标准株(44825-2)购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普通大肠杆菌本所分离之菌株。3.诊断血清;EIEC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SPEC、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分型血清系兰州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猪霍乱沙门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防止和减少新生儿病房及监护室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方法对本院新生儿室2006年9月8例新生儿猪霍乱沙门菌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猪霍乱沙门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儿中易引起流行,主要为肠炎型及败血症型。结论所有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均为易感儿。交叉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早期隔离是预防感染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010至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和腹泻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10至2013年腹泻监测系统采集的1538例腹泻病例样本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538例腹泻病例样本分离出86株沙门菌株,共分为5种血清群、34种沙门菌型。其中优势血清群为 B 群(33.72%),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两种血清型检出率最高,分别占18.61%、8.14%。药敏试验显示耐药菌株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水平最高(23.26%、22.09%)。26株菌为耐药菌株中,53.85%(14株)的耐药菌株同时对3种以上(含3种)抗生素耐药,38.46%(10株)的耐药菌株同时对4种以上(含4种)抗生素耐药,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血清型集中在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及奥雷宁堡沙门氏菌。结论本地区腹泻患者检出沙门菌属以山夫登堡沙门氏菌最高,肠炎沙门菌次之;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最高,同时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严重的多重耐药;应进一步加强对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引起国内外流行病学工作者的重视。据报道,在引起人群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仅低于志贺氏痢疾杆菌及沙门氏菌肠炎,甚至有超越前者的趋势。国内有些地区如安徽、江苏、福建等省及上海、北京等城市先后对空肠弯曲菌的分离、贮存宿主和传播途径作了观察。为了解天津地区人群、家畜及家禽感染频率及其危害,本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