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一般发病急,病情复杂恶险且恢复期长,劳累激动等不良刺激易发生再梗塞,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使病人尽快康复。回顾我科在1991—1994年对56例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良好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对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护理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肌梗死由于各种原因症状不典型 ,有时还表现为心外症状或完全没有症状的无痛性心肌梗死。该类型心梗的病死率较高 ,近年来我科曾收治该类型心梗 48例 ,现将其发病初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8例中 ,男 33例 ,女 15例 ;年龄 6 2~ 84岁 ,>70岁以上者 6例。 48例均表现为胸闷、咳嗽、发绀或呼吸困难或腹胀不适伴恶心呕吐 ,或乏力、晕厥、烦躁不安 ,或血压下降、心律失常。首诊均误诊 ,诊断为哮喘 ,脑血管意外 ,急性胃肠炎 ,休克原因待查等。本组 48例均在发病后 2 4~ 48h内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室… 相似文献
5.
无痛性心肌梗塞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多见于老年患者。我院自1990~1994年共收治老年急性心梗72例,其中急性无痛性心梗24例,占33%,与国内报道相符。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万俊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1,(2)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可有许多变异。Herriok所描述的典型胸痛综合征决不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他本人亦承认,有些心肌梗塞可完全没有疼痛。据报道,所谓心肌梗塞的非典型表现在老年人中更常见。本文研究64岁以上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评价性别及增龄对临床表现的影响。研究对象是连续113例64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出院患者。根据典型的生化及心电图标准作出诊断,大多数病例经放射性核素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根据是否有胸痛、性别及年龄将患者分组。113例年龄分布于65~95岁,男46例,女67例。其中48例为无痛性心肌梗塞,占42%。无痛性心肌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病的预防、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我们在关注老年躯体疾患的同时,也注意老年患病后的心态。本文就21例老年心肌梗塞后的心理状态及康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段熙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7,(Z2)
冠心病中的缺血性疼痛,主要由于局部的血液灌注不足,不能满足代谢需要的结果。心肌梗塞时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心脏功能减退,从而限制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就决定了护理心肌梗塞患者时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针对病变特点进行康复护理,心肌梗塞患者护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已脏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第三天后,患者若无严重的共发症,即可进入康复程序,急性期的康复护理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在这三个阶段的康复训练中,还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同时加强患者心理康复护理,使病人的身心…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MI)95%以上以心绞痛起病,其中无痛性心肌梗塞(PMI)占5~10%,以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复杂,常易造成误、漏诊。近年来,我院收治PMI24例,误诊率为54.2%,病死率高达64.7%。为了提高PMI的临床诊断率,降低其病死率,本文对PMI的常见临床类型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3)
目的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执行医嘱为主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在内的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异常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发生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及心律异常各1例,对照组发生心率异常及血压异常各5例,心律异常6例,观察组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无痛性心肌梗塞误诊原因分析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刘奕临床上,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较易诊断,而无痛性心肌梗塞由于无典型的心绞痛,故极易误诊。以上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极易与胃肠道疾病混淆;以头痛、头晕、抽搐、上肢麻木等神经... 相似文献
14.
杨波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5,(5)
临床资料我院1964~1982年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AMI)97例(按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其中有胸痛者58例,无胸痛者39例。典型胸痛系指有严重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无胸痛者为无胸痛主诉,凡病史不详者不包括在内。胸痛程度轻,持续时间少于半小时,服硝酸甘油或自行缓解者归不典型胸痛,亦列入胸痛组, 相似文献
15.
例1:患者男,78岁,夜间睡眠中突然呼吸困难而惊醒,被迫坐起,给予异丙肾喷雾剂吸入效果不显,发病2小时后于深夜1时来诊。有肺心病史15年。查体:神志清,语言清晰,面色苍黄,张口呼吸,紫绀,吐泡沫样痰,无颈静脉怒张(坐位),双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律快,118次/min,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血压16/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3)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塞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研究组非常满意率(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而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9.52%),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经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DM合并无痛性AMI患者(下称无痛组)17例,就其临床特点与同期具有典型胸痛的AMI合并DM患者(下称疼痛组)57例比较分析,同时针对行的提出护理措施,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塞(PMI)的临床特点;核素心肌显像(E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诊断价值。方法:300例住院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04例。有胸痛者234例,无胸痛者66例。同时行 ECT 和冠脉造影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PMI 患者的女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等指标均高于有胸痛组(P<0.05~<0.001);(2)临床症状:心衰、胃肠道症状、低血压或休克、脑卒中、异位疼痛等症状在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0.001);(3)心肌酶学、TnT、ECG 在无痛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有痛组 (P<0.001);(4)ECT 与 CAG 两组间阳性率无差异;(5)PMI 组的误诊(27.27%)、漏诊(25:76)及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组(均为0%),P<0.01。结论:(1)ECT 是一种无创、方便、费用低的早期诊断 PMI 的重要方法;(2)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是减少 PMI 误诊和漏诊的方便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无痛性心肌梗塞56例临床分析阳谷县人民医院(252300)田思奎潘景会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多数以胸痛起病,但亦有部分患者起病、甚至整个病程中均无疼痛表现,称无痛性心肌梗塞。我院曾收治56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20例;年...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3)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9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基础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优质临床护理干预),各41例。对比两组症状发作时间等指标。结果在症状发作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后,合理展开优质临床护理干预,最终可以确保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显著缓解,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获得显著减少,患者的疾病并发症获得有效改善,值得优质临床护理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