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共手术矫治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1例29史足,通过1至10年随诊观察效果评定,其优良率为68.9%,比陆裕朴等报导优良率降低26.14%,对此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此类畸形的手术矫治效果及优良率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何时开始治疗好?是否需要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生物力学分析,制作新型马蹄内翻足矫形器。方法 通过3例不同病因导致的马蹄内翻足畸形,同过生物力学对其足部的骨骼、肌肉、韧带进行分析,制作新型马蹄内翻足矫形器。结果 患者经过半年至1年的试穿,通过矫形器的多个局部外加压力点,减轻了马蹄内翻足的各种畸形。结论 针对马蹄内翻足的各种畸形,通过有效的生物力学分析,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制作的马蹄内翻足矫形器对治疗马蹄内翻足要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大鼠胚胎马蹄内翻足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Wistar大鼠 ,建立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 ,分析ATRA最适诱导剂量。方法 将Wistar孕鼠随机分为 4个用药组及对照组 ,孕 10d分别按 12 0 ,130 ,135 ,14 0mg/(kg·bw)不同剂量经口给予ATRA矿物油混悬液和纯矿物油。孕 2 1d剖检胎鼠 ,并对足踝部切片观察。结果 ATRA可诱导Wistar大鼠胚胎发生马蹄内翻足样畸形及其它畸形 ,发生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高 ;单纯马蹄内翻足样畸形的发生率 135mg/(kg·bw)组为最高 ,达 2 9 2 7%。结论  135mg/(kg·bw)ATRA是诱导马蹄内翻足样畸形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Ponseti方法微创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骨科应用Ponseti方法微创治疗(手法矫正加石膏固定加经皮跟腱切断加足外展支具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60例,按年龄分组为:新生儿期(出生~28天)45例,小婴儿期(1~6个月)52例,大婴儿期(6~12个月内)50例,幼儿期(1~3岁)13例.对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按Pirani评价方法,158例245足(98.8%)获满意纠正.各年龄组别治疗前后Pirani评分为:新生儿期治疗前(4.56±0.43)高于治疗后(0.16±0.26),t=58.24,P<0.05;小婴儿期治疗前(4.72±0.48)高于治疗后(0.13±0.25),t=84.24,P<0.05;大婴儿期治疗前(4.54±0.53)高于治疗后(0.17±0.23),t=82.30,P<0.05;幼儿期治疗前(4.77±0.56)高于治疗后(0.23±0.25),t=43.08,P<0.05.142例患儿获得有效随访,现均处于支具使用期.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8个月,平均17.45±2.33个月.随访患儿外观畸形矫正,踝关节背屈>10°,内收内翻高弓均消失,已行走患儿跟腱有力,足发育良好,步态正常.结论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治疗的新进展。方法:纳入2009年11月-2011年2月本院治疗的CCF患儿34例,其中,观察组17例采用动态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随访2年以上。观察组与对照组6月龄以下患儿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3.7%、9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6个月~1岁的患儿,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感染、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Ponseti方法可作为6个月以内CCF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6个月~1岁的患儿应考虑使用肌平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1):65-66
目的探讨肌力平衡术联合截骨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疗的复发性马蹄内翻足患儿50例(74足),对其实施肌力平衡术联合截骨治疗。术后均随访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儿的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患儿治疗前后的马蹄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优于Ⅱ级患儿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力平衡术联合截骨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效果确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为了提升治疗效果,需详细评估患儿病情,并根据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严重程度予以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国730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畸形,其发生率因种族而异〔1,2〕。据报道南太平洋地区的玻里尼亚西族人的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发生率最高,6.5~7/1000,高加索人为1~2/1000,夏威夷的中国人为0.39/1000。但未见我国有关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发生率的报告。本文就中国出生缺陷监中心1988~1992年对全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对我国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更深入地研究和治疗该畸形提供一些参考材料。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为孕28周至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特发性马蹄内翻足指原因不明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方法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1例,男15例、女6例,单侧11例、双侧10例,共31足,均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年龄5天~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3.6个月,最长25个月。外观畸形消失,关节功能良好。X线表现正常。已行走的足发育良好,步态正常。结论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方法应用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固定患足,经过多次手法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4例。结果矫正时间10.2~22.4个月,平均15.9个月。治疗效果参照Garceau改良评定标准,优30例54足,良11例13足,可3例3足,总优良率达95.71%。结论在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是一种效果明显、价格低廉且并发症较少的外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析马蹄内翻足Ponseti治疗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199例骨外科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病例为观察组,依据Pirani分型中度异常126例,严重异常73例,其中男147例、女52例.选取我院2010年4月前采用相同方法治疗,且Pirani分型类似,患者男女比例类似的19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只应用传统护理方式.两组选取病例类似,具有统计分析价值.