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方法: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30.19±8.21)d,测试并分析眼球轨迹运动,应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PANSS在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3.10,P<0.01),判别分析值、眼固定点数、反应性探索分、认知性探索分眼示踪总距离,眼示踪平均距离治疗前、后其差异均无显著性(t=0.36,0.56,0.47,0.77,0.06;P均>0.05)。判别分析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自身一致性分别为84.2%和81.6%,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t=0.36,P>0.05)结论:传统与非传统抗精神药物及情感矫正剂对眼球轨迹运动各项指标均无影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眼球轨迹运动的指标基本不受抗精神药物影响。判别分析值在药物治疗前、后一致性是稳定,并反应眼球轨迹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正常对照人群各种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精神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纪录仪(MODEL Ⅳ,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的498例患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及81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根据判别分析结果[Discriminant Analysis,D分值=(10.265-0.065&;#215;眼球注视点+0.871&;#215;反应性探索分)]分析它们各自对D分值敏感性。判别分析结果获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患者,获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患者。比较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以及正常对照人群组的组间差异。结果:4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正分386例,负分112例,精神分裂症对D分值敏感性77.5%。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8~1.36,P&;gt;0.05);110例情感性精神病组获正分70例,负分40例,情感性精神病对D分值特异性为36.4%;81人正常对照人群获正分7例,负分74例,其D分值的特异性为91.4%。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正常对照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的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t=3.31~17.00,P&;lt;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轨迹运动的敏感性较高,并且不因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差异受影响;眼球轨迹运动作为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传统抗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51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抗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51例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正常对照人群各种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精神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纪录仪(MODELⅣ,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的498例患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及81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根据判别分析结果犤DiscriminantAnalysis,D分值=(10.265-0.065×眼球注视点+0.871×反应性探索分)犦分析它们各自对D分值敏感性。判别分析结果获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患者,获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患者。比较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以及正常对照人群组的组间差异。结果:4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正分386例,负分112例,精神分裂症对D分值敏感性77.5%。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8~1.36,P>0.05);110例情感性精神病组获正分70例,负分40例,情感性精神病对D分值特异性为36.4%;81人正常对照人群获正分7例,负分74例,其D分值的特异性为91.4%。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正常对照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的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t=3.31~17.00,P<0.01)。结论: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APD)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磁分离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妁PRL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血清妁PR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区别(P〈0.01)。女性升高更为明显,是男性的2倍。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的全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前 5年 ,症状发展速度最快 ;在前 10年 ,自杀率高达 10 % ,故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后治疗尤为重要[1] 。精神分裂症的疗程分 3阶段 :急性阶段 (4— 6周 )、稳定阶段 (1— 6个月 )和维持阶段 (6个月至下次复燃 ) [1] 。1急性阶段1.1药物选择 阳性症状一般用典型抗精神病药 (如氯丙嗪、奋乃静或氟哌啶醇 )效果较好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的不良反应多且重 ;其他药物则较昂贵 ,虽对阳性症状也有效 ,但不作为首选。阴性症状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多无效 (惟舒必利可一试 ) ,常需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 ,其中氯氮平疗效最好 ,但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催乳素(PRL)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以及药物疗效与PRL、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PRL水平。结果治疗后4组病人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0.01-17.38,P〈0.01)。4组间治疗后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F=0.18-4.3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利培酮组TG、LDL显著升高(t=3.31、5.07,P〈0.01),奥氮平组TG、TC、LDL显著升高(t=2.33-5.51,P〈0.05、0.01),喹硫平组TC显著升高(t=5.94,P〈0.01),阿立哌唑组LDL显著升高(t=2.21,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PRL水平明显升高(t=38.48,P〈0.01)。治疗后利培酮组TG水平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F=13.00,q=5.21、5.17,P〈0.01),奥氮平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q=7.05、7.01,P〈0.01);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TC水平显著高于利培酮组(F=5.49,q=3.02、4.60,P〈0.05、0.01),喹硫平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q=4.78,P〈0.01);利培酮组LD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F=4.29;q=2.49-5.05,P〈0.05、0.01),奥氮平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q=2.18,P〈0.05),喹硫平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q=2.56,P〈0.05)。PANSS减分率与PRL、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均无相关(r=0.22、0.17,P〉0.05)。结论 4种药物均可升高血脂,利培酮可升高PRL;药物疗效与PRL、血脂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特点以及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抗抑郁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影响。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01—10/2004—12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另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身体健康的职工与在院研究生80人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记录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认知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结果为①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对抑郁症患者的特异性为61.5%,正常人的特异性为96.3%。②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总距离以及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4.05&;#177;5.30),(30.96&;#177;6.34)个;6.27&;#177;0.86,7.20&;#177;0.89;(424.12&;#177;146.12),(563.70&;#177;164.79)mm;9.69&;#177;1.43,10.85&;#177;1.10,(P〈0.01)]。⑨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抑郁症组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单用抗抑郁药组与合用两种抗抑郁药组除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465.01&;#177;143.76),(330.45&;#177;122.04)mm,(20.33&;#177;4.93),(16.23&;#177;3.76)mm,(P〈0.05)],D判别分值、眼球注视点、认知功能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①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基本不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单一使用抗抑郁剂与合用两种抗抑郁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APS)致糖化血红蛋白(HbA1c)异常的差异,以及HbA1c测定在APS诱发糖代谢异常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微粒质谱法分别对620例服用APS半年以上患者及144例初诊(未服APS)患者进行HbA1c测定;并对HbA1c异常者进行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测定;将服APS患者分别列为氯氮平组、氯丙嗪组、舒必利组、氯氮平与氯丙嗪合用组、利培酮组及其他药物组,对HbA1c异常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服APS组共91例出现HbA1c增高,HbA1c异常率为14.7,未服APS组异常率为4.8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药物异常发生率为氯氮平组(21.8)氯丙嗪组(16.8)舒必利组(12.3)其他APS组(10.3)利培酮组(7.5)对照组(4.86)。91例HbA1c增高者中:HbA1c在6.4~6.8有54例(59.3),6.9~7.3有19例(20.9),≥7.4有18例(19.8)。氯氮平组(包括与氯丙嗪合用组)HbA1c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HbA1c浓度值显著高于氯丙嗪组、舒必利组、其他APS组等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能引起机体糖代谢异常致HbA1c增高,以氯氮平发生率最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影响最小。HbA1c测定方便、快捷,不受患者就诊时间和用餐的影响,是监测血糖变化的灵敏、可靠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治疗并非难事,体重增加是抗精神病药最为常见的副反应,服用抗精神病药多数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较麻烦的不良反应,但是以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和奥氮平更为多见。体重增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骨关节炎的风险,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有负面影响,降低自尊、影响情绪、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忠杰 《家庭护士》2009,7(1):49-50
