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Excel软件的功能,快速检验排班的准确性,应用统计功能统计护士出勤数,提高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Excel软件的条件格式及函数功能检验排班结果的准确性,应用表格的统计功能统计护士出勤.结果缩短了排班时间,提高了排班者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护理管理者进行手工统计护士出勤及休假,节约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结论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排班及统计,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管理工作质量和办公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探讨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对手术室护士的最佳利用。提高护理质量、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方法:围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采用弹性排班及工作量化计分,保证工作质量和数量量化到人。结果:弹性排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护理时间的利用率及工作量的达标率。结论:实行弹行排班能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排班表的改进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方法改革传统的周排班方式为月排班方式,重新设计格式,使用Excel办公软件打印排班表。结果月排班表利于增强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结论在班次相对固定、护士相对稳定的科室,月排班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弹性护理排班在心脏内科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在心脏内科的应用,以深化整体护理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改革排班模式,责任到人,体现8 h在班、24 h负责;设计床位分配表,根据工作量来安排人力,为每个时段的人力提供保障;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基础护理每日工作重点;使用床边护理车。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医师、护士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通过弹性排班,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排班模式,科学弹性排班,确保重点、薄弱工作时段人员力量有保障,有利于提高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对节约人力成本的作用。方法:根据季节性、工作量,合理安排护士人力配置,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实行弹性排班制。比较弹性排班制前后护理人力、工作量、护理质量的情况。结果:弹性排班制前、后比较,全年来诊人数分别为24672人次和38641人次,增加56.6%,护士人力仅增加14.3%,护士夜班人力减少9.0%,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弹性排班不仅使护理管理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保证病人的护理需要,而且有助于较好地控制和节约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护士排班状况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我国护士排班类型、原则及排班方式。护士排班方式:按功能制和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按值班时间包括固定、弹性、“三班制”排班。排班模式的改革:护士自我排班和护士排班决策等支持系统。科学的护士排班应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运用,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面对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如何合理排班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既可以推行整体护理又能保证护理质量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探讨的课题。护理弹性排班,是指护士长根据患者数量及工作量的多少灵活调动工作人员,根据护士工作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班次[1]。本研究通过选取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弹性排班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弹性排班的效果,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供循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士排班新方法,使护士长排班高效省时,同时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使护士查看排班表时一目了然.方法 采用Excel办公软件工具,在传统的护士排班项目基础上,增加层级护理标示符、职称、工龄项;利用Excel的多功能性使本周时数、本周结余、上周累计结余、本周累计结余等结果自动生成.结果 护士长花在排班表上的时间大大缩短,护士认可度达95%.结论 利用Excel设计的护士排班表,大大节约了护士长排班时间,减少了护士复核工时的时间,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我院ICU实行分组式弹性排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ICU实行分组式弹性排班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对原传统循环式排班方式进行调整,采用分组式弹性排班,比较两组不同排班方法下护理人力资源设置、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服务效能的影响。结果:分组式弹性排班显著节省人力资源,护士存假从2003年的86天减少到2005年的22天;且护理部每月调查的5个护理质量项目反映出护理服务效能在改革后呈上升趋势,分组式弹性排班优于传统循环式排班。结论:分组式弹性排班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均衡,可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弹性排班与手术室护士资源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探讨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对手术室护士的最佳利用。方法 与传统周期性排班相比 ,比较弹性排班前后手术室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时间的利用率以及护士达标率的差异。结果 弹性排班前护士的年直接护理时间为 (915 .4 7± 179.0 9)h ,年人均护理时间利用率为 5 3.2 0 % ;弹性排班后年直接护理时间为 (116 6 .5 7± 2 37.2 1)h ,人均护理时间利用率为 6 8.10 %。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护士工作量达标率弹性排班后有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弹性排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护理时间的利用率及工作量的达标率。表明弹性排班可以突出科学化管理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科护士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方式的效果。方法:将A班上班时间由8∶00~12∶00,14∶30~17∶30调整为:8∶00~16∶00;P班由17∶30~1∶00调整为16∶00~22∶00;N班由1∶00~8∶00调整为22∶00~8∶00。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方式。结果:APN连续性排班方式能够减少重复交接班时间、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结论:外科护士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方式后,护理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合理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门诊腹膜透析患者管理的新方法。方法:在门诊腹膜透析责任制护士随访管理模式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分层分级管理门诊腹膜透析患者的方法,该方法是以KaiserTriangle慢性疾病管理模型和分级护理方式为理论框架,将门诊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分为重患者、高危患者和平稳患者3个层次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个案护理、疾病管理及人群自我管理3个级别的护理。结果:在2006-2009年腹透门诊患者数从196人增长至437人的过程中,尽管每位腹膜透析责任护士管理患者人数从30人增至60~70人,但是患者的管理质量没有下降。结论:分层分级管理方法增加了门诊腹膜透析责任制护士随访患者进行管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护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士信息化排班能够帮助护理管理者节约排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排班公平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就国外护士信息化排班的相关问题、类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护士信息化排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科室人力资源与工作任务情况为依据,动态调整护士岗位,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外科嗌护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根据护士实际工作综合能力与工作量弹性排班,指派临时组长负责,各班次护士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结果: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参与管理的意识,较好地完成了逐年大幅度增长的工作量且保证了质量和安全,有效地激励了护士的专业发展。结论:在工作量分配不均衡,人力资源有限,无法将护士固定分组排班的护理单元实施临时纽长负责制管理模式,能够激发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和护理质量,是一种可行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宣传,调整排班方式及改变工作模式,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人文关怀,设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护理工作强度降低,为病人的服务时间增加,护士心理压力得到减轻,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结论: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病人感受到安全的优质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及不同护龄、职称及学历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差别。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56名儿科护士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不同护龄、职称及学历的儿科护士压力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综合干预模型减少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为儿科护士提供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以提高儿科护士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制一套适用于门诊治疗室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工作和管理的软件。方法:利用智能化技术和自主研制的门诊临时输液单,针对性地解决门诊治疗流程中手工操作容易产生的错误,开发出门诊治疗管理信息系统。结果:系统改变以往的门诊治疗流程,使用简便、可靠,有效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医患纠纷明显减少。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门诊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理念指导心外手术中医护合作管理缝针的效果。方法: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选择2009年我院最初开展心外手术时的患者为对照组(n=40例);选择应用CQI管理理念探索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术中缝针管理方法之后的患者为实验组(n=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缝针缺失率、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及手术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缝针缺失发生率明显降低;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医、护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CQI管理理念指导心外手术中医护合作对缝针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电子互动式排班,优化排班方式,合理人力配置,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电子互动排班系统软件,将护士长排班法与护理人员自我排班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电子互动排班,替代传统的护士长手工排班。系统在呼吸内科运行6个月后,对比多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分析软件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电子互动排班后,护理人员配置合理,患者投诉、护理缺陷均有所下降,住院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责任护士患者病情掌握度均有所提高。结论:电子互动式排班在优化排班方式、强化激励效应、推动人文护理建设、实现护理工作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