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检测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用异硫氰荧光索(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mRNA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研究了MALT型PGL及慢性胃炎的组织切片,检测肿瘤组织、肿瘤旁组织以及慢性胃炎组织中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入轻链的表达,确定轻链限制性。mRNA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可同时进行标本组织细胞形态和mRNA量的观察,这对某些肿瘤的研究非常重要,国内鲜见报道。原位杂交定位为细胞内,背景着色少,容易判断结果。浆细胞分化是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的特征之一,由于在浆细胞中的mRNA量明显多于淋巴细胞,特别在细胞分化早期,对检测轻链限制性极为有利,并可一定程度的克服该方法灵敏度较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B-NHL)患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和NK细胞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20位正常人和24例B-NHL患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进行分析。结果:(1)B-NHL患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NK细胞和CD4:CD8比值显低于正常人(P<0.05)。(2)经CHOP方案治疗后有效组外周血中CD4^ 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CD4:CD8比值增大(P<0.01);无效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治疗前后无显区别(P>0.05);(3)有效组患外周血NK细胞治疗前后存在显差异(P<0.01),无效组外周血NK细胞治疗前后不存在显差异(P>0.05)。结论:测定B-NHL患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0例MALT-MZL的临床资料,HE光镜特点,应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20、CD45RO、CD3、CD5、CDl0、CD23、bcl-2以及bcl-10。结果 患以中老年居多,平均51.2岁。临床症状以腹部胀痛为主(占88.9%)。病变粘膜呈脑回状或结节状(50%)、溃疡(43.3%),活检弹性差(93.3%)。组织学特点:瘤细胞为边缘区B细胞、单核样B细胞.多少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转化的大细胞;淋巴上皮病变19例;滤泡克隆化14例。22例免疫组化中,瘤细胞均表达CD20,10例bcl-2 ,均不表达CD45RO、CD3、CD5、CDl0、CD23。16例bcl-10中,5例胞核阳性,11例阴性病例中9例出现胞质着色。12例获得随访资料,1例死于化疗后4年,11例均健在。结论 胃肠道MALT-MZL为低度恶性淋巴瘤,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病理以HE形态学为要点,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采用R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T细胞系来源的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1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以及1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CD4和CD8mRNA表达水平,发现ALL和NHL患者CD2mRNA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升高,NHL患者的CD4/CD8比值有极显著性升高。本结果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112例淋巴结病变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原位杂交技术(In suit 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chemical,IHC)检测B细胞性淋巴瘤(B-cell lymphoma)和反应性增生病变(Reactive hyperplasia,RH)中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方法:收集112例淋巴结病变[B-celllymphoma(n=62)和RH(n=50)],用ISH和IHC法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的限制性.结果:ISH法,62例B细胞性淋巴瘤轻链有限制性45例(72.58%),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没有限制性表达.IHC法,62例淋巴瘤有轻链限制性29例(46.77%),50例反应性增生病例6例有限制性表达(12%).统计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显示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8.9338,P<0.05)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诊断与鉴别诊断B细胞性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病变中,用ISH法检测轻链κ、λmRNA的基因序列,比用IHC法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κ、λ限制性更灵敏和精确.  相似文献   

6.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CL)是近年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少见淋巴瘤,常易与何杰金氏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 症、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混淆。复习文献,对其细胞起源、免疫表型、病理形态特点与临床诊断要点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物质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DNA序列的方法。该项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问世以来,已经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拟就FISH技术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及其与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2例NHL的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状态。结果 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率、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密度均随NHL恶性程度的发展而逐渐增高,低度恶性组明显低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而中度及高度恶性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此相反,Bax蛋白在低度恶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及高度恶性组(P<0.0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NHL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的表达状态和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病理组织类型、疾病分期和瘤块体积都是与预后有关的指标。但由于对组织形态的识别常不一致,临床分期有时不能反映实际的病变范围。因此判断病情的新指标仍有待不断地探索。 NHL约85%起源于B细胞,15%则起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的检测在B细胞性淋巴瘤(B-NH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10例及T细胞淋巴瘤(T-NHL)2例的IgH基因重排。结果 30例B-NHL中,22例(73.3%)出现IgH基因克隆性重排,而RH及T-NHL均未出现IgH基因重排。结论 B细胞淋巴瘤中存在B细胞单克隆增生,支持肿瘤单克隆起源学说;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对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以及T细胞和B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B细胞淋巴瘤(B-NHL)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慢性淋巴结炎患者(10例)、健康体检者(16例)和病理活检确诊为B-NHL的患者(28例)外周血,PCR法检测IgH基因重排,观察B-NHL患者治疗前后IgH基因重排的变化.结果:B-NHL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67.9%(19/28),高于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率32.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体检者及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均为阴性.15例外周血单克隆IgH基因重排阳性者,治疗后10例完全缓解(CR).10例CR中,9例IgH基因重排转阴.结论:外周血IgH基因重排在B-NHL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52例结外原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原发部位以肠道,特别是小肠最多见(42.3%),肠道高发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组织学显示弥漫型(D)淋巴瘤45例,以弥漫性大无裂细胞性最多见(46.2%),滤泡型(F)7例,D/F为6.4:l。根据国际分类方案,中度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最高,占8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Fas及FasL基因蛋白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non-Hodgkin'sBcelllymphoma,B-NHL)及良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的研究,探讨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在B细胞淋巴瘤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的125例石蜡标本及40例良性淋巴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Fas表达在细胞膜。FasL表达在细胞浆。B细胞淋巴瘤中Fas蛋白阳性总表达率为66.40%,FasL蛋白阳性总表达率为64.80%。良性淋巴组织中F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0%,FasL为62.50%。淋巴瘤组与良性淋巴组织之间Fas及FasL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阳性细胞在良恶之间分布部位不同。淋巴瘤组内各亚型之间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恶组表达高于低恶组。DLB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FCL(滤泡细胞淋巴瘤)组表达高于SLL(小细胞淋巴瘤)组。Fas及FasL的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无关。结论Fas及FasL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的类型及恶性程度有关。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检测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的一个指标,但Fas及FasL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判断B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淋巴瘤。  相似文献   

