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吕汝琦  杨雍 《现代医药卫生》2014,(24):3828-3829
目的针对该院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银医系统的应用对优化门诊流程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候诊时间资料,并结合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向门诊患者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对银医系统应用前后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医系统应用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9.69±3.25)min]明显低于应用前[(18.12±2.37)min],且应用后患者总满意度[94.9%(224/236)]明显高于应用前[85.1%(188/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可通过银医卡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打印医疗就诊信息,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银医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可简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便捷、高效、低耗的门诊服务流程,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满意度.方法 通过对门诊流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查找门诊就诊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取消预约患者到现场取号环节,将原来就诊前缴挂号费优化为就诊后和医药费一并收取.对优化流程前后患者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取消缴挂号费取号环节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由(45.0±20.1)min减少到(30.0±15.3)min,下降幅度33.33%(t=23.25).根据第三方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新流程后,总体满意度由(75.46±34.32)%提高到(77.99±21.34)%(t=-2.426,P=0.015),其中候诊管理条目及分诊服务条目较前提高(t=-9.216、-19.460).结论 有针对性地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可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维护良好的现场秩序,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提升门诊整体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门诊患者预约就诊效率,缩短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缓解门诊患者聚集情况.方法 通过开展QFD创新型品管圈梳理门诊就诊流程,挖掘门诊患者需求、识别门诊服务魅力质量、确定改进攻坚点、设定目标值,针对目标值拟定质量改进对策并加以实施,包括推进全面开放预约号源、优化预约服务信息系统、增加自助服务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中医专科专家预约结合专家就诊顺序号在门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预约前(2009年)和预约后(2010年)门诊候诊区的秩序及专家工作效率、门诊患者对医院的总满意度、路途远的患者就诊难易度、年门诊人次、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分诊难易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预约人次逐月上升,与2009年比较,患者满意度上升,候诊秩序明显改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年门诊人次增加。结论通过实施挂号预约结合就诊顺序号,使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缩短,有效诊疗时间延长,保证专家诊疗时间高效利用和患者就诊有序及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门诊护理流程的作用,减少影响门诊患者护理质量项目,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找出构成门诊护理过程主要的缺陷项目,并提出并实施应对措施,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六西格玛法后患者在平均候诊时间、护理缺陷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六西格玛提高了1σ,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西格玛法能有效优化门诊护理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邹岩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57-258
目的探索改善医院门诊就诊流程。方法通过增设候诊序号打印设备、计算机排队呼叫系统、特色科室候诊收费专厅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结果优化后的流程将大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门诊量,改善医院的经营状况,增加医院的效益。结论优化后的流程科学合理,适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缩短门诊患者候诊时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缩短门诊患者无效候诊时间,降低患者对候诊时间的不满意率。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患者就医的全过程及在各诊疗活动点的等候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候诊时间长且患者抱怨最多的流程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结果:经过挂号、收费、取药等关键流程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患者的无效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对候诊时间的不满意率明显下降。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关注顾客需求、用数据说话,是一种科学性和适用性强的管理方法。适宜在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应用药房智能控制系统后的门诊患者取药等候情况进行调查,为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和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药房智能控制系统(PICS)收集我院门诊患者取药时间信息,对取药人数、取药等候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房智能控制系统可有效缩短取药等候时间;取药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9:01~11:00和下午14:01~16:00;72.87%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在10min内;90.08%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在15min内。结论:通过优化配药流程、增加专科药房、加强药师培训等措施,以期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的心理需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由分诊护士和导医在患者候诊时询问.结果 门诊候诊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求是医疗技术、就诊顺序和健康知识.结论 根据门诊候诊患者的心理需求,改善就诊环境,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门诊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找出原有门诊急诊患者绿色通道流程中的问题与欠缺,优化绿色通道流程,建立新的流程模式,并对门诊急诊护士加强培训,对需要开放绿色通道的患者依据新的就诊模式进行就诊,记录每个患者诊治相关指标。结果: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管理优化后,患者平均候诊时间(25.5±6.8)min明显低于优化前(39.6±8.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596,P<0.05)。同时优化后的患者满意度98.33%(59/60)明显高于优化前87.50%(7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579,P<0.05)。结论:门诊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接诊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患者安全就诊的有力保障,只有持续性优化流程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曹运莉  杜小莉  朱珠  朱莹  王德志 《中国药师》2011,14(12):1820-182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情况,为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和优化药房服务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通过药房信息系统(PIS)和纸质处方获取2010年某日的门诊处方时间信息,计算取药等候时间,对不同院区和不同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东院和西院门诊药房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9.32( 1.75 ~27.87) min和5.82(1.20~ 17.45)min,两个院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院门诊药房的高峰时段分别为10:01 ~12:00和13:31 ~ 15:30,西院的为10:01 ~ 12:00和14:31 ~ 16:30.上午高峰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长于非高峰时段(P<0.05),但差值小于0.8 min.下午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的取药等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抽样日的数据看,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中位数小于10 min.可进一步优化取药流程,缩短取药等候时间.  相似文献   

12.
