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利晓  史惠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741-1744
目的:探讨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办法。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44例,其中手术121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98例,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尿潴留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98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中,35例出现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5.71%。单因素分析中,6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4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分别为手术范围(P<0.001)、留置尿管时间(P<0.001)、尿路感染(P=0.019)、年龄(P=0.047)。术后尿潴留与手术范围、留置尿管时间、合并术后尿路感染、年龄有相关性,与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相关性。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是多因素造成的一种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表现,选择适当的手术范围及辅助治疗方案,在提高手术质量的基础上适当缩短持续导尿时间,采取综合措施早期预防及控制尿路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是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性和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而尿潴留是该类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1994年10月至2003年10月进行了广泛性和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101例,37例发生尿潴留。现就尿潴留的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3组治疗5天拔除尿管后有效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逼尿肌压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5%和50%,治疗仪组和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936,P=0.008)。治疗后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量分别为(16.6±2.35)、(13.3±1.77)和(10.1±1.59)mL/s;残余尿量分别为(20.5±5.68)、(25.5±7.72)和(60.5±10.26)mL;膀胱逼尿肌压力分别为(78.5±7.88)、(75.5±7.88)和(56.5±7.88)mmH2O.治疗后针灸组和治疗仪组的最大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明显〉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对照组(P〈0.05);且治疗仪组效果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治疗仪能有效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而且具有安全、简便和患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3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疾病知识宣教,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尿潴留情况。结果患者拔除尿管后,对照组尿潴留5例(27.8%),排尿正常13例(72.2%);观察组尿潴留1例(5.6%),排尿正常17例(94.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74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行尽早合理膀胱锻炼、心理干预、选择适当的拔管时机、正确指导排尿方法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0d拔除尿管,排尿困难者实验组4例,对照组12例;实验组尿潴留者3例,对照组11例,几乎全部由导尿解除;实验组残余尿量(105±62)ml,对照组(181±98)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98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治疗1组(33例,常规+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与治疗2组(33例,常规+生物反馈训练+针刺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记录临床指标、尿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重置尿管率。结果治疗1、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88%、100.0%)高于对照组(65.63%)(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残余尿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残余尿量[(68.46±13.14)mL、(51.36±12.67)mL]、留置尿管时间[(11.24±2.83)d、(9.56±2.31)d]少于对照组[(127.72±16.49)mL、(14.58±3.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小于治疗1组(P0.05);治疗后3组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逼尿肌顺应性均降低(P0.05),且治疗2组低于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膀胱初感容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膀胱初感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及QOL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1、2组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组QOL评分低于治疗1组(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重置尿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晓松 《现代保健》2012,(10):58-59
目的:总结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7例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采取包括术前心理干预、盆底肌肉群训练、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控制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行腹部和盆底肌锻炼、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个体化排尿训练、适时拔除尿管及心理护理等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结果:37例中,术后7~10d留置尿管拔除后,有28例(占75.7%)能自行排尿,未发生尿潴留;另9例(占24.3%)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经再次留置导尿管5~8d并积极锻炼膀胱功能后,均恢复出院,住院时间为25~34d。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积极、正确地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排尿训练,正确掌握拔除导尿管的时机和方法,对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前10d、术后1、3个月利用生存质量调查表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以患者自填为主,比较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角色功能[(71.19±23.11)分]的恢复差于观察组[(96.19±1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观察组分别为(97.68±10.55)、(92.11±9.66)分,对照组分别为(88.09±96.99)、(80.14±6.1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的身体功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比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好。  相似文献   

10.
<正>宫颈癌根治术由于手术范围相对较大,且须进行大面积淋巴结清扫,容易误伤神经、血管,导致术后出现膀胱功能紊乱而引起尿潴留,其发生率为17.2%~26.7%~([1])。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2])。因此,尿潴留成为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迫切关注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  相似文献   

11.