14.
2例蕈样霉菌病(MF)和1例弥漫性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的皮损中细胞浸润为不同的抗T淋巴细胞和它的亚型,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皮损的冰冻切片应用间接免疫氧化酶技术进行检查,显示MF主要由Leu_4 Leu_3细胞浸润,具有Ia抗原阳性,而1例MF则为Leu_2~+型;DLCL病人皮损则为Lyt_2 Lyt_3 Leu_4 Leu_3 Ia~+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5.
MCL-1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髓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瘤(B-NHL)的表达,探讨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相互关系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不同类型的B-NHL的淋巴结组织以及结外肿瘤组织和10例反应增生淋巴结(RH)中的MCL-1蛋白表达。结果:43例不同类型的B-NHL的MCL-1蛋白的表达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阳性率最高为70.04%(19/27),侵袭性B-NHL表达的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惰性B-NHL70.00%vs30.76%,P<0.05,而10例RH的MCL-1蛋白无阳性表达。MCL-1蛋白的表达与B细胞NHL的亚型密切相关(P<0.001),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MCL-1蛋白的表达阳性组与细胞增殖指数(PI)呈正相关(P=0.002),与凋亡指数(AI)无相关。结论:MCL-1蛋白在侵袭性B-NHL易于表达,其表达与B-NHL亚型相关,并与淋巴瘤细胞的侵袭性和增殖状态有关,推测MCL-1蛋白在B-NHL发生发展中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K)组织中的CD44变异体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49例B淋巴细胞性NHL,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D44V6表达情况。结果:B细胞性NHLCD44V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D44V6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恶性有一定关系。结论:CD44V6与B细胞性NHL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张智弘,徐天蓉,马洪太关键词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中图法分类R733.4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HistiocyteRich-BCellLymphoma)较罕见,国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8.
Zhou X  Zhao T  Qi Z  Liu G  Zh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32-1535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H/RS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B细胞特异性湃活蛋白(BSA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cHL和29例对照病例(9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10例B细胞性淋巴瘤、10例T细胞性淋巴瘤)进行BSAP检测,同时对cHL病例进行CD20、CD15、CD30常规对比检测。结果:cHL中H/RS细胞BSAP的表达率为90.91%,背景B淋巴细胞表达率为100%;对照病例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和B细胞性淋巴瘤肿瘤细胞的BSAP表达均为100%,T细胞性淋巴瘤的肿瘤细胞不表达BSAP;CD20表达率为30.30%,BSAP和CD20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CD30表达率为93.94%,CD15表达率为75.75%,两者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82)。结论:BSAP在H/RS细胞上表达为H/RS细胞来源于B细胞提供了进一步证据,并有助于H/RS细胞的辨别和鉴别。  相似文献   

19.
Bcl—2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B细胞淋巴瘤与bcl 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6 3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6 3例B细胞淋巴瘤bcl 2蛋白 ( ) 4 9例 (77.8% ) ,低、高恶性及结内、外淋巴瘤之间的bcl 2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cl 2蛋白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关系较密切 ,但与恶性程度、病变部位及类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睾丸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本例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由中到大淋巴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LCA及CD20为阳性;CD3、CD30、CD117及CK为阴性.结论 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为外周活化的B细胞起源,其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病理活检加免疫组化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