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经摘英集》收录治病直刺诀针方69则,其选穴多选两经或多经交会穴,临床选穴体现针灸辨证论治的特点;刺穴有先后,穴取双位;刺穴注重腧穴得气效应,气至病所。为后世医家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丰富的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2.
依据经方开具临证处方(医家临证即时所开处方),谓之经方运用。其方法分作四类。一为全方运用:取某经方,原药不变,用作临证处方而施治病症。二为加减运用:取某经方,加减几味药后,用作临证处方而施治病症。三为模块运用:取某经方,原药不变,以整体模块方式用作临证处方之或君或佐而施治病症。四为方义运用:取某经方,不用原药,却以其组方之义,选另药替代原药,组成临证处方而施治病症。每类用法举述相应病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滚痰丸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滚痰丸考述潘桂娟,杨威滚痰丸,为元代医家王燮创制,首见于王燮所著《泰定养生主论》,后世称其为"礞石滚痰九"。此方攻逐实热老痰,治疗顽痰怪症,取效峻捷,自元以后迄今一直被医家广泛运用于临床而经久不衰。笔者有感于明·吴昆《医方考》"取古昔良医之方,揆之于...  相似文献   

4.
经方临床运用专题学习网站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义有多种,本文仅将经方概念限定为张仲景著作所载之方剂. 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首次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创立的理法方药一体化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证各科的理论基础.其所收集或创制之方大多配伍精当,药简效宏,为后世医家所喜用.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是清代医家杨栗山所推崇的名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黄酒、蜂蜜组成,所针对病机为三焦火郁,气机失畅.后世医家除应用于温病外,针对病机将临床应用扩展到外感及内伤诸病.肿瘤患者经过系列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升降功能的失调,并且因情志因素多有火郁气滞.临证应用升降散取其升降气机之效,往往能有效地调节脾胃气机,理气开郁,有助于肿瘤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对湖湘医家的研究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显著的湖湘地域特色。《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是目前收录、整理现存古代湖湘名医典籍比较完善的著作,其中有关癫狂的医籍大多为清代医家所著。清代湖湘医家认为,癫狂分阴阳,癫病属阴,狂病属阳;癫少狂多,多由肝风挟痰火上扰所致;具有普及性,妇儿、伤寒皆可见;多传变,需脉证相参辨治。治疗方法上,初起多痰,涌吐取嚏;痰证多兼夹,需五脏分治;治癫需温中,治狂需清火;拔根劫巢,愈后宜调。经日积月累,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癫狂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今后有望进一步深入研究湖湘医家癫狂辨治发展的历史规律,整理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与创新湖湘医家辨治癫狂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医家,其所著的《傅青主女科》,对治疗痛经有其独特之处,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吴门医派代表医家的医案中有关莲类药材药用记载进行了整理研究,发现其所治病证范围广泛,有外感病证、内科病证(血证、虚劳、遗精)、妇科病证、儿科病证等。用药富有特色,重视药材炮制,有鲜用、干用、炒用、煅炭之不同。鲜用取其清香芬芳,擅轻透宣解用治暑温;干用及炒用功偏升清降浊、健脾助运,多用于肝胃不和及助发痘疹;用治血证则多鲜用或煅炭用,前者取其清热凉血散瘀,后者功专止血而又不留瘀血。为当今使用莲类药材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针术技法,备于《内经》,顾医家所用,或得其一体,或综其数法,各专家技,名类滋繁。迄于晚近,又有轻、重刺激,以及兴奋、抑制诸说,揆其实际,总不出补、泻二途。有倡言补泻者,或徒取形式,或把二者截然分开,对补泻之相资互用,反不重视。故医经大旨,余蕴尚多。余早  相似文献   