王雪芳  张金英  王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65-366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和盆腔淋巴清扫术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优势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42例行传统的开腹宫颈癌根治术。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安全、高效、可行,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Ⅰa~Ⅱb期的宫颈癌近期疗效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自2008年3月~200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17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同传统腹腔镜下非保留神经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范围及术后患者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中2例因出血较多保留单侧神经,1例为Ⅱa期选择性保留病灶对侧盆腔神经,余成功保留双侧神经。保留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切除宫旁组织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保留组患者膀胱、直肠功能明显优于非保留组。结论:腹腔镜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具有可行性,不影响手术范围,初步证明其有利于保护患者膀胱、直肠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秀玮  娄阁  王耀先  高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839-184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2006年105例因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分为A组(不放置引流50例)和B组(盆腔双管引流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热天数;术后1个月盆腔彩超,比较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A组少于B组(P<0·001);A组淋巴潴留囊肿3例,B组有2例,无差异;A组术后体温、肠蠕动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较B组亦明显减少(P<0·05);B组还存在拔管时患者恐惧、大网膜被引流管带出体外等并发症。结论:不置引流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伤口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的阴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radical vaginal hysterectomy,LARV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evMVan4.2.2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8篇文献进行了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与常规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组相比,腹腔镜辅助的阴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rad-ical vaginal hysterectomy,LARVH)组手术时间长〔WMD=36.67,95%CI(16.36,56.98)〕,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合并统计量分别为WMD=-255.12,95%CI(-419.90,-90.35);WMD=-3.79,95%CI(-5.19,-2.39);OR=0.21,95%CI(0.05,0.87)〕,而在复发率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上则无统计学差异(P=0.73,P=0.68)。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辅助的阴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各种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延长手术时间,但不会增加手术复发率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临床优先选择的术式。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存在选择偏倚和测量偏倚的可能性,势必会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李蕾  王宝金  薛萍  王鲁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73-4875
目的:通过对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患者的调查,评价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及高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148例患者中,52例发生尿潴留,其中年龄≥60岁患者35例,<60岁患者17例;同时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发生尿潴留33例,保留子宫者19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发生尿潴留29例,全身麻醉者2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rolift网片的患者发生尿潴留27例,使用改良网片者2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保留子宫及麻醉方式有关,与网片类型无明显关系。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应控制高发因素,极早诊断及治疗可以避免膀胱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不同术式对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3月-2011年3月医院施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3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Ⅱ型手术组、Ⅲ型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Ⅱ型手术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10d148例,Ⅱ型手术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66例,Ⅲ型手术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79例,Ⅲ型手术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Ⅱ型手术组明显升高(χ2=23.16,P<0.01);Ⅱ型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比率为69.1%,Ⅲ型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率为50.3%,Ⅱ型手术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率较Ⅲ型手术组患者高(χ2=14.19,P<0.01)。结论采用Ⅲ型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较Ⅱ型手术患者更长,发生泌尿系感染机会更多,且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膀胱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产后尿潴留患者65例,随机分为A(22例)、B(22例)、C(21例)3组。A组采用持续按摩膀胱及按压膀胱穴位,并于尿道外口涂用2%利多卡因;B组采用持续按摩膀胱及按压膀胱穴位;C组导尿并放置导尿管,持续24 h去除尿管。结果:A、B、C三组,6 h内治愈率分别为81.82%、50%、0%(两两相比P<0.05);12 h内治愈率分别为100%、68.19%、0%(两两相比P<0.01);24 h内治愈率分别为100%、86.36%、57.14%(A与B比较P>0.05;A与C比较P<0.001;B与C比较P<0.05)。治疗后伴有并发症,C组与A组、B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涂抹尿道外口+持续膀胱按摩+穴位按压治疗产后尿潴留,方法简单、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LRH)60例,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ARH)6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LRH组住院时间(7.4±2.1d)、术中出血量(81.0±8.1ml)、术后排气时间(28.1±4.3h)、下床活动时间(5.1±1.1h)均低于ARH组(P<0.05);两种术后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黄体生成素均较术前提高但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均提高,且LRH组评分(89.11±7.32分)高于ARH组(64.16±6.17分)(P<0.05)。LRH组感染率(1.7%)、膀胱损伤率(1.7%)、5年随访肿瘤复发率(25.0%)和生存率(60.0%)与ARH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行腹腔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均可有效提高患者性激素水平,减少并发症,手术效果相当,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未见差异,LRH手术后恢复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在宫颈水肿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52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n=176,使用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实验B组(n=187,使用间苯三酚)和对照组(n=163,无特殊药物治疗)3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产妇年龄、孕龄、体质量、身高、发生宫颈水肿时宫颈口扩张程度、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母婴分娩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治疗后2 h宫颈水肿消退率、宫颈口扩张程度、经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90.9%和94.7% vs 68.1%,(3.5±0.3)cm和(4.6±0.4)cm vs (2.4±0.5)cm, 91.5%和95.7% vs 82.8%],阴道分娩者宫颈口开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5±0.5)h和(3.7±0.4)h vs (5.9±0.6)h],前二者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460和42.129,t=5.234和3.370,χ2=5.724和15.705,t=2.169和18.170;P<0.05)。而实验A组和实验B组上述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治疗后出现口干、心率增快伴胎儿胎心率基线升高产妇为68例(38.6%),实验B组无一例产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间苯三酚静脉推注及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宫颈注射对治疗宫颈水肿均有显著效果,但前者疗效更为显著。间苯三酚具有使用安全、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