胡秀珠 《中国药师》2014,(6):1063-1065
目的:探讨某妇幼保健院门诊药房实施计算机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门诊情况制定药品入库出库程序管理制度,分析实施计算机管理后,药品管理、处方调剂管理、人员管理等程序完善的情况,对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账目符合率等进行记录.并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药房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计算机管理后,门诊药房管理在准确度、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账目符合率分别为(8.97±1.55) min、(1.24±0.41)d、(96.47±1.04)%,优于实施管理前的(19.25±3.14) min、(3.25±1.14)d、(88.54±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患者对药房服务水平满意度为4.21,高于实施前的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门诊药房实施计算机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能够缩短患者取药时间,科学管理药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调配和发药速度,寻找患者排队等候的解决方法。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每月随机抽取300例门诊取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0名门诊药房药师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开始实施旨在提高门诊药房调配发药速度的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有效的药房工作制度,保证药品的充足供应,合理摆放药品,对常用的拆零药品进行预分装,设立退药窗口与咨询窗口,有效处理纠纷,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统计每个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和药师的调配发药时间。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7月12月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发药时间分别为(1.96±0.90)min、(0.97±0.23)min,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5、4.202,P均<0.05)。结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提高门诊药房调配和发药速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的方法和效果.法 设立预约输液服务.为输液2 d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并发放预约输液满意度调查表,以观察其成效.结果 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前后患儿及家属在等候时间、满意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优质、便捷的服务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预约输液服务,能有效地缩短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改善了输液秩序,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Seventeen detoxified alcoholic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waiting list group or an inpatient treatment group. The waiting list group members were informed that they had to wait some time until there was a vacant place. By their discharge from the Detoxification Unit they were told to complete a self-report form every day with regards to drinking, working, sleeping home and use of disulfiram orally. Two weeks later they had an outpatient appointment in which the self-reports were collected and reviewed. This was repeated once for everybody so that they all had to wait 4 weeks. By discharge from further inpatient treatment, the inpatient treatment group was instructed to record the same four behaviors daily as the waiting list group did, and they, too, got an outpatient appointment with a 2 week interva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observed in the three main variables of drinking, working and sleeping home, but the waiting list group used significantly more disulfiram than the inpatient treatment group.  相似文献   

16.
肖怀玉 《中国药房》2014,(21):1952-1954
目的:利用流程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各项医院药学工作。方法:分析旧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依据药库和药房(门诊、住院药房)的工作特点设计、实施新流程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取消部分工作环节实施新流程后,各项工作程序得到简化、效率提高,药品库存大幅下降,存销比由96.03%降至28.51%,住院药房药师被动等待医嘱时间及护士停留药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门诊药房工作环境改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32.5 min缩短为12.5 min,调剂出门差错率由0.04%降低为0.01%。结论:流程改进能明显提高医院的药学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肖厚平 《中国药房》2014,(45):4308-4310
目的:评价CONSIS D、B系列智能机械手自动发药机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从CONSIS D、B系列智能机械手自动发药机使用前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性质改变情况、门诊药房的盘点效果、不同时间段内药师所处理的处方量及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使用该发药机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性质较使用前更趋合理,人员配备、工作模式、工作重心、服务性质更彰显出智力型与技术型的面对面药学服务;药品盘点方面其账物相符率显著提高,配药差错、盘点操作错误、药物遗落柜底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月底盘点耗时均明显降低,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使用该发药机第1个月,各统计时间点的日处理处方量均明显多于使用前,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表现出逐渐减少趋势,与使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发药机在自动清洁功能与传送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尚需进一步改进。结论:CONSIS D、B系列智能机械手自动发药机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对我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诊疗卡与银医卡在提高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利用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诊疗卡"与"银医卡"就诊模式。比较传统的就诊模式与"诊疗卡"与"银医卡"就诊模式,病[摘要]人的就诊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诊疗卡"与"银医卡"就诊模式,患者的就诊时间从(9.56±1.0)min缩短至(8.16±1.0)min;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从0.08‰下降到0.03‰;满意度从93.33%提高到96.67%,两种就诊模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疗卡"与"银医卡"就诊模式,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清开灵对病毒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咽炎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清开灵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清开灵组:清开灵冲剂0.5g/次,3~4次/d口服,连崩4—5d;利巴韦林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Ribavirin Granules)10mg/(kg·d),3次/d,疗程4~5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清开灵组在退热、咳嗽、咽痛、咽充血消失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P〈0.01)。结论清开灵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咽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应作为治疗小儿病毒性咽炎的推荐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