10.
张桥保  谢强 《中医杂志》1993,34(9):533-534
跟魏稼教授侍诊2年,目睹他用风池治疗多种疾病,疗效不凡。现介绍如下:1 取穴、操作与应用范围历代医家取风池穴令病人正坐或反坐并伏于椅背,然而魏老却俯卧取之,认为这样不但取得准,且不易移动,病人感到轻松舒适,不致晕  相似文献   

11.
盐山张锡纯(1860~1933年)先生.字寿甫,为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八卷。其辨证施治,立方用药,独具一格。往往一味药重用至数两,或一方只用一、二味,取其力专,疗效快捷,多为医家所赞赏。如石膏一味,他认为宜生用,不宜煅用,谓其性寒而能散,治外感有实热者,效如金丹,因其质重,又当多用。  相似文献   

12.
龙雷之火自古与龙火、相火、阴火,少火等名词术语混淆不清,本文通过术语涵义辨析为中医理论学习者厘清彼此间联系。笔者发现各个医家所论述的龙雷之火内涵多有不同,且其内涵与龙火、相火、阴火、少火部分相同或不同,理解各医家所论述龙雷之火的内涵可从概念、性质、治法,病机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中医之中风是以猝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伴有神志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突然,起病急骤,如暴风之疾速,且临床上变化多端,与自然界“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称之为“中风”,  相似文献   

14.
方春阳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0):435-437
清代杰出的医学家徐灵胎,虽然不以"本草"名世,但他对药性的识见,却远比汪昂、吴仪洛辈高明,不仅密切结合临床,而且极富启发作用。综观徐氏的论点,大致可分为基础论、专长论、异同论、利弊论、变迁论五个方面,并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以下简称《百种录》)和《医学源流论》(以下简称《源流论》)中。兹分别介绍如下。1基础论徐氏认为辨识药性,必赖其基础,提出基础的总纲是:"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汉唐时期尚存医书文献进行查阅与整理,结合本草典籍,探析汉唐医家应用赤石脂治疗不同疾病的功效及特点。赤石脂治下痢,取其收涩固脱之功;治诸风,取其重镇、补髓之功;治经带,取其补髓、祛瘀之功;补诸虚,取其填精益髓之功;治其他,取其补养心气、镇摄痰涎、敛疮生肌之功。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医生,除了姓名之外,有的还有“号”,“号”之外,还有“别号”。名字多是父亲给取的,“号”和“别号”,是医生自己取的,至于“外号”,则是病家或后世医家给取的。取义各有不同,大致上以赞誉的成分居多。  相似文献   

17.
切脉辨症立方,为医家三要,而脉尤重,盖脉既切明,自能辨症,而投药不难也。今医者苦于脉理难凭,乃竟尽弃不究,惟学写医案,作门面语,论症则以活脱为能,用药唯以和平为贵,自谓胜于偏执好奇、孟浪自喜者。不知用药如用兵,贵乎神速,若迟疑不进,使邪势蔓延,必致救援不及,致危殆而后已。夫偏执好奇,诚为医家所忌,然或因其立法乖异,在病家尚不轻信,若和平之剂,人即知其未必效,亦取其无害而救之,岂知因循两字,误人不浅,在寻常之症,弗药亦愈,若生死关头,岂可须臾耽待乎!  相似文献   

18.
逆流挽舟法是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或表邪陷里的一个取象比类的治疗法则。此法一倡,深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吴鞠通《温病条辨》谓:“暑湿风寒杂感,寒热交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主之。”  相似文献   

19.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方药虽简,由芍药、甘草两味药组成,原方用其酸甘化阴治误汗后的小腿挛急证,后代医家应用在内外妇儿等诸多疾病中颇获疗效,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也是近现代运用加减化裁或药理研究治疗多种疾患的良方,现查阅近年来资料对其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邱立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36-2037
明代医家虞抟在所著《苍生司命》中对二陈汤的组成、药性、禁忌、药量、基本作用、药物加减及服法有独特的论述,展示了其应用二陈汤的丰富经验,或加味治痰,或配合祛痰,或涌吐痰涎,或女科化痰,均功效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