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74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行尽早合理膀胱锻炼、心理干预、选择适当的拔管时机、正确指导排尿方法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0d拔除尿管,排尿困难者实验组4例,对照组12例;实验组尿潴留者3例,对照组11例,几乎全部由导尿解除;实验组残余尿量(105±62)ml,对照组(181±98)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坦索罗辛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方法 将66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试验组术后第10天开始睡前口服坦索罗辛0.2mg,1次/d,共3d;对照组口服淀粉制成的安慰剂.比较两组留置导尿管时间、第一次拔导尿管后残余尿量、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试验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一次拔导尿管后残余尿量(38.2±5.6)ml,对照组为(168.5±11.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8.2%(6/33),对照组为36.4%(1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现因为应用坦索罗辛而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坦索罗辛是预防和治疗根治性子官切除术后尿潴留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0 d导尿管拔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尿失禁等膀胱功能障碍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均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的有效外科手术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腹腔镜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凯格尔运动盆底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接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术后行凯格尔运动盆底锻炼,观察组联合给予生物电刺激干预。统计两组术后7 d尿潴留发生率,术后自主排尿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及残余尿量,检测两组术后1 d、7 d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MFR)、逼尿肌压(Pdet)、膀胱顺应性、尿道闭合压]及盆底肌电压。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5.0%)低于常规组(20.0%),术后自主排尿时间(3.6±1.2d)、拔除导尿管时间(9.5±1.6d)、残余尿量(73.5±8.2ml)均少于常规组(6.8±1.6d、11.8±1.9d、129.6±16.3ml);术后7 d两组MFR、Pdet、膀胱顺应性、尿道闭合压及盆底肌电压测定值均高于本组术后1 d,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给予凯格尔运动盆底锻炼及生物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盆底肌力,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术后自主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3组治疗5天拔除尿管后有效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逼尿肌压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5%和50%,治疗仪组和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936,P=0.008)。治疗后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量分别为(16.6±2.35)、(13.3±1.77)和(10.1±1.59)mL/s;残余尿量分别为(20.5±5.68)、(25.5±7.72)和(60.5±10.26)mL;膀胱逼尿肌压力分别为(78.5±7.88)、(75.5±7.88)和(56.5±7.88)mmH2O.治疗后针灸组和治疗仪组的最大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明显〉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对照组(P〈0.05);且治疗仪组效果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治疗仪能有效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而且具有安全、简便和患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个体化训练对子宫内膜癌子宫切除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预防尿潴留;另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个体化训练预防尿潴留。两组均给予广泛子宫全切+盆腔淋巴清扫术,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及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拔除导尿管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术后15 d的S-AI评分、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围手术期个体化训练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颈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优点。方法将220例宫颈癌患者分成2组,114例宫颈癌行改良手术与106例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宫颈癌改良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114例宫颈癌改良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输尿管损伤和术后尿潴留少于传统手术组(P〈0.01)。结论改良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法,观察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手法按压穴位法。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第一次排尿后的膀胱残余尿量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平均残余尿量为(105.43±50.11)ml,观察组平均残余尿量为(51.79±24.14)ml;对照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5.71%,观察组发生率为5.7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手法按压穴位有利于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引起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患者92例,分析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有3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33.7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尿路感染与术后尿潴留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手术时间、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术前辅助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与术后尿潴留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尿路感染为影响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尿路感染为影响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适当缩短术后持续导尿时间,早期预防及控制尿路感染,是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前10d、术后1、3个月利用生存质量调查表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以患者自填为主,比较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角色功能[(71.19±23.11)分]的恢复差于观察组[(96.19±1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观察组分别为(97.68±10.55)、(92.11±9.66)分,对照组分别为(88.09±96.99)、(80.14±6.1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的身体功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比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膀胱冲洗,第5天进行提肛训练和个体排尿训练,拔管时预留膀胱冲洗液,拔管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等综合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两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8~10d,拔除尿管6~7h后自行排尿2~3次后测残余尿量。结果拔除尿管后实验组发生尿潴留3例,再置管率为5.0%;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9例,再置管率为31.7%。两组患者在排尿顺畅程度、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付义霞 《现代保健》2013,(19):66-67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尿潴留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36例产后发生尿潴留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36例同期产后尿潴留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发病原因,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对策,对照组全部予以尿管诱导排尿,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总结体会。结果: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观察组自行排尿时间为(3.4±0.6)d,对照组自行排尿时间为(6.2±0.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尿潴留,促进其及时排尿,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李新国 《工企医刊》2014,27(6):1080-108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4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95例患者,其中行开腹手术的有50例设为对照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有45例设为观察组,然后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4.6±68.8ml,肠功能恢复时间(d):2.6±0.5,住院时间(d):11.2±4.5,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1例、肠梗阻3例、切口种植2例,占17.78%,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 术后尿道狭窄的有效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0 年 3 月 -2011 年 12 月 TURP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408 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改变及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 组 186 例,B 组 222 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A 组平均手术时间 (110±30)min,术中出血量 (425±375)ml,包膜穿孔尿外渗 6 例 (3.22%),总尿道狭窄 20 例 (10.75%),尿道外口狭窄 12 例 (6.45%),后尿道狭窄 6 例 (3.22%),术后暂时尿失禁 10 例 (5.37%),术后 1 月内继发性出血 13 例 (6.98%);B 组则分别为 (57.5±27.5)min、(115±105)ml、0 例、6 例 (2.70%)、4 例 (1.80%)、1 例 (0.45%)、4 例 (1.80%)、6 例 (2.70%) 例,均能顺利入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TURP 应选择腺体 〈70 ml 病例,术前有尿道外口相对狭窄经一次尿道扩张仍不能顺利入镜者则行尿道口背侧切开,一旦发现包膜穿孔或静脉窦弥漫出血则尽快结束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可明显减少术后尿道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ⅠB2、ⅡA2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06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其中仅行宫颈癌根治术55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51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术后均辅以放化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复发率,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15.7%(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2%(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7.5%(14/51)比30.9%(17/55)]、术中出血量[(326.1±59.1)ml比(316.1±51.2)ml]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率[56.9%(29/51)比58.2%(32/5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率为17.6%(9/51),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同时术后辅以放化疗,可降低其复发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同时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数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的62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30例行回肠膀胱术(回肠膀胱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结果两组6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发生。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和回肠膀胱术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回肠膀胱术组[(463.59±50.24)min比(436.07±44.91)min、(1081.16±320.49)ml比(867.53±224.61)ml、(46.88±4.67)d比(20.37±5.24)d],但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回肠膀胱术组[25.0%(8/32)比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尿流改道术均是临床上尿流改道的较成熟方式,在临床诊疗中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选择最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后硫酸庆大霉素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促进快速排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拔除尿管前实验组行0.9%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膀胱冲洗,对照组行常规夹闭尿管,患者形成尿意后拔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拔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拔管后尿路刺激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有尿路刺激症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首次排尿时间在30 min以内的,实验组26例,对照组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直肠癌Miles手术后拔除尿管前,先行35℃~37℃的0.9%生理盐水500ml加硫酸庆大霉素膀胱冲洗,可促进拔管后快速排尿,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同时避免再次插尿管给病人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将167例留置导尿管前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的留置导尿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每天更换集尿袋(A组),3d更换1次(B组),5d更换1次(C组),并每天采集三组病人集尿袋中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B、C两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C组阳性率低于B组。结论留置导尿的病人频繁更换集尿袋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的病人5d更换集尿袋1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