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韩城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转移癌发生率、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9.7%,转移癌发生率为4.4%;观察组分别为91.6%和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0.7±1.5)个,手术时间为(294.6±37.2)min,出血量为(564.3±147.1)ml,住院时间为(8.5±3.1)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3%,术后疼痛时间为(5.2±1.4)d;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6.4±1.7)个,手术时间为(280.4±30.6)min,出血量为(348.5±128.6)ml,住院时间为(7.1±2.6)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6%,术后疼痛时间为(2.1±1.3)d,以上指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方面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腹腔镜下根治术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减轻术后痛苦,具有开腹根治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雪芳  张金英  王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65-366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和盆腔淋巴清扫术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优势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42例行传统的开腹宫颈癌根治术。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安全、高效、可行,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Ⅰa~Ⅱb期的宫颈癌近期疗效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冰梅 《中国校医》2010,24(8):603-603,605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45例宫颈癌患者均行子宫颈根治术,术中切除的组织及淋巴结均行病理检查,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时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量150~800 mL,平均350mL,发生尿潴留14例(31.1%),淋巴囊肿8例(17.8%),泌尿系感染5例(11.1%),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4.4%),术后高热1例(2.2%),经及时处理后治愈。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并发症是多样化的,应及早消除各种并发症的诱因,减少宫颈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及保留卵巢功能的宫颈癌根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中.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卵巢移位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研究资料选择45例年龄为26~40岁宫颈癌Ⅰb-Ⅱa期的患者。其中,研究组(22例)宫颈癌根治术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术,对照组(23例)行传统的官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随访1~4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差异有硅著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2年卵巢功能正常。两组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移位的宫颈癌根治术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卵巢功能.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施行宫颈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9例,经科学、精心、细致的护理,全部治愈.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对术后出血的观察,泌尿系统感染的防治,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及淋巴囊肿的形成,避免出现切口感染,重视性康复知识的宣教,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致远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10-57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以剥式为主的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即宫颈癌根治术综合治疗,5年内随访并观察患者的生存率及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死亡4例,因各种原因失访6例,复发5例;患者的平均生存率约为75.3%。结论:目前手术是治疗宫颈癌较为常用、也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采取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针对患者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5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影响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术后医院感染31例,感染率为20.39%;感染部位主要以泌尿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分别占32.26%、25.81%,31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占64.10%,革兰阳性菌11株,占28.21%,真菌3株,占7.69%;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管留置时间、年龄、化疗、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为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术,但因手术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和不同程度的破坏淋巴管,术后膀胱麻痹、下肢静脉血栓,和淋巴囊肿等并发症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不利于宫颈癌的后续治疗,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常见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腔镜组),28例患者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176.8±51.3)分钟,术中出血量(128.7±34.1)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2.3±1.6)个,术后住院时间(7±3)天;开腹组手术时间(173.1±56.9)分钟,术中出血量(163.5±41.2)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1.5±1.8)个,术后住院时间(16±5)天.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60和1.792,均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3.514和-8.377,均P<0.05).术后腔镜组有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开腹组患者3例发生尿储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并行二次缝合.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可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宫颈癌根治术由于手术范围相对较大,且须进行大面积淋巴结清扫,容易误伤神经、血管,导致术后出现膀胱功能紊乱而引起尿潴留,其发生率为17.2%~26.7%~([1])。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2])。因此,尿潴留成为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迫切关注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方法:对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并经手术的7例Ia期宫颈癌进行分析。结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达到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同样彻底的效果。结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适用于渴望生育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相比,二者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无明显差异,目前病例偏少,随访时间短,术后生存率、受孕率、流产率及生育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对术中、术后影响。方法:将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行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的76例与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的82例进行比较。结果: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引流液体量多,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P<0.0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泌尿道感染、尿潴留、淋巴囊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皮下血肿、盆腔脓肿、肠梗阻)、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缩短手术时间,并不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下腹部横切口宫颈癌根治术中不必缝合腹膜及皮下脂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双侧输尿管支架(双J管)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诊治的183例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并留置双J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42例早期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感染率为22.95%(42/183)。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40.00%,革兰阴性菌31株占56.36%,真菌2株占3.64%。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头孢他啶耐药率均≥50%,对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50%,对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高龄、接受化疗、合并贫血、手术出血量≥300 ml、双J管留置时间≥3个月是早期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双J管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留置双J管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但其泌尿系感染率较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LRH)与传统经腹宫颈癌根治术(ARH)治疗经新辅助动脉化疗(NAIC)后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评价指标,并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近期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的42例NAIC后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RH组18例,ARH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膀胱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尿潴留、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淋巴水肿、下肢疼痛或麻木等)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RH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RH组(P0.05)。LRH组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率、淋巴囊肿发生率低于ARH组(P0.05);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H组具有微创、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相关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势,对NAIC后巨块型宫颈癌的手术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尿管重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4 d 尿管重置情况进行解析,针对问题真因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包括优化术式,规范流程与制度,构建多学科康复团队,建立盆底治疗中心等。结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尿管重置率从36.07%降低至15.00%。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尿管重置率,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在使患者受益的同时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感染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和护理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住诊疗的2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干预组110例采用个体化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对照组11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感染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20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出现围术期并发症有31例,发生率为14.1%,其中血管损伤5例、淋巴囊肿9例、尿潴留4例、泌尿系损伤6例、肠道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2例、皮下气肿3例、切口出血1例;共有1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6%,术后感染诊断时间为3~16天,平均9.1天;细菌培养结果提示,大肠埃希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粪肠球菌3株,其中个体化护理干预组感染率为6.4%,低于对照组10.9%;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1.3%,高于对照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更换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个体化规范化护理能够提高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于并发症和感染的预防治疗是保证手术效果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术后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274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全自动细菌检定仪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使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7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医院感染58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17%;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道21例占36.21%、手术切口16例占27.59%;5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55.81%、革兰阳性菌32株占37.21%、真菌6株占6.9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四环素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80%;粪肠球菌对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均≥50%;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60%。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强,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探讨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开腹手术治疗者16例为开腹组,行腹腔镜治疗的20例患者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1年癌症总体评价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评分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比较,腹腔镜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早期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在腹腔镜下手术,分为观察组,余者4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术中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普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本文就早期宫颈癌复发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产次、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治疗方式、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