结果 让患者家长了解相关知识,以及配戴支具注意事项,记住复诊时间,根据事后回访1年,应用Pirani方法评分,观察组总体优良率90%,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使依从性增加,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增强了家长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渠道,减少了术后复发率,肯定了健康教育路径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Idiopathic Talipes Equinovarus,ITEV)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以随访和问卷调查方式获得121个ITEV患者家系资料信息,同时选择220个正常者与其相匹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排除9例因合并其他畸形的ITEV患者后,剩余112例.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为2.6:1,双侧马蹄足约占50%;在单侧发病的病例中,右侧多于左侧。夏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春秋季节。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母亲孕前及孕期服药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及13.49,P〈0.01);孕期胎儿发育受限占病例组总例数的6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9,P〈0.01),是ITEV的高危因素;母亲孕期吸烟、饮酒及患病史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亲孕前及孕期用药、胎儿发育受限可能是ITE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马蹄内翻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6~2007年河北省由60所单位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和孕早期及中期的孕妇在产前进行超声筛查诊断。结果:河北省经1996~2007年12年监测围产期孕满28周及以上出生儿数据显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996年为68.66/万,2007年为97.76/万),河北省出生缺陷监测显示有4次高峰,每相隔3~2年有1次高峰,并呈波浪式上升趋势。门诊产前超声筛查,孕周范围在12+3~39+4周,共筛查38 585例,诊断6例马蹄内翻足,均为双侧,其中1例是在早孕期12+3周超声检查确诊,检出率为1.56/万。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可重复,无辐射的优点,可以作为产前早期筛查诊断马蹄足内翻的有效手段,并能够提高先天性发育畸形产前超声检出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常规Ⅱ级产前筛查的4 268例胎儿,产前超声发现胎儿足底拇指球与胎儿胫腓骨位于同一切面,且踝关节姿势固定,不随肢体运动而活动。将产前检查结果与产后对比。结果超声检查出先天性马蹄足内翻14例,其中12例双足内翻、2例单足内翻,6例单纯足内翻、8例合并其他畸形。全部得到引产证实,引产后2例合并其他畸形未能检出,比例为14.3%(2/14),1例为单足内翻而非双足内翻,比例为7.1%(1/14)。结论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对指导产科处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马蹄足也叫做“垂足”、或者“尖足”,是一种发育性过程中的畸形,一出生的孩子就可能发现,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多是脑发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运动及姿势异常。马蹄足是单删发生或双删发生,发育过程中,部分韧带或肌腱的发育不正常,未能与整个足的发育保持平衡。而且它们导致足骨处于异常的位置。使足的后内侧被向下牵拉、扭转,最终足部僵硬,且不能回到正常位置。如能早期适当处理,大多可获较好的畸形矫治,如不治疗,则将终生残疾,影响生沂和工作。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的真正病因迄今不清。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8,(2):258-260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低温热塑石膏改良潘塞缇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应用新型低温热塑石膏改良潘塞缇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28例39足,观察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Dimegllio评分和Pirani评分、治疗并发症等。结果手法及"石膏"固定时间平均为11周。30足获得满意矫正,9足获得基本矫正。治疗前后Dimegllio评分分别为(16.62±3.51)、(2.47±0.35)分。治疗前后Pirani评分分别为(4.58±1.36)、(0.88±0.63)分。治疗过程中出现"石膏"松动3次、皮肤压疮2例、皮肤湿疹搔痒3例,均通过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新型低温热塑石膏改良潘塞缇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具有简单易学、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我们应用改良Hoffer胫前肌腱劈开移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姿势性内翻足 17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2 1足 ) ,男10例 ,女 7例 ;年龄 4~ 9岁 ,平均年龄6 4岁 ;双足 4例 ,右足 8例 ,左足 5例。单肢瘫 5例 ,偏瘫 4例 ,双肢瘫 8例。 14例为早产 ,2例为产后窒息 ,1例为幼时高热引起。所有患足于休息、放松位时内翻畸形不明显 ,在行走时 ,胫前肌腱明显紧张 ,可见胫前肌腱紧绷于足背内侧皮下 ,足跟内翻 ,有足内收、前足旋后畸形。 12例 (14足 )伴有不同程度的跟腱紧张及马蹄足。1 2 手术治疗 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将人类单纯性马蹄内翻足(ICTEV)易感基因初步定位,为进一步对其克隆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取与肢体发育、关节翻转及与软骨发育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在基因内或其附近选取微卫星标记,应用PCR-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方法扩增微卫星片段,对84个ICTEV核心家系的252名成员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遗传连锁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IX型胶原COL9A1基因(6q12-13区域)内及其附近的2个位点-D6S348及509-8B2经TDT检验表明,此2个位点与ICTEV有相关性(分别χ2=42.15,χ2=31.18,P<0.05);其他位点经TDT检验,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均P>0.05).结论 COL9A1基因可能是ICTEV的候选基因,从而将ICTEV易感基因初步定位于COL9A1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6q12-1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马蹄内翻足易感基因6q12-13区域内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分布,获得相应位点的群体遗传学信息。方法2006-2007年于沈阳军区第二零二医院选取常规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应用PCR扩增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其染色体6q12-13区域内7个多态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7个多态位点,509-8B2F/R位点检测到8个等位基因;D6S239位点、D6S1681位点、D6S280位点、D6S421位点各检测到6个;D6S313位点、D6S1036位点各检测到5个;基因型检测:D6S1036位点为12种,D6S239位点为18种,D6S1681位点为19种,D6S421位点为14种,509-8B2F/R位点为27种,D6S280位点为19种,D6S313位点为10种;7个多态位点的杂合度为77%~85%。结论马蹄内翻足易感基因6q12-13区域的7个STR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是进行连锁或关联分析、基因诊断的理想位点。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脑卒中后患侧下肢往往呈足下垂、足内翻异常步态,使患者行走能力受限。本研究用电针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