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PUBMED收录的文献为依据,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外有关中药及其植物药抗肿瘤的相关研究,探讨中草药治疗癌症的优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药因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主要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肿瘤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逐渐受到临床关注,现综述如下。1调节肿瘤细胞生命周期直接抗肿瘤。一些中药可阻断或抑制肿瘤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干扰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或具有直接抑杀癌细胞作用[1]。  相似文献   

4.
中药抗肿瘤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杨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72-672
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多数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作用,对正常机体也有相当大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脏及肾脏等组织的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中药配合放、化疗不但可以减轻其副作用,对肿瘤的疗效也有明显的提高。单纯的局部客观缓解并不  相似文献   

5.
中药五加皮抗肿瘤作用体内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中药五加皮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五加皮提取物在体内外的抗肿瘤细胞作用,为五加皮抗肿瘤新药开发、研制提供依据。经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通过灌胃给药检测五加皮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测定了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用凝胶层析法初步分离、纯化了五加皮抗肿瘤成分。结果:五加皮提取物对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而且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五加皮提取物经口投入荷瘤小鼠后,实验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小鼠好,肿瘤生长较慢,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经凝胶层析分析,分离得到一种对肿瘤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成分,分子量为64kda。结论:中药五加皮不仅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体内也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其抗肿瘤活性与一种分子量为64kda的蛋白质成分有关,该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和作用机理研究,对五加皮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凤云  张喜兰 《中医药学报》1999,27(5):F003-F003
应用中药水蛭、蜈蚣、蟾酥、人参,黄芪,五味子,半枝莲等13味中药材制剂,经多年临床验证对肝癌疗效显著,对此进行了S-180及肝癌H22体内抑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制剂对S-180及H22有明显抑瘤活性,实验重复多次抑瘤率稳定在24.88%(S-180)、41.10%(H22),并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1。  相似文献   

7.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诱导细胞凋亡、中药的细胞毒性作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分化、逆转多药耐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氧化作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对肿瘤致病因子的预防作用和抗突变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和抗侵袭转移等方面进行了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紫杉醇、藤黄、大黄素、β-榄香烯、土贝母苷甲以及川芎嗪、玉竹提取物、人参皂苷、丹参酮等中药的实验观察及分析,并查阅大量资料。结果发现许多抗肿瘤中药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可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不足,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古今临床应用表明中药黄药子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多种癌肿临床疗效确切。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黄药子抗肿瘤作用进行汇总,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应用黄药子、开发利用抗肿瘤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肿瘤依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随着对中药抗肿瘤的深入研究,中药抗癌越来越受医药界重视.综合文献资料,文章对近年来有效抗肿瘤中药,抗肿瘤中药有效成分以及中药抗肿瘤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更好的开发抗癌中药提供思路与新药的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分析的方法 ,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对机体的综合效应为中药分子药理的主要内容。本文回顾了九十年代中药分子药理的研究情况 ,综述了中药对 DNA ,m RNA、基因、细胞凋亡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并提出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慢性肾衰终末阶段必须进行替代治疗 ,而腹膜透析由于其有很多优点 ,如血液动力学稳定 ,持续的家庭式透析 ,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 ,不需抗凝减少出血 ,饮食控制少 ,最大限度地保留残余肾功能 ,不需要血管通路和穿刺 ,痛苦小 ,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 ,对贫血及神经病变的改善优于血透 ,透析性骨病通常比血透轻 ,血压控制亦较理想 ,多不需要机器 ,基层医院可以开展等 ,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尤其对糖尿病肾病成为首选透析方法 ,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 ,如部分病人透析的不充分性 ,营养不良及其他并发症等。中医药在腹膜透析中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  相似文献   

13.
王梦溪  吴启南  乐巍  梁侨丽  谷巍  戴仕林 《中草药》2015,46(20):3215-3230
中药鲜药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其临床应用贯穿于中医药学起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中,在温病治疗中使用鲜药较多,一部分鲜药比干药的作用效果更佳、起效更迅速,在温病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鲜药的物质基础研究较少,制约了鲜药制剂的合理设计,剂型改革缺乏依据和指导。通过对中药鲜药应用历史的考证,综述了近年来鲜药在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中药鲜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若干中草药中25种元素在不同浸取液中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浸取液中 2 5种元素含量 ,探讨这些元素在中草药中的存在形态。方法 :对同一产地的 5种不同中草药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白鲜皮Dictamnus dasycarpus、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旋覆花Inula japonica进行水提、二氯甲烷浸取、残渣消化 ,分别得到水溶相、脂溶相、不溶相 ;参照药典方法对我国 9个不同产地的商陆Phytolacca acinosa进行了 0 %乙醇、50%乙醇、75%乙醇和 95%乙醇的浸取处理 ;使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测定上述三相及各个乙醇浸取液中铍、镉、铈、铬、铜、镝、铕、铒、钆、锗、钬、镧、镥、钼、钕、铅、镨、钐、锶、铽、铊、铥、钇、镱和锌共 2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实验表明 ,用不同溶剂浸取中草药时微量元素的浸取率有较大差异 ,并以有机态与无机态形式共存。在优化实验条件下 ,ICP-MS能够同时测定中草药中的25种元素 ,其方法检出限为 0.003~0.71μg·L-1。中草药中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 88%~119% ,相对标准偏差为1.7%~13.3%。结论 :上述结果对于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浸取人体必须元素、除去有毒元素、促进中药出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用单味镇痛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痛中药以其药效良好、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及资源丰富等优势,一直被医药研究者所重视。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实验手段的革新,镇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将常用的单味镇痛中药及其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在加强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整理和现代中药文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药性,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科学地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7.
国外针灸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繁荣  吴曦 《中国针灸》2006,26(2):79-82
当前,世界范围内针灸在不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立法与管理的不断加强,教育与培训的逐渐活跃,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扩大,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世界针灸发展的趋势是针灸越来越得到国际主流医学的重视,针灸临床研究的重点仍然是疗效的确定,同时,针灸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将大有作为。了解和把握针灸医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国内针灸的发展以及针灸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恺  丁丽琴  邱峰  张德芹 《中草药》2021,52(2):585-593
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中药学》规划教材收载的解表、清热、泻下类常用中药名称为线索,分别以中英文"药名""代谢组学"为检索词,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895篇,并纳入单味中药研究文献70篇.对于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解表、清热、泻下类单味中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抗菌药联用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纸片抑菌法分别测定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和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 ,以及它们联合应用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大部分中、西抗菌药物在体外联合应用时抑菌作用变化不明显 ,也有部分出现变化 ,既有协同、相加作用 ,也有拮抗作用。结论 中、西抗菌药的合理配伍可以加强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效果 ,而不合理的配伍反而会降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