在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人的个体差异,以及并发的心血管疾患,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重者可危及生命.现分析抗精神病药对血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特点以及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抗抑郁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影响。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01-10/2004-12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另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身体健康的职工与在院研究生80人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记录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认知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结果为①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对抑郁症患者的特异性为61.5%,正常人的特异性为96.3%。②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总距离以及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4.05±5.30),(30.96±6.34)个;6.27±0.86,7.20±0.89;(424.12±146.12),(563.70±164.79)mm;9.69±1.43,10.85±1.10,(P<0.01)]。③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抑郁症组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单用抗抑郁药组与合用两种抗抑郁药组除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465.01±143.76),(330.45±122.04)mm;(20.33±4.93),(16.23±3.76)mm,(P<0.05)],D判别分值、眼球注视点、认知功能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①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基本不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单一使用抗抑郁剂与合用两种抗抑郁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调查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150例,其中氯氮平40例,奥氮平30例,利培酮40例,奎硫平40例.比较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并分析与血脂有关的几个因素(剂量、体重、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后,患者TG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8周较4周更显著(P〈0.01),HDL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药物剂量与TG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8周后体重增加与血清TG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改变组(氯氮平组、奥氮平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引起血脂异常,且异常的血脂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但短期内未见与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病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平均水平各不相同,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利培酮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氯氮平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明显。各类药物剂量与血清催乳素之间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的药物中,剂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影响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医生应充分注意,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异常者,应及时的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泌乳素分泌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159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进行泌乳素测定,对几种精神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及其引起高泌乳血症的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氯丙嗪20.0%、利培酮17.1%、奥氮平15.2%齐拉西酮9.1%阿立哌唑6%。结论大多数抗精神病药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其中以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为高。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碳酸锂与抗精神病药合用中毒四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男,61岁。因兴奋、多语,语言行为夸张3周入院。各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精神专科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好,兴奋,多语,有音联意联现象,智能好。诊断为躁狂症。予氯丙嗪300~600 mg/d,碳酸锂0·75~1·5 g/d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停用氯丙嗪,改用氟哌啶醇6~8 mg/d。1周后患者出现双手震颤、肌张力增高,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尿失禁。考虑碳酸锂中毒。停碳酸锂,予对症处理效果不佳,2天后出现少尿,查血肝酐364μmol/L,尿素氮17 mmol/L,后请肾内科会诊,考虑为急性肾衰竭,给予补液、利尿治疗,症状无好转,抢救无效死亡。【例2】女,41岁。因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药物日限定剂量(DDD)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选取我院用药频度前四的药物进行药物临床应用疗效的评价.结果: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以及喹硫平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排前四的药物;四类药物临床治疗疗效分别为95.0%、95.0%、95.0%以及95.0%,各四类药物两两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结构合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与安坦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精神病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 ,产生诸多副作用 ,其中尤为常见的是锥体外系反应 (EPS)。为此临床上常合用抗胆碱能药———安坦 ,以减轻不良反应。但是抗精神病药物与抗胆碱能药的联合应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一些肤浅看法 ,供临床医生参考。1 长期合用不可取最近 ,作者对本院 2 1 1例住院治疗的病人用药调查中发现 ,抗精神病药物与安坦联合应用为 58 2 9% ,在 2 2例服用利培酮的病人中也有 50 %的病人合用安坦。安坦 (盐酸苯海索 )为胆碱能受体阻滞药 ,中枢抗胆碱能作用较强 ,外周抗胆碱能作用较弱 ,临床上用于治疗震颤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并用血管活化剂盐酸丁咯地尔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02/2004-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住院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5),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400~600mg/d)、利培酮(4~6mg/d)、奎硫平(600~1000mg/d)、奥氮平(15~25mg/d),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实验组在上述药物外还加用盐酸丁咯地尔150mg/d,静滴,治疗四五周;对照组则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外加上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以及副反应量表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基线分-第n次评分)/(基线分-18),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75%为临床无症状;50%≤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75%为显好;2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50%为好转;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率〈25%为无效。结果:68例患者均完成量表评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下降。(3组量表t=3.486,7.970,3.436,P=0.001,0.000,0.001)。②实验组临床无症状的例数和百分比为5例(15%)。显效16例(48%),好转8例(24%),无效4例(12%);而对照组临床无症状的例数和百分比为1例(3%),显效10例(28%),好转16例(46%),无效8例(23%);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7.999,P=0.046)。③实验组副反应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后两组的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三酰甘油、体质量增加、嗜睡、便秘方面;但两组之间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后,通过对缺血部位的血管予以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濒于受损或部分受损的神经元得以保存和恢复,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